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都有什么呢

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都有什么呢

1、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没做准备活动。通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活动时根本就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意识。这样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肌肉伸展能力欠佳,关节不够灵活,动作不协调,就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这主要是学生对准备活动的作用不明确或不会独立做准备活动,错误地认为做准备活动是浪费体力,往往急于参加运动而损伤,有的教师不认真指导学生做准备活动,结果使学生造成损伤。

2、学生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不熟练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不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身体素质差,特别是力量、灵敏、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教学中遇到一些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或在运动量、强度加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受损。二是根据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和分化阶段,由于学生对运动技术概念理解不深刻,练习中出现多余的动作后技术掌握不稳定,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受伤。

3、场地、器械不合格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例如1:跑道过硬或高低不平,沙坑过硬或有杂物,海绵垫厚度不够,并且海绵垫之间相互衔接不严密,场地过滑等等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例如2:篮球、排球的练习是在水泥场地上进行的,由于地面硬,练习中跳跃动作多,容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损伤。例如3:体育设施、设备陈旧、摆放不当。如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损坏,学校没有及时修理和更换,学生在练习时不注意看,就很容易受伤。又如:体育课后将铅球、铁饼、标枪、山羊等危险器材随便摆放操场上,又无人看管,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受到伤害。

4、运动疲劳、心理过于兴奋或紧张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运动疲劳受伤主要是在练习过程中,反复做同一动作,使身体局部负担过大而引起的。学生学习新内容或比赛时会表现出过度的兴奋,容易发生损伤。学生在练习较难的动作时,由于心理害怕,做动作犹豫不决,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其它,教学组织不合理,天气不好,保护措施不当,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

跑步后马上泡脚好吗 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跑完步后用热水泡脚还能减轻低下肢肌肉粘滞性,增强关节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1、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2、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天冷运动最伤哪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运动不得当就会引发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指由于运动所致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其发生与运动项目、动作、运动能力水平、运动环境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尤其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更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据资料统计,25.82%的人最容易伤到膝关节,20.64%的人脚踝部容易受伤,17.76%的人会伤到腰部,大腿、臀部的受伤比例为8.9%,肩部的为8.44%,小腿占到了8.2%。而不同的运动项目又各有其不同的创伤多发部位,比如篮球运动最易伤膝、踝;瑜伽、体操易伤腰、肩、膝、腕;跳跃性较强的运动易伤大腿后群肌肉;练力量易伤肩、肘、腰。

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只要掌握了,就可以把受伤几率降到最低。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年轻人可选择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中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第二,动作要规范。调查显示,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占35.6%,排在损伤原因的第一位。在运动健身时要注重身体基本素质锻炼,足够强的肌肉力量、良好的耐受性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本保证。

第三,选择合适场地。调查显示,16.98%的运动损伤与场地不合格有关。

第四,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27.8%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运动前可做伸展练习。

第五,运动时会大量出汗,电解质也会随汗液排除。及时补充可预防肌肉抽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喝运动饮料。

运动损伤的治疗用药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要注意加强防损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系统的劳损,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了减少这些损伤,教师、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五、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怎样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呢

1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对预防的意义应有充分的认识,只有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时总结经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健康。

2、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科学、系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充分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3、在体育运动中应排除场地、器械、天气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加强体育锻炼的组织工作,给予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必要的指导,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加强学生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意识。

4、教学中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超出课程标准的难度和范围,对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总之,只要体育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运动损伤,教学上扎扎实实、认真负责,管理上严格要求、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学校体育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天冷运动最伤哪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运动不得当就会引发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是指由于运动所致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其发生与运动项目、动作、运动能力水平、运动环境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尤其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更容易导致运动损伤。!0/#.6, 百拇医药

据资料统计,25.82%的人最容易伤到膝关节,20.64%的人脚踝部容易受伤,17.76%的人会伤到腰部,大腿、臀部的受伤比例为8.9%,肩部的为8.44%,小腿占到了8.2%。而不同的运动项目又各有其不同的创伤多发部位,比如篮球运动最易伤膝、踝;瑜伽、体操易伤腰、肩、膝、腕;跳跃性较强的运动易伤大腿后群肌肉;练力量易伤肩、肘、腰。!0/#.6, 百拇医药

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只要掌握了,就可以把受伤几率降到最低。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年轻人可选择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中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0/#.6, 百拇医药

第二,动作要规范。调查显示,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占35.6%,排在损伤原因的第一位。在运动健身时要注重身体基本素质锻炼,足够强的肌肉力量、良好的耐受性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本保证。!0/#.6, 百拇医药

第三,选择合适场地。调查显示,16.98%的运动损伤与场地不合格有关。!0/#.6, 百拇医药

第四,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27.8%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运动前可做伸展练习。!0/#.6, 百拇医药

第五,运动时会大量出汗,电解质也会随汗液排除。及时补充可预防肌肉抽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喝运动饮料。

如何减脂肪肝 自行车

自行车运动很适合运动能力不强的人群,强度不大并且能持续较长的时间,这些都是大量燃烧脂肪的条件,并且自行车运动不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年龄稍大的人群也能胜任。

相关推荐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哪些

引起运动损伤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主要以下几点: 思想麻痹大意 青少年的神经系统不同于成人,大脑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加上生活缺乏经验,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冒失地进行体育活动,或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往往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准备活动不当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常见于球类比赛。假期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打打球,踢踢足球,不乏一件乐事。但在许多情况下,许多同学在没

导致运动性损伤原因

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 平时在练习时玩忽职守,身体条件差。 外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关节扭伤 内因 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地又滑,没按照正确的器材使用方法去使用。

孕妇肝损伤原因哪些

妊娠期由于雌激素-醛固酮水平升高,全身血容量增加,水分比妊娠前增加30%-70%,心输出量增加30%-50%。 但由于胎儿分流的原因,肝脏血流量并无明显增加,肝内血循环量相对较少,加上早孕反应,可进—步影响肝脏营养的摄入。 妊娠期血清蛋白、血糖、糖原储备均较非孕期低,而妊娠期营养消耗较多,肝脏营养相对缺乏,较易受各种病毒及毒素的侵害。 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基础代谢率在妊娠早期稍下降,之后即逐渐升高,除母体外胎儿代谢及解毒、排泄都需依靠母体肝脏来完成,肝脏的负担较非孕期明显加重。 妊娠期内分泌变化的影响,

怎么补钙效果最好 运动

为了更好地促进骨骼对钙的利用,我们需要通过运动对骨骼进行刺激。保证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进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氧运动,利于钙的利用吸收。但如果是骨质疏松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以免发生运动损伤,加重病情。

要科学运动不要运动损伤

动动停停,保护心脏 心血管健康是决定身体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那运动和心血管健康什么关系?首先,适量的长期的氧运动,可以使心脏增大,同时使心脏收缩更力,心跳的次数比一般人要来得慢。所以运动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强壮力、从容跳动的心脏。运动因为可以延缓血管的衰老,大大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 到目前为止,还没一个运动项目能适合每个人,也没一个运动项目是十全十美的,所以运动健身时,建议选择两到三项运动项目,各自取长补短来达到健身的目的。运动时间最好保持一天一个小时,每周一般要保持每周三到五次的运

导致运动损伤原因

1.激烈比赛致伤比赛时紧张地争夺、疾跑与铲球,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可以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损伤。 2.因球的间接作用致伤这种损伤多见于下肢。例如,用脚外侧踢球,就容易损伤距腓前韧带,这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用足内侧前脚踢球,由于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而外旋外展,就很容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十字韧带。特别是与对方运动员“对脚”时更容易发生。 此外,一次力的“屈膝后摆腿正脚背”踢球,由于球的反作用,突然使股四头肌的猛力收缩,常常

胖子跑马拉松穿什么鞋子

胖子也就是体重较大的人,为了保证能够健康的完成比赛或是防止在中途产生运动损伤,通常建议穿着缓震性能优秀的跑鞋,特殊的结构或是缓震材料能够很好的吸收减少大体重和地面产生的冲击。

划船机怎么练 划船机什么优点

1、全身运动。划船机是一种模拟划船动作的室内氧运动器材。与划船一样,划船机的基本动作可分为“入水”、“回桨”、“拉桨”和“出水”,可分别牵动大腿、小腿、腰、颈、腹、胸、臂等部位的大块肌肉,是一种比跑步更易于调动全身肌肉的健身器械。据相关厂商介绍,划船机可以让全身90%以上的肌肉得到锻炼,这个说法尽管些夸张,但至少让全身90%的大肌肉群得到锻炼还是可以的。 2、运动损伤小。跑步机是最常见的运动器械,但跑步机对膝盖的损伤一点都不比路跑对膝盖的损伤少;椭圆机和动感单车是两种几乎没运动损伤的健身器材,但却不

运动性损伤原因

过度使用 过度使用是导致肌肉或关节损伤最常见的病因。在疼痛时持续的锻炼会加重损伤。一次剧烈的不经意的过度使用,损伤的恢复要超过48小时。每次肌肉牵拉,都会造成部分肌纤维的损伤和糖原的消耗。因为只未受损且能得到糖原的肌纤维才能作功,所以剧烈运动导致能作功的肌纤维越来越少,损伤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肌纤维的恢复至少要48小时,糖原的重新蓄积则需要更长时间。运动者应运动身体的不同部位。 错误的训练方法 错误的训练方法是造成肌肉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具体表现在:锻炼者在锻炼后没使机体完全恢复或者当疼痛出现时仍

田径运动损伤原因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容易让很多人在田径运动过程当中受伤,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避免这种伤害,而下面就为大家具体来分析介绍一下,导致你在田径运动项目当中受伤的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 通过教学发现,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没做准备活动,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就不会充分的动员起来,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较差,关节的灵活性不够,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训练过程中不能因人而异 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之间在内脏系统、肌肉类型、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及其承受运动负荷上差异,如果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