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一个病人的叙述:
小的时候就这样了,心率比一般人快,基本上是110次/分,等长大后稍微降慢了速度,基本是90-100次/分。
但从小到大,经常会痛,那种感觉像被人纠了下一样,有时很短,有时有点长,就只是痛,一阵一阵,过会就好了。痛的时候心跳会加速,变得很快,有时快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以前高考的时候被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我身体其他方面好象也有问题,建议我去做全面检查,可一直都没去,现在也过了6年了。还是那样,一阵一阵的痛。
我还经常容易做梦,有一段时间,每天都能记住做的梦,有时午睡五分钟都能做个梦。做梦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做梦,我就会听不到任何声音,就会睡过头,耽误工作。
我还很容易紧张,从小就这样,有时打牌的时候,如果摸到一手好牌,我会紧张的打个冷战,然后手会不由自主的发抖。控制也控制不了。我如果手悬空拿着东西的时候也会发抖,比如倒酒,端酒杯,就会很轻微的抖动,所以我拍照拍的都是抖的。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自觉心脏跳动伴有心前区不适感觉,常见的原因为心律失常、心脏搏动增强等。
表现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症状:
1、心衰: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2、紫绀: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3、蹲踞: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4、肺动脉高压: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症候群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症候群。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5、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6、其它:胸痛、晕厥、猝死。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
症状
1.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
2.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
3.食欲不振,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吃饭不好,胃肠道瘀血可能消化不好,出现肚子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胀、腹水,肝、脾肿大等。
4.大部分患者出现两颧及口唇呈紫红色,即"二尖瓣面容"。
5.心悸常常因为房颤或心率失常所致,快速房颤导致患者自觉不适,甚至呼吸困难或使之加重,从而促使患者就医。房颤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房血拴甚至出现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6.胸痛,单纯瓣膜病导致的胸痛一般使用硝酸甘油无效。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
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广义的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心脏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常起病比较早,糖尿病患者伴冠心病常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积比较大,穿壁梗死多,病情多比较严重,预后比较差,病死率较高。
1糖尿病性心脏病症状。糖尿病心脏病症状,猝死。糖尿病性心脏病者偶因各种应激、感染、手术麻醉等可致猝死。临床上呈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起病突然,有的病人仅感短暂胸闷心悸,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或昏迷状态。
2糖尿病心脏病症状,无痛性心肌梗塞。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或心源性休克症状,糖尿病发生心肌梗塞死亡率高,且缓解后复发率较高。
3糖尿病心脏病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病人常感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甚至昏倒,体位性低血压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晚期表现,其发生机理可能由于血压调节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损害所致。
4糖尿病心脏病症状,休息时心动过速。这种心率增快,不易受条件反射影响。凡休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大于90次者应疑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一个明显特征。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畸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复杂而严重的畸形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简单的畸形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仍然会潜在地发展加重,需要及时诊治,以免失去手术机会。主要症状有:
1、经常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
2、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
3、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平时呼吸急促。
4、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差。
5、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闹或活动后青紫,杵状指趾(甲床如锤子一样隆起)。
6、喜欢蹲踞、晕厥、咯血。
7、听诊发现心脏有杂音。
一般来说,在幼年期进行了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能和正常儿童一样生长发育。所以,一旦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要及早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
1经常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
2.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
3.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平时呼吸急促。
4.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差。
5.口唇、指甲青紫或者哭闹或活动后青紫,杵状指趾(甲床如锤子一样隆起)。
6.喜欢蹲踞、晕厥、咯血。
7.听诊发现心脏有杂音。
什么是神经性心脏病
神经性心脏病指的是心脏神经症.所谓心脏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是由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病人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神经症的症状群.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更多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脏神经症的原因,往往与不良的环境和躯体因素有关.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调节,支配心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干扰,心脏也就出现了一时性的功能紊乱.疑病心理也是发生心脏神经症的原因,病人常常对一时性的心前区不适感疑虑重重,并对此长期放心不下,担心患了某种“心脏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加上旁人——尤其医务人员的不恰当的解释,更会促使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的心情,从而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对心脏的关心更为强烈。
心脏神经症是全身神经症的一部分,因此其临床特征和其他神经症的临床特征大同小异,即病人具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一些症状,如失眠,多梦,头痛头晕,易激动,全身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求治心切等.不同的是,心脏神经症病人的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方面.病人常感到心跳厉害,胸闷气急,心前区不适及疼痛,多在劳累或兴奋之后发生,这是心脏神经症很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心脏神经症病人的心脏本身则无器质性的病变.在临床上,有心血管系统症状的病人中,大约有1/10是心脏神经症病人,故需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