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治疗

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治疗

一、碘制剂治疗:

1、作用原理:

碘剂作用于垂体前叶,可使其产生黄体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缓解其对乳腺的刺激作用,恢复卵巢正常功能,减缓乳腺增生,改善患者乳痛症状。

2、用法:

5%碘化钾10ml,3次/d,口服。

3、注意事项:

此治疗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体内激素紊乱,还可影响甲状腺功能。

二、激素治疗

1、达那唑:

作用原理:

又名炔睾醇,为17d-乙炔睾醇的衍生物,可作用于丘脑下部、垂体及卵巢,抑制卵巢功能,减少促卵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并能降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

用法:

每次200~300mg,口服,2~3次/d。1个月后减量为每天100mg,治疗2个月有效者,可继续减量为隔天100mg或仅在黄体期内用药。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痤疮、多毛和月经失调等。

2、他莫昔芬(三苯氧胺):

作用原理:

为合成雌激素受体拮抗药,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过高含量的雌激素对乳腺增生作用。

用法:

可按周期给药,在月经后2~5天开始口服 他莫昔芬,每次10mg,2次/d。共用药15~20天。

侯孝云等采用小剂量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月经后第4天至行经前1天,每天10mg,1次口服,连续服用4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7.8%。

注意事项:

他莫昔芬的不良反应是月经紊乱、白带异常,并可能提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且疗程结束后部分患者乳腺疼痛和结节复发。因此对适应证的选择、剂量和疗程,应进一步研究。

3、溴隐亭:

作用原理:

溴隐亭是一种血清泌乳素的抑制剂,它是多巴胺受体的长效激活剂,通过它作用于垂体泌乳细胞多巴胺受体,释放多巴胺来抑制泌乳细胞合成及释放泌乳素。

用法:

采用周期给药,即月经来潮的第11~13天,每天服溴隐亭1.25mg,自第14天至下次月经来潮时,服用1.25mg,2次/d。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

注意事项:

本药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等症状,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应引起注意。

4、已烯雌粉:

作用原理:

乙烯雌粉是雌激素的一种,主要用于雌激素低下症及激素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性出血、闭经等。

用法:

第1个月经间期,每周口服2次,每次1mg,连服3周;第2个月经间期,每周给药1次,每次1mg;第3个月经间期仅给药1次,1mg。

注意事项:

这个药必须有严格的适应症,没有正规医院医生的处分不能随便服用,也不能随便停药。

5、黄体酮:

作用原理:

黄体酮又名孕酮,为孕激素。用来人工调整月经周期具有一定作用。黄体酮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

用法:

月经前两周,每周2次,每次5mg,总量20~40mg。

注意事项:

黄体酮属于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另外,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要慎用黄体酮。

6、睾酮:

作用原理:

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约25%,仅25%来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对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

用法:

月经后10天开始用药,每天5~15mg。

注意事项:

月经来潮时停药,每个月经周期不得超过100mg。

乳腺增生有哪些类型

在我国,因为囊性改变少见,多是腺体增生为主,所以叫做“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统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由于本病恶变的危险性比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所以需要全面慎重检查,制定科学的医治方案。

乳腺增生性疾病包括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两种,前者属于生理变化的范围,后者属于病理性变化,有癌变的可能。

一、乳腺单纯性增生,属于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病变,也叫单纯性腺纤维瘤病、乳痛症等。多见于育龄妇女。该病的发生、发展与卵巢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本病具有自限性,属于生理变化,可以在结婚、生育、哺乳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是消失,对于临床重者,可有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乳腺囊性增生症: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梢导管高度扩张而形成以囊肿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一些其它结构不良病变。一般开始于三十到三十四岁之间,四十到四十九岁为高峰,存在着恶变可能。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内分泌的刺激有关。临床上以单一或是多个结节、疼痛、乳头溢液等多见。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乳腺增生怎么办

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的预防

对于单纯性乳腺增生症的预防,应具有辨证的观点,既要考虑病变的发展又不宜轻而易举地将乳腺切除,但如果对病变的性质不能作出肯定判断时,作者认为暂时继续观察为宜,3~6个月复查1次,或自己经常触摸病变部位有何变化,既使有变化,也不会因延误过久而影响治疗,因此,多数学者不主张轻易作乳腺切除,特别是双村乳腺切除。

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治疗

若能向病人讲清本病的性质,以消除恐惧及顾虑,多数病例可以无需任何治疗。若在月经来潮前乳腺疼痛较剧烈者,可酌情给予小剂量镇静剂,或考虑用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有:①口服乙烯雌酚,1mg每日三次;②0.5%乙烯雌酚油膏每夜擦抹乳腺皮肤,共继续使用6~8个月。③肌注黄体酮:每次月经前肌注黄体酮5mg。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否则反可引起乳腺发育不良,甚至有可能引起乳腺上皮的恶变。④溴隐亭(Bromocriptine)是多巴胺受体激活剂,作用于垂体催乳细胞上的多巴胺受体,抑制催乳素的合成与释放,同时减少催乳素对卵泡刺激素的拮抗,促进排卵恢复,调整激素的平衡,使之临床症状缓解。Schulz等治疗6l例良性乳腺病,疗效达70~90%。用法为5mg/d,疗程3个月。⑤丹那唑(Danazol)是雄激素衍生物,Greenblett等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出乎意外地发现伴有的良性乳腺病得到缓解。最近研究表明治疗剂量的丹那唑并不能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其治疗机理可能是抑制某些酶阻碍卵巢产生甾类物质,从而调整激素平衡达到治疗作用。用法200~400mg/d,持续2~6月。⑥三苯氧胺(Tamoxifen)是雌激素拮抗剂,目前Femtinen提出用此药治疗乳痛效果好,副作用小,20mg/d,持续2~3个月。

上述均为内分泌药物,可能干扰人体激素间的平衡,不宜作为常规用药,症状严重者应用可缓解症状。用药时应观察其副作用并定期随访。

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除内分泌治疗外,国内多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以疏肝调经、散结止痛为主,可用逍遥丸、小金丹等。华山医院研制的香归消增糖浆,治疗乳腺增生症有效率达88.2%。小剂量碘剂,如5%碘化钾刺激垂体产生黄体生成素,使卵巢滤泡囊肿黄体化,雌激素降低,恢复卵巢功能,同时有消肿作用,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维生素A促进无活性的过氧雄烯酮及孕烯酮转变成有活性的雄烯酮及孕酮,后两者有拮抗雌激素作用。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抑制细胞间变,还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孕激素则相反,故鼓励病人用维生素E以弥补孕激素治疗的不足,所以应用维生索E有益无害,无副作用。

乳腺增生能治好除根吗

一般来说,乳腺增生都是可以根治的,得了乳腺增生不要害怕,虽说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治疗的时间、方法不同。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多发于年轻女性,主要症状是随月经周期出现乳房胀痛,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只要调整情绪、生活规律,症状会自然消退。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乳腺增生只要及时治疗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并且要坚持治疗,定期进行复查,还是很容易治愈的。

导致女性乳腺增生是哪些原因

一、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的发病率

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为妇女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青少年较少见,经绝期后妇女少见。男性极少见。近期文献报道尸检中有乳腺增生的妇女约有58~89%。在西方发达国家约有1/3的妇女患此病。另有统计,因乳腺病变而活检者有60%是乳腺增生症。国内报道发病率为10%左右,患病率为38.8~49.3%。但真正有临床症状的约占5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二、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的病因

乳腺增生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或精神因素有关。女性乳腺随着卵巢的周期性生理变化有周期性改变,在月经周期期间乳腺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多数女性感觉月经前期乳腺胀满,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压痛,这些轻度或中度不适,可以认为是一种生理过程,而这些改变受卵巢功能的调节。性激素对乳腺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变化起主导作用。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及管周围结缔组织生长;黄体酮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组织的发展,雌激素过高和黄体酮分泌过少,或者两激素之间不协调,则引起乳腺导譬上皮和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

总之,对乳腺上皮增生症的确切病因和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细致的研究。

三、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的病理

主要病理变化为末端乳管和腺泡上皮的增生和脱落,因而使得乳管膨胀而发生疼痛,乳管和腺泡周围的纤维组织也有增生,其间可有淋巴细胞侵润,导致乳腺变硬或呈结节状,尤其在脂肪少的乳腺表现为更明显。本病除偶尔可与乳腺纤维腺瘤同时井存以外,一般不会发生其它病理变化;新生的腺管和腺泡虽然多有轻度扩张,但不会融合成囊肿,到妇女妊娠以后,上述变化便可消失。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

1、由于对乳腺增生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因为精神、情绪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过自身的调整(如及时诊治与乳腺疾病发生相关的其它器官疾病,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等)也会消退或缓解。

2、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多数是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调补气血等作用。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3、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西药有5%碘化钾,疼痛严重者可试用甲基睾丸素或他莫昔芬,在月经前一周内开始口服,以免进一步扰乱人体激素间的细微平衡。 也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痛症不用治疗

乳痛症又称单纯性的乳腺增生,常见于少女和年轻的女性,主要原因是由于青春期或者月经期体内雌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以及情绪的波动比较大,出现明显的周期性乳房胀痛为特征,一般在月经后疼痛自然消失,这种单纯性的乳腺增生症是不要进行治疗的。

乳腺增生的病分类有哪些

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1.乳痛症

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 期性乳房胀痛为特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 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升高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

2.乳腺腺病

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

3.囊性增生病

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心和恐慌。

得了乳腺增生后应该怎样接受正确治疗

一、针对生理性乳腺增生的治疗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生理性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不需进行特殊治疗,在发病后数月或1~2年后可自行缓解。由于精神、情绪及人为因素导致的乳腺增生,通过自身的调整,如及时诊治与乳腺增生相关的原发病,缓解精神压力、调整情绪、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也可逐渐缓解。二、针对病理性乳腺增生的治疗乳腺增生应该尽早、及时的治疗,尤其是囊性乳腺增生存在恶变的可能,应提起高度注意。临床上治疗病理性乳腺增生多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调补气血的中成药,同时还可应用激素治疗,但应用雄激素治疗本病可能加剧激素水平失衡,所以应用时需谨慎。治疗乳腺增生的西药主要包括:5%碘化钾,甲基睾丸素或他莫西芬重要提示,以上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三、此外,得了乳腺增生后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西药治疗:西医治疗乳腺增生时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应,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手术治疗:对于乳腺增生比较严重的患者,一旦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癌处理。得了乳腺增生后应该怎样接受正确治疗?大多数乳腺增生患者,通过缓解精神压力,改善饮食习惯等都可以促进恢复,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中医治疗:中医按照辨证论治的基本原理,结合乳腺增生患者发病的不同特点,采用系统性、个性化、具体病情具体用药,有针对性治疗。中药有调节内分泌、调补气血,改善气血循环,软坚散结的特殊功效,而且作用持久、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并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

患上乳腺增生不用怕

一、针对生理性乳腺增生的治疗

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生理性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不需进行特殊治疗,在发病后数月或1~2年后可自行缓解。由于精神、情绪及人为因素导致的乳腺增生,通过自身的调整,如及时诊治与乳腺增生相关的原发病,缓解精神压力、调整情绪、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也可逐渐缓解。

二、针对病理性乳腺增生的治疗

乳腺增生应该尽早、及时的治疗,尤其是囊性乳腺增生存在恶变的可能,应提起高度注意。临床上治疗病理性乳腺增生多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调补气血的中成药,同时还可应用激素治疗,但应用雄激素治疗本病可能加剧激素水平失衡,所以应用时需谨慎。治疗乳腺增生的西药主要包括:5%碘化钾,甲基睾丸素或他莫西芬重要提示,以上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简析乳腺增生的分类

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1.乳痛症

也叫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升高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

2.乳腺腺病

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

3.囊性增生病

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心和恐慌。

上述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乳腺增生分类的介绍,相信大家在看过后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乳腺增生,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一旦有乳腺增生现象发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是生理性的,严不严重,不要觉得该病是自然而然的生理过程而放任不管。

用热毛巾敷乳房好吗

首先要明确乳腺增生是啥疾病,如何导致的,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发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现在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现在医治上基本为对症医治。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和,多不需医治,乳腺增生有好多类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下去,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积极医治,特别是囊性增生类型,因为存在癌变的估计,不能掉以轻心 建议:因此用热毛巾敷是没啥效果的,应当保持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和谐的性生活。调节内分泌可以对乳腺增生的预防起到一定效果,多运动,以防肥胖提升抵抗力,自我检查和定期检查,明确诊断,依据病情制定合理的医治方案。

诱发乳腺增生的病因及分类

一、乳腺增生的病因

乳腺增生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那么又是哪些原因导致内分泌激素紊乱呢?中医认为: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也有临床医生根据脊柱相关疾病的有关理论,认为造成乳腺增生症的主要原因是颈胸椎结构出问题,使得支配乳腺的神经出现功能障碍,继而造成所支配区域乳腺 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乳腺肿块。

二、乳腺增生的分类

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1.乳痛症

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 期性乳房胀痛为特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 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升高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

2.乳腺腺病

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

3.囊性增生病

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心和恐慌。

相关推荐

雌激素水平过高可导致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病,包括乳腺囊性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小叶增生、乳痛症、乳腺腺病等,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疾病,均与卵巢功能失调,导致黄体素的减少与雌激素相对增多。由于本病证状常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因而一般认为,乳腺增生病是由: 1、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孕酮水平过低所致,主要病变为末梢乳管和腺泡上的皮增生与脱落致乳腺管的轻度扩张。 2、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性激素代谢紊乱使体内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过量或相对都增多导致乳腺生理性增生与病理性增生

易患乳腺囊肿的人群

乳腺囊肿又称为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内肿物,常被误诊为乳腺肿瘤。 腺囊性增生与单纯性乳腺增生一样,虽有乳腺增生现象,但性质完全不同。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是一种生理性的变化,而囊性的上皮增生则为一种病理的癌前状态,因此对待两种增生性疾病应严格区别开来。 易患者乳腺囊肿的人群有:某种体质及某种状况下较会造成已发生有囊肿的妇女,发生严重的恶化现象。 1、青少年时期发育较迟慢者。 2、妇女年龄较大才生小孩者。 3、过度肥胖者。 4、妇女用动情素做疾病

乳腺增生的三大类型

1、乳腺增生的三大类型中最多见的就是乳痛症,也叫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青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原因,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周期后疼痛自行消逝。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有时甚至放射至户背部,常影响睡眠。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渡焦虑和着急,只要调整情绪,维持平衡,一般升高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逝。如果疼痛较明显,也可采纳具有疏肝理气功能的中药服用,一般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乳腺增生如何治疗好呢

生活中发现,很多乳腺增生患者都会误解其病,认为这是肿瘤性疾病,其实不然,该病非肿瘤又非炎症。那么乳腺增生怎么治疗好,乳腺增生会自己消除吗?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会影响到婚育、膳食,它是有可能转变成乳腺癌,威胁人类生存等。乳腺增生怎么治疗最好? 乳腺增生吃啥药好 ?女性乳腺增生的影响主要在于周期性乳房疼痛,乳腺腺体增厚或出现团块,并有压痛。同时还会有情绪改变,如生气、紧张、发怒、焦虑、抑郁等,工作、生活规律改变、劳累,甚至天气变化等都会使疼痛加重。有些妇女平乳腺增生的危害表现并不感到乳

怎样彻底治疗乳腺增生呢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应提前预防。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有的完全是生理性的,不需特殊处理也可自行消退,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有的则是病理性的,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女性乳腺增生的治疗方式:1.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2.坚持服药:该病属于严重的内分泌失调,病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差,肿块消失慢,治疗时间长,有时需要内服药物六个月到一年才起效。3.手术全切除

乳腺增生不同时期的症状是什么

1.病史哺乳期的妇女有乳汁淤积或乳头皲裂,不良哺乳习气等。 2.临床体现哺乳期妇女呈现一侧胸部部分肿痛,肌肤红,肿,热或有肿块,压痛,乃至呈现寒战,高热,全身疲倦无力,部分构成脓肿时有动摇感。 其它女性乳腺增生不同时期的症状: (1)急性单纯性女性乳腺增生前期,胸部肿痛,皮温高,压痛,因乳汁的淤滞,静脉和淋巴的回流不畅,胸部部分呈现鸿沟不清的硬结,此期间如能正确处理,则炎症可散失。 (2)急性化脓性女性乳腺增生部分肌肤红,肿,热,痛,硬结显着,触痛加剧,患者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中毒体现,同侧

不同类型的乳腺增生疾病其治疗方法不同

1)乳痛症,也叫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有时甚至放射至户背部,常影响睡眠,工作与学习,由此而引起焦虑不安,情绪激动的患者还不少。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升高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如果疼痛较明显,也可采用具有疏肝理气功能的中药服用,现代中医推

​乳房非典型增生怎么回事

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的病因 乳腺增生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或精神因素有关。女性乳腺随着卵巢的周期性生理变化有周期性改变,在月经周期期间乳腺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多数女性感觉月经前期乳腺胀满,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压痛,这些轻度或中度不适,可以认为是一种生理过程,而这些改变受卵巢功能的调节。性激素对乳腺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变化起主导作用。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及管周围结缔组织生长;黄体酮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组织的发展,雌激素过高和黄体酮分泌过少,或者两激素之间不协调,则引起乳腺导譬上皮

乳腺增生一级严重吗

乳腺增生一般都是良性的,并不是很严重。乳腺增生症,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炎症,从组织学表现看: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本病好发于中年妇女,青少年和绝经后妇女也有发生,当今大城市职业妇女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常表现为乳房疼痛和乳腺摸到结节,其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了乳腺癌或以后会变成癌。乳腺增生症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单纯性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症的大部分),只要注意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就可能逐渐缓解。若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上皮增生

男性乳腺增生的分类

1、新生儿男性乳腺增生症约有50 %以上的新生儿出生时乳腺增大,这是由于母体或胎盆的雌激素进入胎儿循环,作用于乳腺组织引起的。通常在数周内消退,个别病例持继更长一点时间。 2、青春期男性乳腺增生症正常男性青春期阶段可出现一过性乳房增大。发生率约为39 %,也有高达50 %~70 %的报告。出现青春期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年龄多在13~14 岁。多数男孩两侧乳腺增生的程度不对称,一般一侧较另一侧大。两侧乳腺增生出现的时间也可不一致,持续数月至1~2 年,绝大多数在20 岁前增生的乳腺自然消退,仅有少数男孩一侧或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