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三大常见凶手
卵巢肿瘤的三大常见凶手
卵巢肿瘤的原因一:内分泌因素 卵巢肿瘤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生育妇女,妊娠对卵巢肿瘤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层上皮细胞反复破损与卵巢肿瘤发生有关。另外,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并发卵巢肿瘤,此三种疾病都对雌激素有依赖性。
卵巢肿瘤的原因二:遗传和家族因素 约30%~50%卵巢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肿瘤患者。
卵巢肿瘤的原因三:环境因素 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会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诱发卵巢肿瘤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卵巢囊肿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妇科病之一,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卵巢囊肿早期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腹胀、盆腔疼痛、尿急等症状。尤其当这此症状比较严重、出血频繁且同时出现时,女性患卵巢囊肿的可能性更高,病变恶性卵巢癌的危害就更大。卵巢恶性肿瘤由于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是目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
所以,对于被确诊患有卵巢囊肿的女性来说,积极的治疗卵巢囊肿已是当务之急。
卵巢囊肿蒂扭转原因有哪些
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卵巢肿瘤并发蒂扭转。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畸胎瘤)。常在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时,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改变时发生蒂扭转。卵巢肿瘤扭转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
发生急性扭转后静脉回流受阻,瘤内极度充血或血管破裂瘤内出血,致使瘤体迅速增大,后因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发生坏死变为紫黑色,可破裂和继发感染。有时不全扭转可自然复位,腹痛随之缓解。蒂扭转一经确诊,应尽快行剖腹手术。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卵巢囊性病变,如卵巢上皮性囊肿、皮样囊肿、卵巢冠囊肿等。
上述原因引起的卵巢体积增大和重量的增加可能是引起卵巢扭转的重要原因。可发生于单侧或是双侧卵巢,但是双侧均扭转的较少见。
卵巢囊肿剥离术后卵巢疼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种类之多在全身各器官的肿瘤中居首位,其在妇科疾病中患病率为百分之20-30,其中恶性肿瘤约占10%,卵巢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在多数发生在生育年龄,良性卵巢肿瘤大多发生在20-44岁,恶性卵巢肿瘤发生在40-50岁,青春期或幼女也可患卵巢肿瘤,常为恶性。
卵巢囊肿在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就医在行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以后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有所感觉,其症状与体征因肿瘤的性质,大小,发展,有无继发变性或并发症而不同。
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剥离术,多采用2-4孔操作法,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眼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0.5-1厘米的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其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患者做完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后,要注意一些保健护理,不然会影响康复。例如:术后要注意饮食清淡,忌食发物;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不要有猛烈的撞击;术后可以适当的活动一下,但是不要太剧烈。
总而言之,卵巢囊肿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手术剥离术来治疗,而且术后要注意保健到位,以免影响疾病的康复。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不同是什么
1、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是不同的概念,子宫肌瘤范围更广,两种情况不能混为一谈,治疗也应进行针对性治疗,查清肿瘤的位置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为了避免病变发生肿瘤长到一定大小都需要手术切除。
2、 肿瘤性卵巢囊肿常见的症状有:1、尿频,但无尿痛、尿急;或有便秘。2、自觉小腹增大,裤腰紧小。可摸及下腹有块,尤早晨清楚,排尿后又消失。3、妇科普查发现卵巢肿块。而子宫肌瘤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若出现症状,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有无变性等关系密切。
3、常见的子宫肌瘤症状有: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2、腹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3、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4、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4、危害不同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恶性变的程度很高。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得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20-30%,是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恶性肿瘤之一。
5、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
关于卵巢癌我们普遍存在哪些误解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但遗憾的是多数患者,一经发现都已发展到中晚期,而晚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只有30%-40%。事实上, 对卵巢癌的不了解,以及在防治过程中的错误认识,是帮助卵巢癌快速进展的主要凶手。
卵巢癌不能早发现卵巢深藏于盆腔内,只有肿瘤长到足够大或侵犯其他脏器时才会出现症状,此时病情多已发展到晚期。因此,很多患者 误以为卵巢癌在早期根本不能发现。
事实上,定期体检,包括常规妇科检查、血液ca-125化验、腹部b超检查,均可发现早期卵巢癌变,尤其对常见卵巢病变,如卵巢囊肿别轻 易认为是良性病变,必须到专科肿瘤医院就诊。
消化不良与卵巢癌无关卵巢癌除表现为腹部增大、腹部隆起等症状外,某些较为隐匿的症状往往不被人重视。如恶心、胃部不适、食欲不 振、消化不良等,多数人将其当成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加上某些非肿瘤专业医生缺乏妇科肿瘤经验,往往会延误治疗。因此,出现胃部不适 等症状时,也要查查卵巢是否出现癌变。
化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卵巢癌的化疗,包括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根据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无论是诱导化疗还是巩固化疗,其疗 程、次数都有一定的范围。过量且不规范的化疗会损伤患者体质,增加肿瘤细胞耐药性,反而给治疗造成很大障碍。
失去手术机会就没得治尽管手术在卵巢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某些暂时不能手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也不意味着永远失去手术机 会。因为,多数卵巢癌属化疗敏感型,暂时不能手术者辅助化疗后,可使肿瘤缩小、腹水得以控制,之后可再辅以硒维康口嚼片补硒调理,控 制缓解化疗的副作用,并调节患者的身体免疫,是有机会进行手术的,因此,对于某些已是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来说,不要轻易放弃治 疗。
卵巢囊肿患者的膳食如何选择
卵巢囊肿的饮食
卵巢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生育期妇女,是妇科常见肿瘤,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32%。卵巢肿瘤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卵巢良性肿瘤一般预后较好,但有恶变的可能。卵巢良性肿瘤发展缓慢,早期时肿瘤较小,多无症状,腹部无法摸到,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中等大肿瘤常感腹胀不适。
卵巢囊肿的饮食方式患有卵巢囊肿的女性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宜清淡为主,同时也需要富含足够的营养,纠正偏食及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如鲎、海马、鳖、龙珠茶、山楂等,尽量少吃羊肉、虾、蟹等食物。
女性患者还需要忌食辣椒、麻椒等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卵巢囊肿的饮食方式同时冰冻饮料以及冰激凌等也是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的。
另外,像桂圆、红枣、阿胶等热性食物,卵巢囊肿的饮食方式或是含有激素成分的食物都是最好不要食用的。
最后,卵巢囊肿的饮食方式就是患者为了要增加自身抵抗力、免疫力等,应多吃肌肉、鸡蛋、甲鱼、水果等,同时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保证身体机能平衡的情况下,再适当地服用药物辅以治疗。
卵巢最常见的肿瘤
1、卵巢最常见的肿瘤之浆液性囊腺瘤
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常见于30~40岁患者。以单侧为多。外观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囊壁较薄,囊内含淡黄色清亮透明的液体,有部分病例可见内壁有乳头状突起,群簇成团或弥漫散在,称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乳头可突出囊壁,在囊肿表面蔓延生长,甚至侵及邻近器官,如伴有腹水者,则多已发生恶变。
2、卵巢最常见的肿瘤之粘液性囊腺瘤
约占卵巢肿瘤的15~25%,最常见于30~50岁。多为单侧。肿瘤表面光滑,为兰白色,呈多房性,囊内含藕粉样粘液,偶见囊壁内有乳头状突起,称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瘤,若囊壁破裂,瘤细胞可种植于腹膜及内脏表面,产生大量粘液,称腹膜粘液瘤。
卵巢的介绍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于卵巢上的肿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还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虽然近年来无论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诊治方面均取得很大的进展,但遗憾的是其5年生存率仍提高不明显,徘徊在30%
卵巢肿胀、增大和新生物的总称。是妇科常见病,从幼儿到老年都可发生。卵巢肿瘤种类最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病理性又分生物和非新生物肿瘤。非新生物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等,新生物又分良性与恶性,有些还介于良、恶性之间。习惯上卵巢肿瘤即指新生物。按组织发生学分类,卵巢肿瘤分为5类:①上皮癌。发生于胚胎时的体腔上皮,如浆液瘤、粘液瘤等。②发生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如成熟性及未成熟性畸胎瘤,未成熟性中有些恶性度很高。③发生于性索间质的肿瘤。多具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如颗粒细胞瘤等。④发生于非特异性间质肿瘤。如纤维瘤、平滑肌瘤等。这类肿瘤较少见。⑤转移瘤。由胃肠道、乳腺及盆腔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如多由胃肠道来的克鲁肯贝格氏瘤。卵巢恶性肿瘤是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的肿瘤之一,而且不容易早期发现。早期多无症状,随肿瘤增大可有下坠、腹胀等轻微不适。某些产生雌激素的肿瘤可引起月经紊乱。不少人是自己摸到下腹包块才就医,但此时肿瘤已较大,多属晚期。晚期卵巢癌多伴有腹水,腹部增大很快,患者感气憋、腹胀、食欲减退,消瘦,发热等。卵巢肿瘤的合并症有瘤蒂扭转、破裂及感染,这些均可引起急性腹痛、发热甚至休克等急症表现。突然的体位改变、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子宫变化均可诱发肿瘤扭转。小的卵巢肿瘤主要由妇科检查发现,诊断的第一步是区分良性、恶性,还是生理性的。表面光滑活动的单侧囊肿多为良性;生理性囊肿一般不超过5厘米直径大小;双侧的生长快而形状不规则的实性或囊实混合的肿瘤常是恶性的,还须与其他盆腔肿块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症及生殖器官以外的肿瘤鉴别。可借助于X射线、B超、腹腔镜等协助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术后需加以化疗或放疗。晚期癌也应尽量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而后化疗,部分患者仍有治愈希望。定期做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已确定为新生物者应及早手术切除。
常见的卵巢癌都有哪些种类
生殖细胞瘤
占卵巢肿瘤的20%,发病率仅次于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年轻妇女多见。儿童和青春期妇女,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特异性性索间质细胞肿瘤
约占卵巢肿瘤的5%~10%。此类肿瘤能分泌激素并出现相应症状,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其中颗粒和卵泡膜细胞瘤因能分泌雌激素,在女孩可引起性早熟,生育年龄可出现月经紊乱,老年妇女可发生绝经后出血。约15%伴发子宫内膜癌。而睾丸母细胞瘤多能分泌雄激素,病人出现男性化表现。
卵巢转移癌
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约5%~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最常见的是来自消化道,乳腺和生殖道的转移癌。转移癌常侵犯双侧卵巢,侵 犯单侧卵巢者仅10%。库肯勃瘤(KRUKENBERGS TUMO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肿瘤为双侧性,中等大小,一般保持卵巢原状。
卵巢肿瘤的分类
卵巢囊肿占妇科肿瘤的第三位,良性卵巢肿瘤大多发生在20-44岁,恶性卵巢肿瘤发生在40-50岁,幼女也可患卵巢肿瘤,常为恶性,而绝经后期患肿瘤也多为恶性卵巢肿瘤的种类繁多。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组织发生学起源制定了国际统一的卵巢肿瘤分类方法,将肿瘤分为九大类,依次为:1、普通“上皮性”肿瘤;2、性索间质肿瘤;3、脂质(类脂质)肿瘤;4、生殖细胞肿瘤;5、性腺母细胞瘤;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7、未分类肿瘤;8、继发性(转移性)肿瘤;9、瘤样病变。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上皮性肿瘤。最常见,占卵巢肿瘤的50~70%,其中以浆液性肿瘤最多见,其次为粘液性肿瘤。以其组织学及细胞学特点,它们各有良性、交界性(低度潜在恶性瘤)及恶性之分。上皮腺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
(二)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胚胎时期的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约25%,在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有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恶性有内胚囊瘤、未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等。
(三)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主要有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及纤维瘤。
(四)继发性(转移性)肿瘤约占1~9%,最常见为来自胃肠道的转移癌,镜下可见印戒细胞,又称库肯勃氏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