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痔疮用什么泡脚比较好 地榆黄柏方凉血解毒

痔疮用什么泡脚比较好 地榆黄柏方凉血解毒

配方:地榆,芒硝各50克,大黄,当归各30克,黄柏20克。

用法:将上述药材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加水2000毫升煎汤,取汁加入芒硝融化后搅匀,先熏洗患处,坐浴20分钟,再将剩余药汤加温浸泡双足,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7日为一个疗程。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生津,适宜于内痔外脱,肛门水肿疼痛及血栓性外痔。

痔疮外痔特效药

治疗痔疮的六种中成药

1、化痔丸

由盐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

2、痔疮内消丸

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痛,主治痔疮肿痛、肛门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两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

痔疮内消丸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

3、化痔栓

由苦参、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止血收敛,主治痔疮出血、肿痛、肛门坠胀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入1粒,严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4、槐角丸

由槐角、地榆炭、黄芩、枳壳、当归、防风组成,功效清肠止血,疏风利气,主治风邪热毒、湿热之邪所致的痔疮、脱肛、肠风下血等症。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5、地榆槐角丸

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组成,功效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主治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痔疮、便秘、肠风便血、肛门肿痛等症。一般每次1丸,每日两次口服。服该药时忌辛辣,孕妇忌服。

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组成

6、痔康片

由槐花、地榆炭、金银花、黄芩、大黄等制成,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痔疮肿痛、便血、肛门灼热下坠、大便秘结等。每次服3片,每日两次,7天为1疗程。部分患者服用此药后有轻度腹泻,停药或减少服用量即可缓解,孕妇禁用。

常见治疗痔疮的偏方有哪些

首先,黑木耳是一种不错的治疗痔疮的食物。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其次,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其次,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好的治疗痔疮的偏方,大家需要注意。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哺乳期痔疮怎么治疗比较好

其实哺乳期的女性治疗痔疮的话,还是选择中药的方式比较安全一些。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中药的偏方,希望可以帮助起到治疗的效果。

方一: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方二: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方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 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方四: 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 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六: 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 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方七: 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常见痔疮的偏方有什么

说到痔疮,相信大家都不会十分的陌生,一方面是由于现在这种疾病的高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痔疮的治疗比较的麻烦,那么,痔疮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的偏方呢?下面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认识。

首先,黑木耳是一种不错的治疗痔疮的食物。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其次,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其次,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好的治疗痔疮的偏方,大家需要注意。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总之,通过对于痔疮的治疗的一些知识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是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认识和了解了,在生活上养成比较良好的生活的习惯,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希望大家做好这方面工作。

民间6小方可远离痔疮

方一: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方二: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方三: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方四: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六: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混合痔疮的偏方两则

快速治疗痔疮的偏方1:

【辨证】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

【方名】治痔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出处】邹桃生方。

快速治疗痔疮的偏方2:

方药:黄芩10克,黄柏、全当归、甘草各8克,紫荆皮、赤芍、槐花各15克,地榆12克,生地18克。

功效:化痔、消肿、止血。 主治:痔疮初起或数年未愈者。痔已形成瘘管者不适于本方。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5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辣椒、五香粉、胡椒、咖喱、巧克力、酒等辛热之品,否则,引起痔疮重新发炎肿痛或出血,前功毁于一吃!

治疗痔疮的六种中成药

1、化痔丸

由盐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

2、痔疮内消丸

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痛,主治痔疮肿痛、肛门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两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

3、化痔栓

由苦参、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止血收敛,主治痔疮出血、肿痛、肛门坠胀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入1粒,严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4、槐角丸

由槐角、地榆炭、黄芩、枳壳、当归、防风组成,功效清肠止血,疏风利气,主治风邪热毒、湿热之邪所致的痔疮、脱肛、肠风下血等症。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5、地榆槐角丸

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组成,功效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主治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痔疮、便秘、肠风便血、肛门肿痛等症。一般每次1丸,每日两次口服。服该药时忌辛辣,孕妇忌服。

6、痔康片

由槐花、地榆炭、金银花、黄芩、大黄等制成,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痔疮肿痛、便血、肛门灼热下坠、大便秘结等。每次服3片,每日两次,7天为1疗程。部分患者服用此药后有轻度腹泻,停药或减少服用量即可缓解,孕妇禁用。

紫草油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紫草油是由紫草、当归、地榆、黄芩、黄柏、甘草、白芷、冰片等多味药组成,以麻油加热提取。颜色似血,性寒,善走血分,能凉血、活血。

哪些中药治痔疮

1.1、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功效:此中药偏方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1.2、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功效:本中药偏方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1.3、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功效:本中药偏方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治疗痔疮中药外治法

1.内服方:

刺猬皮10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生地榆15克,槐角15克,五倍子6克,大黄6克,桃仁10克,黄芩10克,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2.熏洗方:

荆芥、川椒、薄荷、白花蛇舌草各15克,金银花、苦参、芒硝、大黄各30克,水煎1000毫升,先熏后洗,每日1~2次或便后熏洗。

凡痔疮患者,不论内痔、外痔、混合痔或肛裂,出现肛门肿痛、便血、肿物脱出、瘙痒、渗液等症状,均可应用以上方法,每次以7~10天为1个疗程。

3.血瘀型:患者局部血瘀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瘙痒不适、肛门有异物感,或轻微便血、瘀阻作痛。治宜活血散瘀,给予逐瘀痔疮汤:地榆30克,五倍子20克,穿山甲10克,皂刺10克,水蛭10克,地龙20克,枯矾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4.湿热型:患者体内湿气、热邪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治宜清热燥湿,给予湿热痔疮汤:槐角20克,黄柏15克,蒲公英30克,菊花15克,紫花地丁30克,连翘30克,苦参15克,蛇床子30克,泽泻20克,土茯苓2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5.肠热型:患者肠道热毒较重,常有便血、色泽鲜红,伴有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痔核脱出、灼热疼痛。治宜清热解毒燥湿,给予清热痔疮汤:黄柏20克,胡黄连10克,大黄6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地榆30克,槐角20克,五倍子15克,虎杖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地龙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常见治疗痔疮的偏方有哪些

首先,黑木耳是一种不错的治疗痔疮的食物。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其次,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其次,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好的治疗痔疮的偏方,大家需要注意。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缓解痔疮喝什么茶 槐花六味煎

配料:炒槐花、炒侧柏叶各12克,炒荆芥、枳壳、地榆各9克,黄芩6克。

制法:水煎2次,取汁兑匀,当茶频饮,每日1剂。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痔疮出血。

治疗痔疮的偏方有哪些

痔疮偏方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 克,桃仁20 克,土茯苓 30 克,白芷15 克。水煎外用, 每日1 剂,日用2-3 次,先加水2500-3500 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 分钟;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痔疮偏方二:

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痔疮偏方三:

槐花,地榆各10 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 克,枳壳10克,黄芩5 克,胡麻仁15 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痔疮偏方四:

乌梅,五倍子各10 克,苦参15 克,射干,炮山甲各10 克,煅牡蛎30 克,火麻仁10 克。 水煎服,日1 剂,日服2 次,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吃什么中药治痔疮

[方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方为邹桃生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方二]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方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本方为凌朝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适用于痔疮。

[方四] 浮萍适量。水煎,趁热擦洗患处。本方适用于痔疮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方六] 柞树叶30克。捣烂敷患处。本方源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适用于痔疮。

[方七] 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相关推荐

如何自己治疗痔疮

痔疮药物治疗应根据分类和具体出现的症状分别施治。 一、便血 便血是内痔和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轻者会周期性发作,重则连续出。如果是喷射状出血,10天左右就可能导致贫血。所以一旦出现便血应及时治疗。 1、简便验 (1)用干槐花20克泡茶喝。 (2)凝血酶原蛋白酶2支溶于5ml生理盐水灌肠,每日1~2次。 2、成药 (1)用各种痔疮栓纳肛,每天2次。 (2)口服药可选择地榆槐角丸、云南白药、迈之灵、龙血竭胶囊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 3、中药治疗 李某,男,70岁。痔疮便血三年,用过很多痔疮药,但就是不管用。他去

老年人痔疮怎么办

1、老年人如何治疗痔疮:偏治疗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为邹桃生,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本偏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

痔漏的治疗偏

[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本为邹桃生,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二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

哪些中药治痔疮

哪些中药治痔疮 1、治疗痔疮的外敷法 1.1、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功效:此中药偏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1.2、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功效:本中药偏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1.3、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

治疗痔疮的偏

[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本为邹桃生,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二] 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 本产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 [三] 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

肛门瘙痒痛肿什么原因 痔疮

肛门瘙痒痛肿不排除是痔疮的可能,因为痔疮不仅会因为引起肛门瘙痒,还可能会因为外痔引起肿胀、疼痛。 药材: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功效: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药材: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制法: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

痔疮的最佳治疗偏

[一]: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本为邹桃生,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二]: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麻油适量。前药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擦患处。本适用于湿热而致痔疮。[三]: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本

能治疗痔疮的中草药

桑耳粥: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有祛风活血作用,用于肠风痔血。 苍耳粥:苍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苍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有祛风消肿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症。 牛脾粥:牛脾1具,粳米100克。将牛脾洗净,每次用150克,细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此能健脾消积,适用于脾虚食滞,兼治痔疮下血。 意见建议:[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

怎么治便血比较好

对于便血的治疗,先要考虑清楚的就是便血的原因。因为便血是有多种原因引发的,比如说血液性疾病,痔疮,直肠癌等都会引发便血。那便血怎么治疗效果好呢?听听专家的讲解。 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

痔疮的偏

为什么会患上痔疮呢?痔疮主要是指的人的直肠最下端的粘膜底下和肛管的皮肤下面的静脉丛之间出现了扩张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出现静脉团,这样就形成了痔疮。特别是生孩子的时候更容易造成痔疮的出现,治疗痔疮小偏有没有? [一]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本为邹桃生,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适用于痔疮。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