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早产儿眼底筛查很重要

早产儿眼底筛查很重要

对于早产儿的家人而言,关注早产儿存活的身体指标是重点。但眼科专家提醒,体重低于两公斤的早产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进行眼底病筛查,以防因患儿童视网膜病变而致失明。

视网膜病变可导致失明

据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李宏介绍,儿童眼底病主要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劈裂等疾病,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包括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用氧是抢救早产儿的重要措施,又是致视网膜病的常见诱发因素。

“现在,许多大型医院都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明显提高,但是,一些由于早产儿器官发育不全和医疗救治措施干预不当引发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国内医疗事故鉴定中已出现此类病案。据统计,我国早产儿中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占21.3%-40%,其中可致盲的占6%-18%。”作为自治区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的李宏介绍说。高压氧治疗不当会诱发视网膜病变

为什么高压氧治疗早产儿,容易损伤其视网膜呢?据了解,其实氧气并没有毒性,主要是新生儿身体对高浓度氧气的过度反应。新生儿身体发育不完善,缺氧、低氧时,血管会像藤蔓一样向四周生长。当外界给予充足的氧气时,血管就“懒”得生长。一旦停氧,视网膜血管则过度增生,导致视网膜增殖性病变而失明。

需要指出的是,吸氧的早产儿不一定都会发生眼底病变,即使视网膜血管有损伤,在早期还是可以自愈的。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给氧标准掌握不好,氧气浓度过高、时间过长才会诱发视网膜病变。通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36周时,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过了这个“门槛”,病情发展较快,可能短期内就会引起视网膜脱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2期时只需定期随访,3期是最佳治疗时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治愈。错过3期,病变可在1-2周内发展到晚期,因此治疗的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的两周。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3期外观没有任何异常,家长发现患儿眼睛外观异常时,多数已经是晚期,发展到失明的地步了。”李宏副院长介绍说:“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关键在于预防,若能早期发现,80%~90%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卫生部曾公布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提出对于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必须进行眼底病的筛查。筛查的时间间隔为1-2周,一直到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正常才结束。” 新生儿应进行眼底成像检查

对于足月出生的儿童,眼底病筛查也很重要。李宏副院长提醒说,现在新生儿都有听力筛查,却没有眼底病筛查。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大多时间在睡觉,很多家长也没有重视起来。不过当新生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前去进行眼底病筛查:1个月的时候,孩子不能看灯光,即灯点亮后眼睛不会朝向光源;3个月的时候,孩子的眼珠子不会跟着在眼前移动的小玩具转;6个月的时候,孩子不会用手抓眼前的小玩具。对于视力发育正常的儿童,李宏建议,最好能够在刚出生和6个月大的时候分别做一次眼底成像检查,以排查儿童眼底病的发生。

哺乳早产儿 快学7要点

1.母乳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母乳对早产儿更为重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镁和铁,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母乳对宝宝很重要,配方奶喂养增加了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部分直肠坏死对早产儿来说是致命的)的风险,喝配方奶的早产儿在智力发育上不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

2.袋鼠式护理也很重要

袋鼠式护理(肌肤接触)对早产儿尤其重要,袋鼠式护理重要性: *维持宝宝正常体温 *帮助宝宝保持镇静 ,让宝宝紧贴妈妈的乳房 *将妈妈和宝宝紧密连接在一起

3.挤奶也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宝宝,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体质增强,挤奶也成了喂养宝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天你最少得挤8次才行。

4.使用母乳增强剂帮助早产儿

早产儿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通常胎儿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在母亲体内积攒各种营养元素,而早产儿却错过了最佳时期。建议早产儿父母使用母乳增强剂来给自己的宝宝提供更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母乳增强剂通常是用在牛奶中,使用母乳增强剂会影响母乳的抗感染性特性。母乳增强剂现在供应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者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5.根据早产儿的不同来哺乳

母乳喂养是要一个妈妈个人进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早产儿在怀孕32周后就出生,有些时间会稍微长点,一旦他们出生就要给他们进行母乳喂养。早期频繁的皮肤接触让你和宝宝给你和你宝宝更久亲密接触的时间,就算早产儿吸不到乳汁也是有益的。开始时一天就喂一到两次的样子,宝宝会在喝奶的时候睡着,妈妈们也会很累这都是正常现象。

6.宝宝放置位置和皮肤接触会有影响

宝宝的放置位置,让他紧贴你的乳房能帮他更好的喝奶。将宝宝窝在腋下呈“抱足球”姿势,在身体下放个枕头,有些妈妈喜欢这个姿势喂奶,而有些妈妈喜欢让宝宝爬在胸前呈十字型喂奶,趴着胸前时就需要用手腕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脖子。

7.使用乳头罩

早产儿不太会吮吸,吞咽能力弱,所以在喂奶时要减小来流量防止噎到,乳头罩能起到控制奶流量的作用。

怀孕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先为大家介绍下必要的检查项,一般情况下,孕妇在确定怀孕后50天左右,就要通过B超看下宝宝是不是宫内妊娠,看下胎芽长了没有;12周做个B超,看看宝宝心跳和基本情况,建卡,做血尿等基本检查;14-20做一个唐氏综合征筛查,很重要;18-24周做一个四维彩超,排除胎儿畸形,还能看见宝宝的样子,很重要;24周做一个糖筛查,看有没有糖尿病,如果疑似糖尿病就直接做糖耐量筛查,很重要;30-32周B超 胎儿进一步排畸筛查;36周开始,每周一次胎心监护;37周,彩超检查胎儿大小,胎位,羊水状况等。

常规的检查项也是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的,比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超声、胎心监测等,孕期各阶段均需检查,具体咨询产科医师。

怀孕后母体的各项指标都会随着怀孕的时间长短而不断的变化,所以在孕期的各个阶段都要根据医生的叮嘱按时做好各项产检项,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孕检的数据直接关乎母体及胎儿的健康状况,在发现有任何不符标准指标时,都要及时进行治疗,确保母体及宝宝的健康,优生优育是现代每个家庭都必须要尽力做好的事情,为了孕妈妈及宝宝的健康,还是要做好各阶段的产检。

做好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很重要

很多女性在患上宫颈癌这种妇科疾病以后,会认为没办法治疗了,因此,每天都会很消极,其实,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能在病变早期进行筛查,就能阻止癌变的发生、发展。宫颈癌筛查的重点,是在无自觉症状时期,发现癌前病变,在非癌时期及早进行临床诊治,从而预防、阻止癌变的发生。一句话“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意义在于——可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每年全球死于宫颈癌的妇女有20万,中国占10%左右。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所上升,且趋于年轻化。

研究表明,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HPV是人类肿瘤发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现今的研究甚至可以证实: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宫颈癌。该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已婚妇女感染HPV的终身积累概率约40%。HPV感染后机体未能自我清除病毒,造成HPV持续感染会发展为宫颈癌。HPV通过在宫颈上皮细胞内整合、复制和增生,先引起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最后发展到宫颈浸润癌。从HPV感染到发生宫颈癌,需8年至10年时间。在这期间,若能早期发现HPV感染,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可以控制病变向癌发展,同时早期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远比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得多。

既往的观点认为宫颈癌是由宫颈糜烂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宫颈糜烂,就不考虑宫颈癌。其实不然,就大家所认为的糜烂其实大多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而外移的结果。而宫颈癌不仅可以发生在有糜烂的宫颈,也可以发生在看似正常的宫颈。因为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分为鳞癌和腺癌,而腺癌的早期只限于颈管内生长,外观多貌似正常,而且宫颈癌在早期几乎没有身体上不适的感觉,但到有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出现时往往已到宫颈癌的二期了,危险性增大了很多。

根据研究显示,宫颈癌最开始的一期状态,治愈率可以达80%~90%,二期时是60%~70%,进入三期还能有40%到50%,但发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是非常的,建议已婚女性朋友最好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尽早发现癌变的产生,为治疗争取时间。

痔疮的检查很重要

痔疮检查第一步: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较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

痔疮检查第二步: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痔疮检查第三步: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专家指出,患者一定要重视痔疮的检查,痔疮检查是排除其他疾病存在,正确诊断痔疮的必要方法,也是制定正确治疗痔疮方法的依据。但是得了痔疮以后需要做哪些检查,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请问新生儿筛查内容有哪些,包括甲功五项检查吗

新生儿筛查是出生后预防和治疗某些遗传病的有效方法。一般采取脐血或足跟血的纸片进行。新生儿筛查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三天采取脐血或足跟血的纸片进行。新生儿筛查是指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敏感的实验室方法对新生儿的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内分泌异常以及某些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的总称,其目的是对那些患病的新生儿在临床症状尚未表现之前或表现轻微时通过筛查,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机体组织器官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避免患儿发生智力低下、严重的疾病或死亡。

早产儿满月前要查眼底

为什么早产儿要查眼底?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也就是说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10%),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儿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发生视网膜脱离。即使手术,效果不佳,患儿很可能完全失明。

哪些早产儿需要查眼底?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指出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都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如果出生体重或出生孕周不在筛查范围,但长时间吸氧或合并全身疾病,身体情况较差的也需要进行筛查。早产儿身体越弱,越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满月前要查眼底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也就是说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10%),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儿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发生视网膜脱离。即使手术,效果不佳,患儿很可能完全失明。

哪些早产儿需要查眼底?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指出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都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如果出生体重或出生孕周不在筛查范围,但长时间吸氧或合并全身疾病,身体情况较差的也需要进行筛查。早产儿身体越弱,越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什么时间去筛查?

早产儿在出生后3-4周就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因为有部分患儿出生后3-4周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需要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晚了很可能错过治疗时机。有的家长因为小儿身体弱,或认为小儿没有满月,还太小,而不去医院进行检查,这都是错误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会留下终生遗憾。

做好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很重要

很多女性在患上宫颈癌这种妇科疾病以后,会认为没办法治疗了,因此,每天都会很消极,其实,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能在病变早期进行筛查,就能阻止癌变的发生、发展。宫颈癌筛查的重点,是在无自觉症状时期,发现癌前病变,在非癌时期及早进行临床诊治,从而预防、阻止癌变的发生。一句话 “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意义在于——可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每年全球死于宫颈癌的妇女有20万,中国占10%左右。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所上升,且趋于年轻化。

研究表明,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HPV是人类肿瘤发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现今的研究甚至可以证实: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宫颈癌。该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已婚妇女感染HPV的终身积累概率约40%。HPV感染后机体未能自我清除病毒,造成 HPV持续感染会发展为宫颈癌。HPV通过在宫颈上皮细胞内整合、复制和增生,先引起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最后发展到宫颈浸润癌。从HPV感染到发生宫颈癌,需8年至10年时间。在这期间,若能早期发现HPV感染,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可以控制病变向癌发展,同时早期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远比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得多。

既往的观点认为宫颈癌是由宫颈糜烂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宫颈糜烂,就不考虑宫颈癌。其实不然,就大家所认为的糜烂其实大多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而外移的结果。而宫颈癌不仅可以发生在有糜烂的宫颈,也可以发生在看似正常的宫颈。因为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分为鳞癌和腺癌,而腺癌的早期只限于颈管内生长,外观多貌似正常,而且宫颈癌在早期几乎没有身体上不适的感觉,但到有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出现时往往已到宫颈癌的二期了,危险性增大了很多。

根据研究显示,宫颈癌最开始的一期状态,治愈率可以达80%~90%,二期时是60%~70%,进入三期还能有40%到50%,但发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是非常的,建议已婚女性朋友最好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尽早发现癌变的产生,为治疗争取时间。

孕前检查很重要

1、生殖系统的检查。

包括外生殖系统和内生殖系统,通过这个检查可以排除一些妇科疾病,因为有的妇科疾病具有垂直传染的可能,母亲有病可以直接传染给胎儿。

2、病毒三项。

主要是查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因为这些病毒的存在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几率。

3、乙肝五项和肝功能。

肝脏疾病具有垂直传染的能力,因此,必须判断母亲是否患有肝脏疾病。

4、尿常规。

怀孕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如果女性有肾脏的疾病,是不适合怀孕的。必须痊愈之后才能怀孕。

5、口腔疾病检查。

检查口腔是否有炎症,比如龋齿、牙周炎等,因为在孕期是不适合拔牙的,如果发现口腔有问题,一定要在怀孕之前治好。

孕期检查很重要

1.第一次B超检查应在3个月以内完成

最佳检查时间为第8周,主要作用是确定孕周、是否为宫内妊娠以及检查颈部nt厚度(仅限四维彩超)。有研究数据表明,此时期通过查颈部nt厚度,同时结合唐氏筛查,胎儿先天愚型的检出率可高达80%以上。

2.第二次B超检查时间为20-26周

此时期为排畸检查,一般采用三维或四维彩超进行,能检出绝大多数的胎儿畸形,如颜面部、四肢、大脑、内脏器官、心脏畸形等。

3.第三次B超检查时间为30-32周

作用为补充排畸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检查,查验胎儿是否有生长受限、羊水及脐带情况等。

4.第四、五次B超检查分别在孕第37、39周

作用相同,均为检查胎盘成熟度、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不涉及胎儿结构检查。此时期如果脐带无绕颈现象,则选择黑白B超即可,如果发生了脐带绕颈现象,医生会建议选用彩超来做脐动脉血流检查。

哺乳早产儿 快学7要点

1.母乳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母乳对早产儿更为重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镁和铁,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母乳对宝宝很重要,配方奶喂养增加了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部分直肠坏死对早产儿来说是致命的)的风险,喝配方奶的早产儿在智力发育上不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

2.袋鼠式护理也很重要

袋鼠式护理(肌肤接触)对早产儿尤其重要,袋鼠式护理重要性: *维持宝宝正常体温 *帮助宝宝保持镇静 *让宝宝紧贴妈妈的乳房 *将妈妈和宝宝紧密连接在一起

3.挤奶也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宝宝,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体质增强,挤奶也成了喂养宝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天你最少得挤8次才行。

4.使用母乳增强剂帮助早产儿

早产儿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通常胎儿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在母亲体内积攒各种营养元素,而早产儿却错过了最佳时期。建议早产儿父母使用母乳增强剂来给自己的宝宝提供更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母乳增强剂通常是用在牛奶中,使用母乳增强剂会影响母乳的抗感染性特性。母乳增强剂现在供应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者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5.根据早产儿的不同来哺乳

母乳喂养是要一个妈妈个人进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早产儿在怀孕32周后就出生,有些时间会稍微长点,一旦他们出生就要给他们进行母乳喂养。早期频繁的皮肤接触让你和宝宝给你和你宝宝更久亲密接触的时间,就算早产儿吸不到乳汁也是有益的。开始时一天就喂一到两次的样子,宝宝会在喝奶的时候睡着,妈妈们也会很累这都是正常现象。

6.宝宝放置位置和皮肤接触会有影响

宝宝的放置位置,让他紧贴你的乳房能帮他更好的喝奶。将宝宝窝在腋下呈“抱足球”姿势,在身体下放个枕头,有些妈妈喜欢这个姿势喂奶,而有些妈妈喜欢让宝宝爬在胸前呈十字型喂奶,趴着胸前时就需要用手腕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脖子。

7.使用乳头罩

早产儿不太会吮吸,吞咽能力弱,所以在喂奶时要减小来流量防止噎到,乳头罩能起到控制奶流量的作用。

相关推荐

新生儿筛查把好孩子健康第一关

十月怀胎,一朝喜得贵子,初为人父母的感觉,心里那个美劲儿啊,是用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的。 然而,很多人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受孕方面,却对新生儿关心不够。 这里所说的 “关心”不够,并不是说真的不关心婴儿,而指的是关注的点不够,比如对新生儿的疾病筛查,如今就有很多人满不在乎。 其实,对新生儿的疾病筛查,是关注婴幼儿健康的第一道关,至关重要。 【解词】新生儿筛查 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郑州圣玛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张改凤介绍说,是指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出生缺陷病。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孕前口腔检查很重要

孕前口腔检查一般都有哪些项目呢? 怀孕前如果女性一定牙齿很健康,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的,就只需检查是否会长龋齿,而对于平时有觉得牙齿不适的女性检查的项目就包括:牙周病、龋齿、冠周炎、残根、残冠等全面性的牙齿病变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只是因为口腔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牙痛等情况一般能很快健康,如是牙周病患者,则需消除牙龈牙周炎症,对于问题很严重的牙齿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牙髓及根管治疗。 1.牙周病 怀孕时期雌性激素增加、免疫功能较差、牙菌斑菌落生态改变,这些变化会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

早产儿的喂养

新手妈妈除了要注意早产儿的护理外,早产儿的喂养也很重要哦!这时早产儿父母应咨询有经验的医生,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进行喂养。 1、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 kcal/100 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由于母乳喂养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因此在宝宝住院期间,妈妈要坚

早产儿视力发育怎么测

1.视力检查 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对于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或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早产宝宝,在生后4—6周应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宝宝日后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 2.为什么早产儿需要做眼底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能导致婴幼儿失明的严重疾病,多发生在孕周少于37周或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15%~30%,盲童中有1/3为本病所致。

产前筛查是什么

产前筛查是指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的一系列医疗和护理建议和措施,进行这个筛查是为了通过对于孕妇和胎儿的监护及早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减少这些疾病造成的严重影响,筛查后还会提供正确的检查手段和医学建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是产前十分重要的筛查检测,对母婴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产前筛查是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在怀孕期间对胎儿可能发生的先天缺陷作出风险率预测,再结合产前诊断,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先天缺陷儿的出生,准爸妈们都应该配合产前筛查

早产儿必须做的检查

(1)血糖测试 可以进行相关的血糖测试,检查早产儿是否并发了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2)脑电图检查 部分早产儿容易发生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可以通过脑点图来进行确诊; (3)CT检查 可以观察早产儿是否有颅内病变等征兆。 (4)抗原抗体的检测 (5)血液检查 包括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血液电解质和血pH值。出现感染性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有失血、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下降;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和高磷酸血症等。 (6)胸片 检查

怀孕头三个月饮酒易早产

怀孕头三个月饮酒超过限量的孕妇生下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是完全禁酒孕妇的2倍,即使孕妇饮酒没有超过限量,早产、胎儿发育受限的风险也会有所上升。研究人员估计,头三个月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伤害,孕妇应该绝对禁酒。 未满37周孕期就降生的小宝宝在医学上称为早产儿。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彩霞表示,现代社会生育年龄的推迟造成高龄产妇的增加,人工授精和人工流产增多,孕妇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种种原因造成早产发生率上升。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王彩霞称,早产儿若肺未成熟,出生后就不能很好地膨胀

药流前B超检查很重要

在药流术前做B超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时候试纸测孕未必十分准确,做B超检查可以确认怀孕。 如果单凭临床表现及测孕试纸来诊断早孕,轻则可能会造成误诊,重则延误其它疾病的治疗,如葡萄胎。还有为了排除宫外孕,宫外孕时尿妊娠试验也呈现阳性,如果不做B超,没有分清宫内孕还是宫外孕,盲目采用药物流产,可能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因此,药物流产前先做B超检查是排除宫外孕的重要手段;三是确认妊娠的时间,人流或药流手术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药物流产一般在怀孕后49天以内为宜。B超可以显示胎囊大小,以估计妊娠时间,胎囊平均

甲减中医治疗需要注意哪些

●早期、适量服药:诊断以后尽早开始治疗,而且,一定要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再度复发。 ●如果病程较长,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有一部分甲减病人,由于没做过新生儿筛查,或者是后天发病的,或者虽然是先天原因,所以,不能将较大剂量的甲状腺素给予病人,否则会发生心衰等问题,以致有生命危险。对于这类甲减病人,一般主张从较小剂量逐渐加量。 ●对甲减的病人,不管是先天性的甲减,还是后天的,还是继发的,采用中药治疗才是最佳的选择,从患者的角度来讲,甲减是什么病?中医治疗甲减可针对病源,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早产儿的护理情况

1、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让孩子有感染的情况出现的,护理的人员是要特别注意的,不能人太多的,在进去护理孩子的时候是一定要穿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才可以的,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早出生的,身体是特别虚弱的时候,保温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稍微的不注意就会引起孩子变故的,基本的温度要掌握好的,这个时候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 3、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这个时候母亲的乳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