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服长效药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症状
老人服长效药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症状
每天一片,服用方便,不宜忘记,长效药因此受不少人的青睐。但最近有媒体报道“老人不宜用长效降糖药”,让大家心存疑惑。究竟哪些老人适合用长效药呢?
用药种类较多者可选择。一些老人有不止一种慢性病,需要同时用多种药。长效药在体内持续作用的时间较长,或采用特殊剂型使药物缓慢释放,能够相对稳定、持久地发挥药效,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同时,长效药每天只需要用药一次,对用药品种多和记忆力差,易漏服、错服药物的老人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注意观察用药后症状。以口服降糖药为例,目前常用的长效药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等。其中,格列吡嗪控释片能够相对稳定、持久释放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长。格列美脲起效快,每天只需要服药1次。虽然效果强而持久,但由于血糖本身随着时间也在波动,长效降糖药可能引起低血糖。已经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低血糖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易被忽略。建议对低血糖耐受度低的老年患者用长效药前先咨询医生。其他老人并非完全不能用长效降糖药,但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从小剂量用起。除了长效降糖药外,还有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长效抗哮喘药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长效抗凝药如华法林等。这些药物都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作用时间长,可能无法完全应对随时发生的病情变化。因此老人在首次应用长效药时,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选择,原则是由小剂量开始,逐步调节剂量,不可突然停药,以减少由长效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此外,老人最好遵医嘱将合用的药物控制在3~4种,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必要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人流的用药后观察
(1)服用米非司酮后要注意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如果出血量多或者有组织物排出,应及时来院就诊;
(2)使用前列腺素后要留院观察,血压,脉搏,腹泻、腹痛、出血和有无胎囊排出及用药副反应。个别副反应较明显可及时对症处理。并详细记录;
(3)胎囊排出后,有医护人员认真检查排出物(出血多随时清宫),观察1小时后离院,离院前测血压和脉搏,登记记录,并嘱随访日期,及注意事项(流产后2周及6周);
(4)胎囊未排出者6小时离院,预约1周内复查B超及随访。如流产失败,则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
(5)用药第15日:要求全部对象服药后2周复诊。如出血多于月经量,应到原用药医院检查。经B超检查及HCG检查,诊断为不全流产者,酌情清宫,送病理检查。
血压高吃什么药最好
具体的用药应根据不同的伴随疾病和不同的个人情况而因人制宜。选择日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病人服用方便,依从性也很好,长效药物,谷峰比值高的长效降压药在偶尔漏服一次时也有一定降压作用,避免清晨危险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吃什么药好,一般选定作用温和的药为基础降压药,基础降压药选用使用方便并口服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复方降压片等,之后按照不同的病期来选择降压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降血压药物分类及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钙离子拮抗剂:络活喜、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2、血管紧张II受体拮抗剂:科素亚、代文、安博为
3、利尿剂:寿比山、降压0号、双氢克尿噻、复方降压片
4、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开博通、洛汀新、蒙诺
5、α受体阻制剂:可多华
6、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康可
仅供参考,正确的服用方法和用量,建议患者去医院咨询医生指导。
最好的不伤身的避孕方法是什么
影响避孕的方法有:安全套、紧急避孕药、长期避孕药、短期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体外射精,皮下埋植,安全期避孕的,都有一定的避孕效果,具体那种方法适合你,因人而异.最安全,最好伤身避孕方法,为使用安全套,对身体没有损伤.而且可以预防疾病相互传播,对女性妇科疾病也有保护作用。
最好伤身避孕方法建议在平时不要使用避孕药进行避孕。避孕药有非常大的副作用。可以导致月经失调,撤退性出血等。您最好使用安全套避孕,安全没有副作用。
避孕药的副作用:
(1)经量减少或闭经。服用短效避孕药后常出现此情况,是由于药物抑制排卵,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少,药物内含雌激素量也较少,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内膜薄,故经量减少,甚至停经。经量减少对身体健康无影响。若服药过程中连续停经2个月应予以停药,改用其他措施避孕,多数可自行恢复正常。服用长效避孕药后常出现服药期停经,此时可用孕激素类药物如甲孕酮或炔诺酮,或注射黄体酮,也可用短效避孕药2号,每晚服2片,连服5~6天。一般在停药后一周内月经来潮。
(2)突破性出血。如服药期间出血,多发生在漏服药之后。少数人虽未漏服药也能发生阴道出血。若发生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可能是雌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炔雌醇0.005~0.015mg,每日一次,直至服完22片为止。若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期,是孕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短效避孕片1号或2号1片,直至服完22片为止。若出血量大如月经来潮,可按月经来潮处理,即刻停药,在停药的第5天,再开始服下个月的药。
(3)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常发生于服长效口服避孕药者,出血较多时可用止血药,必要时注射丙酸睾酮。若月经量继续增多,连续出血3个月以上,则应停服长效口服避孕药,改服短效药。应用长效注射避孕药时,常可出现月经不规则,如经期延长、经量多、周期缩短、不规则出血或闭经,多见于用药前3个月者。若能坚持使用,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若发生出血可加服炔雌醇,连服3天。
女性口服避孕药哪些品牌影响月经
女性避孕药会影响月经吗
避孕药物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长期服用的话,排卵障碍,导致不孕,很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反应的,会出现内分泌的紊乱,严重影响月经,避孕药对月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常发生于服长效口服避孕药者,出血较多时可用止血药,必要时注射丙酸睾酮。若月经量继续增多,连续出血3个月以上,则应停服长效口服避孕药,改服短效药。应用长效注射避孕药时,常可出现月经不规则,如经期延长、经量多、周期缩短、不规则出血或闭经,多见于用药前3个月者。若能坚持使用,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若发生出血可加服炔雌醇,连服3天。
2、经量减少或者闭经
服用短效避孕药后常出现此情况,是由于药物抑制排卵,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少,药物内含雌激素量也较少,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内膜薄,故经量减少,甚至停经。经量减少对身体健康无影响。若服药过程中连续停经
2个月应予以停药,改用其他措施避孕,多数可自行恢复正常。服用长效避孕药后常出现服药期停经,此时可用孕激素类药物如甲孕酮或炔诺酮,或注射黄体酮,也可用短效避孕药2号,每晚服2片,连服5~6天。一般在停药后一周内月经来潮。
所以说女性朋友服用避孕药的副作用还是挺大的,最好是不要长期的服用,如果长期的服用避孕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排卵,甚至会造成女性不孕的情况发生,很多的品牌避孕药,都会非常严重的影响到女性的月经,所以平常的时候最好还是采用常规的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可用的辅助药物
在服用各种避孕药的过程中,有少数妇女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应,辅助用药就是用来处理避孕药反应的药物。常用的有炔雌醇和避孕药反应抑制片两种:
炔雌醇是一种雌激素,作用与已烯酚相同,但作用力更强些。它是口服或注射避孕药的辅助用药,主要作用是调节服避孕药者体内雌激素水平,防止阴道出血。
在服用避孕药期间,如发生少量阴道出血,加服炔雌醇后,可增加体内雌激素含量,促使子宫内膜生长,因而起到止血作用。但炔雌醇不是止血药,对其他原因引起的阴道出血无止血作用。炔雌醇片还可用于治疗闭经、月经过少、绝经期综合症、子宫发育不全等。
使用方法:在服用避孕药期间,如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可在服避孕药同时每天加服炔雌醇1-2片,直到随同本次月经周期的22片避孕药服完为止。个别人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头晕等类早孕反应,一般无须处理,停药后即可恢复。患有肝、肾疾病的妇女不宜服用。高血压、子宫肌瘤等患者慎用。
避孕药反应抑制片(又称抗副反应片):每片含奋乃静2毫克,咖啡因30毫克、维生素B6 30毫克及溴化钾适量。它主要是长效避孕药的辅助用药。如服长效避孕药出现不适反应时,可在服长效避孕药的同时配合服反应抑制片,每次1片,每天1-2次,共服1-2天
避孕药的副作用
1、类早孕反应
类早孕反应较常见,约占用药人数的50%。症状多为先重后轻,以后逐渐消失,可能与机体逐渐适应有关。服药初期少数人出现轻度类早孕反应,如恶心、头晕、无力、食欲不振、疲倦、呕吐等。常在服药第1—2周发生。原因与雌激素水平暂时过量,引起体内水钠潴留,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一般坚持服药2~3个月后,反应可自然消失或减轻,将服药时间安排在晚间临睡前,可使日间反应较轻。反应较重者,可服维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仍无缓解者,可考虑更换避孕药,选择雌激素含量较少的药物。
2、白带增多
多由长效口服避孕药引起。因此类药雌激素含量高,过多的雌激素影响宫颈内膜分泌细胞,使其分泌旺盛而引起白带增多。
3、乳房胀痛
原因是雌激素对乳房的刺激。
4、月经失调
(1)经量减少或闭经。服用短效避孕药后常出现此情况,是由于药物抑制排卵,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少,药物内含雌激素量也较少,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内膜薄,故经量减少,甚至停经。经量减少对身体健康无影响。若服药过程中连续停经 2个月应予以停药,改用其他措施避孕,多数可自行恢复正常。服用长效避孕药后常出现服药期停经,此时可用孕激素类药物如甲孕酮或炔诺酮,或注射黄体酮,也可用短效避孕药2号,每晚服2片,连服5~6天。一般在停药后一周内月经来潮。
(2)突破性出血。如服药期间出血,多发生在漏服药之后。少数人虽未漏服药也能发生阴道出血。若发生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可能是雌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炔雌醇0.005~0.015mg,每日一次,直至服完22片为止。若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期,是孕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短效避孕片1号或2号1片,直至服完22片为止。若出血量大如月经来潮,可按月经来潮处理,即刻停药,在停药的第5天,再开始服下个月的药。
(3)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常发生于服长效口服避孕药者,出血较多时可用止血药,必要时注射丙酸睾酮。若月经量继续增多,连续出血3个月以上,则应停服长效口服避孕药,改服短效药。应用长效注射避孕药时,常可出现月经不规则,如经期延长、经量多、周期缩短、不规则出血或闭经,多见于用药前3个月者。若能坚持使用,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若发生出血可加服炔雌醇,连服3天。
老人服用安眠药注意事项
1.明确病因。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身的疾病因素,不是所有失眠都适合用安眠药。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失眠时最好先测测血压,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应遵医嘱服降压药。在这时服用安眠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明确是神经因素引起的失眠,应遵医嘱用药。
2.适度减量。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肾脏的排泄也较慢。以常用的安眠药地西泮(安定)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地西泮的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最高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这就意味着地西泮在老年人体内容易造成蓄积,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增加。地西泮在20岁年轻人体内的半衰期为20小时,80岁的老人约为90小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从1.9%升至7.1%~39%。因此,老年人服地西泮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量。
3.活动要慢。
服用安眠药本身也容易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嗜睡、头痛、头晕、乏力、运动失调等。这些反应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大,越容易出现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药物代谢能力的下降,更易出现以上问题。老人用安眠药后行动宜缓慢,早上要慢慢下床,以防跌倒。
此外,老人在服安眠药前,还要确认自己正在用什么药,尽量减少服药种类。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还应遵医嘱减少用药剂量,了解药物副作用,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服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最好别超过五种
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长期患冠心病,并伴心律失常,多年来一直服用抗凝药华法林。
最多不宜超过5种
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定期在医生指导下整合常备药,进行必要的减药,以减少用药风险。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最多不宜超过5种。
老年人服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最好别超过五种
不要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肝脏解毒能力降低,肾脏排泄功能减慢,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年人剂量的1/2-3/4即可。
忌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
尤其对那些毒性较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素”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