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没中暑刮痧会红吗 中暑的原因和症状

没中暑刮痧会红吗 中暑的原因和症状

中暑常发生于夏季或长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缺乏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体质虚弱,过度劳累均可诱发本病。

中医认为:本病乃因暑湿秽浊之气耗伤气阴或蒙蔽清窍所致。

中暑的病情有轻症及重症两种。轻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口渴、发热不出汗、烦躁不安、全身疲乏、肢体自觉酸痛等。重症病人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有肢体发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全身冷汗,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昏迷、腓肠肌痉挛及四肢抽搐等。

如何调理防中暑

在中医看 来,暑气最易损伤人的津气。因为夏天温度高,人的毛孔处于舒张状态,津液很容易通过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在津液外泄的同时,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此时也会 出现一些耗气的症状,比如乏力、懒言等。如不及时治疗,便会出现重度中暑而晕倒的情况。我们称这种中暑为阳暑,主要是夏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病症,是在烈日 下劳作或长时间待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引起的,也就是中医学所说“动而得之者为阳暑”。中阳暑的主要原因就是“热”,其表现有高热、汗出、烦躁、口渴 多饮、小便短赤等。

针对阳暑,我们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呢?我们知道,既然阳暑是受热后伤津耗气所致,所以治疗应以清热补气为主。

绿豆熬汤清暑热绿豆汤是清热的佳品。《开宝本草》记载:“绿豆,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绿豆 汤能清热解暑、止渴利水,既是夏季的防暑饮品,也是治疗中暑良药。另外,经常食用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等,在大暑伤津耗气时节也有益气作用。

盛夏补水是关键炎炎夏日,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盐分减少,身体因严重缺少水分,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但是,喝盐水要少量多次,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另外,多饮茶水也是一个防暑的好方法。

瓜果蔬菜经常吃要多吃一些凉性蔬菜,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凉薯等。还可多吃一些水果,如西瓜或苹果等。西 瓜甘甜多汁、清爽解渴,具有清热除烦、止渴解暑、宽中下气等功效。苹果性平,味甘酸,具有补心养气、生津止渴、健脾和胃的作用,且营养丰富,对身体极其有 益。另外,桃子和香蕉也是不错的防暑水果。

刮痧按摩防阳暑防治中阳暑,可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处刮痧。刮痧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除了刮痧之外,按摩风池穴、太阳穴也可以起到治疗中暑的好效果。按摩风池穴可疏风清热、开窍镇痛。按摩太阳穴可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中暑急救方法 刮痧治疗中暑

当发现患者出现中暑的症状时,可以采取刮痧的处理方法。

刮痧就是用食指和中指蘸点凉开水,然后揪鼻梁和脖子等处,如果有痧则会很轻易就出现红,甚至紫黑色,颜色越深表示越严重,这样能让中暑的病人很快恢复正常。

刮痧可以治疗中暑吗

刮痧治疗中暑的机制是通过器械的作用,将皮下及深层组织的气滞血瘀,经络组织等病变使其呈现于体表,从而达到缓解中暑所致的不适症状。

中暑刮痧的具体做法是:取凉水半碗,先用少许凉水沾湿局部肌肤,操作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屈曲,先后在病人鼻梁上部,甲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和腰大肌处捏皮肤数次,直至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即可。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夏季中暑怎么办?

一、刮痧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使用刮痧方法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多数病人刮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刮痧无效,则应及早找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二、刺血

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中暑后刮痧哪个部位 没有中暑会刮出痧吗

没中暑刮痧也可能会出痧的。

刮痧后皮肤变红或者出现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即为出痧,也称为痧象,是一种经络瘀毒反映在体表的临床综合征,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痧象,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中暑,只要身体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刮痧后都是可能会出痧的。

中暑刮痧的方法 中暑刮痧三原则

刮痧正确做法如下:

1、理想间隔时间应等痧色全褪掉,约五到七天;

2、避免用硬币、铁汤匙等坚硬材质,采用磁器等光滑的材质较佳,并以含油的润滑剂做介质,以免损伤皮肤,导致纤维化;

3、颈肩大肌肉顺向,从头向脚单向刮、轻轻刮,刮到出痧,有红就停,因为伤于暑的病人气往上冲,会有头胀、头晕不舒服的感觉,刮痧把气带向下方,人才会舒服。

刮痧治疗中暑

刮痧治疗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总称。

根据中暑的程度可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指病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跳动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在此三级中,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可应用刮痧的方法治疗。而对重症中暑,临场除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外,应急送医疗机构处理,不在刮痧治疗之列。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

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

刮痧的具体操作如下: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附图)。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出痧后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宜)。

刮痧的注意事项

1)夏季刮痧时,应回避空调风扇直接吹;

2)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相关推荐

中暑刮痧有用吗 刮痧的禁忌症

虽然中暑后可以刮痧,但并不是说所有中暑的人以及任何部位都适合刮痧: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者禁刮,防止因刮痧流血不止; 3、心脏病出现心理衰竭者,肾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中毒水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动作要轻;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易用刮痧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冬天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体内的体温调节出现了紊乱情况。特别是颅脑病患者、老弱人群、产妇尤其容易发生中暑中暑严重引起抽搐、死亡、永久性脑损害、肾脏衰竭。 冬天温度不高,一般在室外很难发生中暑的情况。但是冬天室内的温度高,空气流通不良,这也引发“冬季中暑”。常见的中暑原因有:小孩子保暖过度;洗澡中暑;空气流通差;饮料喝多也中暑。 冬季中暑在小孩子容易见到。家长给孩子过度的保暖,但是新生儿是通过皮肤散热,一旦被悟得过久,宝宝散热能力受到影响,身体的温度就升起。这种情况下,婴儿需要加速呼吸排放

立秋做什么运动好 立秋刮痧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汗腺的分泌能力,对治疗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症状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经常刮痧,能补养精气,解除疲劳、增强免疫力。刮痧一般用刮痧板,刮痧板可以用小瓷勺代替。最常刮也是见效最快的刮痧部位是背部脊椎的两旁。刮痧的时候要把整个背部分为上中下三段,先刮上段,然后才是中段和下段,每一段都从左边刮起,每条线大概刮15-20遍。刮痧过后,如果身体有出现明显的红色,表明人体比较健康,有积存太多的毒素;刮完以后如果呈现鲜红色,深红色,紫红色甚至殷红,就意味着人体血液内毒素沉积

暑夏刮痧细节要注意

夏季是我们最容易出现中暑的季节,在夏季很多人都喜欢采用刮痧的方法来治疗中暑以及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刮痧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夏季人体阳气升发,正是治病祛寒的好时机,不少医院和中医诊所都打出“冬病夏治”的特色服务来招揽生意。刮痧疗法做为传统中医养生最实用的方法,对治冬病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每个人体质不同,在刮痧时要关心的注意事项也不同,那么夏天做刮痧有哪些细节要留心? 中医刮痧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夏天刮痧可以防治中暑,但是刮痧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看看刮痧要注意什么

刮痧出现红点说明什么

刮痧出现红点是一种出痧的现象。 身体里如果有风寒、暑湿、热、淤血阻络等,都能刮出痧。这是因为这些症状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经络不通,从而引起血淤,而刮出来的痧就是这些血淤部位表现出来的现象。 出痧的多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因不同,出痧量就不同。刮痧刮出红点说明身体说明身体的毒素堆积在表皮,属于比较轻微的症状,患者不用担心,刮痧后出现的红点自行消退,不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背部刮痧中暑

方法是用一把陶瓷勺子,上面涂上精油或者橄榄油(甚至食用油都可以,作用是润滑)。然后捞起衣服,从背部沿着脊柱骨从上往下,以对方能耐受的力度往下刮。刮完后,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 如果你搞不清楚1.5寸、3寸的长度到底有多少,也也可以满背部刮痧,只要遵循一条一条,由背部从上往下刮的顺序,刮满整个部位就可以。 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因为中暑是身体过热了,但热散不出去,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小孩淘气四处乱跑,露天工

后背刮痧后有红点怎么回事

后背刮痧后有红点是一种出痧的现象。 身体里如果有风寒、暑湿、热、淤血阻络等,都能刮出痧。这是因为这些症状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经络不通,从而引起血淤,而刮出来的痧就是这些血淤部位表现出来的现象。 出痧的多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因不同,出痧量就不同。刮痧刮出红点说明身体说明身体的毒素堆积在表皮,属于比较轻微的症状,患者不用担心,刮痧后出现的红点自行消退,不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刮痧的好处有哪些

好处是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有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刮痧有不适应人群的,这些人刮痧相反有害,如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

中暑刮痧疗法

(一)症状 本证在临床上分轻重两型,表现各不相同。轻证表现为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面红为阳暑;若见精神疲惫,肢体困倦,胸闷不畅,为阴暑。而重证则见壮热无汗.肌肤灼热,面红目赤,口唇干燥,神志昏迷,手足痉挛或抽搐。 (二)治法 (1)选穴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穴位、合谷、内关。 放痧穴:大椎。 (2)定位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哑门: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O.5寸,第一颈椎脊突下。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

中暑刮痧刮哪里 刮百

位置:百穴位于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