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的形态
鲅鱼的形态
鲃鱼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全体几成长菱形,体长一般在40厘米左右。头小,稍尖,头的背部成弧形。吻钝,稍向前突出。口端位,成马蹄形;唇厚,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联,唇后沟不相联,上颌突出。须2对,前对比后对稍短。下咽齿3行,侧扁,顶端微弯。鳞大,侧线鳞28~32。背鳍条3,8、9,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硬刺强大,后缘有粗糙的锯齿,背鳍起点前有一平卧向前的倒刺。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臀鳍条3,5,末端可达尾鳍基。背部微黑色,腹部白色,多数个体的鳞片前缘呈黑色,近尾鳍基部有一黑斑,幼鱼更为明显,有时腹鳍和臀鳍末端稍带黑色。
鲅鱼的介绍
鲅鱼也叫蓝点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Scomberomorussinensis,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的俗称还有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长0.26--0.52米,最长可达1米,重20公斤,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鲅[bà]鱼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口大,吻尖突,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大连自然博物馆的“鲅鱼王”标本重260多斤,2.64米,20多岁。
鲅鱼和鲐鲅鱼区别
鲅鱼和鲐鲅鱼区别如下:
鲅鱼
鲐鲅鱼
1、从体高辨别:鲐鲅鱼鱼体较高,呈椭圆状;鲅鱼鱼体较长,呈圆状。
2、从背鳍辨别:鲐鲅鱼两个背鳍间距较远;鲅鱼两个背鳍紧靠。
3、从尾鳍辨别:鲐鲅鱼尾鳍上下各有5个小脂鳍;鲅鱼尾部上下各有8-9个小脂鳍。
4、从颜色辨别:鲐鲅鱼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斑纹,腹部淡黄色;鲅鱼背侧为黑蓝色,并有许多黑色圆形斑点,腹侧银灰色,腹部为灰白色。
鲅鱼有什么生活习惯
当今鲅鱼的主要渔场在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4至6月为
蓝点马鲛 春汛,7至10月为秋汛,盛渔期在5至6月份。捕捞方法为流网、机轮中层拖网及钩钓等。在资源充沛的五六十年代,5至6月份的渤海湾是捕鲅鱼的好季节,太阳摸山前下流网,网浮、标芒绵延十几里,翌日晨起,常有三四千尾,体重三四千克的喜人收获。鲅鱼性凶悍,每年6至10月中旬常游弋于岸边浅水处追食,其流线的形体、极高的游速、锋利的牙齿,似猎豹追杀猎物,惊恐的小鱼四处逃窜,常有慌不择路而冲上岸边礁石“起排子”,惊现鲅鱼飞身捕食的壮观场景。当值此时,垂钓者乐此不疲,礁石、舷边“甩鲅鱼”,盼上钩。鲅鱼体型较大,吃钩迅猛,钓感挺刺激,而成垂钓者的一大乐事。
种群分布
鲅鱼居上层,游速快、喜活食,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9克、脂肪2.5克。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做罐头或咸干品。民间有“山有鹧鸪獐,海里马鲛鲳”的赞誉。大连人对鲅鱼食用颇有创意,有久负盛名的系列知名小吃,如鲅鱼丸子、鲅鱼烩饼子、红烧鲅鱼等,已成大连的名吃,外地
游客慕名来连,以争相品尝为快。尤其是鲅鱼氽丸汤,那真是丸香、汤鲜、味美的海鲜一绝,更是四季皆宜、老少皆宜、中外皆宜、食客同赞的人间美食。与大连隔海相望的威海,同样也是吃鲅鱼的大市,鲅鱼饺子、鲅鱼包子、熏鲅鱼等等都是威海人创造的美食,慕名而来品尝的游客人数众多。
鲅鱼分为两种:“鲐鲅和燕鲅”为前者体型较小,25厘米左右,后者则在40至50厘米以上。市场上卖的“燕鲅”相对大脊间刺少,肉质也要好一些,但产量也相对“鲐鲅”要少一点。由此,刺少的“燕鲅”更适合做为烹制馅料的食材,“鲐鲅”则更适合用红烧、煮焖等方式烹制。当然,“燕鲅”用来红烧、焖煮也是相当美味的。
鲐鱼与鲅鱼的区别
鲐鱼俗称鲐鲅鱼,也有叫它鲭或青花鱼的。鲐鱼与鲅鱼的主要区别在于鲐鱼体形短粗,身上有青绿色的花纹,而鲅鱼则细长,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点。
鲐鱼属鲭科海鱼类。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位偏背方,波状。背鳍2个,第2背鳍较小;臀鳍与第2背鳍同形,其后各具小鳍5个。尾鳍叉形。体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两侧在胸鳍水平以上有深蓝色的不规则斑纹。分布于我国沿海。另有一种叫羽鳃鲐,鳃耙长而扁,呈羽毛状,从口腔即可看到。体被圆鳞,胸部鳞片较大,仅分布于南海。
鲐鱼和鲅鱼兜属于海水鱼类。体型基本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鱼,通
称为鲐鲅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体高辨别:鲐鱼鱼体较高,呈椭圆状;鲅鱼鱼体较长,呈圆状。
从背鳍辨别:鲐鱼两个背鳍间距较远;鲅鱼两个背鳍紧靠。
从尾鳍辨别:鲐鱼尾鳍上下各有5个小脂鳍;鲅鱼尾部上下各有8-9个小脂鳍。
从颜色辨别:鲐鱼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斑纹,腹部淡黄色;鲅鱼背
侧为黑蓝色,并有许多黑色圆形斑点,腹侧银灰色,腹部为灰白色。
如何挑选鲃鱼
在生活中购买的食物时如果没有挑选好,买回来吃起来口感就会有不一样,所以掌握一些挑选食物的方法能够买到更多新鲜和营养的食物,下面一起看一下什么样的鲅鱼好。
不管是红烧鲅鱼、清蒸鲅鱼、香酥鲅鱼、鲅鱼丸子、鲅鱼饺子……可以说怎么做都好吃。鲅鱼体形似纺锤,背青色,白色的腹部如丝绸肚兜,一条一条摆在那儿,滑溜溜,光闪闪,像水洗过的瓷器,非常引人食欲。不过挑选鲅鱼可真是大有讲究,下面就教您几个小妙招。
一摸肚子:鲜鲅鱼的肚子很有弹性,手指一按就会立刻恢复原状。
二看鱼皮:有鱼皮破损的情况说明可能被细菌感染,选鲜鲅鱼尽量挑选鱼皮完整紧实的为好。
三查破损:有的鲅鱼会在腮部和肛门处有破口,这不是捕捞时候挤破的而是因为鲅鱼体内的细菌感染使其胀破的,所以不要贪便宜购买这两处破损的鲅鱼。
四观鱼眼:新捕捞上来的鲅鱼,鱼眼湿润明亮,不会凹凸或者干瘪。
鲅鱼的体态
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 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鲅鱼的体态特征
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鲅鱼 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鲐鲅鱼有毒吗
鲐鲅鱼在平常的生活中是不怎么容易食用到的食物,食物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还有性质,即使不常见的食物也是相同的道理例如鲐鲅鱼也是这样的,只要是属于鱼的食物都是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的,不过每种食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对身体有益的,一面则是有毒的一面,只要正确了解才可以。
不管是食用什么品种的食物,食用之前都是需要去了解这些食物是否可以食用,适宜与不适宜哪些人食用,会不会有毒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得到答案才能够更好的去食用它们。那么鲐鲅鱼有毒吗?
鲐鲅鱼的血非常有毒性,很多人吃后会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在食用这种鱼时,一定要将其内脏及鱼血去除干净方可安全使用.
鲐鲅鱼:其他中文名:青占鱼,鲭,青花鱼,白腹鲭,日本鲭,俗名花辉、青辉、青花,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经济型食用鱼。鲐鱼与鲅鱼的主要区别在于鲐鱼体形短粗,身上有青绿色的花纹,而鲅鱼则细长,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点。
横切面呈扁椭圆形,腹部普通为银白色,体侧正中侧无明显斑点,体青绿色,具有细密而明显的波状纹,背鳍硬棘9至13枚;背鳍软条11至12枚;臀鳍硬棘1枚;臀鳍软条12至14枚,脊椎骨31个,体长可达100厘米。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位偏背方,波状。背鳍2个,第2背鳍较小;臀鳍与第2背鳍同形,其后各具小鳍5个。尾鳍叉形。体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两侧在胸鳍水平以上有深蓝色的不规则斑纹。分布于我国沿海。另有一种叫羽鳃鲐,鳃耙长而扁,呈羽毛状,从口腔即可看到。体被圆鳞,胸部鳞片较大,仅分布于南海。
鲐鱼和鲅鱼都属于海水鱼类。体型基本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鱼,通称为鲐鲅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从体高辨别:鲐鱼鱼体较高,呈椭圆状;鲅鱼鱼体较长,呈圆状。从背鳍辨别:鲐鱼两个背鳍间距较远;鲅鱼两个背鳍紧靠。
鲐鲅鱼是有毒的鱼,有很多人食用用鲐鲅鱼制作出来的食物吃了后都会出现过敏的现象,也许是因为在处理鲐鲅鱼的内脏时没有弄干净造成过敏的现象。所以不管在食用什么样的食物之前都要去了解清楚这些食物的特性还有适宜的对象,最主要就是能不能够食用。
鲐鲅鱼的特征
横切面呈扁椭圆形,腹部普通为银白色,体侧正中侧无明显斑点,体青绿色,具有细密而明显的波状纹,背鳍硬棘9至13枚;背鳍软条11至12枚;臀鳍硬棘1枚;臀鳍软条12至14枚,脊椎骨31个,体长可达100厘米。
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位偏背方,波状。背鳍2个,第2背鳍较小;臀鳍与第2背鳍同形,其后各具小鳍5个。尾鳍叉形。体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两侧在胸鳍水平以上有深蓝色的不规则斑纹。分布于我国沿海。另有一种叫羽鳃鲐,鳃耙长而扁,呈羽毛状,从口腔即可看到。体被圆鳞,胸部鳞片较大,仅分布于南海。
鲐鱼和鲅鱼都属于海水鱼类。体型基本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鱼,通
称为鲐鲅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体高辨别:鲐鱼鱼体较高,呈椭圆状;鲅鱼鱼体较长,呈圆状。
从背鳍辨别:鲐鱼两个背鳍间距较远;鲅鱼两个背鳍紧靠。
从尾鳍辨别:鲐鱼尾鳍上下各有5个小脂鳍;鲅鱼尾部上下各有8-9个小脂鳍。
从颜色辨别:鲐鱼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斑纹,腹部淡黄色;鲅鱼背侧为黑蓝色,并有许多黑色圆形斑点,腹侧银灰色,腹部为灰白色。
糖尿病人能吃鲅鱼吗
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控制摄入的盐在六克以下才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清淡,也就是任何增加代谢压力的食物都不要乱吃,那么糖尿病患者能吃鲅鱼吗?
鲅鱼也叫蓝点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鲛”,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的俗称还有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长0.26--0.52米,最长可达1米,重20公斤,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鲅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大概与它游泳较快有关。除鲜食外,也可加工制作罐头和咸干品。青岛人喜欢做熏鱼,鲅鱼是最佳选择,风味独特的熏鲅鱼,是佐酒下饭的美味佳肴。
1.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
2. 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
3.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
糖尿病人能吃鲅鱼吗
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控制摄入的盐在六克以下才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清淡,也就是任何增加代谢压力的食物都不要乱吃,那么糖尿病患者能吃鲅鱼吗?
鲅鱼也叫蓝点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鲛”Scomberomorussinensis,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的俗称还有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长0.26--0.52米,最长可达1米,重20公斤,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属暖性上层鱼,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鲅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大概与它游泳较快有关。除鲜食外,也可加工制作罐头和咸干品。青岛人喜欢做熏鱼,鲅鱼是最佳选择,风味独特的熏鲅鱼,是佐酒下饭的美味佳肴。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克多、脂肪2.5克,肉坚实味鲜美,营养丰富。其肝是提炼鱼肝油的原料。蓝点马鲛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Japanesespanishmack—erel,日文名为サヮラ。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出口口岸: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营养分析
1.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
2. 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
3.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
上文我们介绍了糖尿病患者既不可以吃太甜的东西,又不可以吃太咸的东西,任何容易增加代谢压力的食物都不要吃多。上文提到的鲅鱼有丰富的营养,而且鲅鱼有非常高的食疗功效,所以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鲅鱼的。
孕妇能吃鲅鱼吗
孕妇能吃鲅鱼吗?
孕妇能吃鲅鱼。
孕妇吃鲅鱼的好处: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鲅鱼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新鲜的鲅鱼含有很多鱼油、卵磷脂,对宝宝发育也有好处,孕妇可以多吃。
孕妇吃鲅鱼需注意:一定要食用新鲜的鲅鱼肉,在烹调前,应去掉鱼内脏、鱼鳃,并将鱼洗净,鱼切段后要用水浸泡几小时,可以去除部分毒素,然后充分加热,宜采用烧烤煮、油煎等方法。烧制鲐鲅鱼时,可适量放些醋,也可以使组胺含量下降。此外,鲅鱼含脂肪较多,易生油烧现象,陈变后还会产生鱼油毒,如不经处理,食后易中毒,须加注意。
柳叶鱼形态特征
柳叶鱼是胡瓜鱼科,油胡瓜鱼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北极洋、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之温寒带海域。
下颌明显突出于上颌。
柳叶鱼 侧线鳞170~220。背鳍软条10~14,臀鳍鳍条17~24。
柳叶鱼
脂鳍延长而成长方形,长度可达背鳍长之1/2。最大可达25公分,通常为15公分。雄鱼臀鳍稍呈弧形。体侧有二条稜状突带,一条由鳃孔至尾柄,另一条则是由胸鳍至腹鳍,并延长至臀鳍。体背侧暗褐色,腹面银白色。鳃盖上常散布一些黑色小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