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健身运动五禁忌

老人健身运动五禁忌

1、憋气运动。老年人多有肺气肿,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养活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参加。

2、忌争强好胜。老年人不论参加哪些项目运动,重在参与、健身,不能运动过于激烈,不要一心想与别人争高低。否则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还可能因易碰撞、摔倒、激动而发生意外。

3、忌急于求成。老年人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时间适应阶段,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

4、忌晃摆旋转。老年人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力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动迟钝。因此像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应忌讳,否则易发生危险。

5、忌过分激动。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参加体育运动会时,老年人要正确认识健身运动的目的和意义,正确对待胜负和成绩,正确处理好健康、友谊和比赛的关系。不能因一时的胜负而过分激动,否则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的发作。

老年人健身意义重大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老年是人生的一个美好阶段,有着与少年、青年和中年一样的魅力。在近日章丘举行的全国老年门球比赛中,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活力四射,绝不逊于风华正茂的青年。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深入人心,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更是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而老年健身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对老年人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健康随时受到威胁。老年人健身意义重大,体育健身运动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血液循环,提高血液细胞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的抵抗力,防病治病。郑明兰是郑州铁路局门球队的队员,她逢人便说体育健身的好处:“我是个门球爱好者,从1987年开始打门球。在那之前我已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手、脚关节都变形,最严重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住。后来我迷上了门球,每天都打10个小时的门球,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好了,我和队友都得了好多个全国门球比赛的冠军。”健身运动对于老年人的好处和意义,无可置疑。老年人的健身运动不仅强健了自己的身体,更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帮一”、“一带一”、最后形成“滚雪球”式的发展形势。

积极开展老年健身运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老年人具有四个优势——“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时空优势、年龄优势”,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章丘是一个地处山东的小城,老年健身覆盖率为95%以上,多次拆工厂、建老年健身场地,老年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一个县级市的老年健身事业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章丘市长毕筱奇说:“积极开展老年人健身运动使我们凝聚了人心,使更多的老年人心想着政府,积极出谋划策,发挥余热,保证了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开展也带动了整个城市向‘体育大市’方向迈进,使更多的人们投入健身、有更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也使整个城市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而最重要的是,老年人通过健身身体好了,疾病少了,政府在医疗保障上的支出就会减少,从而保证了政府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章丘经济的发展保障了老年健身的发展,反过来,老年健身的发展也给章丘带来了生机活力和凝聚力,推动了章丘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个小城市是这样,对于我们整个国家也是这样。”

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中,老年人是中坚力量,中青年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和学习上,只有老年人闲暇时间长,能够充分开展体育健身运动。对于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开展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因人而易。老年人身体较弱,甚至许多老年人以治病为目的进行健身,这就要求老年人健身要运动量适中,不能过于激烈,把运动转变为“科学健身”。在不同的地区,按照各自的条件可以开展不同的项目,不能一概而论,盲目统一。在我国,老年健身运动的开展有明显的不足,就是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上。中国门球协会的秘书长王瑞霞王瑞霞说:“在韩国,科学研究对于健身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每个项目都进行研究,哪一个项目适合哪一类人,都有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从而能够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科学健身。而在我国,许多人包括老年人都是依托于兴趣去从事一种运动,只是追求乐趣,而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

适合高龄老人的健身方法

老年人的健身方式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例如健康状况、性别、年龄等等。由于我国老龄阶段的划分是把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高龄老人健身运动的方法中龄老人和低龄老人也可参照,这要因人而异。

中高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参加健身运动必须谨慎从事。高龄老人由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故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否则容易造成骨关节、肌肉的损伤。高龄老人运动之后,身体恢复过程慢,如果一次练习过于劳累,身体得不到恢复,反而会使身体机能下降。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参加健身运动时,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切不可勉强,应待恢复后再练。此外,高龄老人健身运动最好要有医疗监督,健身运动前后检查身体,记录运动前、中、后的心率和血压,有条件时做心电图,根据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必要时要更改运动项目。

高龄老人应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

由于我国老龄阶段的划分是把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高龄老人健身运动的方法中龄老人和低龄老人也可参照,这要因人而异。

中高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参加健身运动必须谨慎从事。高龄老人由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故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否则容易造成骨关节、肌肉的损伤。高龄老人运动之后,身体恢复过程慢,如果一次练习过于劳累,身体得不到恢复,反而会使身体机能下降。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参加健身运动时,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切不可勉强,应待恢复后再练。此外,高龄老人健身运动最好要有医疗监督,健身运动前后检查身体,记录运动前、中、后的心率和血压,有条件时做心电图,根据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必要时要更改运动项目。

男人健身运动后的禁忌

一、不能立即休息

剧烈运动后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

二、不可马上洗浴

运动后如马上洗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

三、不宜大量吃糖

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觉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响体力的恢复。因此,剧烈运动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食物。

四、不能饮酒解乏

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机能会处于亢奋状态,此时喝酒会使身体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进入血液,对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会比平时更甚。长期如此可引发脂肪肝、肝硬化、胃炎、胃溃疡、痴呆症等疾病。运动后即便是喝啤酒也不好,它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使关节受到很大的刺激,引发关节炎症。

高龄老人怎么做健身运动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

中高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参加健身运动必须谨慎从事。高龄老人由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故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否则容易造成骨关节、肌肉的损伤。高龄老人运动之后,身体恢复过程慢,如果一次练习过于劳累,身体得不到恢复,反而会使身体机能下降。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参加健身运动时,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切不可勉强,应待恢复后再练。此外,高龄老人健身运动最好要有医疗监督,健身运动前后检查身体,记录运动前、中、后的心率和血压,有条件时做心电图,根据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必要时要更改运动项目。

由于我国老龄阶段的划分是把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上述高龄老人健身运动的方法中龄老人和低龄老人也可参照,这要因人而异。

老年人怎么科学的健身运动

做好健身运动是实现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对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人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和频率,并应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由于年迈体衰多病,老年人健身运动起点强度应以轻度活动即低能量运动为主,根据研究结果,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死亡率降低2.5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减少35%,说明低能量运动也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轻度运动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以直接从中度运动开始,至于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

老年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由于生理心理文化素质各异,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做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根据研究7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

另外运动锻炼还要讲究科学性,一些常规的运动习惯不一定科学,比如人们习惯于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以及猝死发病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活动为妥。如在清晨健身,运动量应尽量小一些。另外,常说的一句中国古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被当做老年人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从近代医学观点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饭特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科学研究证明在餐后60分钟血压由139mmHg下降到129mmHg,而心率上升15次/分钟,中度运动后有些人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高血压的运动禁忌有哪些

高血压患者通常喜欢用运动的方法来治疗该病,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运动的,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是怎样介绍高血压的运动禁忌的,希望患者要注意:

① 高血压的运动禁忌: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 高血压的运动禁忌: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 高血压的运动禁忌: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 高血压的运动禁忌: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哪些健身运动有益老人健康

一、热水洗脚,凉水洗脸、洗澡

85%的老人喜欢通过洗澡来锻炼身体。高志宽爷爷每天晚上都要用热水洗脚,凉水洗脸,这也是多数获奖者的习惯。98岁的徐祥心爷爷眼不花,耳不聋,他说自己洗澡也是一种锻炼,先用热水泡,然后再用凉水擦身体。坚持了几十年后,站在记者面前的徐爷爷,就像七八十岁一样,根本看不出快要100岁了。

二、散步。

95%以上的获奖者有散步的习惯,每天到楼下散步,夏天则每天至少三次。离休后20多年没有住过院的刘凌玉爷爷说,自己身体好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坚持散步。不管春夏秋冬,刘凌玉爷爷每天都要散步两公里。今年81岁的高志宽爷爷则每天走1万步。

三、骑自行车。

70%的获奖者喜欢骑自行车,很多人70多岁了,但是仍然把自行车当做交通工具。胡多隆老人说,买菜,串门儿等,他都喜欢骑着自行车。

73岁的杨秀珍曾经骑着自行车,走了三个月,到达海南岛。骑着自行车,他曾到过海口市、拉萨市、烟台市等。她说,自从1991年参加了沈阳市老年健身自行车队以后,自己的生活像是重新开始了一样。原来,她有肾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慢性肠炎……还有好多怪名字的病。现在好了,通过骑自行车,这些病全没了。

四、游泳,练太极拳

得过心脏病的宋宗福说,他和6年前相比,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通过游泳和打太极拳,他在刚刚结束的免费体检中全部合格,并且获得了最佳养生奖。他从65岁开始游泳,通过锻炼,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全部好了。

五、爬山

退休18年来,王镇湘老人和老伴就开始到全国各地旅游,他们爬过泰山、华山、五台山、庐山等,每次都是自己上下山,从来不坐缆车。在获奖的老人中,一半以上经常旅游,而且是老两口一起去。

六、按摩和头部保健

60%的老人喜欢按摩,而且是自己给自己按摩。每天晚上,宋宗福都要用木梳梳头发600下,坚持了5年后,效果很好。同样通过按摩,83岁的李新生很好地控制了胃病和动脉硬化。

80多岁的孙鹏老人把自己的按摩方法交到了评委组:每天入睡前和清晨各做一遍,先从上至下按摩腹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揉肚脐眼四周,各做100下。然后对耳、鼻、齿、眼进行相应锻炼和按摩,坚持10年后,身体健康。

老人健身的诸多注意事项

健身运动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有诸多讲究,老人健身不仅要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而且要在科学的运动处方指导下进行锻炼。1990年美国运动医学会曾推荐老年人体育锻炼运动强度阈值为最高心率(220-年龄)的60%,相当于最大摄氧率的50%,心率为110—130次/分,每周3次,每次20—60分钟。但以65岁以上的健康老人而言,上述运动强度就是经常参加锻炼的,也会感到疲倦、气喘和出汗;如果是没锻炼过的老人或者患病老人,马上就会受不了,只得中途停止锻炼。

针对这些情况,美国心脏学会于1992年发表正式声明,一反美国运动医学会的传统观点,明确指出:1、缺乏体力活动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任何强度或类型的体力活动,均能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性。3、无论是冠心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均可从体力活动习惯中受益。为了鼓励更多的美国人参加健身活动,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名推荐,并经美国心脏学会、美国体力和运动总统委员会、美国衰老研究所等数家学术团体赞同,于1995年1月发表了题为《体力活动和大众健康》一文,对强度运动提出质疑:

第一、认为美国运动医学会原来推荐的体育锻炼方案,运动强度偏大;新方案将上述传统模式扩展为体力活动——健康模式,强调只要进行活动,即便运动量小,也可取得同样健康上的好处。

第二、认为间歇的、短时间的(如10分钟)体力活动的积累,也是健身运动的适宜方法。文中还介绍了有关研究结果,如强度相同,一组30分钟,另一组每次10分钟、分3次完成,两组锻炼后体力都有明显提高,两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别。

第三、认为运动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活动就好。把过去列为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一些项目也包括进来,提出既可参加常规项目(慢跑、步行、蹬健身车、游泳、打球等)一次完成,也可以分几次不同活动。如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以步行取代坐汽车;一面看电视一面做体操或蹬健身车;搞园艺、家务、跳舞以及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等均可。并特别指出,像男人们常做的剪草坪和家庭修理等都是典型的中度体力活动。

第四、建议每个美国成人每天从事中度的体力活动,包括短时间活动累计达到30分钟即可。这大概相当于每天消耗200千卡热量。

第五、认为不应忽视体操、拉力和负重等活动,这些伸展性和力量性锻炼,过去认为能引起猝死而列为禁忌,现在认为并无此等危险,且可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增强肌力。中国的太极拳经美国学者研究,认为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受到西方人的普遍欢迎。

根据国际上体力活动和康复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我国的老年人健身运动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老年人健身运动强度应从轻度活动开始。据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不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患病率减少了35%,而且降低了死亡率。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行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从中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至于每天消耗热量在开始阶段可以低一些,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2、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并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作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7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我国对高龄老人和久病卧床老人健身运动研究不多,国外已有椅子操、床上操等活动项目,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3、如在清晨锻炼,运动量应小一些。人们习惯于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和猝死发病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和晚上活动为妥。

4、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中国有句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从近代医学观点来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饭特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河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于数年前研究老年人餐后运动时发现,在餐后60分钟血压由餐前的139毫米汞柱降到129毫米汞柱,而心率上升15次/分,中度运动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占25%,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负性作用,但心电图并无改变。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小时内进行健身运动。

5、维持体力活动的健康效果有赖于长期坚持。一般停练数周后这种效果逐渐消失,至于生病或在酷暑严寒季节,可以暂时停练。

高龄老人健身需慎重选择

高龄老人由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故不能承受高强度的运动,否则容易造成骨关节、肌肉的损伤。高龄老人运动之后,身体恢复过程慢,如果一次练习过于劳累,身体得不到恢复,反而会使身体机能下降。

高龄老人应该选择各关节、各肌群都能得到活动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动作要慢而有节奏,例如可选择散步、慢跑、练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保健按摩、打门球,以及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等。参加健身运动时,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切不可勉强,应待恢复后再练。此外,高龄老人健身运动最好要有医疗监督,健身运动前后检查身体,记录运动前、中、后的心率和血压,有条件时做心电图,根据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必要时要更改运动项目。

老年人健身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健身运动强度应从轻度活动开始。据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不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患病率减少了35%,而且降低了死亡率。

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行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 从中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至于每天消耗热量在开始阶段可以低一些,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并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作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70岁以上老年人 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我国对高龄老人和久病卧床老人健身运动研究不 多,国外已有椅子操、床上操等活动项目,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如在清晨锻炼,运动量应小一些。人们习惯于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和猝死发病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和晚上活动为妥。

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中国有句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从近代医学观点来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饭特 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

研究发现,老年人在餐后60分钟血压由餐前的139毫米汞柱降到 129毫米汞柱,而心率上升15次/分,中度运动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占25%,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负性作用,但心电图并无改变。因此老年人 应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小时内进行健身运动。

维持体力活动的健康效果有赖于长期坚持。一般停练数周后这种效果逐渐消失,至于生病或在酷暑严寒季节,可以暂时停练。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健身运动强度应从轻度活动开始

据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不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患病率减少了35%,而且降低了死亡率。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行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 从中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至于每天消耗热量在开始阶段可以低一些,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2、多做一些有趣味性的运动

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会出现身体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孤独情绪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指导老年人参加健身运动除了体育锻炼外,还应满足他们消遣娱乐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求,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如太极拳、门球、乒乓球、钓鱼、老年健身操、郊游等运动项目都兼具身体锻炼和促进人际交往、缓解老年人孤独感的作用。因此,指导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应注意运动方式选择的多样性、趣味性和个体性,使运动处方能够满足老人的个性需求,增强其社会认同感,避免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开心有趣地开展健身活动。

3、运动要持之以恒

体育锻炼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奏效,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间断进行,各器官系统得不到连续的的刺激,则效果不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从参与中养成锻炼的习惯并产生兴趣,从兴趣的产生中获得发自内心的欢乐。

夏季老人健身运动注意事项

停止健身会让以前的锻炼前功尽弃,而锻炼不当的话不但不会带来健康,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呢,所以不仅要坚持锻炼,还要根据这个季节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锻炼。(采访专家在这样的季节里,将运动的好处提到最大,伤害减到最小。)那么老年朋友在夏天进行健身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才能在取得健身效果的同时避免运动伤害呢,一起来听专家的建议吧。

1、着装:“夏练”的服装和鞋帽应该考虑便于散热和防晒的特点进行选择。

2、时间:高温和阳光直射是夏日白天的最大特点,户外锻炼身体可不能选择这样的环境。

3、强度:在天气使人体消耗本来就加大的情况下,运动量和持续的时间就不能和别的季节相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4、补水:出汗量加大,水分随之流失的更快更多,所以要及时的补水,但补水也不能盲目哦。

5、防止中暑:锻炼不当,引起中暑是夏季健身最容易出现的运动伤害,前面几个方面都可以减少中暑的可能性,如果天气过于闷热建议您取消户外锻炼,室内锻炼也要注意通风,另外在锻炼时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和仁丹也可以祛暑。

浅谈老年人的健身运动

老年人健身运动,必须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在科学的运动处方指导下进行锻炼。1990年美国运动医学会曾推荐老年人体育锻炼运动强度阈值为最高心率(220-年龄)的60%,相当于最大摄氧率的50%,心率为110—130次/分,每周3次,每次20—60分钟。但以65岁以上的健康老人而言,上述运动强度就是经常参加锻炼的,也会感到疲倦、气喘和出汗;如果是没锻炼过的老人或者患病老人,马上就会受不了,只得中途停止锻炼。

针对这些情况,美国心脏学会于1992年发表正式声明,一反美国运动医学会的传统观点,明确指出:1、缺乏体力活动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任何强度或类型的体力活动,均能减少冠心病的危险性。3、无论是冠心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均可从体力活动习惯中受益。为了鼓励更多的美国人参加健身活动,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名推荐,并经美国心脏学会、美国体力和运动总统委员会、美国衰老研究所等数家学术团体赞同,于1995年1月发表了题为《体力活动和大众健康》一文,对强度运动提出质疑:

第一、认为美国运动医学会原来推荐的体育锻炼方案,运动强度偏大;新方案将上述传统模式扩展为体力活动——健康模式,强调只要进行活动,即便运动量小,也可取得同样健康上的好处。

第二、认为间歇的、短时间的(如10分钟)体力活动的积累,也是健身运动的适宜方法。文中还介绍了有关研究结果,如强度相同,一组30分钟,另一组每次10分钟、分3次完成,两组锻炼后体力都有明显提高,两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别。

第三、认为运动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活动就好。把过去列为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一些项目也包括进来,提出既可参加常规项目(慢跑、步行、蹬健身车、游泳、打球等)一次完成,也可以分几次不同活动。如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以步行取代坐汽车;一面看电视一面做体操或蹬健身车;搞园艺、家务、跳舞以及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等均可。并特别指出,像男人们常做的剪草坪和家庭修理等都是典型的中度体力活动。

第四、建议每个美国成人每天从事中度的体力活动,包括短时间活动累计达到30分钟即可。这大概相当于每天消耗200千卡热量。

第五、认为不应忽视体操、拉力和负重等活动,这些伸展性和力量性锻炼,过去认为能引起猝死而列为禁忌,现在认为并无此等危险,且可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增强肌力。中国的太极拳经美国学者研究,认为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受到西方人的普遍欢迎。

根据国际上体力活动和康复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我国的老年人健身运动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老年人健身运动强度应从轻度活动开始。据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不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患病率减少了35%,而且降低了死亡率。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行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从中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至于每天消耗热量在开始阶段可以低一些,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2、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并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作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7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我国对高龄老人和久病卧床老人健身运动研究不多,国外已有椅子操、床上操等活动项目,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3、如在清晨锻炼,运动量应小一些。人们习惯于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和猝死发病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和晚上活动为妥。

4、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中国有句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从近代医学观点来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饭特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河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于数年前研究老年人餐后运动时发现,在餐后60分钟血压由餐前的139毫米汞柱降到129毫米汞柱,而心率上升15次/分,中度运动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占25%,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负性作用,但心电图并无改变。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小时内进行健身运动。

5、维持体力活动的健康效果有赖于长期坚持。一般停练数周后这种效果逐渐消失,至于生病或在酷暑严寒季节,可以暂时停练。

相关推荐

老人培养锻炼习惯

锻炼项目――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宜从小运动量开始,选练项目首先要考虑提高锻炼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以便能长期坚持下去。对无锻炼基础的老人,可从简便易学、收效较快的健身步行和慢跑开始。当生理上和心理上逐渐开始适应并出现体质由弱变强的良好转机时,老年人锻炼的积极性就会倍增。在奠定基础上可再学些新难项目,诸如小球活动、游泳、各式太极拳或各种类型的保健气功等。 运动禁忌――老年人选练的运动项目不能和中青年人类同,由于年龄与生理特点的制约,老人禁忌以下几种运动: (1)不宜进行速率项目,心脏机能低下,动脉血管硬化,

女人健身运动的好处

1、能控制体重 运动好处有哪些?相对有人为减肥花钱费心,有人因为长不胖而苦求良方,其实大家往往都忽略了一点,除了合理饮食之外运动实是控制体重的最好方式和途径。锻炼可以防止体重过度增加从而有利减肥,同时也能结实肌肉不显瘦。 锻炼时消耗热量,锻炼后又能促进代谢和增加食欲,这样才形成良性循环,既能减肥又能保持匀称,比如每天坚持爬一段楼梯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2、能让生活更加丰富 生活的内容不等于工作加吃饭,还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然还得有适当的运动和锻炼。运动的形式非常多,趣味性强,能让人放松并感到快乐,还

男人健身减肥的办法

男人健身减肥的办法:1热身运动:5到10分钟,微微有些出汗即可,可采用:固定自行车; 男人健身减肥的办法:2力量训练:30分钟,增加热量消耗,提高新陈代谢,采用:组合器械(详见力量训练); 男人健身减肥的办法:3有氧训练:20分钟,这时直接调动脂肪燃烧,采用:在跑步机上快走,心率达到133下; 男人健身减肥的办法:4抻拉放松:5到10分钟,柔韧性训练,放松全身肌肉,让心率恢复正常,采用:垫上动作。 男人健身减肥的办法:5力量训练: (收紧肌肉,让身材更结实更苗条更有型更修长!) 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个部

哺乳期怎么减肥

本来,环肥燕瘦各有所好的,但是这是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因此爱美的女性总是将减肥作为她们长期奋斗的事业,那么地坚定。但是母性的光辉,让她们牺牲了苗条的身材,只为给腹中胎儿充足的丰富的均衡的营养。于是,在分娩之后,哺乳期怎么减肥就成为了不少妈妈的首要任务。 减肥的方法很多,但是哺乳期的妈妈们还是肩负着为宝宝提供充足优质母乳的责任,因此哺乳期减肥,还是要讲究方法。 哺乳期怎么减肥?首先要根据个人身体恢复的情况来确定什么时候开始减肥。如果身体恢复情况好的话,经产后常规健康检查没有运动禁忌症的,一般在产后一周后就能

老年人健康之培养运动习惯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就更离不开运动了,老年人健康的一项重要方法就是要运动,但很多老年人其实并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那么,培养运动习惯就是首先的一步了。 没有运动锻炼习惯的老人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时,应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遵循科学的锻炼原则。 健康监护——首先是运动量要适宜。运动量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两个因素构成。衡量运动强度的指标可采用简易的心率测定方法:每次锻炼前后先测1分钟的 脉搏数,一般身体健康而无锻炼基础的老人,运动后的最高心率不要超过180减年龄,一个65岁老人运动后最高心率应在115次/分左右,且

老人日常运动禁忌

忌激烈竞赛 老年人不论参加哪些项目运动,重在参与、健身,不能争强好胜,与别人争高低,否则激烈竞赛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而且还会因易碰撞、摔倒、激动,极易发生意外。 忌负重憋气 老年人多有肺气肿,当憋气用力,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养活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完毕,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运动项目,老年代不宜参加。 忌头部位置不宜过分变换 老年人不宜做

老年人健身五个方面要谨记

老年人健身原则一、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 如游泳、慢跑、散步、骑车等。专家们认为,鉴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的“第一杀手”,老年人有意识地锻炼心血管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保证心血管确实得到有效锻炼,专家们建议有条件的老年人每周都应从事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不同类型运动,强度从温和至稍稍剧烈,这也就是说,增加40%~85%的心跳频率。当然,年龄较大或体能较差的老人每次20~30分钟亦可,锻炼的效果就差一些。 老年人健身原则二、重视重量训练 以前的观点是老年人并不适宜从事重量训练,其实适度的重量训

老年人健身注意事项

老年人健身的时候强度不要过大,而且老年人健身要注意健身的方法,最好采用不行的方法来健身,此外老年人健身要注意健身的时间才行。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老年人健身时要考虑的问题比年轻时要多。首先是需要规避风险,注意安全,当然还要注意是否有效。有些老年人往往是不顾天气和个人感觉而一味坚持锻炼,中年时候的运动方式、速度和强度保持到老年,这是不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要随年龄的增长,适当减量减强度。喜欢拉韧带的老人,不能只拉韧带而不练习力量,可以在健身方式上增加腿部和上肢的肌肉训练。 喜欢球类运动的老人也要注意,有些球类运

男人健身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不宜立即停下休息: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中。由于肢体肌肉强力地收缩,会使大量的静脉血迅速回流给心脏,心脏再把有营养的动脉血送给全身,血液循环极快。如果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淤集在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大脑也就会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缺氧症状。 所以剧烈运动刚结束时还应做些放松调整活动。如长跑之后逐渐改为慢跑、再走几步、揉揉腿,做几下深呼吸。这样能使快速血液循环慢慢平稳下来,有利于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消除疲劳。 不宜立即大量饮水:剧烈运动后如果因渴一

中老年人健身方法有哪些

人到中年,由于内分泌、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常常会形成体内脂肪过剩,尤其是胸腹部脂肪堆积,而体型肥胖者往往较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中风和胆结石症等。肥胖者各关节也容易较早地发生退行性改变,以致经常腰酸、背痛、关节酸痛等。 针对这些情况,中年人参加健身时必须做到经常性并有一定运动量。跑步是一项作用大、效果好的锻炼方法,但锻炼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循序渐进原则。打拳和做操尽管强度小,但具有调节精神和增强体质的双重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中年人要多做锻炼腰腹肌和呼吸肌的动作。此外,中年人参加健身运动应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