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各地民俗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各地民俗
2010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7] ,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婺源县九月九日,篁岭举办晒秋节。婺源篁岭古村还保留较好的“晒秋”生产生活现象,秋季有大量新鲜蔬菜瓜果需要晒干贮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重阳节人们要干什么 赏菊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
重阳节人们要干什么
赏菊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赏菊典故:
《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重阳糕属于一种民俗习惯。
重阳节的时候人们会吃重阳糕,这种习俗从古代沿袭至今,主要是因为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而重阳糕中的“糕”与登高的“高”同音,这样就象征着“步步高升”以及“百事俱高”的意思,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重阳节会吃重阳糕的原因。
重阳节吃什么喝什么 重阳节要吃什么糕
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人们在重阳节时必吃的一道糕点,以前有科举,举子的家人们会在重阳节时准备重阳糕食用,寓意“gao”中,重阳节主要是取的寓意,因此,各地的重阳糕都不一样,所以,到了现在重阳糕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样子,一般来说,我们将在重阳节时食用的,质地松软的糕点统称为“重阳糕”。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呢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秋收、祭祀活动,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
重阳节习俗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等,目前并无重阳糕的准确制作方式,一般将重阳节吃的糕点统称为重阳糕,因为重阳节时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很多人会用菊花放在糕点里面,因此菊糕由此得名,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2018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戊戌年(狗年)九月初九。
重阳节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年间,魏晋年间尤其受到仕人追捧、有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携友登高的趣事,而重阳节在唐朝时被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