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痰湿就是有痰吗

痰湿就是有痰吗

有痰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痰湿是中医里的一种说法,主要是因为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体内的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积成痰,堆积在体内所引起的,而痰多就是体内痰湿过重的一种表现。

但并不是说只要痰多就是因为痰湿所引起的,一般来说还会伴随着体型肥胖、腹部胀满、四肢沉重、乏力困倦、喜食肥腻食物等症状。

痰湿体质怎么调理最快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和痰热都是常见的中医体质,两者是不一样的,有以下区别:

痰湿的人多是肥胖,而且湿气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容易疲劳,而且容易出现浮肿的表现。而痰热往往会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喉中痰鸣,可吐腥臭痰,大便往往秘结,小便黄,而且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其次痰湿是湿气比较重,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征象。痰湿体质的人可以考虑健脾祛湿,而痰热可以考虑清热化痰。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缺乏运动而发病,常随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应以燥湿化痰为治疗大法,平素注意调护改善痰湿体质防止痰湿病证发生。

病因

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病因如下:

1.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2.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3.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4.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5.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痰湿体质

临床表现

痰湿体质常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

辨证施治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主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方:二陈平胃散。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痰湿体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3.痰湿蒙窍(痰蒙清窍)

证候: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睡困乏,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息风。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常用药:白术、天麻、陈皮、煮半夏、茯苓、竹茹等。

痰湿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

预防保健

痰湿体质的人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点生姜,多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顺畅正常。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人平素可适当服用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健脾化痰。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脾,特别梅雨季节注意防潮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应以微汗为宜,以助气血顺畅。

痰湿就是有痰吗 痰湿与湿热最明显的区别

看症状和表现。

对于痰湿来说,其体内的湿气化成了痰,主要以痰为主,而痰的特征是比较黏腻的,所以一般会表现为四肢沉重、嘴巴黏腻、咳嗽咳痰、痰液稀薄的症状。

而对于湿热来说,是因为其本身体内的火气比较大,当火气与湿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湿热,一般来说会表现出面红耳赤、口干口苦、胸肋胀痛、恶心反呕、不喜油腻、舌苔厚腻的症状。

痰湿肝郁怎么调理 痰湿和肝郁有关系吗

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如果痰湿过重且聚积留滞在肝脏的话,那么就会使人体出现肝郁的现象,所以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两者是有一定关系的。

但是引起肝郁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本身肝火过重、心情抑郁等,并不一定就是痰湿所引起的,建议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后最好是先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治疗。

痰湿和寒湿的区别 痰湿和湿热的区别

两者有以下区别:

湿热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其主要表现为面部和鼻尖经常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头发爱出油、头皮较多,皮肤容易瘙痒;并且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中有异味,舌苔黄厚腻苔;身体沉重,头重。

而痰湿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成痰的表现。痰湿之人,形体偏于肥胖但其实食量不多、食欲不佳,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舌胖苔白腻,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等导致。

痰湿怎么调理 痰湿能吃羊肉吗

不建议多吃。

不建议痰湿体质人群过多食用羊肉,因为羊肉性温,过多食用易灼伤津液,炼液成痰,很容易导致体内痰湿加重。建议痰湿患者日常饮食尽量清淡,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痰湿多久可以治愈 痰湿有哪些症状

1.体形面色: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性格比较温和,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2.舌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3.口手和脚: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年过60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4.感觉及睡眠: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5.脉象:脉濡而滑。

6.喜好: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夏天好过,冬天难熬。

7.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痰湿与哪些脏腑有关 痰湿跟寒湿怎么分辨

痰湿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常随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寒湿常表现为脘闷纳呆、恶心呕吐,腹痛喜温喜按,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腰腹肢体冷痛、少腹凉感,疼痛受凉后或天气潮湿加剧、持续性钝痛、发作性加剧、夜间剧痛,舌苔白、脉沉紧或弦紧、濡缓。

痰湿体质有痰吗

如痰湿留滞肺部可有痰。

痰湿体质常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痰湿蕴肺,可见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疗需燥湿化痰、温肺降逆,常用药有: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痰多痰多痰多痰多痰多痰多痰多痰多


根据你的病情分析。白色的黏痰,晨起较多,吸烟的病史。给予你一些建议。
指导意见:
慢性咽炎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建议戒烟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必要时含化咽炎片,缓解症状。食物可以吃梨,清咽利喉!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痰湿有哪些表现

痰湿体质的人,会觉得胸闷、腹部胀满,身体沉重、不爽快,腹部肥满松软,额头油脂分泌多,上眼皮比别人肿(上眼皮是属于脾脏,下眼皮是属于肾),嘴里总是黏黏的感觉,平时痰也很多,舌苔是厚腻,一般是黄腻。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患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并且体型肥胖、肚腩很大,因为脾的功能弱,食物难以消化,所以能量不足。并且爱脱头发,嗓子里面痰也很多,老是想往外吐。

痰湿体质有痰吗 痰湿体质的人一定胖吗

胖子居多。

痰湿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因为痰湿体质时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会影响人的脾胃消化减弱,而且让人懒动、嗜睡,运动减少,同时还爱吃一些高热量食物,因此这类人群身体也多肥胖,尤其是表现为腹部胖。

相关推荐

什么是湿

什么是湿证:湿证又称湿证,是指湿浊内停日久而产生的证。多因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多,色白质稀,或吐涎沫,胸部痞闷,或鸣喘促,或呕恶纳呆,肢体困重,面色萎黄或虚浮,舌淡胖,太滑腻,脉滑或缓。 本证常见于“咳嗽”、“喘病”、“呕吐”,亦可见于“昏迷”疾病中。 湿证在临床上还需与“风证”、“寒证”相鉴别。 由于生成的原因不同,所以在性质上、热、燥、湿、风之区别。你的情况,是否属于湿,还需要根据你其他体征综合考虑才能定性。 还可能是已经鼻炎了。鼻炎是感

寒湿加湿怎么调理 湿体质的症状哪些表现

湿体质主要以下表现: 湿体质于其他中医体质一样,是具一定症状表现的,其中湿体质者多见于形体肥胖、腹部肥满、胸闷、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等特点,其次发病的时候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湿过重会什么后果 湿重会引起头晕吗

会。 身体湿过重的话,是会引起头晕的,因为湿重的话脾虚消化会比较差,无法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进而会导致人体比较虚弱,也会容易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晕眼花等等症状。 所以出现湿的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调理,可以通过运动来增加身体抵抗力,加快身体代谢,进而能效帮助湿排出,长期坚持还能预防头晕。

湿和寒湿的区别 湿体质吃什么主食

建议吃一些纤维素含量丰富的主食。 对于湿体质的人群来说,其脾胃的消化功能一般不是很好,所以建议可以吃一些纤维素含量丰富的主食,比如红薯、紫薯、山药、玉米、燕麦、糙米等,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肠胃的蠕动,促进体内湿的排出。 此外,还应该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对脾胃造成较大的刺激,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怎么改善湿体质 湿与湿热先治哪个

视情况而定。 对于湿和湿热先治哪个是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的,如果患者和湿更重的话,那么就需要以治疗湿为主,然后再辅助治疗湿热。 如果患者是湿热更严重的话,那么就需要以治疗湿热为主,然后再辅助治疗湿,建议患者可以先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治疗。

湿和湿热同时存在怎么办 湿与哪些疾病

湿的人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因此容易单纯性肥胖现象,且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关的高脂血症多数也是以湿为发病基础,另外,湿引起的肥胖人群基本上也高血压病的风险,尤其经常胸闷、恶心、眩晕、肿胀等症状的高血压大多是产生于湿体质,再加上湿人群喜食肥甘甜腻的食物,长久下去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湿体质怎么去湿 菊花陈皮普洱茶

取菊花、陈皮普洱茶各5克,共同研磨成粗末,再用纱布包扎好,放入被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 由于菊花具平肝解毒、消暑清热、消脂降压的作用;陈皮可理气健脾,化湿祛;普洱茶能够去油腻,消食养胃,化降浊,三者合用祛除湿的效果明显。湿体质者夏季常喝此茶能够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

宝宝湿阻肺

湿阻肺,病证名。指湿壅阻于肺,使肺气不得宣降。症见咳嗽多,色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动则咳嗽加剧、气喘鸣,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方如二陈汤。 本证以咳嗽多质粘色白易咯为辨证要点。脾气亏虚,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上渍于肺;或寒湿外袭肺脏使宣降失常,肺不布津,水液停聚而为湿,阻于肺间,肺气上逆,故咳嗽多液粘腻色白易于咯出。舌淡苔白腻,脉滑,是为湿内阻之征。 湿阻肺证是指湿阻滞肺系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亏虚,或久咳伤肺,或感受寒湿等外邪所引起。 湿阻肺以其久病、多为特征,往往不

湿体质怎么去湿 薏米二豆鱼片汤

具体做法:将鲤鱼腹部及脊部切片洗净,将黑豆、赤小豆、薏米、姜片分别洗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先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补气益血,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调理湿重出现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宝宝喉咙食疗方法 陈皮--燥湿化

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可理气健脾,燥湿化,临床多用陈皮治湿不化、胸膈满闷、咳喘多、白粘稠,多与半夏、茯苓配伍。 陈皮粥:陈皮10克,大米50克。将陈皮与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行气健脾,化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