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荨麻疹的方式有什么
中医辨证治疗荨麻疹的方式有什么
中医辨证治疗荨麻疹的方式有什么?
(1)风热久羁型:由于患者会外受到风热之邪,未经发散,以致风菩蕾,发作不已。证见的疹发下片出现掀红,舌质红苔黄,治疗要以搜风清热为主要治疗方向。可以使用自拟的乌蛇驱风汤进行治疗:乌蛇、蝉衣、荆芥、白芷、羌活、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大黄。
(2)血热风盛型:属于中医“风疙疹”范畴,犹今之人工荨麻疹,又称划痕症,往往先则皮肤搔痒,抓后立即掀起条痕,此所谓外风引动内风。由于心经有火,血热内盛,热甚生风,治重凉血清热消风为主,夹瘀略佐活血之品。药用:生地、当归、赤芍、紫草、元参、知母、生石膏、生甘草等。
(3)卫气不固型:属于风寒另一类型,相当于冷激性荨麻疹。由于卫外失固,风寒易侵,疹易发于裸出部位,色淡微红或见苍白,吹风着冷,两手洗冷水亦起,治宜固卫御风。药用:炙黄茂、防风、炒白术、桂枝、炒赤芍、生姜、大枣、荆芥、茯苓等。
(4)脾失健运型:由于脾虚失运,外受于风,气机失利。证见身发风团,胃痛腹胀,大便溏泄,甚至恶心呕吐等。治以健脾益气,祛风散寒。药用:苍术、陈皮、猪苓、袄苓、泽泻、羌活、防风、炒白术、木香、乌药等。
(5)血瘀生风型:由于瘀阻经隧,营卫之气失宣,外受风寒或风热相搏,发为风蕾。本症可常见于腰围束带或手腕表带等处,受压处易起,今称之为压迫性荨麻疹,舌见紫黯或现瘀块。治以活血祛风为主。药用: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丹参、荆芥、蝉衣、甘草等。风热加银花、连翘、风寒可佐以麻黄、桂枝。
荨麻疹的证候不一,我将其划为四个类型,进行治疗。
(1)风寒型:皮疹呈白色或粉红色风团,瘙痒,遇风加剧,多伴有发热恶寒,无汗,体痛之证;脉浮紧,苔白。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药用:麻黄7克,桂枝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白芍15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杏仁10克,白鲜皮25克,甘草10克。
(2)风热型:皮疹扁平,稍高于皮面,潮红,灼热,剧痒,心烦口干,溲赤,便秘,舌质红,苔薄白或白腻。治宜辛凉解表,清热止痒。药用:蝉蜕10克,牛蒡子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浮萍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苦参15克,地肤子20克,甘草10克。
(3)胃肠湿热型:皮疹持续不已,反复发作,奇痒难寐,并伴有脘腹痞满疼痛,纳呆暖腐,便秘或腹泻,溲赤之候,脉滑数,舌苔黄腻。治宜清解表里,通腑利湿。药用:防风10克,荆芥穗10克,栀子10克,黄苹15克,连翘10克,制大黄10克,苍术15克,白藓皮25克,滑石20克。加减法:大便秘结者,改用生大黄15克,加芒硝10克(冲服);热泻者,加黄连10克,白芍20克;寒泻者,加白术20克,白蔻15克,茯苓15克;脘腹痞满不解者加炒神曲、山楂、麦芽各15克,枳实10克;由肠寄生虫诱发者,加乌梅15克,黄连10克,苦楝皮15克,使君子10克。
(4)气血双虚型:菩蕾多,反复发作,常因劳而发,午后入夜加重,兼见头晕体倦,失眠多梦,多伴有纳呆便溏,面容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治宜调补气血,疏风止痒。药用: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首乌15克,生地25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刺蒺藜40克,地肤子25克。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一、针对病因。荨麻疹的治疗关键是要消除病因,如果患者还伴有感染时,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应用抗菌素药物进行消,但是对于某些食物过敏患者可暂且不吃。一些慢性感染灶通常是诱发慢性荨麻疹的主要病因,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好方法还要发现该病的病因,对症治疗。
二、内服外用相结合。内服外用相结合的前提是内用抗组织胺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类型荨麻疹的重要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多数患者的症,其次,局部使用用药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可实现暂时的疗效。荨麻疹的治疗要根据病因,对症用药,令药效可以直达病灶。
三、对症下药。中医治疗荨麻疹也有一定的疗效,风热型的急性荨麻疹可用荆防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用麻桂各半汤治疗。荆防汤适用于丘疹状荨麻疹的治疗,慢性荨麻疹急性的治疗同急性荨麻疹的治疗相同;病程迁延者寻妖对其活血化瘀,其次是健脾祛湿,辨证治疗。有热者利用清热宽胸汤,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
荨麻疹危害要重视
荨麻疹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生活工作
慢性荨麻疹如果早期发病没有解决,它的病程会很长,有时迁延长达数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临睡前都伴有瘙痒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慢性荨麻疹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而不是听之任之。
2、涉及到危害人的生命
如果得了慢性的荨麻疹,如发生在呼吸道的喉头和支气管处,它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出现咽喉堵塞感,甚至气促、胸闷、呼吸困难,伴有心慌、烦躁、恶心等,严重者呼吸困难至窒息,危及生命安全。
3、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不清楚荨麻疹严重性的患者应该感觉得到,荨麻疹会引发其他的疾病,一般后期治疗是很费劲复杂的。慢性荨麻疹发病一般伴有消化道症状,会引起恶心、呕 吐、腹泻和腹痛胃肠道功能紊乱,伴发溃疡性结肠炎等,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乱。因此,患上荨麻疹的时候则会可能给诱发内脏等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亢,甚至可能会导致细胞恶变。而如果孕妇患上的话则会导致不育以及流产。
如何有效治疗荨麻疹?
1、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2、内服外用相结合
首先,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小编有话说: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荨麻疹也有所了解。荨麻疹是一种慢性病,除了要通过采取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才能真正避免荨麻疹复发。最后,希望以上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治疗荨麻疹
因为自己也吃过不少的药物,但病情总是反复发作。这让患者对治疗荨麻疹失去信心,每提起自己的荨麻疹病情就唉声叹气。皮肤科专家指出,对于荨麻疹,只要我们合理认识其病因,针对其特点,治愈荨麻疹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在科学合理的治疗下,已经有很多人摆脱了荨麻疹的困扰,而且愈后没有复发。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荨麻疹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辩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为主。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3、血虚受风性,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为主。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为主。
很多人因为急性荨麻疹的反复发作或者久治不愈转变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治疗起来需要时间,往往患者用过不少的药,荨麻疹症状却反复发作,引起患者担心荨麻疹可以根治吗?
1、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
2、凡荨麻疹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
3、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
4、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
5、凡荨麻疹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
细数荨麻疹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2、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3、内服外用相结合
首先,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秋季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血热症
征候: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药:荆芥穗,防风,僵蚕,金银花,牛蒡子,丹皮,紫背浮萍,干生地,薄荷,黄苓,蝉衣,生甘草。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气虚血热型
征候: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
方药:生黄芪,当归,生地,炒枳壳,白藓皮,地肤子,防风,连翘,桑叶,炒白芍,牛蒡子,玉竹,荆芥。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湿困脾土型
征候: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药:多皮饮。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藓皮,粉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患者如何治疗丘疹荨麻疹呢
目前对于丘疹性荨麻疹多采用抗过敏、止痒治疗,外用药物可根据皮损表现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比如炉甘石洗剂等。
一、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二、内服外用相结合
首先,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三、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
麻黄、甘草各 6克,桂枝、杭芍、杏仁各 9 克,生姜 3片,红枣5枚。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效:1-2剂即愈,未见复发。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宝宝丘疹性荨麻疹的预防,首先注意做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衣服、被褥常洗晒,应用草席者应常烫洗、暴晒,以消灭其上容易滋生的螨虫;夏秋季节避免到草丛中玩耍;发病后及时就诊,避免过度搔抓诱发继发感染。
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营卫不和型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大多属营卫不和型,表现为素体卫外不同,营卫失和。治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用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当归、生黄芪、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荆芥。汤剂酌加白鲜皮、白蒺藜、钩藤等祛风止痒之药即可,疗效较好。很多患者往往有脾胃宿疾,宜用祛风止痒兼健脾除湿方,如:荆防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同时还应配合饮食禁忌,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胃肠诱发此病。
风湿热型荨麻疹
对于风湿热型患者,治宜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处方:炙麻黄、连翘、荆芥、杏仁、生石、防风、蝉蜕、桑皮、僵蚕、丹参、甘草。
气血两虚型荨麻疹
对于气血两虚型患者,宜采用补益气血法,常用方为当归饮子、十全大补汤、八珍汤等。若脾气虚为主者为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脾肺气虚明显者,宜用玉屏风散加味。
中医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如何得的?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食物、感染、自身免疫、肿瘤、内分泌、精神因素等,要找出病因有一定难度。约有%患者可以找到原因。
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食物—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过敏,尤其是急性荨麻疹。食物引起的荨麻疹常在进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病,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
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吗?
药物是荨麻疹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荨麻疹也是药疹的常见表现形式,最常见的如青霉素。药物引起的荨麻疹是多种多样的。
感染也可引起荨麻疹吗?
可以,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常见的过敏原有那些?
除以上提的以外,还有花粉、真菌孢子、香料、动物皮屑、室内尘埃、植物种子等均是引起荨麻疹的“凶手”,它们还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此外。还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家族遗传及一些物理因素也可引起荨麻疹。
中医是如何治疗荨麻疹的?
中医称荨麻疹为隐疹、风瘙隐疹、风 等名,俗称风疹块、风疙瘩。认为是由于有内、外两种原因;内因禀赋不耐,气血虚弱,卫外失固;外因虚邪贼风侵袭,或由鱼虾、辛辣、膏粱厚味化热生风,或七情变化,或因虫积、异味等多种因素诱发。
中医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荨麻疹分为
1、 风热相搏证:治以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或消风清热饮。
2 、风寒外袭证 :治以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方化裁。
3 、卫外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化裁。
4 、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味。
5 、冲任不调证:治以调摄冲任,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味。
6 、心经郁热证:治以;凉血清心安神,方用补心丹化裁。
7 、脾胃不和证:治以健脾祛风,方用健脾祛风汤。
8 、虫积伤脾证:治以健脾祛虫,方用乌梅丸调治。
9、毒热燔营证:治以凉血清热解毒,方用皮炎汤加味。
10 、血瘀经脉证: 治以活血消风,方用活血祛风汤加减。
如何护理荨麻疹患者?
1、尽可能的找出发病诱因并去除之。痊愈后可作斑贴试验。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调摄寒温,加强体育锻炼,减少发作。
3、注意饮食禁忌,慎食鱼腥、辛辣之品。
脸上长红斑是荨麻疹吗
脸上长红斑是荨麻疹吗
患者问:最近我身上起了很多红色斑块,比正常皮肤要高出来一些,手上、腿上、腰部都有,特别是一吹风症状会明显加重。听朋友说可能是风疹块。脸上长红斑是荨麻疹吗?中医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皮肤科专家回答:您患的很有可能是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病,首先注意寻找过敏源或诱发因素,如是否装修房子、换了新家具、服用了某种新药物等,如果能找到发病诱因应当尽量避免。
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治疗荨麻疹最常用的是抗组胺药,中医治疗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如果病人遇冷或吹风后加重,应当采用疏风散寒之法,常用药有荆芥、防风、炙麻黄、桂枝等;若患者遇热加重,皮疹色红,应用清热凉血之法,常用药有黄芩、栀子、生地、丹皮等。
脸上长红斑是荨麻疹吗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了,荨麻疹我们不能小视,特别是长在脸上,影响面容,还需要赶紧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