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清胆红素有何临床意义

血清胆红素有何临床意义

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检查胆红素代谢情况对测定肝功能,尤其是黄疸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总胆红素4~19μmol/l、直接胆红素0~7μmol/l,二者之差为间接胆红素。肝脏疾病时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常常反映较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直接胆红素不能由肝细胞和胆管排出,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值升高显著;而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同时有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障碍,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升高,但升高不如胆淤积性黄疸明显;临床上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疾病主要有溶血、gilbert病和旁路胆红素血症。

血清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区别

血清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血清胆红素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处理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所以,血清胆红素是直接与间接胆红素的总称,与总胆红素的意义是相同的。

临床上,根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可对黄疸的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低的原因

总胆红素是由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组成,如果总胆红素偏低和间接胆红素偏低,多考虑间接胆红素偏低引起的。
正常生理现象
当衰老的红细胞较少或者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增强时,间接胆红素就会出现偏低的现象,但这种偏低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没有临床意义。
检测错误
一般来说引起间接胆红素偏低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检测是出现间接胆红素偏低,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则可能是因为间检测结果错误导致的。
缺铁性贫血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经过反复代谢后形成的,而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所以,缺铁性贫血会影响间接胆红素的形成,导致间接胆红素降低。
缺锌

如果长期厌食、挑食,可能导致体内锌元素的缺乏,而锌元素也是引起间接胆红素降低的原因之一。所以儿童体检时出现间接胆红素偏低,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厌食后缺锌引起的。

总胆红素反应什么问题 总胆红素偏低反应什么问题

当衰老的红细胞较少或者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增强时,间接胆红素就会出现偏低的现象,但这种偏低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没有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引起间接胆红素偏低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检测是出现间接胆红素偏低,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则可能是因为间检测结果错误导致的。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经过反复代谢后形成的,而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所以,缺铁性贫血会影响间接胆红素的形成,导致间接胆红素降低。

如果长期厌食、挑食,可能导致体内锌元素的缺乏,而锌元素也是引起间接胆红素降低的原因之一。所以儿童体检时出现间接胆红素偏低,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厌食后缺锌引起的。

掉头发需要检查什么 内分泌检查

内分泌检查对于产后掉头发,更年期掉头发和口服避孕药引起的掉头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血清TSH的检查则对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有临床意义。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图册警告期 日龄较小,血清胆红素在256.5μmol(15mg/dl)左右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嗜睡、拒食、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约半到一天进入痉挛期。

痉挛期表现为痉挛、发热、肌张力增高尖叫、慈祥、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幸存者1~2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减轻或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后遗症期 一般在生后2个月~3岁出现,手足徐动,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有绿牙或棕褐色牙,以椎体外系统受损为主的所谓四联症。上海835例溶血病随访所见的48例胆红素脑病中还有智力落后,抽痉或阵挛、抬头乏力及流涎等症状。

在症状出现时血清胆红素有时反而降低,这或许是胆红素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摄取所致,故不能为此而放松警惕。近年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发现部分血清胆红素171~342μmol/L(10~20mg/dl)的患儿虽无神经症状,但电位曲线的Ⅳ、Ⅴ波形消失、脑干神经传递时间延长,说明听觉神经有功能障碍,这类变化在胆红素下降后又消失。Perlman(1988)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transient subclinical lilirubin neurotoxicity),认为这种胆红素中毒影响是可以逆转,逐渐恢复。

母乳性黄疸值一般多高 母乳性黄疸值多少需要光疗

当胆红素达到342.0μmol/L(20mg/dl),需要光疗。

血清胆红素在342.0μmol/L(20mg/dl)时,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数值有临近核黄疸的危险,因此建议家长们要赶紧带宝宝去就近的医院进行蓝光治疗,让宝宝黄疸尽快消退。

黄疸就是肝炎吗

所谓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从而引起巩膜及其他组织出现的黄染现象。胆红俗代谢过程中,先后产生两种胆红素,即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无论何种胆红素升高,都可能引起黄疸。

黄疽最容易出现的部位是巩膜、黏膜、血管、皮肤等处。因这些组织富含较多的弹性蛋白,后者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如果只有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标准而患者未表现巩膜、皮肤的黄染称为隐性黄疸;只有皮肤等部位的发黄而血清胆红素不升高者,称为假性黄疸。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化工厂”,间接胆红素生成后必须运到肝脏进行转化后排泄。肝脏如出现炎症或其他病变,其转化及排泄胆红素的过程出现障碍引发血清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升高,患者迅速出现尿色加深,巩膜、皮肤发黄等体征。黄疸前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即所谓的黄疸型肝炎。此种黄疸又被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因此,黄疸出现与否,是肝脏受累或出现病变的一个重要体征,但出现黄疸者未必都是肝炎。

临床上把因红细胞过度或过量破坏引发间接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的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又叫肝细胞前性黄疸。

有时又可因为胆囊或胆管部位的病变,如结石、肿瘤、炎症等疾病导致胆红素排泄漳碍,引发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而引发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又叫肝细胞后性黄疸。由此可见,庙床引发黄疸的病因和病种较多,不能笼统地认为都是病毒性肝炎所致。

儿童体检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低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低的原因

总胆红素是由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组成,如果总胆红素偏低和间接胆红素偏低,多考虑间接胆红素偏低引起的。

当衰老的红细胞较少或者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增强时,间接胆红素就会出现偏低的现象,但这种偏低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没有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引起间接胆红素偏低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检测是出现间接胆红素偏低,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则可能是因为间检测结果错误导致的。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经过反复代谢后形成的,而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所以,缺铁性贫血会影响间接胆红素的形成,导致间接胆红素降低。

如果长期厌食、挑食,可能导致体内锌元素的缺乏,而锌元素也是引起间接胆红素降低的原因之一。所以儿童体检时出现间接胆红素偏低,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厌食后缺锌引起的。

肝脏病常见的检查方法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3. 总蛋白(TP)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

4. 白蛋白(ALB)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球蛋白(GLB)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

6. 白/球蛋白比值(A/G)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时称为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7. 总胆红素(TBIL)

临床意义:由于胆红素的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密切关系,它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肝功能指标。黄疸发

生的原因:①胆红素形成过多,如先天性的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等;获得性的败血症、脾功能亢进;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如恶性贫血铅中毒等。②肝细胞处理能力下降,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肝内淤滞性黄疸、代谢障碍及肿瘤所治的肝病变。③肝细胞在肝外的排泄障碍。由结石、肿瘤、狭窄、炎症、寄生虫等所致的胆道梗阻。

8. 直接胆红素(DBIL)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在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升高, 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稍有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阻塞直接胆红素均升高;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也可见直接胆红素升高。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检查抽血最好安排在早上,抽血前一定不可吃任何和东西,因为这样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脂肪肝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的同时,也要找到引发肝脏疾病的源头,我们也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肝脏的调理,效果也是很好的。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检查胆红素有什么意义?肝病专家介绍说,血清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里一项重要的指标,临床上对于肝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出现血清胆红素的偏离正常值的时候,有可能是发生了某些肝肝脏病变,此时建议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

关于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肝病专家指出,血清胆红素的检测是一项综合性的肝功能实验,它与红细胞破坏的程度、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及胆道的通畅等因素有关。

血清胆红素:以凡登白重氮反应区别直接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10分钟的反应作为直接反应,定量直接胆红素。凡登白反反应用催化剂的反应值是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减轻直接胆红素后是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游离型,异常增高是微粒体前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值:1.7~17.1微摩每升。

血清直接胆红素正常值:0~3.4微摩每升。

血清间接胆红素正常值:1.7~13.7微摩每升。

血清直接胆红素站总胆红素的20%~25%。

知道了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以后,肝病专家提醒说,肝脏在血清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当肝脏这几种功能中的一种出现障碍时,都会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引起黄疸。特别是由肝脏疾病的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明显升高,常常反映有较严重的肝细胞损害。此时建议去专业化的肝病医院检查治疗,因为专业化的肝病医院、国际先进的检测诊疗设施、权威的专家队伍、规范高效的治疗方案,是肝病患者康复的前提。

相关推荐

生理性黄疸的检查

相关检查 总胆红素(TBIL,STB) 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 红细胞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测定在生后1周内,均超过34.2μmol/L(2mg/d1)。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205.23μmol/L(12mg/d1),早产儿较足月儿为重,峰值可达17l~205μmol/l(10~12mg/d1),但不超过256.5μmol/L(15mg/d1)。 鉴别诊断 与病理性黄疸相鉴别,注意观察黄疸出现时间和演变情况,如黄疸出现早,在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消退晚,持续不退,或按生理性黄疸消退后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看血清胆红素

黄疸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血清胆红素一般不会≥342μmol/L,重度黄疸病症少见,其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一般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 如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μmol/L(1~3mg/dl),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当然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母乳性黄疸降到多少可以再喂母乳 再喂母乳标准——看血清胆红素

家长可以给宝宝检测血清胆红素,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如果检测到足月宝宝血液中的血清胆红素值降到204μmol/L(12mg/dl),早产宝宝255μmol/L(15mg /dl)的,便可以再次喂母乳。

新生儿融血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效的方法。当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应及时进行光疗。光疗标准是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无并发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疗标准。对高胆红素血症者应采取积极光疗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并连续监测血清胆红素,光疗无效者应进行换血治疗。 2.药物治疗 (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2)白蛋白增加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换血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达到换血标准时需要进行换血疗法。ABO溶血症只

ABO溶血的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效的方法。当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应及时进行光疗。光疗标准是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无并发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疗标准。 2.药物治疗 (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2)白蛋白 增加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换血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达到换血标准时需要进行换血疗法。ABO溶血症只个别严重者才需要换血治疗。 4.预防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和电解质紊乱。

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效吗

肝功能是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肝功能检查在于探测肝脏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常选择几种代表性的指标了解肝功能,如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胆红素代谢功能试验、肝脏染料排泄试验以及各种血清酶检查。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胆道酵素、血清氨、凝血脢时间等。 定期进行肝功检查十分必要。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着多样的生理功能。当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损害时,可引起肝细胞内各种物质代谢的异常,导致血液中与肝脏关的代谢产物和酸含量改变。 肝功能检查主要作

胆红素一个加号什么意思

尿常规检查时胆红素一个加号说明尿液中存在少量的胆红素,这主要是人体的胆汁代谢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引起的,如果平常喝水少就可能引起这种现象。 如果仅仅看着一个指标,是没任何临床意义的。

新生儿黄疸10怎么治疗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常见病症。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但黄疸程度较轻,先见于面颈部,发展缓慢,生后4~5天黄疸最明显,可延及躯干或四肢近端,粪便黄色,尿色不黄,其他情况正常;生后7~10天逐渐消退。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功能更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可延至2~4周才消退。 一、【何为病理性黄疸】 1、如若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05umol/L,也就是四肢及手足心发黄时。③血清胆结合红素 >3 4umol/L。④血清胆红素每天

母乳性黄疸怎么判断 母乳性黄疸怎么诊断

除了家长自己观察外,母乳性黄疸最好请专业医师诊断: 1、病史: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2、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养后观察,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即可诊断。

黄疸的正常值是多少

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成人血中胆红素不超过17,如果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肉眼仍未察见黄疸时,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 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