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中指末节尖端中央部位有一个中冲穴。中冲穴对于晕厥、心脏衰竭等疾病有治疗作用。故而,夏天按摩此穴能有效预防中暑,冬天按摩此穴则能很好地预防心脏病,增强心脏功能。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功效:清热、开窍、利喉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刺灸法: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艾条温灸10~15分钟。

睡觉脚抽筋可按摩这5个穴位

按摩委中穴

防治腿部抽筋,可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穴位按摩不仅可防治抽筋,还能保健养生。将中指指尖放在患肢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样做可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按摩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疏通经络、缓痉止痛等养生功效。

按摩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可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按摩这3穴位可治疗便秘

1.支沟:

身体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找法:以手掌侧放,拇指、食指并拢,虎口纹路尽头处是穴位。

穴道按摩:左手侧放,右手掌握住左手背,以右大拇指指尖按压穴道即可。

2.足三里:

身体部位:足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外膝眼(膝盖下面外边那个凹窝)直下3寸(4横指),距离胫骨约1横指尖的地方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坐姿,左足放置椅子上,右手掌握拳,以右手食指第2指尖关节,上下推按穴道。

3.天枢:

身体部位:腹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肚脐正中左右各外开2寸,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以肚脐为中心,天枢穴为左右角,以右手掌由右下腹往上按柔,经右天枢穴横向肚脐,经左天枢穴而下,以顺时针方向按柔即可。

便秘按摩什么穴位

1、支沟穴

【身体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找法】:以手掌侧放,拇指、食指并拢,虎口纹路尽头处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左手侧放,右手掌握住左手背,以右大拇指指尖按压穴道即可。

2、天枢穴

【身体部位】:腹部穴道。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穴位找法】:肚脐正中左右各外开2寸,就是穴位。

【穴道按摩DIY】:以肚脐为中心,天枢穴为左右角,以右手掌由右下腹往上按柔,经右天枢穴横向肚脐,经左天枢穴而下,以顺时针方向按柔即可。

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垂足,把要按摩的脚稍微向斜后方移至身体的旁侧。

2.脚跟着地,脚趾斜向外侧翘起。

3.附身弯腰,用同侧的手末四指握脚底。

4.掌心朝上,拇指弯曲,放在足小趾端外侧,趾甲角旁,拇指指尖是所在部位取穴。

5.用拇指的指甲垂直下压,掐按穴位,有刺痛感。

6.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或者两侧同时掐按。

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1、中指尖的穴位

中指末节尖端中央部位有一个中冲穴。中冲穴对于晕厥、心脏衰竭等疾病有治疗作用。故而,夏天按摩此穴能有效预防中暑,冬天按摩此穴则能很好地预防心脏病,增强心脏功能。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功效:清热、开窍、利喉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刺灸法: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艾条温灸10~15分钟。

2、中指尖穴位的实际用途

夏天当发生头晕、口渴、恶心、心悸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按摩此养生穴位,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有条件的可用牙签或针灸针等扎刺效果更好。

如何推拿按摩五十肩

肩周炎患者肩部存在很多压痛点,凡是按压出现疼痛的地方都是治疗的部位,使用对侧手的拇指、中指或食指点按揉患侧肩部疼痛的部位,以能忍受为度,每次揉10分钟左右。目的是放松肩部软组织,为后续的运动锻炼肩部做准备。

按压患侧的合谷穴、手三里穴和曲池穴。这是肩部和上肢止痛的有效穴位组合。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曲池穴下两指远处,按压上去会感到特别酸胀。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夜啼

症状表现:哭声无力,面色清白、口中冷气,四肢冰凉,不思乳,便淌,唇色淡白。

揉外劳宫

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之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罗文明左右揉之,5-10分钟。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推三关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从腕关节直向肘关节

揉中脘

用拇指或者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100-3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心热夜啼

症状表现:仰面而啼,见灯光哭啼更甚,哭声宏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便秘小便红赤,舌尖红,苔黄。

清心经

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肝经

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关节推向肘部。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惊恐夜啼

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小儿乳食积滞

症状表现:夜间阵发性啼哭,脘腹胀满拒按,呕吐乳快,大便酸臭,舌苔厚。

清补脾经

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梢节螺纹面100-500吃。

清大肠

用拇指指推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运内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中脘

用中指揉肚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

摩腹部

用手掌或者四指端按摩腹部100-2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受惊吓了怎么办按摩 小儿惊吓推拿常用穴位

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指尖往指根处直推。

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尖处往指根处直推。

腕横纹即为大横纹。推拿方法为用双手拇指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

小天心位于大小鱼际交接凹陷中。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尖揉按患儿穴位。

囟门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穴前的凹陷中。推拿方法为用拇指指腹轻轻摩擦囟门。

预防手麻试试指尖运动

手麻的现象在中老年人中较常见。手麻有很多致病因,它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症状后一定要找医师诊治,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就预防而言,不妨试试指尖运动。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用拇指尖触及食指尖2 次,再触及中指尖1 次,触及无名指尖3 次,最后触及小指尖4 次。然后与原来的顺序相反,用拇指尖轻触小指尖4 次,再触及无名指尖3 次,触及中指尖1 次,最后触及食指尖2 次。按照这个顺序,以2、1、3、4、4、3、1、2 的次序不断重复,持续15 分钟。这种指尖运动可以打乱手指活动常规,既能让手指灵巧运动,更有利于大脑细胞的活跃。

第二步,用拇指尖轻点其余四指的各个指关节横纹,注意每个指节都要碰到。再反过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尖逐个去碰拇指的指横纹。

中医理论认为,手指和经络是相通的,从大拇指到小指,依次与人体的肺、大肠、心包、三焦、心脏和小肠相对应,并且还集中了其他重要穴位。全方位活动手指不但能够疏通经络,还可有效地活跃脑细胞。手指指尖是联络大脑神经元的最敏感部位,大脑神经元是控制痛觉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神经元功能的健全与活跃,无疑会消除来自机体各部位的有害冲动,因此要提倡指尖运动。

婴儿干性湿疹怎么护理

1.推掌根部

我们身上有阴阳两池这个部位,它们位于手掌根部的横纹处,一般认为往大拇指侧是阳池,小拇指一侧是阴池。按摩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两只手托起宝宝的小手,然后用两个拇指分别从掌根横纹中间的部位往两边推开,这样推3分钟就可以了。

2.推大拇指侧边

脾土也是穴位之一,位于大拇指的外侧边,建议推的时候要用大拇指指肚,这是为了避免刮伤宝宝,一般需要清3分钟,也就是从指根部推向指尖,再补2分钟,从指尖推往指根。

3.逆时针推掌心

幼儿的手掌上,掌心是圆心的话,以1寸为半径画圆,这样画出来是内八卦,这样按摩2分钟即可。

4. 推掐四横纹

四横纹就是幼儿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和手掌连接的地方,可以一手拿着幼儿的手,保持掌心向上手指并拢的姿势,然后用大拇指的桡侧依次推横纹。

5.揉小天心

小天心在手掌根部的大横纹之前,用手托起宝宝的小手,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或中指去对这个穴位按揉。

牙痛按摩哪个穴位可快速止痛

一、牙痛按摩手部穴位止痛

牙痛时我们可以按摩手部4个反射区,就能够快速止牙痛。第一个是在大拇指根部位置的口腔反射区。第二个是食指指甲根部的那个位置。第三个和第四个是位于中指根部两侧的两个点。

按摩方法:

1、左手虎口打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虎口位中央(合谷穴),然后适当用力刺激该穴位。接着换另一手。

2、用大拇指指尖按住食指指甲处。

3、利用大拇指指尖,对中指指根处两侧位置进行按压。

二、上齿痛 按迎香穴

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另外,上齿痛还可以按摩人中、下关、足三里、内庭穴。

感冒鼻塞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眉冲穴

位置:位于头部,当攒竹直上人发际0.5寸。双手伸直,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沿直线向上推,指腹至发际时,则指尖所在的位置即为眉冲穴。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左右各3分钟。

中指指尖发麻怎么回事

1,颈椎病。

这是现代最常见的职业病。它往往在持续伏案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除了麻木之外,这类人还会有肩颈部酸痛、上肢有酸痛感。

2,中风。

40岁以上的人,如果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头重脚轻、手指发麻,而且平时还有高血脂和高血压以及吸烟史,一定要警惕中风的发作。另外,一些脑动脉硬化较为严重的人,也可能会出现中风。

3,糖尿病。

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常有人发现自己的手足麻木或者疼痛。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重视,会引起神经后遗症。手足麻木是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初级阶段。所以,肥胖人士,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应该在出现手指麻木的时候及时测量血糖。

4,更年期综合征。

一些女性在处于更年期的时候,会有手指尖麻木的感觉。不过,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等更年期过去,也会自动消失。

5,雷诺氏综合征。

这类人患者除了手指麻木之外,往往还伴有刺痛、怕冷,不敢触碰任何坚硬物体的现象,需要特别用药治疗。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于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迎香穴清肺热 功效: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合谷穴“降温” 功效: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位置: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4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劳宫穴 功效: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位置: 劳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有哪些

推法指的用指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移动的手法。推法可分为三种,一补法,即向心推,由小指尖推向小指根;二泻法,即离心推,由无名指根推向无名指尖;三平补平泻法,即来回推。 揉法指的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按住某一穴位,不离开穴位本身,带动穴位处的皮肤、脂肪、肌肉等揉动,做左右、上下或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手法。 运法指的用推拿者的左手端平被推拿者的左手,然后用推拿者的右手拇指指腹,从某一穴位开始,做弧形或环形运动至另一穴位,反复循环操作,直至在终止穴位处停下的手法。 分法指的两拇指指腹由选定的穴位

大杼的准确位置视频 大杼的按摩手法

1.正坐,头微微向前俯,双手举起,掌心向后,食指和中指并拢,其他手指弯曲,并越过肩伸向背部。 2.将中指的指腹放在颈椎末端最高的骨头尖(第七颈椎)下的棘突下方,食指指尖所在位置。 3.举手抬肘,用中指的指腹按压,每次左右两侧穴位各按揉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压。

腿抽筋怎么办

按摩委中穴 找到委中穴位的地方,找准位置,然后将中指指尖放在抽筋的腿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这样做具有活血消肿、通络止痛等保健养生功效。 按摩阳陵泉穴 应该有不少人知道阳陵泉穴位在哪里的,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向中医师咨询一下。腿抽筋的时候,首先要找准阳陵泉穴位的位置。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的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这样按摩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按摩足三里穴 将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这

眼周脂肪粒怎么去掉 按摩中冲穴

用大拇指指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感,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按压1-3分钟,有消除眼部脂肪粒的功效,此穴位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小儿推拿治湿疹

1、补脾经、按揉阴陵泉健脾化湿,清肺经、清天河水配合推三关清热解毒透疹;拿肩井、风池驱风散表邪,调和气血;按揉血海,取“治风先治血”之意,清泻血分邪热。 2、补脾经:妈妈以拇指端循宝宝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 3、按揉血海、阴陵泉妈妈可中指指端按揉穴位200次。 4、清肺经:术者一手持宝宝无名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5、清天河水:妈妈一手持宝宝手,另手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6、推三关:妈妈以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推300次。 7、按

感冒鼻塞流鼻涕怎么办小窍门 穴位按摩小窍门

位置:部位位于头部,当攒竹辱沟中点。 按摩方法:将两手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多次重复。然后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发病时每日可增加1-2次。 位置:部位位于鼻翼两侧,鼻直上人发际0.5寸。双手伸直,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沿直线向上推,指腹至发际时,则指尖所在的位置即为眉冲穴。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左右各3分钟。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第二步:补大肠300次

位置:大肠穴位于食指靠近拇指一侧的边缘,长度为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用右手的拇指边缘或者食指、中指两指指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做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的直线单方向推动,频率每分钟200次。

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鼻塞 眉冲穴

位于头部,当攒竹直上人发际0.5寸。双手伸直,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沿直线向上推,指腹至发际时,则指尖所在的位置即为眉冲穴。 吸热生气。主治头痛,目赤,鼻塞,眩晕,癫痫等。 用中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左右各3分钟。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 小儿惊恐夜啼

症状表现:睡觉中时作惊惕,哭啼不安,面色青,稍微有声响则夜啼不已,喜欢抚抱而睡。 清肝、心、肺 用食指、中指指端推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个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可三穴同时推拿。 补脾经 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侧的线状穴位(脾经)。自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 内蕴八卦 用拇指沿着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揉小天心 用拇指揉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100-300次。 掐揉五指节 用拇指指甲掐手背上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各3-5次,再用拇指指端揉各处30-50次。

颈椎总痛按什么穴位可以缓解

经络穴位通过按摩、针灸、艾灸的方法,使人摆脱疾病。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通过按摩这些穴位,身体会舒适许多。 点按风府穴 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 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 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