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的特点。据统计,食物中毒绝大多数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份。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的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4]
一、催吐。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g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g,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g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三、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如何应对突发性食物中毒
一般的食物中毒,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少数由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升汞)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发病一般在就餐后数小时,呕吐、腹泻次数频繁。如在家中发病,就视呕吐、腹泻、腹痛的程度适当处理。
主要急救方法有:
1、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5、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造成食物中毒的九大危害因素
一、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等。食物中毒的表现:在 短时间内,吃某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严重的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救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二、发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三、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 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谨慎5种最常见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常指食入有毒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现象。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吃某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严重的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救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常见的食物中毒以及食物中毒后如何急救。
常见的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食物受到细菌污染,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病的活细菌。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于高温、潮湿的夏秋季节,尤其是6-9月份。这时细菌会在各种动、植物上迅速生长繁殖,如果烹调、储藏不当,很容易发生中毒。
2.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是农药、化肥、鼠药、亚硝酸盐和铅等有毒化学物质大量混入食品所致。这类食物中毒的症状比较严重。
3.有毒动物中毒:如河豚鱼、生鱼胆等中毒。这些动物体内含有某些毒素,在加工、烹调时如果没有清除或破坏掉,吃后就会中毒。
4.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苦杏仁、生扁豆、发芽土豆中毒等。这主要是因为种植、储藏或加工方法不对而没能除去食物中的天然毒素所致。
5.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如霉变甘蔗中毒、霉变花生或玉米中毒等,这主要是因为食物被产毒霉菌污染并产生大量霉菌而引起。
发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发生食物中毒后要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氯气中毒的应急措施
氯气中毒实属突发事故,应急常识就像是我们的防身术,了解相关的急救措施是有必要的,当我们身边出现有氯气中毒的时候后才不会惊慌失措,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因此,以下为大家介绍了急救措施,以及具有专业性的相关基本治疗。
应急措施
1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 要高压氧舱,服用碱性饮料,比如牛奶
3 用浸湿得的小苏打或肥皂水嘚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
4 用浸湿的食盐水嘚毛巾捂住口鼻跑致离自己最近的安全处
5 应立即脱离现场、给予吸氧和支气管扩张剂、碱性溶液雾化吸入,注意防治肺水肿、休克等,慢性中毒应对症治疗。
基本治疗
⑴一般处理:立即将患者撤离现场,送至新鲜空气处,如眼部或皮肤污染,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给予0.5%可的松眼药水及抗生素眼药水; 皮肤酸灼伤用2%~3%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接触一定量氯气的患者应留在医院观察,监护内容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变化,争取早期作血气分析及动态胸部X线拍片观察。
⑵纠正缺氧:给予氧气吸入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⑶防治肺水肿:
①雾化吸入中和剂,如局部吸入5%碳酸氢钠。
②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门诊预防治疗时,可给予地塞米松肌注或强的松口服,维持1~2天。住院病人可依病情给予地塞米松20~60mg,静脉注射或滴注。
以上所介绍的氯气中毒应急措施以及具有专业性的治疗方法希望在您不慎遇到此类突发状况的时候有帮助,将受伤风险降到最低,增加将抗安全系度。
食物中毒急救
误食被污染的、变质的、过期的食物,或过量饮酒,出现上吐、下泻、腹痛、头晕等食物中毒症状时,不要惊慌,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1、大量饮水
立即饮用大量的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吐
如果进食的时间没超过2小时,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用手指刺激咽喉部(抠喉咙),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亦可用生姜汁兑温水冲服。
3、泻
如果进食时间已超过2-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人可选用番泻叶10克,用开水泡茶饮。
4、醋
如果是因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以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一、催吐 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 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 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三、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式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水。
宝宝食物中毒后的紧急护理方法
宝宝食物中毒是指宝宝吃了某些带致病菌或毒素、毒质的食物而发生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饭菜和沾染了有毒物质的食物。其他如某些果仁(如苦杏仁、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杨梅仁、樱桃仁、苹果仁、白果),未腌透的青菜、毒藫、发芽马铃薯、河豚、癞蛤蟆,某些鱼、贝类等都有可能含有毒素。有时,家长会由于疏忽或对某些知识不够了解,使宝宝不恰当地食用了某些食物,造成食物中毒。
宝宝吃了带细菌或毒素的食物发生中毒后,一般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现象,大多还伴有发热。重症食物中毒,在短期内可出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汗、抽筋、青紫等,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如果吃下了带肉毒杆菌的食物,除胃肠症状外,宝宝还可出现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看不清东西或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严重的不能说话,吞咽和呼吸困难,体温下降。
宝宝食物中毒后的紧急护理
食物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是:催吐、导泻、解毒。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引起人体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者可致死亡。
食物中毒的急救机理是:迅速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减少毒物引起的危害及并发症。一旦发现宝宝有食物中毒的迹象首先要停用可疑食物,然后马上采取措施进行家庭急救。
保留剩下的食物或者宝宝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同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催吐:如果宝宝中毒不久且无明显呕吐症状,催吐是好办法。
导泻:如果宝宝进食受污染食物的时间已超过2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经上述家庭急救,如果宝宝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程度较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导泻等治疗。
煤气中毒有什么应急措施
不论哪一型煤气中毒,抢救都应是:
1、自己发现有中毒时,可暂时走(爬)出中毒现场,吸新鲜空气,并呼叫他人速来相助。
2、他人发现已中毒者,立即打开窗户,将病人抬离现场,松解衣扣,使呼吸通畅并保暖。
3、如有呕吐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
4、用手导引人中、足三里、内关等穴,及时吸氧。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很快送医院抢救。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1、平时严格检查煤气管道、阀门是否跑气,应及时检修,严格遵守使用规则。
2、烧煤者的厨房应有风斗,充分通风换气。
3、加强宣教,提高防煤气中毒及抢救的知识水平。
食物中毒应急怎么做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一百毫升,加水二百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三十克、生甘草十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怎么做呢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具体措施上,想吐的话,就吐出,出现脱水症状时要到医院就医。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着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排出毒物。
也可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还可将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如果进餐的时间较长,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和毒素尽快排出体外。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性服下。
如果病人食物中毒以后出现了痉挛,抽搐等症状,应该马上给病人口中塞上一块手帕,这块手帕用筷子缠好放进患者的口中,防止对方咬着自己的舌头。另外,在医生没有到来之前,应该给患者喝水,以稀释毒性,这样能最大几率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食物中毒怎么办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早期饮食应为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沙门菌食物中毒应床边隔离。
2、对症治疗
呕吐、腹痛明显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亦可注射山莨菪碱。能进食者应给予口服补液。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给予糖盐水静滴。出现酸中毒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11、2%乳酸钠溶液。脱水严重甚至休克者,应积极补液,保持电解质平衡及给予抗休克处理。
3、抗菌治疗
一般可不用抗菌药物。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如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食物中毒吃什么好
1、一般性食物中毒
甘草绿豆汤:生甘草、绿豆各10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至痊愈。或生白萝卜500克,捣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或食盐100克,将其炒焦、泡汤,尽量灌饮,并用鸡毛扫喉咙催吐,吐后再灌饮,至吐尽为止。
2、驴肉或马肉中毒
淡豆豉杏仁饮:淡豆豉40克,杏仁15克,水煎温服。
3、苦杏仁中毒
绿豆砂糖饮:取生绿豆适量,将其捣碎,加水1大碗,煮沸后,过滤取汁,加入砂糖50克,顿服。
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1、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结语:关于食物中毒的问题,小编就给大家讲到这里,食物中毒的问题一定不容忽视,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以及家庭的安全,同时平常一定要多以预防为主,减少不卫生的食物进食。同时多吃水果蔬菜,增强体质。
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停用可疑食物:立即停止进食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
家庭急救:保留剩下的食物或中毒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同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催吐:对中毒不久且无明显呕吐症状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的好办法。如果还不能吐出的话,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引吐。
导泻:如果中毒者进食受污染食物的时间已超过2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送院治疗:经上述急救,中毒者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程度较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导泻等治疗。
食物中毒吐出来是不是就好了
虽然说遇到食物中毒的第一方法是催吐(昏迷者除外),但并不是吐了就能好的,催吐只是假设你发现的早而采取的一种自救手段,而后还是需要去就医检查的。对于一些发现本身就比较晚的或是某些中毒(例如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现象本身就伴随着呕吐或是毒性大、发作快的,那样的话单单是靠催吐是达不到解读效果的,还是需要立即就医。
夏天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夏天人们在贪凉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上的卫生哦,再有就是与体质不相符的食物,最好还是少碰哦。
特别注意:
如果中毒者陷入昏迷,不宜对其进行人为催吐,应让其侧卧,使呕吐物顺利吐出,防止气道被堵塞而引起窒息。
呕吐时,不要让中毒者喝水或进食,但应在呕吐停止后应马上补充水分。
保存引起中毒的食物,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食品检验;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可保留中毒者的呕吐物或排泄物。
食物中毒应急怎么做?
在集体食堂或家中用餐,可因吃同一种有毒食品而爆发中毒,来势凶猛,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潜伏期短,大多在摄入有毒食品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
临床症状大多相似,一般以急性胃肠炎症为主。
催吐:只要胃内尚有毒物存在,都应作催吐处理,催吐是排出胃内毒物的最好办法;
可用硬羽毛、匙柄、筷子、手指等搅触咽喉壁使之呕吐,同时口服清水,反复刺激呕吐,以胃内为清水为度
将食盐8克溶于200毫升温水中反复口服;
病情严重者在应急处理的同时急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旧址。
六、食物中毒的预防
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不食用有毒食物是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
① 禁止销、购有毒或变质食品;
② 防止食品污染或变质;
③ 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有计划性,防止变质或污染;
④ 加强食品的制、贮食用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变质或污染;
⑤ 食堂和家庭应做到有计划的采购和烧煮食物,尽量不积压;
⑥ 从事炊事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凡患传染病或未愈之前,不得从事炊事工作;
⑦ 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
食物中毒后果是什么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等。在短时间内,吃某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严重的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救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发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3)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4)呼救。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误用有毒有害物。不适当的贮存。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还是应该要引起重视的,以上这些就是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急救措施的话,有中毒的现象会非常的危险,甚至会造成人体有生命安全,而且在医院进行治疗,回家之后,还要注意休息,多喝水。
吃错东西呕吐应急措施
吃错东西呕吐应急措施
一、 催吐。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至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三、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灌服。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预防食物中毒
1、严格执行和落实卫生安全制度。
①食堂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坚决不买腐烂变质、发霉、出虫、掺杂及质量不新鲜的食物,确保食物无毒、无污染、无变质。
②加强食堂安全保卫工作,非食堂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堂,非工作时间必须关好门窗,锁好库房。
③食堂内严禁存放有毒物品。
④每天供应的食品应留样一份盛放在冰箱的冷藏柜中,并保留24小时。以备检查。
2、防止食品污染。
①严格区分盛放生熟食品的容器、切配生熟食品的刀砧。盛放熟食的容器使用前应严格消毒。
②炊事员工作前应用肥皂洗手,操作生食品后在操作熟食品必须洗手消毒。
③加工专用刀、墩、抹布应严格消毒。
④操作人员定期参加健康检查,凡患有《食品卫生法》中规定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岗位。
⑤炊事人员应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和口罩。不能对着食品咳嗽、打喷嚏,防止口腔细菌传染。
⑥新鲜食品及时加工,已烧好的熟食尽量避免长时间存放。原则上不留放熟食,易保存的食品也应进行低温保存。
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将有中毒现象的人员送往医院就诊。
2、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部。
3、立即封存当日就餐的食物,取样送指定医疗机构化验。
4、安全应急小组24小时值班,处理有关事件。
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十大因素
1、不适当的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品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