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慎防婴幼儿感染病毒性肠胃炎! 高风险族群:5岁以下

慎防婴幼儿感染病毒性肠胃炎! 高风险族群:5岁以下

感染轮状病毒的高危险群,仍以5岁以下婴幼儿居多,其中以6个月~2岁最常见,然而不慎感染后,病情以6个月~1岁的小朋友最严重。

但这样也不代表6个月以下的婴儿受感染就没有关系。虽然大多数6个月以下的孩子,多半有母亲给予的抗体,但也有不少6个月以下宝宝受感染而引起严重脱水。

因为小孩子的体重比较轻,通常腹泻5~10次左右,体重可能马上就掉10%了,所以,父母千万可别小看轮状病毒的威力。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于父母帮感染轮状病毒的宝宝处理粪便时,手脏又不慎将病毒颗粒到处污染,沾到食物、奶瓶等,而造成自己及其他家人的感染。

患者通常先从呕吐开始,大多数婴幼儿兼有发烧,接下来即是常见的腹泻、腹胀等症状,而腹泻以黄稀状的水便居多,若肠子发炎太厉害,有时也会拉血便。

一般而言,肠胃经过休息后较易复原,但腹泻通常约持续一周。若一天拉5~10次以上的水便,又缺乏适当处理,体重下降达10%以上,则有重度脱水的危机,需紧急送医治疗。

若在冬季,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时,假如宝宝呕吐、腹泻、腹胀等症状有改善。

但体温依然持续性高烧,或有伴随其他感冒症状,此时临床儿科医师则会考虑是否合并感染流感病毒,通常均建议给予宝宝快筛,以便检验是否感染流感病毒!

一旦轮状病毒合并感染流感,则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如肺炎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而单就轮状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威胁,除因脱水造成电解质不平衡、血糖过低外,也包括极少数因病毒侵犯脑部引起脑炎的致命危险。

患上秋季腹泻怎么办

秋天患的腹泻就是“秋季腹泻”吗?

秋冬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发病率高,因此,秋冬季发生的腹泻应多考虑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

宝宝因何感染轮状病毒?

小儿秋季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隐性感染者及带病毒者,因为急性期患者头2~4天内的大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如果婴幼儿不慎接触并进入消化道内,就会引起急性肠炎,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病从口入”。由于6个月~1岁半的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抗轮状病毒的抗体水平降低,免疫功能不完善,因而最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而发病,而6个月以内的婴儿有来自母体和母乳中的抗体,所以不易发病。

小儿总是感冒的病因有哪些

小儿感冒的定义:小儿感冒是婴幼儿常见病,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病。小儿感冒是现代医学所称的小儿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统称。

小儿感冒的临床表现:普通小儿感冒初起的症状有: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发热头痛和嗓子肿痛。如果兼有感受风寒,还会出现怕冷、全身骨节痛等症状。

小儿感冒的病因: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小儿感冒发生的频率与婴幼儿的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有关。由于小儿脏腑之气未充,抗病能力较差,当气候急骤变化,衣被增减不及时,或洗澡受凉,坐卧当风,或护理不当时,外邪便乘虚侵入而致病。小儿患感冒后,应及时治疗,否则病程迁延,病情加重,还会引起许多疾病。 中医将小儿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等类型。

(1)鼻病毒(rhino virus):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还可以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

(3)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4)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5)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1、2、3、4四种血清型。1型称为“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为“哮吼类病毒”ⅰ型(ha1)。这两种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其中1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经常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4型称为m-25,似较少见,难以检出,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轮状病毒阴性的介绍及潜伏方式

一、轮状病毒(RV)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1975年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正式命名。根据病毒的基因结构和抗原性将其分为A---G 7个群,其中A群轮状病毒的感染最常见,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群轮状病毒仅在成人中暴发流行。D—G群只引起动物腹泻。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交接时期多发,故又称“秋季腹泻”。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二、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三、潜伏期

A群轮状病毒腹泻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四、临床表现

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脱水及酸中毒,严重时危及生命。先发热,伴呕吐和腹痛,随即频繁腹泻,每日十数次.粪便特点:白色米汤样便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不含血,无或少量黏液。婴幼儿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当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时,急性胃肠炎可变为慢性,患儿粪便中长期排出病毒,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A群轮状病毒感染还可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婴幼儿肠套叠、肺炎、脑炎、脑膜炎等。

糖尿病饮食注意什么 水果甜度高潜藏血糖危机

其实糖尿病患与高风险族群,在面对甜度较高的水果还是可以摄取的,但关键在于『量』。正常人一次水果摄取份量以不超过二个拳头大为基准,而糖尿病患与高风险族群则以不超过一个拳头大为基准,在水果选择中,可选择番石榴、大番茄等甜度较低的水果。

另外热量高、吸收率快的单醣类食品,如:果汁、水果、奶茶等,因为容易造成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急速下降,易使血糖不稳定,所以建议尽量避免摄取。

秋季儿童传染病哪些比较危险

1、甲型H1N1流感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3,危险指数5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类似: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潜伏期为一周,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该院的资料显示儿童患病率约为10%,比率还是相当高的,重症的患儿也较多,特别是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尤其要注意预防了。

因此,综合评价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3,危险指数评分为5(最高级别)。

2、流感(流行性感冒)常见指数5,易感指数4,危险指数2

说起流感,大家一点都不陌生,每年自己或者家人都会得上几次,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秋季传染病了。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该病的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儿童尤其需要注意,但是其病情一般较轻,造成的危害不大。

因此,综合评价常见指数5,易感指数4,危险指数评分为2。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5,危险指数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我们看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了,秋冬季节尤其需要注意,5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轻型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是暴发型流脑表现为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病死率较高。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传染性较强,但由于该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很少间接传播,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等可传播,因此2岁以下的婴幼儿需要注意隔离保护。

肠炎的危害

肠炎的危害

肠胃炎是生活中的常见性疾病,肠胃炎分为两种,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的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腹泻,呕吐,恶心,发热等等,这类疾病多数是由于肠胃细菌感染引起肠胃黏膜病变,造成了急性肠胃炎,患者多见于疼痛,很多人觉得肠胃炎其实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饮食就可以了,可大家却不知道肠胃炎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肠炎的常用的病因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

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5.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6.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肠炎的预防措施

肠胃炎症很容易传染,一定要避免接触传染源,要彻底清洁洗手,有些病菌可以透过空气传染,这时病人和密切接触病的人士都要戴上口罩。

肠胃炎患者慎防把疾病传给他人,除了勤力洗手外,不要与人共用餐具和厕所用品,患者也不应为他人准备食物。

食物的保存和处理对预防肠胃炎也是十分重要,鱼类、海鲜、隔夜的食物很容易藏有细菌,所以最好都是完全煮熟才吃,一些手工制作的雪条和雪糕,很容易受到污染,也要避免进食。盛夏的时候会饮用很多水,一定要喝煮开了的水,不要贪方便直接喝水,蔬果也要趁新鲜洗净食用。

七价肺炎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本疫苗可能不会对接种疫苗的所有个体都有保护作用。

2.高风险婴幼儿/儿童接种本品应基于个体化接种的考虑。目前本疫苗对患镰状红细胞病婴幼儿/儿童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资料有限;尚未获得本疫苗对患肺炎球菌侵袭性疾病的其它高危婴幼儿/儿童(如患先天性和获得性脾脏功能障碍、HIV感染、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等)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资料。

3.接种本品对于24月龄以下幼儿(包括高危婴幼儿在内)应使用与其年龄相对应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在年龄≥24个月患有肺炎链球菌所致侵袭性疾病高风险的患儿(如镰状红细胞病、无脾、HIV感染、慢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中,使用本结合疫苗并不能代替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4.患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本疫苗。

5.同所有其它注射用疫苗一样,接种本品应常备有相应的医疗及抢救措施(如1:1000肾上腺素等)以防接种后出现罕见的过敏性事件。

6.本疫苗禁止静脉注射。

7.尽管免疫接种本疫苗可出现一定的白喉毒素抗体反应,但并不能替代常规的预防白喉的免疫接种。

8.除非受益明确高于接种风险,否则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任何凝血障碍的婴幼儿禁止肌肉注射接种本品。

9.因遗传性缺陷、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包括放射药物、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烷化剂和细胞毒 药物)、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免疫应答受损的婴幼儿,对本品主动免疫的抗体应答反应可能下降。

10.接种本品时,对惊厥发作风险高于普通人群的婴幼儿/儿童应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作用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宝宝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约50%-60%是轮状病毒性腹泻。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儿童腹泻占整个病死率的15%~34%。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宝宝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因此,轮状病毒成为全世界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轮状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主要途径为“粪-口传播”。但也可能存在“呼吸道传播”(因轮状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2-3天,而且从呼吸道分泌液中也可检出轮状病毒)。故卫生状况的改善并不能有效地阻止轮状病毒的传播,营养状况与发病程度的关系也并不密切。5岁以下宝宝受到轮状病毒的感染的几率很大,但高危人群主要为6个月-3岁的宝宝。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防宝宝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这是预防轮状病毒经济并且有效的方式,帮助宝宝尽早预防轮状病毒的发生。

病毒性胃炎有哪些表现呢

说到病毒性肠胃炎症状,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起病快且急,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腹泻,排出黄色水样便,且排泄的量以及次数都非常多,但一般不会有粘液或者脓血的存在。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话,很容易会因为腹泻问题使肠道功能出现紊乱,对于肠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注意。

当病毒性肠胃炎发病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身体发热的症状,尤其是当婴幼儿出现病毒性肠胃炎后还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并且会伴随有恶心、腹痛以及呕吐、腹胀等诸多症状表现。

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头晕头痛等问题,另外又由于病毒性肠胃炎会引起患者强烈的腹泻,因此患者会引起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引起重视及时治疗才可以有效控制住病情。

以上就是关于病毒性肠胃炎症状都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介绍,相信大家在阅读完上文后对于病毒性肠胃炎症状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事实上病毒性肠胃炎的症状是比较好区分的,只要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并且在饮食上做好正确的调理,例如多补充水分、调节平衡电解质等,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极大的缓解,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小儿过敏性哮喘的原因

1、家族遗传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患者具有过敏体质,可以有家族史,在接触过敏原后即可发病。

2、患有哮喘病

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小儿,发生过敏性鼻炎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出2-6倍,发生哮喘的风险高出3-4倍。多数患儿先是出现鼻炎,而后发生哮喘;少部分患儿先是有哮喘,然后出现鼻炎;或是二者同时发生。可见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3、生活中接触过敏原

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如常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此外一些局部的感染灶,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②吸入物和刺激物的吸入,如灰尘、花粉、螨、冷空气、化学气体等常可刺激人体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③某些食物如海产品、牛奶、香料、冰冻食物等,也可引起婴幼儿哮喘发作,但为数较少,4~5岁后通常逐渐减少。

4、环境因素,主要为季节交换。

一般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以及换季时,哮喘发病者较多。在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无明显的好发季节。另据统计,有70%以上的儿童哮喘首发在3岁以内,因此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反复发作咳喘时要引起家长重视,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好,而应积极诊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日后发生严重的哮喘,甚至发展为成人哮喘,成为终身疾病。

相关推荐

秋冬交替需的四种病

1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多发季节在秋末初冬。感染对象以幼儿、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其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食品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措施上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培养饭前饭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婴儿提倡母乳喂养。 2 流感和伤风 流感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痛、软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当前正值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最佳时期,建议患有慢性病、体弱者、老人和儿童等及时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进行预。 3 流行性出血热 根据疾

未婚男士能打新冠疫苗吗 哺乳期能打新冠疫苗吗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接种建议,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而且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目前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得知,如对说明书中所列部分接种禁忌或慎用人群,参

计划外疫苗到底打不打

最好打:水痘和HIB 打水痘理由:水痘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经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预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婴儿满2周岁时可接种。宝宝应打两次水痘疫苗 打HIB理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而且感染后会出现高烧、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因此建议接种,婴儿满两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HIB疫苗。 选择打:流感和肺炎 打流感疫苗的理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

宝宝感染轮状病毒怎么办 感染轮状病毒的日常照护

由于轮状病毒的传染途径,与一般的肠胃炎差不多;主要以粪口传染及接触传染为主。因此,冬季时尽量少带婴幼儿至公共场所,是绝对必要的预之道。 像是每到换季折扣周年庆,家长外出卖场返家,全身上下往往也带有不少病毒,故建议爸妈回家后最好先更衣、洗手再去接触宝贝。 感染性肠胃炎通常分细菌性与病毒性两种。一旦感染病毒性的轮状病毒,本身没有特效药,主要是针对症状做治疗,而最叫父母担心的则是宝宝腹泻恶化、脱水严重等情况; 若是一般轻微脱水,则可给予小儿专用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来补充宝宝的体内水分,维持血糖及电解质平衡。 一

长期腹泻会导致孩子智商低吗

专家表示:2岁前的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重要,需要保持肠道的正常吸收来保证营养,但病原体对肠道的反复侵袭,会使儿童发育成长受到严重威胁。 研究结果显示:幼童时期的腹泻和肠道寄生虫感染对7岁儿童身高发育的负性影响可达到8.2cm。认知能力方面,2岁之前的反复腹泻过程会导致9岁儿童的IQ分值低于同龄儿童10分,学习能力也落后12个月。 因此,家长必须谨慎对待儿童腹泻。 选药:理性选药无需过度恐慌 当儿童腹泻,许多家长难免病急乱投“药”,希望一“止”了之。专家提醒:理性选药是关键。 既要选择适应症比较全面的,

半数小儿腹泻轮状病毒引起

半数小儿腹泻轮状病毒引起 秋天转季气节,各种病毒细菌容易滋生,儿童很容易“中招”感染,容易出现一些其它的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顾宝柯医师指出,在秋冬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一半左右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 一般来说,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起病急、病情重,发热、呕吐、腹泻,排出的大便像洗米水或蛋花汤样,而且常伴失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专家提醒,当孩子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 1岁以下小儿最是易感对象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从今年11月到第二年1

婴儿腹泻是什么原因

夏秋季节易发生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指婴幼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小儿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病症。腹泻以夏、秋季节为疾病高发期,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婴幼儿腹泻也可以称作婴幼儿消化不良。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情况是排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另一种情况是排出的粪便带有较多水分。 引起婴幼儿腹泻发病的因素 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肠道御能力差等原因,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病菌感染、饮食、气候变化等外界影响,也是

有哪些自费疫苗是孩子一定要接种的呢

我国把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免费疫苗)和二类疫苗(自费疫苗),只是因为目前还做不到像发达国家一样全部免费接种,但其实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样重要,尤其是以下6种疫苗,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主动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预相关疾病。 1、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这种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月龄到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 接种目的:预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2—6月龄婴儿接种3剂,7—12月龄婴儿接种2剂,1—5岁

宝宝秋冬季腹泻的原因

秋冬季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目前,由于对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细菌感染的腹泻疾病已有所减少,而由病毒所引起的腹泻就显得颇为突出。6个月-3岁的宝宝往往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的“受害者”,入秋之后幼儿应该如何预和治疗腹泻呢? 常见的邱冬季腹泻有病毒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肠腺病毒肠炎、诺沃克病毒肠炎等,其中以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最为典型。轮状病毒腹泻主要发生在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故又称秋季腹泻。 因轮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途径主要是胃肠道,所以只要幼儿接触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