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时碰上乳腺癌该如何治疗
怀孕时碰上乳腺癌该如何治疗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肿瘤专家说在门诊有人咨询这样的问题:怀孕时碰上乳腺癌该如何治疗呢?
怀孕是件好事情,但是偏偏不巧的是在怀孕时候却得了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主要原因有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病毒,乳腺非典型增生,遗传和家族史,营养因素, 放射线因素等!主要临床表现有乳房肿块, 淋巴结肿大, 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乳头改变等表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怀孕期乳腺癌发病率突增,但是由于其发生在特殊的生理期易被忽视,往往到最后被发现的时候已到中晚期,面对癌症的治疗以及肚子中的胎儿,孕妇会难以去抉择是否该继续妊娠,医生也是非常棘手,那么在怀孕时候时候得了乳腺癌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乳腺癌的发生与晚育有一定关系,随着乳腺癌年轻化的高发,以及现代女性推迟生育年龄,妊娠期发现乳腺癌的几率正在逐年上升,面对乳腺癌的威胁,专家表示,乳腺癌孕妇的生育与生存并不冲突,对于妊娠期头3个月的乳腺癌患者,一般医生会建议停止妊娠。但是如果孕妇坚持生呢?如果孕早期患者假如坚持继续妊娠,需要进行乳房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如果在妊娠中后期发现了乳腺癌,应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手术和化疗的顺序。如果是保乳手术,则应该分娩后再进行放疗。
至于化疗会不会危害胎儿健康,由于胎儿的关系,放疗内分泌治疗在整个妊娠期都不能使用,化疗需要在妊娠3个月后才能使用,总而言之一句话怀孕得了乳腺癌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要有所取舍,不能感情用事!
怀孕后发现乳腺癌需要怎么样的治疗
最新研究表明,怀孕对乳腺癌妈妈反而有积极作用,对病情有帮助。对于乳腺癌准妈妈现在有新的治疗对策:先让孕妇接受化疗,顺利生完宝宝后再行乳腺癌手术。然而宝宝生下来会不会健康?专家说,没有证据证明宝宝一定不会受化疗药物影响,但相信胎盘有一定阻隔作用,这说明乳腺癌的防治还是有效果的。
未生育的乳腺癌患者可以生育吗
对于还没有怀孕的乳腺癌患者,能否怀孕要取决于患者本人是否还有怀孕的机会和能力。因为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都对卵巢功能有影响,导致乳腺癌患者不容易受孕。有研究表明,那些术后生育了孩子的乳腺癌患者比没有生孩子的患者预后好,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但起码说明乳腺癌患者不要因为担心复发风险而放弃做母亲的权利。
乳腺癌患者怀孕要避开复发高峰期
可以生育不代表其生育没有禁忌。为保障自身与胎儿的安全,乳腺癌患者在月经规律、各项身体机能良好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受孕的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据医师介绍,患者应该在内分泌治疗停止半年以上,度过药物的洗脱期才能选择妊娠,否则难受孕,即使妊娠也会影响胎儿健康。此外,不同亚型的乳腺癌有不同的复发高峰,患者选择妊娠前应向专业医师进行咨询,让医生来决定妊娠的时间。
据悉,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高峰是在2年之内;ER或者PR强阳性患者的复发高峰是在5年以后,8~10年的时候复发率最高;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高峰是3~5年。乳腺癌患者术后选择妊娠应当根据自己的乳腺癌类型避开复发高峰期。
怀孕乳后患上乳腺癌怎么办
如在孕早期发现乳腺癌,最好的策略是终止妊娠。但如果在孕中期或者孕晚期发现患有乳腺癌,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案,不一定必须终止妊娠,提前终止妊娠生出的早产儿发生的并发症更高。但是,继续妊娠并不意味着对乳腺癌听之任之,需要通过积极的化疗或者手术治疗来控制乳腺癌的发展。
妊娠期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不同的治疗手段对胎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对胎儿发育影响最大,在整个妊娠期间都应避免;化疗在孕中后期是可以进行的,对胎儿的健康影响不大,其方案选择是参考非妊娠期乳腺癌的常规治疗确定的。
手术后还能再孕
第一条是,如果不幸确诊为乳腺癌,一定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主任表示,乳腺癌孕妇如果真的需要终止妊娠,不要气馁,乳腺癌术后还是有怀孕机会的。
第二条是,如果是怀孕早期,在孕3个月内发现乳腺癌了,请尽量关注孕妇的生命,因为此时,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都不适应在孕妇身上开展,手术麻醉、放化疗等都有可能让孩子流产,而且放疗是明确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而孕期的乳腺癌患者,因为激素变化的原因,病情进展会比非孕期的女性更快,如果不放弃胎儿,随着病情的发展,很有可能大人小孩都保不住。
第三条是,如果是孕中期被发现为乳腺癌,请理性对待乳腺癌的各项治疗手段。综合国外治疗的情况,孕中期可以接受手术切除乳腺癌,术中麻醉导致孩子流产的风险远低于孕早期。同时,手术后孕妇可以接受化疗,化疗的药物可以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种类。孕中期的治疗,需要大人和小孩都作出一些牺牲和让步,以便大人和小孩都能保下来。
第四条是,如果是怀孕最后1个月发现乳腺癌,当然先让孩子生出来,然后再进行后续治疗。
当哺乳期碰上乳腺肿块
哺乳一痛就找“催乳师”?
刘女士是一名职业女性,怀孕10个月以来一直坚持上班。由于工作太忙,无法参与各种的产前、产后知识讲座。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刘女士感觉双侧乳房肿胀坚硬,石头一样,而且非常疼痛,都不能触碰。全家人都十分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别人说催乳师可以帮忙解决,于是刘女士马上上网搜索,联系上一名“资深催乳师”。经过一番“揉搓挤压”,症状未感觉缓解,“催乳师”解释这需要治疗两三天才能见效。
连续两天的“催乳”后,刘女士的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开始发烧了,而且感觉疼痛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刘女士被告知这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但由于延迟了诊治时间,已经发展成为脓肿,必须手术切开排脓。而且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需要暂停母乳喂养。
哺乳期乳腺炎影响母婴健康
章乐虹解释,哺乳期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初期常常出现排乳不畅、乳房胀痛、变硬等,若合并细菌感染,疾病会演变为化脓性乳腺炎,除以上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烧等,必须外科治疗并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全身治疗。若炎症控制不及时,形成乳腺脓肿,需要手术切开脓肿引流,甚至形成乳漏,或需要停止哺乳,对母乳喂养产生严重影响。
如今新妈妈缺乏一定的母乳喂养与乳房保健知识,导致此病症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催乳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不一,甚至某部分是没有医学背景者仅通过短时间培训后即可上岗。由于对乳房疾病的发展、预后、转归了解程度不一,由此而导致患者病情延误、误诊。
重点排查哺乳期乳腺癌
章乐虹表示,由于乳房受到体内激素的影响,哺乳期常有合并某些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甚至乳腺癌。在进行乳腺治疗之前,必须经过专科医生的检查,排除相关乳腺疾病,准确判断病情后方可接受治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病情延误、加重等情况。
哺乳期乳腺疾病情况复杂多变,需要通过专业的诊治以判断病情。她表示,当哺乳期中出现涨奶情况时,可通过增加哺乳频率、使用吸奶器吸奶等措施自行处理;如涨奶情况继续发展,需要专业的乳管疏通治疗;如情况继续恶化,合并细菌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甚至形成乳腺脓肿,则必须进行综合医学治疗。原则是避免因疾病导致无法继续母乳喂养,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
多痣女性易患乳腺癌发病率更高
据美国网站近日报道,美国某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和癌症研究专家进行的两项大规模长期研究发现,女人皮肤上痣的数量与患上乳腺癌的风险相关:与拥有较少痣或没有痣的女性相比,皮肤上痣数量较多的女性更有可能患上乳腺癌。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美国约7.5万名年龄在40岁~65岁的女性进行了为期24年的随访,记录了每名女性左臂上所出现的直径大于3毫米痣的数量。在 控制了引发乳腺癌的其他风险因素(首次来月经和首次怀孕的年龄、进入更年期的年龄)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痣的女性相比,拥有痣数量最多的(15个或更 多)女性被诊断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会高出35%。
第二项研究对近9万名年龄在39岁~66岁的法国女性进行了为期18年的追踪随访,并要 求她们用“没有、很少、很多和非常多”来描述自己皮肤上出现痣的数量。分析结果显示,那些报告拥有非常多数量痣的女性比没有痣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高 出了13%。研究人员还专门考察了绝经前妇女,结果显示,拥有非常多数量痣的女性比没有痣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要高出34%。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医学分册》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痣可能是乳腺癌风险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痣的数量可反映出体内性激素含量的高低,痣的数量较多意味着体内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含量较高,因而容易引发激素分泌失衡,导致癌症。
痣多的女人患乳腺癌风险高,往往很多女性朋友都不会在意自己身上的痣,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问题.所以,女性朋友要多检查自己的身体上的特征.发现不对劲立刻就医.
什么原因导致女性不幸的患上乳腺癌
1 年龄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2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不容易患上该病,但20岁以后发病率就会逐渐上升,45~50岁的女性是发病率较高的年龄阶段,闭经的女性发病率较高,由于乳腺癌而导致死亡的机率也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如果自己家族中的长辈女性有过乳腺癌的发病那么其女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是正常妇女群体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如果乳腺癌患者在患病之前有过乳腺增生乳腺小节等乳腺疾病均可能导致女性患上乳腺增生。
4 月经初潮年龄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如果月经初潮年龄低于13岁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几率是月经初潮年龄高于17岁女性者的2倍多。
5 绝经年龄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绝经年龄高于55岁的妇女比低于45岁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初产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3岁以后的女性无生育史者或者早于33的女性发病率高。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在更年期期间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妇女比不经常食用雌性激素的妇女发病率高。
8 口服避孕药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年轻是情场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比较高。
9 食物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妇女经常吃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增加患上乳腺癌的几率。
什么原因导致女性不幸的患上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不良的生活因素都会造成体质弱化,身体素质下降,从而会引起肾虚,肝虚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会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的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乳腺出现异常的增生组织,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导致癌变,是女性患上乳腺癌。
什么原因导致女性不幸的患上乳腺癌:1 年龄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2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不容易患上该病,但20岁以后发病率就会逐渐上升,45~50岁的女性是发病率较高的年龄阶段,闭经的女性发病率较高,由于乳腺癌而导致死亡的机率也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如果自己家族中的长辈女性有过乳腺癌的发病那么其女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是正常妇女群体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如果乳腺癌患者在患病之前有过乳腺增生乳腺小节等乳腺疾病均可能导致女性患上乳腺增生。
4 月经初潮年龄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如果月经初潮年龄低于13岁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几率是月经初潮年龄高于17岁女性者的2倍多。
5 绝经年龄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绝经年龄高于55岁的妇女比低于45岁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初产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3岁以后的女性无生育史者或者早于33的女性发病率高。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在更年期期间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妇女比不经常食用雌性激素的妇女发病率高。
8 口服避孕药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年轻是情场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几率比较高。
9 食物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妇女经常吃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增加患上乳腺癌的几率。
中晚期乳腺癌转移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转移是怎么回事?据了解,骨头是乳腺癌发生转移最常见的器官,占了70%。“那么,骨转移的发生就意味着治疗进入绝路了吗?”
中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占七成
据了解,中晚期乳腺癌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发生转移,发生转移的器官包括脑、肺、肝、骨等。而骨转移最为常见,转移率高达70%,多发生在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部位。
“无可否认,当中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时候,确实意味着患者已经失去了治愈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更不应放弃治疗。”按照目前的临床经验,乳腺癌一期病人,99%是可以治愈的;二期病人也可以通过终身治疗,维持正常的生活。“即使是出现了骨转移的中晚期病人,在我接诊过的病例中,也有存活十几年的例子。”
一旦发现,马上开始治疗
都骨转移了为什么还要治?原因恰恰是要让患者有质量的活下去。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目的,一方面是阻止患者体内产生更多的癌细胞,使身体状况变差;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骨骼破坏,降低骨折、疼痛等症状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事实上,乳腺癌骨转移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当癌细胞转移到骨骼后,它们在骨骼局部生长,主要的危害是造成骨破坏。例如肿瘤侵犯骨膜形成病理性骨折,产生剧烈疼痛;脊髓转移时癌细胞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等。
正因如此,王宁霞强调,乳腺癌的骨转移不仅应该治疗,而且还得及早开始治疗。“目前,不少患者是出现了骨痛、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后,到医院检查,发现了骨转移,接着才开始治疗。”王宁霞说,但最好的治疗时机恰恰是在骨痛、骨折等症状出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