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的位置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在什么位置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人体肝脏的位置

专家介绍,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和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等各种功能。

那么,人体肝脏的位置在哪?

肝脏作为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成人肝的上界一般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水平,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我们正常的肝脏是呈红褐色的,它的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温馨提示:肝脏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很容易受到损害。平时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从而使肝功能出现异常,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肝脏,此外,如果发现自己肝功能异常,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选择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详细检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积极给予治疗。

人体肝脏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是人体最大的重要实质性脏器,一般重约1200克~1600克。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约为体得的1/40~1/50;小儿肝脏的重量经贸部占体重的1/20。

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上界与膈穹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相当于叩诊的相对浊音界)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出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肝脏,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的邻近脏器为左叶上面膈邻近心包和心脏。右叶上面膈邻近右胸膜腔和右肺,因此肝右叶脓肿有时侵蚀膈面而波及右胸膜腔和右肺。

右叶后缘内侧邻近食道,左叶下面接触胃前壁,方叶下接触幽门,右叶下面前边接触结肠右曲,中部近肝门处邻接十二指肠。后边接触肾和肾上腺。

肝脏的位置

心肝脾肺肾被称为“五脏”,他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五脏”出现病变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表现出来症状一般是很明显的。当然也有例外的,如肝脏疾病前期一般表现出来疾病并不明显,在肝脏出现病变的前期,由于肝脏缺少敏感的神经,所以在前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既然肝脏疾病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那是不是肝脏的疾病只有到了晚期才能检验出来呢?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需要说肝脏的疾病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检查来了解,如体格检查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脏在人体中的位置。

从体表投影上看,肝脏的前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骨,后方上界平第8胸椎。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肝脏的前方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肋弓下缘左上行,到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向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所以体检时,肋弓下不能触到肝脏。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脏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厘米,站立和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配合呼吸来触摸肝脏,就是这个原因。

以上就是肝脏在我们人体中的位置,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需要肝脏在我们体内的位置比较偏,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体位检查检查出他的大体情况,当然,由于体格检查只是比较简单的检验,如果我们需要了解肝脏详细情况还需要做其他有针对性检验。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肝脏在人体的位置 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的位置

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脏在什么位置

人的肝脏在什么位置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而有效的防治肝病以及及时的发现病情,首先应该对肝脏有一处很好的了解,如肝脏在人体内的作用、肝脏在什么位置、肝脏是一种什么样的器官以及肝脏出现问题的症状有哪些等等。

肝脏是人体内先进的一个消化性腺体,对于肝脏在什么位置这个问题,肝脏是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大部分被右肋骨覆盖,并且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是不能在肋骨下触及肝脏的,不过婴儿则是可以从右肋骨下触摸到肝脏的。另外肝脏的的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代谢,解毒、分泌胆汁、造血凝血等作用,当然肝脏的功能远远不只有这些。

不过肝脏在什么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肝脏的位置会随着呼吸而上下浮动2-3cm,一般情况下肝脏的上边缘在右肋的第5根肋到第6根肋的位置,下边缘在第8到9根肋的位置。

知道肝脏在什么位置以后,如果肝脏发生病变的话,可能会伴有肝区疼痛也就是右上腹部疼痛。并且可能还会有恶心、想吐、没有食欲,疲倦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非常类似胃肠疾病的症状很容易被肝病患者忽略,不过如果伴有肝区疼痛的话就需要引起注意了,所以了解肝脏在什么位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有肝病史的人,这对于及时发现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肝脏在什么位置以及肝脏的一些基本情况应该有所了解了,目前我国的肝病患者数量还是比较惊人的,肝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并且治疗不恰当的话,还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肝在什么位置

一、肝在什么位置?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肝在什么位置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二、身体哪个部位痛才是肝疼?

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肝区疼痛的位置位于右侧季肋部,也就是肝脏的体表影射区域位置。肝区疼痛是因为许多内脏神经的感受器分布于肝、胆组织中,肝脏发生炎症或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肝区疼痛感觉。

肝俞的位置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椎体(第9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肝的位置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脏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

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脏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在什么位置

一、肝在什么位置?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二、身体哪个部位痛才是肝疼?

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肝区疼痛的位置位于右侧季肋部,也就是肝脏的体表影射区域位置。肝区疼痛是因为许多内脏神经的感受器分布于肝、胆组织中,肝脏发生炎症或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肝区疼痛感觉。

三、肝疼的原因有哪些?

出现肝区疼痛或不适,首先不能以为是病情的恶化而过于紧张、担心,肝主情志,应排除心理因素,保持好心态。引起肝区疼痛的原因很多,因为肝、胆组织中分布着许多内脏神经的感受器,一旦肝脏发生炎症或接受压力、温度或化学性刺激,就可形成冲动,传入大脑,产生疼痛、压痛甚至绞痛或针刺样、烧灼样感觉。

肝区疼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时候也可出现在身体健康的人身上。肝区疼痛时要积极找出发病原因,并对疼痛或不适的部位、规律、伴发症状等应做初步的判断,若是劳累或熬夜等原因引起的,而经过休息不能缓解或继续加重,建议去医院检查肝功、B超等检查,注意保肝治疗。

四、出现肝区疼痛,可从以下几点来缓解:

1、观察肝区疼痛症状,认真观察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范围,观察乙肝患者肝区疼痛的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等。

2、按三级止痛的方法应用止痛剂。

3、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4、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5、局部轻轻按摩,不可用力,否则易致肿块破裂或扩散。

6、饮食、心理因素上的调节?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肝脏的位置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右叶上方与右胸膜和右肺底相邻;肝左叶上方与心脏相连,小部分与腹前壁相邻;肝右叶前面部与结肠相邻,后叶与右肾上腺和右肾相邻;肝左叶下方与胃相邻。

肝的上面隆凸称膈面,朝向前上方,与脆弯窿相适应,能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隔面借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部,即左叶和右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凹凸不平,称为脏面,朝向后下方,与腹腔器官相邻。脏面的中部有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的遗迹;右侧纵沟的前部容纳胆囊,后部紧接下腔静脉。横沟叫肝门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由此进入肝脏。

相关推荐

经拔罐位置示意图 拔罐拔哪些部位养

太冲穴:疏解郁,调气理血,化湿通经。主治:头痛目眩,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胁腹满痛。 行间穴:养明目,调营活血,泻热通经。主治月经过多,闭经,失眠,遗尿,膝肿,下肢内侧痛等。 三阴交穴:疏理气,滋阴补肾,健脾利湿,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主治腹痛,腹胀,腹泻,便溏,肠鸣。 太冲穴:太冲穴是气血调度纵贯,在这个穴位拔罐可以帮助舒畅气机,改善气郁结。 阳陵泉:阳陵泉是胆经上的穴位,在这个穴位拔罐能舒筋活络,有助胆气生发,而和胆互为表里,因为同时也能增强脏生理功能。

子宫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中部,膀胱与直肠之间。其位置可随膀胱与直肠的充盈程度或体位而有变化。直立时,子宫体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子宫底伏于膀胱的后 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成人正常的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姿势,前倾即子宫轴与阴道轴之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弯曲。 子宫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宫诸韧带、盆膈、尿生殖膈及会阴中心腱等结构维持,这些结构受损或松弛时,可以引起子宫脱垂。子宫可分为底、体、峡、颈四部,其上端钝圆隆起,位于两侧输卵管子宫口以 上的部分为底;下段窄细呈圆柱状的部分为颈,是炎症和

颈椎位置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大家可以用手在脖子后上方摸到一个很大的凸起,从这里向上1节,向下6节,都属于颈椎。 颈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向上支撑头颅,向下连接后背腰腹。颈椎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支架作用。第一颈椎与头颅的枕骨相连接,与下面几节颈椎一起 支撑着头部和后背。二是保护脊髓神经、血管。颈椎椎体相互连接,之间构成的神经、椎动脉血管和脊髓的通道。三是运动杠杆作用。颈椎最上面两节,是颈部活动 的枢纽,帮助颈部屈伸和旋转,完成点头、仰头、左右转头的动作。

中泉穴位置 中泉穴位位置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总伸肌肌腱桡侧凹陷中。 中泉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上当阳池穴与阳溪穴连线的中点处。 中泉穴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总伸肌腱桡侧凹陷中。左右计2穴。 取穴方法:中泉穴在腕背侧横纹上,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生理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腕背侧韧带(伸肌支韧带)指伸肌腱。(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手背支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桡动脉腕背支分布。 作用:理气宽胸,调和气血。 中泉穴主治胸闷,胃痛,吐血,心胸疼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

肾的位置

肾脏的位置:右肾门针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针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门的体表投影:在腹前壁位于第9肋前端,在腹后壁位于第12肋下缘与竖脊肌外缘的交角处,此角称肾角或背助角。肾病变时,此处常有压

春季助长推拿方法 春季助长第八步:捏脊

功效:脊柱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捏脊可刺激五脏背腧穴(心、、脾、肺、肾)。五脏皆调,自然可以活气血,调节睡眠。 位置:脊柱两侧1.5寸。 手法:捏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拇指在前,拿-提-捏-放,左右交换,波浪状前进。捏的时候,拇指向前,与食指轻扣在一起,用食指的指间关节轻轻地贴着皮肤,用拇指轻轻提着皮肤。捏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皮肤的松紧度和胖瘦程度,做到拿捏有度。

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俞主治疾病

俞属膀胱经,位于背部,为脏精气直接转输之处,故善于舒理气,清利胆,用于治疗胁肋胀痛,黄疸;平潜阳,熄风镇惊宁神的作用,用于头痛,眩晕,癫狂等症治疗;由于开窍于目,本穴还可以用于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阴不足所致的视物不清,夜盲症治疗。

艾灸俞的功效 艾灸俞的准确位置

俞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的位置

肾脏的位置:右肾门针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针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当肾有病变时,触压或叩击该区,常有压痛或震痛。

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俞归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人体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