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中俞偏外敷,有舒筋散风,通络止痛之功,对于肩背酸痛,颈项强直,肘臂冷痛等症有疗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低血压等疾病。

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1.肩颈麻痹,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时就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的现象,可以采用热敷,推拿按摩或是针灸,拔罐等手法,以帮助舒筋活血,消炎止痛。

2.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现象,适度进行按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的作用

肩中俞属小肠经,居于颈下肺上,内应肺尖,为外感风邪易于侵犯的部位,故本穴具有疏风解表,速降肺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的发热和肺失速降的咳嗽气喘,哮喘等证。另外,还有疏经活络的作用,治疗颈项,肩背的疼痛。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穴在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取穴时取坐位,低头,在颈部交界处椎骨高突(即第7颈椎),由此旁开约2横指即为肩中俞穴,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1.选穴取穴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快速取穴: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的功效

“肩中俞”意指胸内部的水湿之气由本穴外输小肠经,该穴具有解表宣肺,活络止痛,清热祛湿的功效,长期按压次穴位,能够使肩部气血运行得到改善,有效缓解肩背疼痛的情况,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咳嗽等;对视力减退,目视不明等症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肩中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中俞配伍应用

配肩井,支沟,治肩背痛;配定喘穴治喘咳;配承泣,丝竹空治目疾;配肺俞,列缺,风门治外感表证。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落枕的症状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两侧俱痛,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凉等因素。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刮痧治疗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落枕的话可以试一试,另外有一个缓解落枕的小方法,就是用吹风机对着肩颈吹10分钟,这样也可以缓解落枕的症状。

相关推荐

肩部拔罐穴位 肩外俞

功效:肩中俞穴拔罐具有缓解肩背疼痛、治疗颈项强急等肩背、颈项痹症。

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外俞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 1.坐位,低头,有颈部交界处椎骨高突(即第7颈椎)往下推1个椎骨的棘突,由此旁开量4横指(即3寸),在肩胛骨内侧缘处,即为肩外俞。 2.坐位,低头,在第1胸椎棘突下,横平肩胛骨内侧缘的垂直线上,颌小头后缘之间的凹陷处。

颈椎病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颈椎病取穴以颈项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取风池,风府,夹脊,肩井,曲垣,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 方法一: 1.患者坐位,施术者施滚法于颈背部,放松两侧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操作3-5分钟。 2.施四指推法于颈项,上背部,配合拇指点按风池,风府,夹脊,曲池,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操作5分钟。 3.施拿法于肩井,风池和两侧项肌,各处操作10-15次。 4.一手托患者下颌,一手按扶后枕部,拔伸颈椎半分钟。 5.施掌根揉法与颈背及上背部,操作2-3分钟。 6,施掌振法于大椎穴,以局部透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

颈椎病刮痧方法

颈椎病刮痧方法解 1.选穴 外关穴、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足三里、血海穴、天柱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合谷穴、局部阿是穴。 不同穴位的刮痧功效: (1)颈椎病选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风池、肩井穴,可祛风通络; (2)选督脉的大椎穴,可祛湿寒; (3)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生气化血; (4)选足太阴脾经的血海穴,可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5)选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可润筋骨、滋阴血、通经气; (6)选手太阳小肠经的肩中俞、肩外俞穴,可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7)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和局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落枕是肌肉痉挛的一种表现,每个季节都可能会发生,发生落枕的原因主要是颈部脉络受损、经气不调,睡觉时颈部的位置不当,或者颈部受到风寒、负重都会引起落枕,落枕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治疗落枕可以用刮痧的方法。 落枕的症状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两侧俱痛,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凉等因素。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

落枕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项背部推拿按摩注意事项

1、一指禅推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自枕骨下经风府推至大椎穴,再以蝴蝶双飞势重点推风池穴,然后自风池经天柱推至大杼穴。 2、滚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以滚法从枕骨下经风府、大椎、肩中俞滚至肩外俞。 3、拿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单手拿双侧风池穴,再拿两侧肩井穴。 4、按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分按风池、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 5、摇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扶住头后枕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颏,轻缓地作小幅度被动环旋活动3次。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

膈俞的准确位置作用 膈俞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位于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再在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膈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