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新生儿这5种可怕胎记
当心新生儿这5种可怕胎记
在中国古代,认为痣多的孩子聪明,是“智多星”。而在国外,对于痣也进行过研究,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皮肤学专家维罗妮卡·巴塔耶领导的一项研究就发现:身上痣多的人长寿。
英国科学家发现,染色体端位上的端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一个人的寿命长短,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结构,随着细胞老化和失去分裂能力,端粒会逐渐缩短长度,所以,端粒愈长显示细胞老化愈慢。研究还发现,痣多的人尽管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可能高一些,但是他们衰老得慢,而且不易罹患与老化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而与身上痣的数量小于25颗的人相比,痣的数量超过100颗的人,端粒更长,这意味身上痣多的人比痣少的人更长寿,能多活6~7岁。
根据统计,胎记引起的疾病有40多种,但常见的只有4-5种,如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症、色素失调症等。所以很容易就被爸爸妈妈所忽略。
可怕胎记一:先天性痣
胎记之中痣是最常见的,痣有大有小,有光滑的,也有长毛的。大约1%的新生儿宝宝会长这种痣。
它的形状不规整,小的直径仅为2毫米左右,大的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无论什么样的痣,尤其是开始长大或者颜色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应该及时找皮肤科医生检查。虽然大多数痣都是良性的,但也有少数这类的痣后来会发生恶变,甚至有可能发展为皮肤癌,如果面积较大就应该进行治疗,应引起重视
可怕胎记二:草莓斑
草莓斑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胎记,通常这种胎记会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或胸部,多为红色或紫色。是毛细血管没有同身体的其他血管接通的结果,刚出生时很少发生,通常在出生后4-6周时才会形成出现。
而且草莓斑在开始时通常是一片苍白的区域,随后很快变成一块深红的凸出斑块,很像草莓的光亮表面。有的可能不凸出于皮肤,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
因为草莓斑大多在八、九岁前自行消褪,很少需要治疗。如果长在脸面等地方,必要时可用激光等进行治疗。不论长在哪个部位的草莓斑迅速增大,并明显高出皮肤表面时,也应请皮科医生检查。
可能胎记三:暗红色斑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一般在宝宝的太阳穴、脸蛋等处,有着色斑。开始时,宝宝的皮肤依旧平滑,色斑的形状和大小各异,界限很分明,这种色斑通常也叫做单纯性血管瘤。
而且这种红斑是先是桃红色的,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它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变成淡紫色。暗红色斑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多数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长在眼睑上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进行治疗。
但也有些能自然消失,如果是长久存在的,可以使用激光对某此较大的斑块进行治疗。葡萄酒渍偶尔也与其他疾病有联系,爸爸妈妈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可怕胎记四:“蒙古斑”
还有一种色斑通常呈暗青或淡灰青色,常常长在宝宝的屁股上,也可能分散在腰部、背部等处,且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不等,界限不是十分明显。这种色斑只不过是沉淀在皮肤表面的色素而已,在宝宝入学前几乎都会自然消褪。到目前为止,蒙古斑无恶性化的病例报告出现。
可怕胎记五: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又红又紫的痣,是由皮肤深处的血管膨胀而引起的。它就像是一个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一般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就没什么异样,他们有些可能在青春期前会自行消失,也有可能永久存在。
如果它们影响美观,或者长在危险的地方,比如在气管附近,就需要手术切除,或者是有增大的趋势也应及时治疗。
因此,如果这些痣在短时间内出现较明显的增大、色素不均、脱毛、痒痛、出血时,就要高度防范了,需要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防止发生皮肤病变。保险起见,也可以进行预防性切除。对于痣,不要自行挑破,以避免感染,或者引起皮肤真皮层的损伤。
冬季,当心新生儿冷伤
病因
·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的特点决定了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
·寒冷环境或保温不当可增加新生儿的热量流失;
·新生儿严重感染、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和硬肿。
表现
新生儿冷伤多见于出生3日内或早产新生儿,发病初表现为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等症状,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低体温:肛表测温常<35℃ ,严重的甚至<30℃;
·硬肿: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有水肿的患儿,指压后有轻度凹陷。硬肿发生顺序是: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常有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碍表现;严重时可呈现休克、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表现。
·病情分度:根据临床表现,病情可分为轻、中和重度。
宝宝出生13天身上脱皮 妈妈必知:新生宝宝皮肤的那些事
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体位,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分布全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新生儿有不适感,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很少超过一周。有的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的现象。
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几种胎记暗藏的疾病信号
1.橙红色斑(或鲑鱼红斑)
约1/3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这种胎记。它是一种小的、淡红色的斑块,通常平铺在皮肤上。多出现在后脖颈上、两眼中间、前额以及眼睑上。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多数会逐渐消失。
2.蒙古斑
这种胎记平坦、光滑,一出生时就有,常见于臀部或腰部。它们多为淡蓝色,也可能是蓝灰色、蓝黑色。这种胎记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在黄色人种中很常见,通常在学龄前会逐渐消失。
3.草莓样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这种胎记通常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或胸部,多为红色或紫色。草莓样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形成,可能不突出于皮肤,也可能稍稍高出皮肤的草莓状柔软肿块。虽然不会消失,但对健康没有影响。
4.海绵状血管瘤
它就像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通常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就没什么异样,并在青春期前会消失。
以上胎记不需要治疗,但以下几种胎记就要格外当心了:
5.暗红色斑(葡萄酒色斑)
刚出生时,这种红斑是桃红色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变成淡紫色。多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且面积比较大,暗红色斑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多数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长在眼睑上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进行治疗。
6.咖啡牛奶斑
它的颜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这种胎记多为椭圆形,多出现在躯干、臀部和腿部。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颜色变深,一般不会带来健康问题。如果同时出现好几个比硬币还大的胎记,就很可能与神经纤维瘤有关,要马上咨询医生。
7.先天性痣
约1%的新生儿会长这种痣。它的形状不规整,小的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的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这类痣有可能发展为皮肤癌,如果面积较大就应该进行治疗。
胎记与疾病
我们都知道,一些新生儿身上天生会有一些印记,或大或小,或深或浅。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胎记。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胎记与疾病的关系。
专家介绍说,大多数胎记无痛无害,但有些却可能是疾病的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橙红色斑(或鲑鱼红斑)。
约1/3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这种胎记。它是一种小的、淡红色的斑块,通常平铺在皮肤上。多出现在后脖颈上、两眼中间、前额以及眼睑上。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多数会逐渐消失。
2.蒙古斑。
这种胎记平坦、光滑,一出生时就有,常见于臀部或腰部。它们多为淡蓝色,也可能是蓝灰色、蓝黑色。这种胎记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在黄色人种中很常见,通常在学龄前会逐渐消失。
3.草莓样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这种胎记通常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或胸部,多为红色或紫色。草莓样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形成,可能不突出于皮肤,也可能稍稍高出皮肤的草莓状柔软肿块。虽然不会消失,但对健康没有影响。
4.海绵状血管瘤。
它就像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通常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就没什么异样,并在青春期前会消失。
以上胎记不需要治疗,但以下几种胎记就要格外当心了:
5.暗红色斑(葡萄酒色斑)。
刚出生时,这种红斑是桃红色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变成淡紫色。多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且面积比较大,暗红色斑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多数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长在眼睑上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进行治疗。
6.咖啡牛奶斑。
它的颜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这种胎记多为椭圆形,多出现在躯干、臀部和腿部。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颜色变深,一般不会带来健康问题。如果同时出现好几个比硬币还大的胎记,就很可能与神经纤维瘤有关,要马上咨询医生。
7.先天性痣。
约1%的新生儿会长这种痣。它的形状不规整,小的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的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这类痣有可能发展为皮肤癌,如果面积较大就应该进行治疗。
新生儿红色胎记辨别
1、作为家长鉴别新生儿红色胎记主要可以经由按压法、观察法等方法来识别。新生儿红色胎记经由按压可以出现褪色,褪色后皮肤颜色跟周围的正常颜色相仿或变得苍白,放开后能迅速复原,或按压时面积缩小,放松后恢复原状,胎记就一般不会有颜色的变化。观察法主要是经由观察胎记的颜色变化、大小变化等情况来识别,而胎记一般不再会生长。用了它让婴儿没有红色胎记,那样就可以让婴儿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了!
2、新生儿红色胎记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3-0.5%,体现是—个或数个境界清楚的淡紫红色、淡紫色和红色的斑块且大小不相等,起初不高出皮面,若不治疗到中老年时可呈结节状增生,压之易褪色。大部分损害于额面部,颜色可以有一定变化,常又哭又闹。用力或洗澡遇到热的时候颜色加深。病变可遍布于全身,以面部、颈部、四肢为最常见。病变范围随患儿生长而不断扩张,不会自己消失。
3、新生儿红色胎记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为双波长血管病变cynergy工作站,它是由美国赛诺秀公司研发的新一代血管性病变治疗设备,能够有效的祛除表浅的红色血管,并深入到真皮内部,清除深在的蓝色血管。其协同作用使得治疗效率大大提升,副作用明显减低。
如何辨别宝宝哪些胎记是血管瘤
血管瘤预防一、胎记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生理现像
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
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可以说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记只是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必须积极治疗。例如有些海绵样的血管瘤增生过快,会造成肢体残缺,不只外观不好看,还造成功能障碍。甚至血管瘤扩张速度太快时,会形成组织坏死,过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机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长了毛的兽皮样黑痣,可能日后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癌变,癌细胞转移后导亡。
二、胎记颜色的简易诊断
黑色胎记:黑色素细胞痣、先天毛发性黑色素母斑、兽皮样黑痣、斑痣青色胎记:蒙古斑、太田母斑、伊藤母斑、青色母斑
褐色胎记:咖啡牛奶斑、贝克氏母斑
红色胎记:葡萄斑、焰色痣、草莓样血管瘤
紫色胎记:皮肤静脉瘤、海绵样血管瘤
肤色胎记:表皮母斑、皮脂母斑、结缔组织痣
宝宝有红色胎记的原因
专家说,胎记在医学上称为“母斑”或“痣”,是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异常的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初生几个月后才慢慢浮现。胎记一般可分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见的色素型包括太田母斑、先天黑色素母斑、咖啡牛奶斑等,血管型则包括葡萄酒色斑、草莓样血管瘤等。 胎记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生理现象,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
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记只是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必须积极治疗。例如有些海绵样的血管瘤增生过快,会造成肢体残缺,不只外观不好看,还造成功能障碍。甚至血管瘤扩张速度太快时,会形成组织坏死,过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机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长了毛的兽皮样黑痣,可能日后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癌变,癌细胞转移后导致死亡。
如果你的宝宝身上有异样的胎记,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诊治,以免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哪些宝宝胎记需要治疗
宝宝刚出生,发现身上有胎记,于是爸妈就会关系,新生儿胎记需要治疗吗?治疗胎记有必要吗?专家表示,有些新生儿胎记需要爸妈提高警惕,可能会危及到宝宝的健康。
新生儿胎记有必要治疗吗?
对于形形色色、奇形怪状的胎记,家长们并不了解,更不用说分辨了。各位新爸爸妈妈和准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这些胎记。如咖啡母斑、毛细血管瘤、毛痣等则需高度重视,及早治疗胎记。对于一些对身体没多大危害的色素痣、太田痣,则不用过于担心。
新生儿胎记哪些需要治疗?
暗红色斑(葡萄酒色斑) 婴儿刚出生时,这种红斑是桃红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变成淡紫色。多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且面积比较大,暗红色斑由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多数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长在眼睑上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进行治疗。
咖啡牛奶斑 它的颜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这种胎记多为椭圆形,多出现在躯干、臀部和腿部。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颜色变深,一般不会带来健康问题。如果同时出现好几个比硬币还大的胎记,很可能与神经纤维瘤有关,要马上咨询医生。
先天性痣 约1%的新生儿会长这种痣。它的形状不规整,小的直径为2毫米左右,大的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这类痣有可能发展为皮肤癌,如果面积较大就应该进行治疗。
草莓样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这种胎记通常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或胸部,多为红色或紫色。草莓样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形成,可能不凸出于皮肤,也可能是稍稍高出皮肤的草莓状柔软肿块,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如果有增大的趋势则应及时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此胎记就像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通常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就没什么异样,有些在青春期前会消失。如有增大应及时治疗。
看完以上内容,新生儿胎记有必要治疗吗?希望爸妈能找到答案。新生胎记的种类和形成原因有很多种,如果爸妈新生儿出生有胎记,最好能及时与医生沟通,面对有可能发生病变的胎记,最好及早的治疗。
季节变化应当心新生儿肺炎
在这乍暖还寒、风凉气燥变化无常的春季里,天气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新生儿肺炎、百日咳、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春季常见流行病,但这些疾病又好发生在宝宝不同的年龄阶段,因此父母对这些疾病进行预防时,可根据宝宝情况而各有侧重点。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发病年龄以生后最初10天较多。
症状表现
新生儿肺炎的特点是症状常不典型,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可以无咳嗽、呻吟、无呼吸困难,仅表现为一般状况不好,如反应差、哭声无力、不吃奶、吃奶呛、口吐白色泡沫、精神萎糜或烦躁、常有体温不升。少数唇周及肢端发紫或变苍白,鼻翼扇动,呼吸浅快,不规则、呈点头样呼吸、重的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憋气和窒息。
预防方法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
2.防止胎内感染。如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新生儿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3.搞好环境卫生。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庭人员接触新生儿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新生儿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目的。
新生儿最常见的5种胎记
胎记的种类
大部分的胎记都是由于细小血管的非正常聚集所致,不痛不痒,对宝宝健康没有影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胎记种类:
鲑鱼斑无害但十分常见,出生时常见于眼皮、鼻子、上嘴唇以及后颈,为微红色斑点,无需治疗,大部分在婴儿时期会逐渐淡化消失。
草莓斑通常表现为粉红的斑点,由皮肤退色引起。宝宝刚出生时为红色的小点,不太明显,出生几个月后可能会变成凸起的红色肿块,随后逐渐萎缩消失,基本不会留疤。三分之一的宝宝在3年内可恢复,约一半的宝宝会在5年内恢复,70%则在7年左右恢复,极少数需要激光和类固醇治疗。
蜘蛛斑这种胎记是由于血管扩张造成的,以网状或蜘蛛网状出现,基本会在1年后消失。色素痣这种浅棕色的斑点可见于全身任何地方,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颜色较浅,很少会逐渐变深。
红葡萄酒斑多为亮红色或紫色,见于全身,为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可用激光去除,也可化妆遮盖。
蒙古斑多见于深色皮肤婴儿的背部和臀部,无害,为深青色,会逐渐淡化消失。
当心新生儿患上“硬肿症”
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身体受冷引起的,因此又叫寒冷损伤综合症,多发生于寒冷的时节,好发于早产、低体重、出生时窒息以及身体有感染的宝宝。通常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发生硬化,并且,同时伴硬化部位出现水肿,主要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周内。
宝宝因何发生皮肤硬肿症?
宝宝出生前,一直生活在妈咪充满温暖羊水的子宫中,这里有适宜他们生长发育的温度,通常为37.2℃-37.3℃,不受任何寒冷刺激,在这种温度下,因而体温能保持比较恒定。在出生后,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新生小宝宝皮下容易发生凝固的饱和脂肪酸,要比大人高出3倍,因此,大人在体温从36℃降至17℃时,皮下脂肪才发生凝固,而宝宝在体温降到35℃时,皮下脂肪就会出现凝固。加之刚出生的宝宝,皮下脂肪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表面积相对体重较大,如果妈咪给宝宝保暖得不好,便会使刚刚从温暖的羊水中出生的宝宝,散失掉身体的很多热量,尤其是在天气寒冷时。特别是早产儿,由于脂肪量比较少,因此身体产生热量的贮备力差,患严重感染或窒息的宝宝,因脂肪产热的过程受到抑制,也比其他宝宝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脐部护理不当当心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在宝宝出生1周时发病,故民间又称“四六风”或“七日风”。又因细菌是经脐部侵入且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口紧闭,故又名“脐风”及“锁口风”。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入侵引起的。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在土壤中可以存活数年。长时间未使用的金属制品或有锈迹的金属制品上都附有破伤风杆菌。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剪刀、线绳结扎脐带或接生者的手未消毒,破伤风杆菌都会通过脐带侵入体内;如在已坏死的脐带上盖未消毒的棉花或包布,破伤风杆菌容易在坏死的脐带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外毒素毒力很强,对神经组织具有强大的亲和力,破伤风外毒素传至脊髓及脑干,与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亦可造成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因此,接生时所使用的剪刀、敷料等用具必须煮沸1小时或在高压蒸汽中蒸5分钟才能消灭破伤风杆菌。产妇应尽量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分娩,以防接生工具出现意外导致宝宝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