养生健康

口香糖的历史

口香糖的历史

口香糖(chewing gum)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糖果之一。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有历史记载以前,人类的先辈就爱咀嚼天然树脂(resin),从中取乐,这是最原始的“口香糖”。几千年来,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的人们都有嚼“胶”的习惯。如古希腊人会用树脂清理牙齿、确保口腔清新,印地安人爱咀嚼树干的液汁,中美洲的玛雅人爱嚼糖胶树胶(chicle)。 美国和口香糖有很深的情结,不只因为口香糖是美国的重要外销品之一,它还是美国发明史上的一个骄傲。我们今天吃的口香糖,就可追溯到1848年。当时美国的柯帝士(John Curtis)制造了第一个供销售和经过加工处理的口香糖。1869年,亚当斯(Thomas Adams)生产了第一个以糖胶树胶制成的口香糖商品。次年(1870年),他推出一种以甘草精调味的口香糖“Black Jack”,并把口香糖从块状改为条状售卖,大受欢迎,至今还可在市场上找到。 口香糖在1906年发明,不过第一类口香糖却太黏了,结果卖不出去,直到1928年,制作口香糖的技术终于有所改进,成功打入市场。首批口香糖是粉红色的,名为“Dubble Bubble”。无糖份口香糖则是在50年代面市。今天制作口香糖的材料主要是糖、糖浆、调味品、软化剂和胶基。 在墨西哥一带,自古就有咀嚼野梨树汁的习性;1860 年,美国的亚当斯将这种树汁凝固后贩卖,命名为 “吉库鲁”(咀嚼之意);接着,他又将吉库鲁的异味消除后,重新命名为“亚当斯树胶”而大量销售;1880 年,美国的里格雷在树胶内加入糖、 薄荷等,制造出气味芬芳、有甜味的口香糖。

口香糖分类

从形状分:

片状或块状口香糖

口香糖香口珠。呈枕头形的有糖衣包裹的小丸 。液态糖浆芯的香口珠。

啫喱状口香糖。用类似牙膏管挤出食用,在口里恢复咀嚼性。

粉状、粒状或条状口香糖。多见于儿童口香糖。

从吹泡泡性性分:

泡泡糖。 有良好吹泡泡性的口香糖

口香糖。低吹泡泡性

从功能分:

无糖口香糖

不粘牙口香糖。 采用特殊配方胶基。

保健口香糖。具有保健成分并在符合医药生产GMP级别工厂生产的口香糖。

香槟的历史

香槟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个省份,那里盛产葡萄,但出产的葡萄酒品质却比较一般。在17世纪后半叶,香槟地区上维莱修道院有一位担任管家的修道土,名叫D·P·佩里农,他具有丰富的化学、物理知识,还是个天才的品酒师。为了酿造出优质的葡萄酒,他打破了传统的酿造工艺,凭着自己超人的味觉,对多种葡萄酒进行混合和稀释,然后装入瓶中进行二次发酵。1687年秋天,佩里农把配好的酒装瓶,塞上软木塞密封,然后放入酒窑。经过一冬的发酵,到第二年春天,酒液内产生和积畜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佩里农拿起酒瓶摇动时,二氧化碳从酒液中迅速释放,巨大的压力将瓶塞砰然冲开,乳白色的泡沫汹涌而出,酒香四溢,品尝者无不交品称赞。后来这种新型的发泡葡萄酒便以产地香槟命名了。

佩里农在研制和酿造香槟酒时也遇到过许多麻烦。其中最令他头痛的是在二次发酵时,由于大量产生二氧化碳,致使瓶内压力过大而发生酒瓶爆裂。在一段时间内,炸瓶率高达50%,经过改进使情况有所好转,但即使在技术相当进步的今天,香槟酒厂仍然有3%的炸瓶损耗。

口香糖的分类

口香糖可分为板式口香糖、泡泡糖和糖衣口香糖三种。

板式口香糖是口香糖中的主要产品,它的销量最多。

泡泡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口腔呼气把糖体吹成皮膜泡,它常用树胶脂等以加强其皮膜强度。

糖衣口香糖是通过旋转釜在口香糖表面上挂上糖衣。

香芋的历史

据说清代香芋从美洲引入我国种植,海门、启东一带气候、土壤最适宜香芋繁殖生长,成为当地名菜,有香芋烧竹鸡、香芋烧茶干、凉拌熟香芋等佳肴。明清时上海、江苏地区已将香芋视为珍品。1504年上海县明代旧籍称,香芋形似马铃薯,果浓香,因马铃薯在上海叫洋山芋或洋芋,香芋因此得名。

《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大概内容是宝玉和黛玉讲闲话,黛玉要睡觉,宝玉怕她睡出病来,便编出扬州地方一个聪明伶俐的小耗子变香芋(香玉)的故事哄她:……小耗子道:“米豆成仓。果品有五种:一是红枣,二是栗子,三是落花生,四是菱角,五是香芋。”老耗子听了大喜,即时拔了一支令箭,问:“谁去偷米?……谁去偷香芋?”

只见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子应道:“我愿去偷香芋……”有人质疑:是不是作者把芋艿说成是香芋?非也!《红楼梦》第五十回中曾讲到过大芋艿:“李纨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将朱桔、黄橙、橄榄等物盛了两盘,命人带给袭人去。”说明曹雪芹把芋艿和香芋二物分得很清的。

粘上口香糖后怎么办

1、口香糖胶迹,可先用小刀刮去,取鸡蛋清抹在遗迹上使其松散,再逐一擦净,最后在肥皂水中清洗,清水洗净。

2、可用四氯化碳涂抹污处,搓洗后再置肥皂水中洗,清水洗漂。

3.用冰块直接敷在粘到口香糖的衣服或者头发上 静置一会可以让口香糖粘度减低 更易剥落

4.用湿润乳抹在口香糖及衣服上 用干布或纸巾包住 就可以轻松的将口香糖从衣服或者头发上搽掉了

5、冷冻法:将粘有口香糖的衣物装于袋中密封置于冰箱冷冻室,1―2小时侯取出,此时,口香糖如同锅巴一样干脆,只须轻轻一搓,口香糖便会乖乖地脱落。

6、热烫法:将白纸贴在衣物上口香糖残留处,用电熨斗在白纸上经过1―3分钟的熨烫,口香糖便会被白纸的“吸星大法”所折服――此时,衣物上的口香糖完全转移到白纸上,你就大功告成了。

7、衣服粘上口香糖:可泡在冰水15分钟,待干硬即可脱落;或用风油精涂搓也可。生活常识

8、口香糖,红药水用棉花沾醋擦洗 。

9、衣服上如果不小心粘上口香糖,只要用一块冰在口香糖上压一会儿,便可轻易除下另外:本人试过用洗甲油去残留下的口香糖非常好使 。

10、你也可以试着用指甲油擦一下。

误吃口香糖怎么办如何处理

很多人都认为吞了口香糖会粘住我们的肠胃,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健康。其实,吞了口香糖对人体的影响并不大。医生指出,人的肠胃内壁很光滑,并且分泌有大量粘液,口香糖不可能被粘住,吞进肚子后消化不了便会自动排出,不用开刀。

但是为了避免意外,最好不要给小孩吃口香糖,因为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如果被误吞入气管就很麻烦了。另外,孩子如果一直嚼口香糖,还会因为嚼口香糖吞下过多空气。 针对很多家长让孩子吃口香糖代替刷牙的做法,医生提醒,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应从小培养孩子“早晚要刷牙”的习惯。

多吃纤维食物利于排出口香糖。纤维食物对于肠胃的蠕动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一旦不小心吞了口香糖,那可以通过多吃纤维食物来帮助排出口香糖。蔬菜、粗粮食物都是富含纤维的食物,应该多吃。催吐法吐出口香糖。如果真的担心吞下口香糖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那可以通过催吐法了快速吐出吞下的口香糖。

在在嚼口香糖时,应该减少说话,否则可能会因不注意而吞食口香糖。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口香糖进入气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十分严重。嚼口香糖不宜超过15分钟。一般情况下,嚼口香糖5到10分钟后,甜味就会慢慢变淡。剩下的口胶嚼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误吃口香糖怎么办答案已经很清晰了,一般来说孩子们出现这样的状况还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家人们一定要监督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尤其是年纪太小的孩子不可以吃口香糖,限制摄入量,不可咀嚼太长时间,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酥糖历史渊源

酥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酥糖是从花生糖演变而来的,据传花生糖的最早出现时间是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战国时候,由于当时各地的都是战火纷纷,人人自危,一些稍为有钱的人家为了生命安全,都纷纷逃避,远离战火。在兵荒马乱的时期,为了携带方便,有钱的人家就将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熬煮过后,再切成不规则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这就形成了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在12,13世纪,花生糖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在经历了无数个年代,直到上个世纪初,花生糖一直处于单一的品种,单一的制作方法中,直到礼记饼家的创立,才将酥糖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洗礼,礼记饼家已经从小铺仔变成了今天驰名中外的百年老字号,酥糖也从单一的产品变成了二十种产品。

多种品种,上百个制作方法,数百个不同口味的酥糖,其中低糖类酥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为喜欢吃酥糖的爱美女士们免除了因为吃多糖而增肥的担心,为糖尿病者们免除了因为吃多糖而使病情加重的后顾之忧。礼记饼家生产的“澳门特色酥糖”凭着传统的手工工艺,古法秘制,和生产先进工艺,生产出的酥糖已成为祖国大陆、港澳台、欧美等国家地区久负盛名的特色产品!

口香糖怎样去除

1、对衣物上的口香糖胶迹,可先用小刀刮去,取鸡蛋清抹在遗迹上使其松散,再逐一擦净,最后在肥皂水中清洗,清水洗净。

2、可用四氯化碳涂抹污处,搓洗后再置肥皂水中洗,清水洗漂。

3、用冰块直接敷在粘到口香糖的衣服或者头发上 静置一会可以让口香糖粘度减低,更易剥落 。

4、用湿润乳抹在口香糖及衣服上 用干布或纸巾包住 就可以轻松的将口香糖从衣服或者头发上搽掉了 。

5、冷冻法:将粘有口香糖的衣物装于袋中密封置于冰箱冷冻室,1―2小时侯取出,此时,口香糖如同锅巴一样干脆,只须轻轻一搓,口香糖便会乖乖地脱落。

6、热烫法:将白纸贴在衣物上口香糖残留处,用电熨斗在白纸上经过1―3分钟的熨烫,口香糖便会被白纸的“吸星大法”所折服――此时,衣物上的口香糖完全转移到白纸上,你就大功告成了。

7、衣服粘上口香糖:可泡在冰水15分钟,待干硬即可脱落;或用风油精涂搓也可。

8、口香糖,红药水用棉花沾醋擦洗 。

9、衣服上如果不小心粘上口香糖,只要用一块冰在口香糖上压一会儿,便可轻易除。

小孩子吃口香糖好不好

不推荐吞食,但木糖醇口香糖完全可以吞下去。不用太担心。难道谁小时候没不小心吞过口香糖,口香糖所含的口胶多不被消化,大部分可随大便排出体外。此外可以吃点粗纤维类食物,刺激肠蠕动,大夫指出,人的肠胃内壁很光滑,并且分泌有大量粘液,口香糖不可能被粘住,吞进肚子后消化不了便会自动排出,不用开刀。不过为了防止意外,最好不要给小孩吃口香糖,因为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并且假如被误吞入气管就很麻烦了。此外,孩子假如一直嚼口香糖,还会因为嚼口香糖吞下过多空气,

小孩误吞口香糖-般不会有亊的,口香糖所含的残渣主要成份是胶基,多不被消化,大部分可随大便排出体外。此外可以吃点粗纤维类食物,如芹菜,韭菜,红薯等,刺激肠蠕动。加快口香糖排出,

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果胶,对人体害处不大,可以经过粪便排出。完全不用担心。但往后要注意,3岁小孩最好别吃口香糖,因为太小了,很容易噎住。人的肠胃内壁很光滑,并且分泌有大量粘液,口香糖不可能被粘住,吞进肚子后消化不了便会自动排出,不用开刀。不过为了防止意外,最好不要给小孩吃口香糖,因为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并且假如被误吞入气管就很麻烦了。此外,孩子假如一直嚼口香糖,还会因为嚼口香糖吞下过多空气。

制糖历史

史前时期

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

糖罐 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制糖历史大致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3个阶段。

早期制糖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饴 将谷物用来酿酒造糖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属淀粉糖,故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为悠久。

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以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自西周创制以来,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西周至汉代的史书中都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第89篇“饧?”)记述最为详尽。书中对饴糖制作的方法、步骤、要点等都作了叙述,为后人长期沿用。时至今日,这类淀粉糖的甜味剂仍有生产,也有较好的市场,在制糖业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说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糖。

甘蔗制糖 甘蔗制糖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国,也是两大甘蔗制糖发源地。在世界早期制糖史上,中国和印度占有重要地位。

周代至汉代

饴糖 在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种植的是东周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已有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孙亮传》中,有"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述。交州在现今的广东、广西一带,与上述的楚国同是中国的南方,是甘蔗制糖最早的地区。甘蔗饧是一种液体糖,呈粘稠状,是将甘蔗汁浓缩加工至较高浓度(粘稠),便于储存食用。这里的加工技术已经提高了一大步。

东汉张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饴石蜜”之句。这里“沙饴”二字,是指制得的糖有微小的晶体,可看作是砂糖的雏形。

6世纪时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中写到:“蔗出江东为胜,卢陵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里描述的种蔗区域更加广阔了,种蔗的技术也已提高,且已经制出砂糖。这种砂糖是将蔗汁浓缩至自然起晶,成为带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饧的加工技术又提高一步。

唐宋年间

手工业制糖阶段 自战国时代开始从甘蔗中取得蔗浆以后,种植甘蔗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逐步提高,经近千年的发展,至唐宋年间,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作坊式制糖业。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说明在中、印频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制糖技术的经验交流。

从唐宋开始形成的手工业制糖以来,制糖技术逐步得到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相继出现,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论著作。

公元674年,中国发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该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设施,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从上淋入黄泥浆,借助黄泥浆的吸附脱色制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现,标志着制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土法制糖在中国沿用了千余年。

唐大历年间(766~779),四川遂宁一带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冰糖的制作,为制糖业增添了独特的产品。

唐宋制糖手工业昌盛,所产之糖的品种和质量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糖产品不仅销售国内各地,还远销波斯、罗马等地,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广泛兴起的制糖手工业,扩展至全国的很多区域,如现今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间,大量的闽、粤移民至台湾,同时也带去了种蔗制糖技术。由于台湾气候适宜于种植甘蔗,制糖业很快得到发展,并成为中国主要制糖基地之一。

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成为该岛糖业的起源。15~16世纪,中国的侨民也在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传播制糖法。

在长期的制糖实践中,很多制糖方法逐步被总结出来。 北宋王灼于 1130年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全书共分7篇,内容丰富,分别记述了中国制糖发展的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的设备(包括压榨及煮炼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糖业经济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记述了种蔗、制糖的各种方法,比《糖霜谱》一书更系统、更详尽。这些方法,在中国民间一直沿用到20世纪。书中记述的采用牛拉石辘(或木辘)多次压榨取汁的方法(压榨法),与现代的甘蔗多重压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首次总结了石灰法澄清工艺,其原理在现代的制糖业中仍有沿用。“甘嗜”中总结的具有系统性的压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浓缩煮糖等手工业制糖工艺,成为现代机械化制糖的工艺基础。

印度制糖术的传播

当中国的甘蔗制糖技术向外传播的时候,世界上的另一个甘蔗制糖发源地印度,也不断向各国传播甘蔗制糖技术。7世纪,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种植技术传入西班牙、意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开始有甘蔗种植,随后甘蔗的种植技术又传入北美洲的一些国家。15世纪末,哥伦布将甘蔗制糖技术传至西印度群岛,很快又传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纪20~30年代,甘蔗制糖技术先后传到墨西哥、巴西、秘鲁等,不久,甘蔗制糖业在南北美洲都发展起来。

甜菜制糖与机械化制糖

机械化制糖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甜菜制糖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制糖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制糖业的机械化。

甜菜制糖业的兴起 长期以来,用来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只能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寒冷地区则不能种蔗制糖。18世纪末期,一种新的制糖原料──甜菜终于被发现,给制糖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

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夫发现甜菜块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视。1786年,马格拉夫的学生F.K.阿哈尔德在柏林近郊试种甜菜成功,实现了从甜菜中提取蔗糖并开始进行甜菜的选择和育种工作。1799年阿哈尔德发表论文,宣告可以用甜菜制糖。1802年,阿哈尔德在东欧西里西亚附近的库内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厂。同年,俄国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厂。1811年,法国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厂。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建厂,甜菜制糖业很快兴起。1810年,俄国的甜菜糖厂已达10座。1824年,乌克兰开始建立甜菜糖厂,此后15~20年间,已发展到67座,乌克兰遂成为俄国的主要产糖区。

巴西的食糖生产链 甜菜制糖业在欧洲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原因。19世纪初,拿破仑对不列颠岛实行封锁,英国则从海上对欧洲大陆实行经济封锁,欧洲海上运输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资和食品如甘蔗糖等无法从海上运往欧洲大陆,这种情形客观上促使了欧洲甜菜制糖业的迅速发展。不久,甜菜制糖技术便越过大西洋,传播到美洲,继而传播到亚洲,遍及世界各地。[1]

机械化制糖业的发展 甜菜糖的发源和生产主要是在欧洲,而19世纪又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先进的工业和发达的科学技术,给制糖业实行机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现代机械化制糖的工艺和设备大多始于欧洲的甜菜制糖业。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的这段时间,是机械化制糖工业的主要形成时期,许多制糖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甜菜制糖业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渗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饱充清净、多效蒸发、真空煮糖结晶和离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术。

19世纪初期,良好的吸附剂骨炭已应用于甜菜糖汁的脱色,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821年,东巴勒将甜菜块根切成薄片,以热水浸渍提取糖分,改变了早期用压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为渗出法的先导。到1830年,东巴勒发明渗出法。但由于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库尔曼发明二氧化碳饱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843年多效蒸发罐的发明使糖汁得以蒸浓。同时,采用高效能的离心分蜜工艺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离,得到的不再是带蜜的糖,而是干净的砂糖。1849年,卢梭发明了碳酸法制糖工艺。1849年,应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净技术进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将碳酸法改良为双碳酸法,澄清效果显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淀颗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发明过滤机使糖汁沉淀颗粒得以分离。同年,奥地利人J.罗伯特制成间歇式渗出罐组,它与双碳酸法清净工艺相配合后被普遍采用。20世纪发展了连续渗出器,逐渐取代了罗伯特渗出罐。至此,较完善的碳酸法制糖工艺基本形成,成为现代制糖技术的先导。

由于甜菜制糖大部分工艺也适用于甘蔗制糖,因而很快被甘蔗制糖业所采用,但甘蔗制糖和甜菜制糖在澄清工艺上有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厂仍基本上采用压榨取汁方式,18世纪末甘蔗制糖已采用了三辊压榨机。

19世纪初期,真空结晶(煮糖)罐制造成功。中期,已开始用蒸汽机带动压榨机,并开始采用离心分蜜机。此后,随着制糖工艺渐趋成熟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设备不断出现,制糖业遂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中国机械化制糖历史

中国机械化制糖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机械化制糖的酝酿、探索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机械化制糖热潮,但未形成机械化制糖工业体系,制糖业基本上还处于手工业阶段。1949年后,不断发展成为完整的现代制糖工业体系。

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机器购自英国,以土糖为原料生产精炼糖,每日能处理4000担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广东汕头角石开设分厂。此外,英国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创办太古炼糖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日本等商人也来中国建立机械制糖厂,制糖工艺、技术、设备均从外国引入。由于社会动荡、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糖厂未能长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国东北开始种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吨的甜菜制糖厂(阿城糖厂)。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吨的甜菜制糖厂(呼兰糖厂)。

1916年,日本人在中国东北成立“南满洲制糖株式会社”,并在沈阳郊区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吨甜菜的奉天糖厂,1917年投产。1922年又在铁岭建成铁岭糖厂,这两座糖厂都于1926年停产。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东济南兴建溥益糖厂,于1921年投产,1929年停产。

1938年,日本在吉林省范家屯建立“新京制糖所”,后改为吉林省制糖厂。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不论是甜菜制糖厂,或是甘蔗制糖厂,或是精炼糖厂;不论是外资兴办,或是民族资本创办的糖厂,都没有成功,中国的机械化制糖业未能形成,仍然处于手工业制糖阶段。牛拉石辘压取甘蔗的古老制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遍布城乡民间。糖的产量及质量都不及先进国家。尚需大量进口食糖。1929年,食糖进口量达最高峰(7.4亿千克),价值银一万万两,居全国进口货物的第二位。

30年代开始,中国限制洋糖任意进口,保护国内糖业的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经济危机,许多公司、商人急于推销滞销的货物和积压设备。中国成为他们资本输出的一大市场。例如,美国的檀香山铁工厂,捷克斯可达工厂,即在此时来到广东,推销他们积压的制糖设备。广东省的军阀企图通过创办糖业,充实自己经济实力,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极力支持、兴办机械化制糖业。广东制糖历史悠久,制糖原料(甘蔗)丰富,客观上也利于制糖业的发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铁工厂、捷克斯可达厂两家厂商的承包下,在广东建成了市头、顺德、东莞、新造、惠阳、揭阳等 6座机械化制糖厂。其设计的总生产能力为每天压榨甘蔗7000吨,每天产白糖700吨。机器设备全部由外国进口,工艺技术、设备规模都是空前的。广东遂成为全国机械化制糖业的重要基地。

广东兴办机械化制糖业的热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制糖的其他省份,继之纷纷建立机械化糖厂。但由于时局动乱,工业基础薄弱,这些新式的机械化制糖厂,未能得到发展和繁荣,不少糖厂被迫关闭、停业。

20世纪以来,台湾省机械化制糖业发展较快。最早的机器制糖厂建立于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机械化制糖厂。1934~1943年间,台湾糖业发展迅速,糖产量剧增,并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制糖期,机制糖产量达到137万吨。

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制糖业不断得到发展。甘蔗制糖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制糖业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之比约4:1。发展到 80年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制糖大国之一。

嚼口香糖可以瘦脸吗

1、嚼口香糖是一种脸部运动

有很多人的脸看起来比较大,是因为脸上有多余的脂肪以及脸部肌肉比较松弛。要想脸看起来比较小比较尖的话,一定要做脸部运动。除了脸部按摩之外,嚼口香糖也可以达到瘦脸的效果。因为嚼口香糖的时候,两颊的肌肉在不断的运动,通过不断地嚼口香糖可以让两颊的肌肉更加紧实。顺着两家的肌肉到下巴能够有一条笔直的直线,让脸看起来更小。

2、嚼口香糖运动的注意事项

虽然说嚼口香糖能够让脸看起来更小,但是也有一定的威胁,经常嚼口香糖的话咬肌会变大,所以在嚼口香糖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首先不要让你的两边牙齿嚼口香糖可以用门牙嚼口香糖,用门牙嚼口香糖会更累,而且会让下巴更尖。并且要注意着口香糖的时间嚼口香糖不宜超过半个小时。

因为口香糖当中富含糖份的,所以很多人对于嚼口香糖可以减肥吗是存在疑问的,那么想要减肥的朋友们可以购买无糖口香糖。嚼完口香糖之后配合微笑瘦脸法以及手动按摩法可以让脸变得更加的坚挺,想要拥有v字脸就一定要坚持锻炼脸部肌肉。

吃口香糖有哪些注意事项

吃口香糖的注意事项

口香糖既可吃又可玩,深受世界各地儿童和青年人喜爱,但在吃口香糖时也应注意一些细节:

1、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大部分口香糖都是以蔗糖为甜味剂,咀嚼口香糖时,糖分会长时间在口腔内停留,口腔中的致龋菌就会利用蔗糖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齿产生腐蚀,所以口香糖不宜停留在口腔内过长时间。另外,过长时间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可能养成夜磨牙的习惯。所以,平时在咀嚼口香糖时,不应咀嚼太长时间。

2、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最好不要嚼口香糖。瑞士科学家研究发现,常嚼口香糖会损坏口腔中用于补牙的物质,使其中的汞合金释放出来,造成血液、尿液中的水银含量超标,从而对大脑、中枢神经和肾脏造成危害。所以如果有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最好不要嚼口香糖。

3、有胃病者应尽量少吃甚至是不吃口香糖。因为长时间吃口香糖,人体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不仅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反酸水等症状,长期下去还可能加重胃病所以,有胃病者不适宜咀嚼口香糖。

4、尽量避免让儿童吃口香糖。儿童自控能力较差,嚼口香糖有可能造成吞食或误入气管,危及生命。所以,应尽量避免让儿童有机会咀嚼口香糖。

总而言之,虽然口香糖又好吃又可以玩,但在咀嚼口香糖时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怎么清除口香糖呢

1、怎么清除衣物上的口香糖

对于大部分材质的衣物都可以拿到冰箱里冻一下,使口香糖的温度变低变硬,然后取出来,你会发现口香糖一撕即掉。 如果口香糖取得还不够彻底,可以涂一点醋或蛋清在上面,再用力擦拭,可以将残余的口香糖痕迹去掉。

2

2、地板上的口香糖怎样清除

我们从上面方法中知道,口香糖经过冷冻后容易去除。如果地板粘上了很难除掉的口香糖,再拿到冰箱里冷冻却不现实。但是我们同样有办法可以把地板上的口香糖也冷冻一下。 取一些水装在冰箱里冻成冰块,在把冰块放在地板上粘有口香糖的地方,大约半小时以后,用手感觉一下,如果口香糖已经变硬了,就用小铲子将之铲掉即可。

口香糖咽下去怎么办

吞了口香糖危害并不大。

很多人都认为吞了口香糖会粘住我们的肠胃,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健康。其实,吞了口香糖对人体的影响并不大。人体的肠壁、胃壁等都十分光滑,并且会分泌出大量的粘液,因此口香糖不会被粘在肠胃里面,而是被直接排出。

多吃纤维食物利于排出口香糖。

纤维食物对于肠胃的蠕动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一旦不小心吞了口香糖,那可以通过多吃纤维食物来帮助排出口香糖。蔬菜、粗粮食物都是富含纤维的食物,应该多吃。

3催吐法吐出口香糖。

如果真的担心吞下口香糖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那可以通过催吐法了快速吐出吞下的口香糖。

注意事项

在在嚼口香糖时,应该减少说话,否则可能会因不注意而吞食口香糖。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口香糖进入气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十分严重。

嚼口香糖不宜超过15分钟。一般情况下,嚼口香糖5到10分钟后,甜味就会慢慢变淡。剩下的口胶嚼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推荐

孕妇能吃含大量蔗糖的口香糖

孕妇不宜吃含有大量蔗糖的口香糖。 1、容易使孕妇患妊娠高血压 我们已经知道了“孕妇可以吃口香糖吗”的答案,肯定是可以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口香糖,孕妇都可以吃呢?其实孕妇对口香糖的食用要经过慎重的选择。现在市面上很多的口香糖中都含有大量的蔗糖,以提高口香糖的甜味,这样的口香糖孕妇是不能吃的,因为大量的蔗糖会成为糖分进入孕妇的身体,容易造成孕妇的妊娠高血压。因此要问孕妇可以吃口香糖吗,首先就要经过免蔗糖的选择。 2、容易使婴儿患先天性糖尿病 孕妇可以吃口香糖吗?这是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后才能吃的。口香糖中如果含有

糖的发现历史

在人们知道碳水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组成以前,碳水化合物已经得到很好的作用,如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植物作为食物,利用其制成发酵饮料,作为动物的饲料等。一直到18世纪一名德国学者从甜菜中分离出纯糖和从葡萄中分离出葡萄糖后,碳水化合物研究才得到迅速发展。1812年,俄罗斯化学家报告,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在稀酸中加热可水解为葡萄糖。1884年,另一科学家指出,碳水化合物含有一定比例的C、H、O三种元素,其中H和O的比例恰好与水相同为2:1,好像碳和水的化合物,故称此类化合物为碳水化合物,这一名称

男人吃口香糖有什么影响

首先,大部分口香糖都是以蔗糖为甜味剂,咀嚼口香糖时,糖分会长时间在口腔内停留,口腔中的致龋菌就会利用蔗糖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齿产生腐蚀,致使牙齿脱钙,从而诱发龋齿。 其次 ,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最好不要嚼口香糖。研究发现,经常嚼口香糖会损坏口腔中用于补牙的物质,使其中的汞合金释放出来,造成血液、尿液中的水银含量超标,从而对大脑、中枢神经和肾脏造成危害。另外,嚼口香糖对于儿童也不利。 因为儿童自控能力较差,整天把口香糖含在嘴里,有可能吞食或者误入气管,危及生命。还有,长时间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口香糖对口腔的利弊

广告整天都在铺天盖地的说口香糖有助于口气清新,保护口腔健康。那么口香糖真的能够防止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吗?多食口香糖的利弊请看以下分解 口香糖通常以蔗糖为甜味剂,使用过量可能会引致蛀牙。不过,一些以代糖如木糖醇(英语:Xylitol,口香糖生产商益达在香港版广告中称之为「晒骆驼」)等作为甜味剂的口香糖能减低蛀牙风险,而且咀嚼过程中分泌的唾液更有助牙齿健康。另外,在飞机上咀嚼口香糖可帮助减轻身体因气压改变而引起的不适。 有研究表明,嚼口香糖可帮助减少紧张和集中注意力。口香糖的成份一般以不会黏到内脏的物质构成

孕妇吃口香糖好吗 口香糖的营养价值

口香糖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树胶或是甘油树脂,辅料是糖浆、薄荷和甜味剂等。口香糖可以分为三种:板式口香糖、泡泡糖和糖衣口香糖口香糖黏性很强,可以去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清洁口腔。通过咀嚼运动,还能增加唾液分泌、促进消化、保障口腔健康、帮助面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面部代谢。除此之外,适量嚼口香糖还能提高注意力和降低焦虑。

口香糖嚼多久最佳

口香糖中加有糖精、色素、香料、抗氧化剂等,在细菌的作用下既能形成一种高黏性不溶于水的多糖物质,黏附于牙齿表面,进而形成牙菌斑,又能发酵产酸,使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溶解导致龋齿。口香糖还含有增塑剂,有微毒,吹泡泡的过程中不断吐舌、伸舌、习惯性用一侧牙齿咀嚼,会使颌面部发育不均,造成牙颌畸形。幼儿吃口香糖易误吞到食道或支气管中,会有生命危险。[1] 虽然不推荐吞食,但木糖醇口香糖完全可以吞下去。不用太担心。难道谁小时候没不小心吞过口香糖? 口香糖所含的口胶多不被消化,大多数可随大便排出体外。另外可以吃点粗纤维类食

菠萝蜜知识介绍

菠萝蜜是一种热带桑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引入中国栽培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分布在海南、云南、台湾等热带地区。果实6~7月成熟,果实巨大,最重达40公斤,被称为水果之王。果实结于树干,内藏无数金黄色肉包,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当地年轻人约会前会将其当作口香糖咀嚼几口,可以改变口腔异味,另外还有健体益寿的作用。此树树龄愈大,果也愈大,木材也愈坚硬。 菠萝蜜不能多食,多食令人胸闷、烦呕。

宝宝多大能吃口香糖

口香糖是不可以咽到肚子里的,因此宝宝太小的话是不可以吃口香糖的。起码要等到宝宝5岁懂事以后才可以吃口香糖 3岁以前,孩子很容易把口香糖吞下,由于他的喉咙比较窄,口香糖容易卡在气管里,严重时会出现窒息。 3-4岁,大部分孩子还是不知道要把口香糖吐出来,而喜欢把它吞下去,至少要到5岁,他才能明白吃口香糖的过程。

常吃口香糖的4大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爱嚼口香糖清新口气,不少女孩子还认为口香糖能减肥。但是,有研究表明,口香糖不但不能减肥,而且会越吃越饿,致使肥胖,严重的还会引起腹胀、腹泻等问题,告诉你口香糖不为人知的副作用。 1、口香糖越嚼越饿,加剧胃病 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还会使消化酶增加。所以会泛起恶心、反酸水等症状的饥饿,尤其对于有胃病的人症状会更加严峻。 2、口香糖会引起腹胀 嚼口香糖会增加唾液分泌,长期让口腔处于高代谢状态,分泌太多不必要的唾液对身体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且如果喜欢在户外嚼,会让胃

胶姆糖的分类介绍

胶姆糖的基本成分是胶姆基、乳化剂、芳香剂等,不同产品的区别在于甜味剂及添加其他有益口腔健康的成分。 按照形状分 片状或块状口香糖:香口珠,呈枕头形的有糖衣包裹的小丸。啫喱状口香糖,用类似牙膏管挤出食用,在口里恢复咀嚼性。 粉状、粒状或条状口香糖,多见于儿童口香糖。 按照咀嚼性 泡泡糖、口香糖。 按照功能 无糖型口香糖,添加非糖类甜味剂,不会造成血糖升高。 不粘牙口香糖,采用特殊配方胶基。 保健口香糖,具有保健成分并在符合医药生产GMP级别工厂生产的口香糖。 作用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