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涮羊肉的食材选择
老北京涮羊肉的食材选择
市面上的羊肉有冻羊肉和鲜羊肉两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这两种羊肉。
冻羊肉主要从色泽和肌纤维来辨别新鲜度。新鲜的冻羊肉色彩鲜亮,应该呈现鲜红色。冻得颜色发白的羊肉,一般已经超过了3个月,风味也很差了。而那些反复解冻的羊肉,也很不新鲜,往往呈现暗红色。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间的,其脂肪部分应该洁白细腻,如果变黄,就说明已经冻了太长时间,甚至可能超过一年。另外,还可以对比一下羊肉的肌肉纤维,越细嫩紧密的,说明羊肉越好。
对于鲜羊肉,挑选的方法就更多了。首先,新鲜羊肉摸上去有点黏,能轻易粘住小纸条。打过水或不新鲜的就不会有这种黏手的感觉。另外,新鲜羊肉肌肉结构坚实而有弹性,切成较厚的片后也能立起来,不新鲜的就软塌塌地“站不住”了。购买带骨的新鲜羊肉块时,还可以比较骨骼的粗细。通常骨骼越细的,说明羊的年龄越小,肉质也更加柔嫩。
冬季怎么吃羊肉健康
冬季怎么吃羊肉
涮羊肉时加点豆腐可以消减羊肉的热性。因为豆腐味甘性凉,有生津解毒之作用,和羊肉一同涮,能补脾益胃、解热毒,在发挥其补中益气作用的同时,对羊 肉的“燥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豆腐种类上,选择传统制作豆腐最好,用卤水点的北豆腐尤其理想。冻豆腐营养不会流失,且涮火锅口味也好。内酯豆腐虽然质地 柔软细滑,但营养成分比传统豆腐稍差。
涮羊肉
功效:涮羊肉可以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最适宜于冬季食用。这种吃法的要点在于,将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可以把羊肉中膻味物质浸出。这种吃法,需要提醒 的是,麻辣汤底涮羊肉,吃了易上火。这时候可同时吃些银耳、梨等生津润燥食物,或是喝点菊花茶去火。由于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及寄生虫,应选经过质检的羊肉 片,并且涮至熟透。
冬季羊肉的3种吃法能益气补虚
老北京涮羊肉
特点:北京涮羊肉的来历说法有多种,起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军中的说法比较可信。当时人们以吃羊肉为主,主要做法是支一口大锅煮整块的羊肉。有一次因情况紧急需赶快吃完出发作战,士兵们急中生智把微冻羊肉用刀切成块,往沸水里一涮,捞出后蘸料吃。本来是为了填饱肚子,没想到竟成一道美食,于是这种做法留了下来,并在北京流行开来。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锅底有久涮不淡,羊肉有久涮不老不散的特点。涮羊肉是北京的传统风味,历史悠久,以选料精细,肉片薄匀,调料多样而著称。好吃的涮羊肉原料用的是内蒙古的绵羊,只用其“上脑”、“小三岔”、“黄瓜条”等五个部位的肉,并剔去筋膜和骨底,经冷冻压实,切片码在盘中。
锅底用的是精制的小铜锅,调味品要用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等,这样一来涮羊肉的滋味就更加鲜美了。如果自己在家里吃,搭配上一些凉菜,如酱牛肉、酱驴肉、酱肘子、酱羊肚、酱蹄筋等,以及凉拌粉皮、肉皮冻等,这些凉菜很具有北方特色,而且还有美容效果。
粤式吃法
特点:粤式羊肉的烹饪方法主要采用煲、炖、煨、烧、焖等烹饪技艺,将粤菜的色、香、味、鲜与羊肉的真味,滋补营养特点共冶一炉。炖羊肉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的吃法。它最大的优点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汤。煮过肉的汤,营养程度非常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而且,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如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等都是不错的菜品。
吃羊肉时搭配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萝卜做成一道汤,则能充分发挥萝卜性凉的特点,可消积滞、化痰热。
清真羊肉吃法
特点:烤羊肉串为新疆地方风味小吃,地道的做法是用鲜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在铁钎上,蘸上调料,在火炉上烤熟。烤羊肉味道鲜美,烤的时候最好选用鲜羊肉,别用冷冻的。这样,营养流失少,而且容易消化,类似的做法还有烤全羊、炒烤肉、炭烤羊腿等。
羊肉泡馍是西安有名的清真小吃。羊肉泡馍的吃法有一定的讲究,先将面饼掰成小块,越小越好。将掰好的馍放到大碗里,端到厨房,厨师将熟羊肉切成片放在馍上,再配以粉丝、豆腐干、木耳等配料,放在肉汤锅中加热,以馍的大小和多少定汤,使原汤入馍。馍泡热后,再加上糖蒜、辣酱、香菜,便开始慢慢吃,吃时不宜用筷子在碗中乱搅。馍叫托托馍,是九成面粉一成酵面烙成100克重。这种馍入汤不散,吃起来口味香浓,且耐泡。羊肉泡馍不仅吃起来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白水羊头的菜品历史
白水羊头马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白水羊头属北京清真小吃,由前门外廊房二条马玉昆首创,经马家六代人经营,在京城小有名气。清道光年间马氏家庭世代经营的“白水羊头肉”,由
白水羊头 马纪元为家庭经营的“第一人”,后经马启承、马熙、马重义、马元凤以及马玉昆,从道光年间创业起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经历了六代人,一百七十余年。《燕京小食品杂咏》中称马家六代的白水羊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撒得如雪飞,清脆不腻爽口香。”其制作工艺、作料配制上都有独特之处,更以其选料精、涮洗干净、刀工细腻、大刀薄片、味道醇厚、口感奇佳,而名满京华,口碑甚佳。
涮羊肉什么部位最好吃
并不是羊身上的任何部位涮着都好吃,一般宜选羊肉中比较嫩又爽口的部位。涮羊肉用的是经典的8大部位,包括:黄瓜条、羊里脊、羊上脑、羊筋肉、羊磨裆、羊三叉、一头沉、羊腱子。
黄瓜条是羊后腿的大腿内侧部分,一片肉两种颜色。与磨裆肉相连,形如两条相连的黄瓜。肉色淡红,肉质细嫩,肥瘦适中,口感嫩滑,是很多老北京的最爱。分为小黄瓜条和大黄瓜条。
羊脊椎的两侧,紧靠脊骨后侧的小长条肉,纤维细长,这个部位肉质较瘦,久涮易柴。纯瘦,口感嫩。
羊上脑因为接近羊头,所以称为“上脑”。这一部分的肉质中脂肪交杂均匀,分布似大理石花斑,质地较嫩。
和猪蹄筋是一样的,羊筋是羊蹄的韧带。羊筋肉腰窝,五成肥、口感脆香。剔除了肋骨的腰窝肉,俗话说“顶香贴骨肉”,所以这个部位的肉最香。白色部分是由肉筋、筋膜、脂肪和肉共同组成,口感和味道都很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羊肉里仅有的两块脆口的肉,口感很特别。
羊磨裆就是臀尖肉,质地松软,因为靠羊尾的部分,所以最鲜也最易膻。二成肥,口感肥嫩。
羊三叉其实是后腿上部,整块肉形成一个“Y”字形,所以称为三叉。有些更细分的店里会有“大三叉”和“小三叉”,小三叉就是羊前腿的部位,大三叉则是羊后腿部分,比小三叉再肥一些。
一头沉是指羊大腿外侧的一块肉,很多人会与“大三叉”混淆,相比大三叉,一头沉瘦肉占比更高,肉质更嫩。大三叉后腿上部五成肥、口感肥嫩。
腱子肉是大腿上的肌肉,有肉膜包裹的,内藏筋,硬度适中,纹路规则。能用来涮锅的羊腱子肉很少,一只羊身上不超过三两,这个部位的肉口味最为脆嫩弹牙。纯瘦,口感脆嫩。
墨西哥鸡肉卷和老北京鸡肉卷的区别
墨西哥鸡肉卷和老北京鸡肉卷都是鸡肉卷,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面是有大大的区别的,不仅仅是名字的区别,一个是墨西哥风味一个是老北京风味那么简单。下面详细这两种鸡肉卷的区别和联系。
墨西哥鸡肉卷和老北京鸡肉卷,都用鸡肉和面饼做的,两种做重要的食材,都是一样的,这是它们之间的相同点。
在区别方面偏向于用不同的酱,而达到的不同口味。
墨西哥鸡肉卷里面所包含的食材主要是番茄、生菜、洋葱,而在用酱上,选择的是胡椒蛋黄沙拉酱、墨西哥风味的莎莎酱等,莎莎酱有一种比较酸辣的感觉,小孩子和年轻都会比较青睐这种口味。
而老北京鸡肉卷里面的材料包含了黄瓜条、京葱丝、甜面酱、汉堡酱登,这些食材和佐料都比较偏向于大众,符合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口味。
不管是老北京鸡肉卷还是墨西哥鸡肉卷,里面的鸡肉都是辣味腌料腌制成的,都会有点辣味。不过墨西哥鸡肉卷里面没有葱,味道会偏酸;烙北京鸡肉卷里面有大葱,相对来说,略微觉得更辣一些。
羊肉进补方法
推荐:葱爆羊肉
材料: 切片羊肉300克,洋葱30克,大葱8根,大蒜4瓣,淀粉适量。
调料: 食用油45克,香油2小匙,酱油1大匙,白醋1/2大匙,白糖3小匙,味精1小匙。
做法:
1.羊肉用酱油、味精、淀粉抓拌,腌10分钟后倒出多余汁料,沥干;2.洋葱洗净切块,蒜洗净切片,大葱洗净切段;3.往锅里加油,烧热,倒入羊肉爆炒1分钟,盛出;4.往炒锅里加油,倒入洋葱、蒜、葱,煸2分钟至飘出香味,将炒过的羊肉入锅一同翻炒,并调入白醋、香油、白糖;5.炒锅中的所有材料煸炒2分钟后均匀盛入平底铁锅中,大火加热,用水淀粉勾薄芡,盛出即可。
3、暖中补虚、开胃健身——涮着吃
涮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最适宜于冬季食用。这种吃法的要点在于,将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可以把羊肉中的膻味物质浸出。这种吃法,需要提醒的是,麻辣汤底涮羊肉,吃了易上火。这时候可同时吃些银耳、梨等生津润燥的食物,或喝点菊花茶去火。由于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和寄生虫,应选经过质检的羊肉片,并且涮至熟透。
推荐:涮羊肉,配盘豆腐
涮羊肉时加点豆腐可以消减羊肉的热性。因为豆腐味甘性凉,有生津解毒的作用,和羊肉一同涮,能补脾益胃、解热毒,在发挥其补中益气作用的同时,对羊肉的"燥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豆腐种类上,选择传统制作的豆腐最好,用卤水点的北豆腐尤其理想。冻豆腐的营养不会流失,且涮火锅口味也好。内酯豆腐虽然质地柔软细滑,但营养成分比传统豆腐稍差。
白水羊头的菜品历史
白水羊头马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白水羊头属北京清真小吃,由前门外廊房二条马玉昆首创,经马家六代人经营,在京城小有名气。清道光年间马氏家庭世代经营的“白水羊头肉”,由马纪元为家庭经营的“第一人”,后经马启承、马熙、马重义、马元凤以及马玉昆,从道光年间创业起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经历了六代人,一百七十余年。《燕京小食品杂咏》中称马家六代的白水羊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撒得如雪飞,清脆不腻爽口香。”其制作工艺、作料配制上都有独特之处,更以其选料精、涮洗干净、刀工细腻、大刀薄片、味道醇厚、口感奇佳,而名满京华,口碑甚佳。
羊肉怎么吃才健康
1、炖、焖、蒸:原汁原味
这种吃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成分不丢失,滋补效果最佳。炖汤时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炖半小时成奶白色汤,捞出汤骨,再将洗过的羊肉放入锅中,加入葱、姜小火炖制。如果用砂锅炖,风味更好。
小编提示:喜欢吃肉的朋友们可以选择焖和蒸的吃法,因为羊肉的营养成分基本上还在肉里面;喜欢喝汤的可以选择炖羊肉的吃法,这时候的汤就是精华了。这两种吃法,在进补的同时还能兼顾自己的口腹之欲哦!
推荐:淮山羊肉枸杞汤
汤料:羊肉500克,淮山(山药)150克,枸杞十数颗,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碎备用;淮山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配料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至熟烂,盐出锅前才放。
这款淮山羊肉枸杞汤特别适合劳累了一年的上班族食用。值得提醒的是,口干、大便干结、怕冷怕热,睡眠差的阴虚者;长痘、经常几天不排便,火气大的阳热者不宜吃羊肉,吃后会烦躁、失眠、喉咙痛。
2、涮:涮着吃可减少膻味,吃得更舒心
这种吃法的要点在于,将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可以把羊肉中的膻味物质浸出。这种吃法,需要提醒的是,麻辣汤底涮羊肉,吃了易上火。这时候可同时吃些银耳、梨等生津润燥的食物,或喝点菊花茶去火。由于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和寄生虫,应选经过质检的羊肉片,并且涮至熟透。
推荐:涮羊肉,配盘豆腐
涮羊肉时加点豆腐可以消减羊肉的热性。因为豆腐味甘性凉,有生津解毒的作用,和羊肉一同涮,能补脾益胃、解热毒,在发挥其补中益气作用的同时,对羊肉的‘燥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豆腐种类上,选择传统制作的豆腐最好,用卤水点的北豆腐尤其理想。冻豆腐的营养不会流失,且涮火锅口味也好。内酯豆腐虽然质地柔软细滑,但营养成分比传统豆腐稍差。
3、爆炒:益气补虚,发汗解毒
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还能发汗解毒。羊肉滑嫩,鲜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后回味无穷。
推荐:葱爆羊肉
材料: 切片羊肉300克,洋葱30克,大葱8根,大蒜4瓣,淀粉适量。
调料: 食用油45克,香油2小匙,酱油1大匙,白醋1/2大匙,白糖3小匙,味精1小匙。
做法:羊肉用酱油、味精、淀粉抓拌,腌10分钟后倒出多余汁料,沥干;洋葱洗净切块,蒜洗净切片,大葱洗净切段;往锅里加油,烧热,倒入羊肉爆炒1分钟,盛出;往炒锅里加油,倒入洋葱、蒜、葱,煸2分钟至飘出香味,将炒过的羊肉入锅一同翻炒,并调入白醋、香油、白糖;炒锅中的所有材料煸炒2分钟后均匀盛入平底铁锅中,大火加热,用水淀粉勾薄芡,盛出即可。
韭菜花酱怎么吃
韭菜花酱以往一直是北方民间自制的一种酱,现在北方地区的调味品厂也常有生产,或瓶装、或袋装。北方人很爱吃韭菜,用韭菜包饺子、炒鸡蛋、拌豆腐、摊煎饼,以及韭苔爆肉片、炒豆腐干等等,怎么吃都很香。可是北方所处的纬度高,无霜期短,只有夏秋两季才能买到价廉物美的韭菜。于是,北方人便在寒冬来临前的秋季把韭菜花磨成酱,常年食用。当入冬时节时,天寒地冻,草木皆枯,哪家要能端出一小碗香味浓郁的韭菜花酱来,让客人们拌面条、夹烙饼,准会迎得客人们的交口称赞。
其实,韭菜花酱在我国烹饪中的应用早巳有之。例如我国最古老的羊肉食品是“手抓羊肉”,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食法是选用肥嫩小口的羯羊宰杀、剥皮,取出内脏,去掉头和蹄,然后将羊卸成几块,放入清水大锅慢煮,不加调料和食盐,煮至七八分熟即可取食。手抓羊肉在食肉时用蒙古短刀切成小块,蘸上韭菜花酱和青蒜末,十分爽口宜人,味美鲜嫩。我国著名的火锅品种有北方的“白肉火锅”和“羊肉火锅”。白肉火锅的涮肉为煮成半熟的猪肉片,佐料以酱油、蒜泥为主。羊肉火锅虽然吃法简单,但调料丰富,用芝麻酱、韭菜花酱、辣椒糊、酱油,醋、味精和乳腐调成。汤鲜肉嫩,腴而不腻,风味绝佳。在堪称“京城第一涮”的“东来顺”饭庄,其经营中也会用到韭菜花酱。以涮羊肉为例,首先要求选肉精:涮羊肉所选的肉,都是肥羊后脑和后腿,其它部位一律不用。第二要求操作细,选好的羊肉要剔净筋骨,然后切成薄片。切时要求每片厚度不能超过一毫米,一斤肉不得少于七十片。第三讲究作料绝:涮羊肉要采用韭菜花酱和糖蒜,也都是本店自己采用独特方法腌制的韭菜花酱。这种特殊的韭菜花酱是“东来顺”涮羊肉独具特色的奥妙之一。
在普通家庭中韭菜花酱的制法一般是:先把买来的韭菜花3公斤加盐腌半天,另把100克生姜、100克苹果洗净并切碎。然后用小型家用粉碎机或是小石磨或是擀面杖把腌过的韭菜花、碎姜、苹果碎块粉碎成浆状或者是擀成浆状,盛在小瓦罐里,盖好盖口,置干燥阴凉处。经过一周便可开罐食用了。生姜和苹果在腌制韭菜花酱的过程中主要是起调和风味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用韭菜的小花或未开放的韭菜花苞不用盐腌,将韭菜花(500克左右)、生姜、苹果块、蒜放在小石臼内猛捣,直至捣烂成酱泥为止。然后放上适量的食盐和熟菜子油或者是色拉油,拌匀后形成韭菜花酱放在瓶内。约静止半小时后,油就会浮在韭菜花酱的上面来。油在这里是起到隔绝空气、保存香味的作用。
云南省的傣族,几乎家家会制作罐腌韭菜花酱。这种罐腌韭菜花酱,是傣家人的一种名特食品,其味独特,又辣又香,色泽红艳,味道鲜美。可以配放在凉米线、凉卷粉中当作料,又可以放在猪肉片、剁牛肉、焖鸡肉、木耳和菌子中经过烹炒后吃。这种用韭菜花酱合炒出来的菜肴,其味道格外鲜美,人人爱吃。
中医认为,韭菜花味辛甘性温,可温肾阳、强腰膝。它还有活血散淤、除胃热、解药毒的功效。另外韭菜花中的纤维素含量比较高,这对防治便秘有益。韭菜花中含有蒜素,还有一定杀菌作用。然而,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可多食韭菜花,以免食后出现胃中不适的现象。
韭菜花酱的贮存很方便,只要把盛装有韭菜花酱的瓶或者小瓦罐放入冰箱中冷藏,可保1-2年不容易变质变味。食用时,用干净筷子挑点放在小碟里,淋点麻油,其香味扑鼻,引人食欲。
墨西哥鸡肉卷和老北京鸡肉卷的区别
墨西哥鸡肉卷和老北京鸡肉卷都是鸡肉卷,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面是有大大的区别的,不仅仅是名字的区别,一个是墨西哥风味一个是老北京风味那么简单。下面这两种鸡肉卷的区别和联系。
墨西哥鸡肉卷和老北京鸡肉卷,都用鸡肉和面饼做的,两种做重要的食材,都是一样的,这是它们之间的相同点。
在区别方面偏向于用不同的酱,而达到的不同口味。
墨西哥鸡肉卷里面所包含的食材主要是番茄、生菜、洋葱,而在用酱上,选择的是胡椒蛋黄沙拉酱、墨西哥风味的莎莎酱等,莎莎酱有一种比较酸辣的感觉,小孩子和年轻都会比较青睐这种口味。
而老北京鸡肉卷里面的材料包含了黄瓜条、京葱丝、甜面酱、汉堡酱登,这些食材和佐料都比较偏向于大众,符合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口味。
不管是老北京鸡肉卷还是墨西哥鸡肉卷,里面的鸡肉都是辣味腌料腌制成的,都会有点辣味。不过墨西哥鸡肉卷里面没有葱,味道会偏酸;烙北京鸡肉卷里面有大葱,相对来说,略微觉得更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