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毛茸茸是怎么回事
舌苔毛茸茸是怎么回事
1、脾胃虚弱,因为脾胃虚会导致水湿运化不畅,进而导致舌头上布满厚腻的舌苔,也就是一层白色的绒毛。
2、消化不良,如果长期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气壅滞,进而导致舌头上有白色绒毛的舌苔。
3、体内湿气重,湿气重的话身体毒素,无法及时排出,进而导致湿气聚集在体内导致舌苔出现毛茸茸的症状。
4、感冒上火,因为感冒上火的时候体内湿热较重,进而导致舌苔出现毛茸茸的症状。
5、缺乏维生素,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和锌等微量元素的话也可能会导致舌苔出现毛茸茸的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好 不要急于进补
人参、鹿茸等补晶在急性发作期或痰多、舌苔腻时都不宜用,否则胸闷气急更甚。
虎舌红的风水学应用
虎舌红,又名天仙红农、红地毯、红毛毡、老虎 、乳毛紫金牛、毛凉伞、山猪怕,随着观赏者视角的微微改变而倏然变为斑斓色彩,呈迷幻般的动感多变。球形核果簇生于枝头,与叶片相映成趣,如虎舌舐珠。
虎舌红常绿矮小灌木,株高仅15~25cm.叶面有光泽,正面紫绿色,背面淡紫色,正背两面疏生红褐色凸起腺点及密被细茸毛。茸毛在折射光下呈现出紫红色的色彩,移步换位时紫红色的茸毛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夏季开花不落,是室内观叶和观果俱佳的盆花。
虎舌红别名佛光红、满堂红、宝鼎红,在风水学中是一种寓意有吉祥喜庆、富贵平安之意的吉祥植物。
补肾壮骨中药
鹿茸:中药鹿茸为雄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毛的幼角,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鹿茸不仅能促进性腺分泌,还含有雌二醇等雌激素,能非常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特别是对因雌激素缺乏而致病者有良好疗效。服用本品时应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若出现感冒、咳吐黄痰、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
淫羊藿:中药淫羊藿又名仙灵牌,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补骨”作用显著,它能促进骨髓细胞DNA合成,促进骨生长,增加骨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常出现口干、舌红、潮热等阴虚火旺症状者忌服本品。
补骨脂:中药补骨脂有补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具有雌激素活性,可以减缓骨代谢、减少骨丢失,从而防治骨质疏松。本品性质温燥,便秘者禁服。
骨碎补:中药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改变软骨细胞功能、推迟骨骼退行性病变、降低骨关节病发病率的作用。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几道食疗食谱
一、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少眠、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食疗药膳:
1.黄芪黄鳝猪肉汤:黄芪30克,黄鳝2条,瘦猪肉60克。黄鳝去内脏,切段,同瘦猪肉、黄芪加水共煮熟去黄芪后食用。
2.鳖肉枸杞汤:鳖1只(约500克),枸杞30克,女贞子25克,莲子15克。将鳖宰杀,去内脏、头,加上述中药共煮熟,去药渣吃鳖肉饮汤。
3.猪脑炖枸杞:猪脑1具,淮山30克,枸杞20克。将淮山、枸杞用纱布包扎好,与猪脑加水共炖,将熟时下少许盐或调料食之。
二、脾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 全身虚肿、身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酸,纳少,舌质胖淡,苔薄白腻,脉沉迟。
食疗药膳:
1.米酒核桃汤:米酒50毫升,核桃仁6个,白糖30克。将核桃仁与白糖共捣为泥,放入锅中,下米酒调匀,以文火煎煮10分钟即可,每日1—2次。
2.熟附羊肉麻雀汤:羊肉300克切块洗净,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洗净,熟附子15克,生姜3片,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3.参茸炖鸡肉:鸡肉100克,高丽参(高丽参食品)6克,鹿茸(鹿茸食品)3克,一齐放入
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供食。
外耳道炎的饮食保健
一、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耳部脓液清稀,耳不疼,听力下降,畏寒腰酸痛,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
[食疗膳]
1.蛤蚧鹧鸪:鹧鸪1只,蛤蚧1对,生姜2片,酒少许。将蛤蚧和鹧鸪剥开洗净,去内脏,切成小块,用酒浸洗,然后与生姜置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加入调味即可服用。
2.鹿茸枸杞水鸭汤:水鸭1只,鹿茸5片,枸杞20克,生姜2片。将水鸭去毛与内脏,切块,与鹿茸、枸杞、生姜同炖3小时,加入调味食之。
3.巴戟苁蓉羊肉汤:羊肉60克,巴戟15克,苁蓉15克,薏苡仁20克,生姜3片,大蒜3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与上同煮,煮时先武火煮开,改文火煮3小时,调味服用。
二、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耳内脓液色白或可见黄稠,听力下降,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多梦、口苦咽干、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
[食疗膳]
1.二地二冬猪脊汤:猪脊髓200克,熟地15克,生地15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人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食用。
2.枣肉圆肉枸杞粥:枣肉15克,圆肉20克,枸杞20克,粳米100克,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每日2次。
3.熟地海参汤:熟地30克,海参60克,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中药治疗阳痿效果怎么样
一:命门火衰
表现为肾阳不足,阳痿不举、精薄清冷、畏寒肢软、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力沉细等,可采用鹿茸及其制剂进行治疗。鹿茸性味甘咸温热,有温补肾阳、补养精血的作用,常用的制剂有鹿茸片、参茸片、参鹿补膏等。
二:心脾受损
表现食欲不振、纳少运迟、夜寐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神韵不济等,属阴虚型阳痿,常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冬虫夏草及其制剂亦非常适合,尤其适用于长期自汗、盗汗的阳痿虚弱者。
三:湿热下注
湿热引起的阳痿表现为阴茎萎软,阴囊潮湿、燥臭,下肢酸软无力,舌苔黄腻。治疗时应先去其湿热,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加减,然后再用升提补益之药。湿热不除,治疗也难以收效。病理性原因所致的阳痿,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是难以奏效的。若用性激素类药激发性欲来治疗,不但无济于事(虽然暂时也许可以促使阴茎勃起),而且可能彻底破坏患者性功能。从根本上解除造成阳痿的病因才是上策。
四:惊恐伤肾
由惊恐或焦虑等精神因素所造成,表现为惊悸、失眠、滑泄及至阳痿,最终累及肾脏。除了排除精神因素外,可用宁心安神的中药方剂协同治疗,再用大补元气之药。
鹿茸饮食禁忌
鹿茸禁忌 鹿茸不能与什么食物同食
生冷,油腻,辛辣,烟酒等都不能吃.另外一些药性寒凉的药物如生地,石膏.一般破血药,泻下药,清热药等都不能吃.豆制品,酱油,地瓜,萝卜,白菜等不能同吃.鹿茸本身热性,所以不可以同热性食物同吃.羊肉之类不能同吃。那些个狗肉.羊肉.牛肉.各种内脏..这些都属高热量.高补的.所以别和这些一起吃.不然身体吃不消
鹿茸禁忌 鹿茸不能与什么食物同食
鹿茸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含鞣酸多的食物很多,最常见的有:水果当中的柚子,君迁子,葡萄,李子,野梨,苹果,石榴,柿子,橘子,桃子,山楂;干果中的山核桃;饮料中的茶叶;蔬菜中的芋子,芋杆,茄子等,都含有鞣酸。
鹿茸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食用者的具体情况服用。在用量上,主要看病情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忌多服、长期服,最好在专业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大便干、小便黄、口干舌燥、流鼻血等情况时,应停止食用。伴有感冒、发烧、头疼、咳嗽等病症时,不宜服用鹿茸,3岁以下的小孩也要慎用。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阴虚阳盛者忌用。阴虚者多表现为夜间出汗,自觉发热,潮热,舌苔少等。阳盛多表现为实热证,怕热,多汗,烦躁等等。服药期间不能服用热性的中药,可以服用一定的清热解毒类药。
五种人群不宜服用鹿茸片
古诗有云:“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慢说;唯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诗中所谓“斑龙顶上珠”指的就是鹿茸,意思是说,人的精力消耗过度,用丹药治疗效果缓慢,只有用鹿头上的嫩角才能补虚疗体。大家都知道,雄鹿到了一定年纪头上就会长角,初发时嫩如春笋,其表面一层纤细的茸毛就是鹿茸了。嫩角慢慢长大,逐渐老化成为鹿角,茸毛也就随之脱落。
有五种人群不宜服用鹿茸:
一、有“五心烦热”症状,阴虚的人;
二、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
三、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四、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时感到烦渴而具有内热症状的人;
五、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
现在市面上的鹿茸主要产于东北的梅花鹿角和西北的马鹿角。马鹿角个头大,但药用质量梅花鹿角较高。鹿茸有“二杠”、“三岔”等不同规格。
锯收的鹿茸全体呈圆柱形,有1个分枝的称为“二杠”,有两个分枝的成为“三岔”。大部分消费者买的是加工完成的鹿茸片,便于食用。
中医说,鹿茸老了就是鹿角,所以消费者在买鹿茸片时也要选择嫩的鹿茸,鹿茸片周围颜色呈白色或灰白色,中间呈灰褐色或灰黄色的品质较好。服用鹿茸片时剂量为1-2g,将鹿茸原药材或鹿茸片粉碎为末,然后冲服,也可将鹿茸片置于口中含服,或泡药酒。鹿茸含活性成分,不耐高温,故一般不入汤煎。
松茸炖汤需要多长时间 松茸怎么洗
松茸在摘取后,藏民都会用树叶子或者苔藓把摘好的松茸一个个裹起来,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松茸,一是为了保鲜,二是为了保护松茸的茸毛。所以大家收到松茸清洗的时候,把松茸的脚用小刀轻轻刮掉,其他部位泥巴洗干净就可以了,一般是用一块干净的绵纸或者毛巾轻轻洗掉松茸上的泥土,切记不要用水浸泡。
阳痿治疗中医法自我检测不求人
中医治疗阳痿可分以下6型辨证用药
1、阴虚火旺型
多见于青壮年,有手淫史,阴茎能举,但临事即软,伴有早泄、心悸出汗,精神紧张,口渴喜饮,腰膝酸软,足跟疼痛,溲黄便干,脉细带数,舌红苔少,或有剥苔龟裂等症。
治宜:滋阴降火。
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参麦六味丸等。
2、命门火衰型
症见阳事不举,精薄清冷,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畏寒喜热,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来沉细,尺脉尤弱。
治宜:温补肾阳。
可选用:男宝、金匮肾气丸、三肾丸、三鞭酒、参茸三七酒、参茸大补片、参茸强肾片、蛤助补肾丸等。
3、心脾两虚型
症见阳事难起,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精力疲乏,心悸少寐,大便溏薄,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宜:补益心脾。
可选用:归脾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茸丸、参芪鹿茸精等。
4、惊恐伤肾型
症见阳萎不举或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面白少气,寐不安宁,精神不振,舌质淡青,苔薄白或腻,脉弦细。
治宜:益肾宁神。
可选用:安神养心丸、健身长春膏、海马保肾丸、脾肾双补丸等。
5、抑郁伤肝型
症见阳萎、精神抑郁不悦,胸胁满闷,沉默少言,食减纳呆,或见紧张,焦急,多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舒肝解郁。
可选用:逍遥丸、舒肝丸、加味逍遥丸等。
6、湿热下注型
症见阴茎萎软,下肢困重,阴囊潮湿,小便涩滞或尿后余沥,或兼阴囊腥躁,舌苔黄腻,脉来漏数。
治宜:清热化湿。
可选用:萆藓分清丸、分清五淋丸、金沙五淋丸、五淋通片等。
男性阳痿自测方法
1、阳痿的患者,有部分是由干缺乏正常的性知识,因此在进行阳痿的诊断时有必要询问病人有关其房事等问题,以弄清病因。
2、阳痿的诊断要点应排除功能性的阳萎,应结合其他体征,追踪原发病。如因糖尿病继发者,应做血、尿糖试验检查。
3、已婚男子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致使不能行房事,此为阳痿的诊断要点的主要临床表现。
4、阳痿绝大多数由精神心理因素所致。因此,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处于紧张、恐惧、抑郁、焦虑和苦恼等精神状态中。
来月经出虚汗怎么回事
1、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2、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