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摔倒别不当一回事,4类情况马上送医 宝宝摔倒,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宝宝摔倒别不当一回事,4类情况马上送医 宝宝摔倒,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看到宝宝摔倒,第一件事绝不是立即抱起来,而是先看看他们有没有受伤,比如头部、骨头等等。如果确实存在摔伤情况,那么急于抱起很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是趴着的,那么基本上不会有危险;而如果是平躺着的,那么就可能伤及到后脑,此时妈妈们就要先观察宝宝的精神和手脚摆动状态。

观察后发现没有什么异常问题,那么就可以轻轻把宝宝抱起,注意不要摇晃,以免加重症状(一些看不到的摔伤)。正确的方法是让宝宝趴在你的肩膀上,轻声安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并且注意观察他的状态。

因为要观察宝宝的状态,所以别急着让他睡觉。如果确实困得不行,那么就让宝宝睡一个小时后叫醒,如果宝宝叫醒后大哭,那么就表示没什么大问题。

有些宝宝摔倒撞到了脑袋,上面冒出个大包,此时妈妈们应该用冷敷进行消肿。注意千万不要用力按揉,这是因为宝宝的头部皮肤还比较脆弱,用力按揉很可能导致毛细血管二次受伤;此外宝宝的囟门还没有闭合,按揉也容易影响到大脑发育。

宝宝摔倒后两天内,妈妈们要多让其休息,限制他们的活动量,同时注意观察他们的状态。如果两天都没有异常情况,那么就可以放心了。

解析宝宝摔倒的5种心态

镜头一

刚刚学步的可儿,一不留神就在客厅的地板上摔了一跤,哇哇哭起来。姥姥忙用扫把狠狠打了两下地板,说这地太滑,害得可儿摔跤。可儿停止了哭叫,爬起来继续学步。

点评

宝宝摔了跤,他就哭,你打打桌子,踩踩门坎,他就不哭了。这种办法,还真管用,因为他的注意被转移了。但是这么下去,对于任何事情宝宝都会认为是别人不好,逐步养成喜欢攻击别人和推卸责任的习惯。

镜头二

花园里,娇娇摔倒在草地上,妈妈立即跑上去把她扶起来,又亲又哄,不停地问:摔疼了吗?娇娇开始哇哇大哭起来。这一哭,更把妈妈吓着了,连忙把她搂在怀里哄。一见这种光景,娇娇眼泪哗哗真流,哭得更厉害了。

点评

“摔在宝宝身上,疼在妈妈心头”。妈妈的紧张会让宝宝更加害怕而不由自主地哭,并且强化他的胆怯心理,慢慢使宝宝变得缺乏自信。其实宝宝摔跤没有那么疼,有关心理学材料表明,同样的痛刺激,儿童感觉到的疼痛比成人要少得多,轻得多。宝宝越小,对痛刺激的敏感程度越低。

镜头三

马路边,鹏鹏摔了一个大马趴。虽然鹏鹏爸近在咫尺,却没拉他,而是用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鹏鹏勇敢地爬了起来。一位路过的大妈狠狠地瞅了鹏鹏爸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狠心的爹,这么小的宝宝,也不拉一把。”

点评

宝宝摔了以后,会观察大人的反应,看到爸爸妈妈什么事没有,他会觉得摔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自己不小心,没有哭的权利。重视宝宝的抗挫折教育,培养勇敢和坚强的品质,让宝宝明白人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用勇气和自信心克服困难和挫折。

镜头四

天天跑着追皮球,一不小心,重重地摔倒了。妈妈马上说:“不要哭,一点也不疼,天天是勇敢的宝宝。”天天爬起来,看着摔破的膝盖,瘪了瘪嘴,强忍眼泪。

点评

你往往出于培养宝宝意志的目的欺骗宝宝。宝宝摔倒,疼不疼他最有发言权,哭泣是他表达情感的真实方式。宝宝经过几次“一点都不疼”的反复训练,意志并不会坚强,但也许宝宝学会了,怎样做才会得到你的赞赏。慢慢地,他可能就不再注重自己的真实感情的表达,这样无意间为日后的说谎埋下难以治愈的祸根。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宝宝真实地表达情感,告诉他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

镜头五

游乐场上小朋友们在玩耍,名名也想下地和大家一起玩,但奶奶担心宝宝摔跤,总不放手,一直抱在手上。名名在奶奶怀里扭来扭去,挣扎着。

点评

宝宝不摔跤是好事,但是一定要选择手段。虽然宝宝在成长的阶梯上没有受到生理上的伤害,但心理上会留下痕迹。两岁都没有摔过跤的宝宝,绝对不会是运动健将。当一两岁的宝宝开始说“我做”、“我自己……”时,正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好机会,你应该夸奖宝宝的主动,并创造机会帮他实现自理的愿望,培养他的独立性,使宝宝体会到“我自己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那么宝宝会更积极地做自己的事,这是培养独立做事能力的良好开端。

爱心提示

很多妈妈喜欢给宝宝拴一个学步带,宝宝就不会摔跤,但这样做,宝宝走路会推迟,平衡能力会有障碍。到三四岁时,只要一跑起来,就容易摔,有的甚至摔掉门牙,因为在更早的时候,他没有学会收腹,没有学会下蹲,也没有学会摔倒时自我保护的常用的技能。

宝宝摔到头后怎么确定没事儿 做好预防,让宝宝远离此类意外

宝宝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翻身,此时妈妈们就要注意他的安全。然而在生活中,有不少妈妈忽略了这一点,将三个月大的宝宝丢在床上,让他一个人玩,结果一转身,小家伙就摔到了地上。

虽说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如果摔到了头部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预防方法:在床上安装一些护栏或者蚊帐,降低宝宝摔落的机会;除此以外还可以降低床铺的高度,或者在地上铺上一些地毯或者软垫子,这样即便宝宝掉下来,也不会受太重的伤。最好不要让宝宝在超过两尺高的地方玩耍,一旦超过这个高度,宝宝摔下后头部着地的几率比较高。

一般8个月大的宝宝就开始学爬行,此时宝宝的活动范围爆增,并且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非常容易摔倒撞伤,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做好预防。

预防方法: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不要让他们到处乱跑。家里的柜子要固定好,以免孩子在攀爬的时候倾倒,出现意外。另外注意收好家里的小东西,比如钱币,小扣子之类的东西,避免孩子误吞。

轻微伤脑震荡怎么办?

其实宝宝摔倒撞到头是很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你不用担心,宝宝一般都是哭闹一会就没事了,但是,如果你的宝宝摔倒后撞到头,不哭也不闹,这你就要提高警惕性了,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认真的观察宝宝,如果宝宝出现其他异常时,就要及时的送去医院了。

但是,有时候,即使是很小的撞击,对于宝宝来说,也会造成大脑损伤的,当宝宝摔倒撞到头之后,如果宝宝出现了头痛,或摔倒后呕吐一阵子都是正常的,但这些都不会持续出现时,家长也不用担心,给宝宝吃点药就行了,或者过几天,这些症状都会消失的。

如果宝宝在摔倒撞到头后,出现了持续的头痛和呕吐的现象,且几天也不见好转,而且宝宝的行为也出现了很多的异常,比如说,宝宝白天出奇的困倦,没有精神,不愿意玩耍,或者晚上很难被叫醒,情况严重的宝宝会出现视力下降,语言功能下降等,你就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治疗了。

首先家长应该细心的观察宝宝,及时的发现宝宝出现了脑震荡,其次要及时的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治疗等,生活上,要让宝宝多休息,给宝宝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然后注意不要让宝宝喝太多的水,也不要让宝宝洗澡,更不能进行游泳等体能运动等。

其实不管是大人或者是儿童摔倒之后撞到头部,发生的轻微的脑震荡正常情况下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孩子的反应明显和正常的时候不一样,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以免摔到脑部其他的神经,最好要立即去大型医院给孩子做个检查,以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怀孕后准妈妈必做五改变

NO1.穿平底鞋

爱美的准妈妈们,非常热衷于高跟鞋,小编在这里提醒一句,为了宝宝的健康和安全,请一定不要穿高跟鞋。穿高跟鞋一方面容易摔倒,另一方面脚部水肿穿起来很不舒服。怀孕后孕妇的脚部容易水肿,准妈妈们最好穿平底鞋,既舒适又不容易发生危险。

NO2.做好防滑措施

浴室的地面一般比较滑,一不注意就会摔倒,这对常人来说很危险,更何况是孕妇呢?所以,浴室地面的防滑措施是一定要做好。可以在地面放上防滑垫,不仅仅是浴室,厨房、客厅、卧室等都是容易摔倒的地方也要放置防滑垫。还可以在浴室安装扶手,这样即使滑倒也能够有个搀扶的地方。

NO3.避免接触化学用品

怀孕期间最忌讳化学用品了,医生会不断强调这一点。在家里所有容易挥发的化学用品统统都要藏起来。如果准妈妈不小心吸入,对自身和宝宝的健康都有危害。而且,这些化学用品平时也最好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NO4.将家具的边角包起来

家具上的尖角是很危险的,用泡沫将边角包起来可以防止准妈妈撞到后受伤,而且宝宝出生后也可以防止孩子撞到。如果要美观的话,还可以用贴纸装饰一下。

NO5.将常用品放在易拿区域

准妈妈有很多不便之处,其中之一就是拿高处的东西不方便,很容易摔倒发生意外,而且也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忙。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准妈妈可以将常用的东西放在自己容易拿到的地方,这样一来既不会发生意外,也能无需麻烦他人。

准妈妈们是需要细心呵护的群体,有很多事情要特别注意,为了宝宝的顺利出生,请准妈妈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最安全的。

小孩摔倒后脑该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摔到后脑勺的话,最好是引起重视,你生命中枢都聚集在后脑部。家长观察宝宝摔跤以后,宝宝不呕吐,没有嗜睡,食欲变差,活动自如,应该问题不大。 已经过去两天,宝宝出现一次呕吐,应该和摔跤没有太多的联系。摔跤已经两天了,要有问题早应该有反应的,不会两天之后呕吐。

正确处理宝宝摔跤的办法:摔跤以后的24小时内用冷敷,可以止血、缓解疼痛、消肿,有条件的可以加压包扎冰敷。24小时后热敷,可以活血化瘀散结,促进皮下淤血吸收。切忌不能用手揉,越揉出血越多。

首先看有没有外伤,如没有,他的精神有无异常,若不发烧,一般情况是没有大碍的,至于吐,小孩肠道短,吃的过多或做剧烈运动都容易吐。听你描述的,应该无大碍,摔跤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小孩都是这样长大的。

小孩摔到后脑勺后,立即“哇--”地哭出声来、没有发现什么其他问题的,就不用怕。有些敏感的婴儿因摔倒时的惊吓,有时会出现脸色苍白,但只要抱起来后,马上就可恢复正常,就不必担心。如摔倒后小孩出现呕吐、昏迷的,就要马上送到医院就诊。

脑袋摔了个包偏方治疗

孩子在小的时候时候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这都是很正常的,可是就该害大人们担心了。小孩子脑袋摔了个包怎么办,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妈妈给我们总结了下面的内容,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脑袋摔了个包,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治疗。

1.头上撞了包的第一时间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马上就用用力按住被撞的地方,不让包鼓出来,按个十几二十分钟松开,一般就不会鼓个大包了,然后再涂上香油,止痛,防止出现伤疤

2.如果头上已经撞了个包,那就试试白花油,涂上去之后轻轻按摩,活血化瘀的。

3.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接受不了白花油,那就煮一个鸡蛋,趁热剥壳,然后包鼓起的地方滚动,凉了就再换一个,一般两个鸡蛋用掉,包就小了,颜色也不会那么乌青了,因为鸡蛋有吸附淤血的作用。

相信大家在看了上面的内容以后,对于脑袋摔了个包怎么办这个问题都有了了解,以后宝宝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也不会再那么的手无足措,当然我更希望的是每一个妈妈都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宝宝,每一个宝宝都永远都不会摔倒。

孕妇不慎摔倒必须谨慎护理

一、摔倒时需要警惕的情况

很多人以为准妈妈摔了跤肯定会磕碰到子宫里的宝宝,其实宝宝生活在羊水的包围中,而羊水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但也有无法忽视的情况:

1、如果局部的震荡正好在胎盘的位置,可能会引起早产,比如只是滑倒,腹部没有受撞击,问题就不大。

2、如果腹部着地,情况就严重多了,因为羊水的缓冲也是有限的。此外,孕晚期的胎宝宝较大,所以子宫的缓冲空间更小,这时候摔倒的话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二、摔倒之后家人或旁人该如何处理

1、轻轻扶起准妈妈

对准爸爸来说,准妈妈无论是在家里洗澡时摔倒还是下楼时摔倒,第一要务都是将准妈妈扶起来,准爸爸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着急就忘了下手的轻重,一定不要用力去拽,以免拉伤了准妈妈。

2、送准妈妈去医院

虽然摔倒的风险并不大,但为了稳妥,还是去医院让医生检查下比较放心。

根据准妈妈摔倒时着地部位不同而分别对待,医生一般会问准妈妈是怎么摔倒的,倒下时是哪个部位最先着地的。每个摔倒的准妈妈倒地情况不同,有跪着着地的,也有仰面倒地的,还有腹部直接着地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腹部直接着地的话,医生检查后会让准妈妈回去;但如果正好碰到了腹部,医生根据情况可能会要求准妈妈留院观察。

三、孕妇摔倒可能造成的后果

孕妇摔跤时,如果正是腹部撞到某个东西上,或全身很重地摔倒,即使没有撞到腹部,而受到了巨大的震动、冲击力,也要注意到是否影响了胎儿。摔倒后主要影响是发生胎盘早期剥离,也就是胎盘与子宫壁分开了,会引起胎儿得不到氧气和营养供给,发生缺氧,严重时可以死亡。发生胎盘早期剥离时,会发生腹痛及阴道出血,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果没有腹痛及阴道出血,也需要注意摔跤后胎动的情况,胎动的任何异常表现,如胎动十分频繁,也应去医院就诊。如果胎动正常,也没有出血、腹痛,估计情况较好,有条件也应听听胎心,或者必要时做胎心监护试验,来肯定胎儿处于良好的情况才较。

相关推荐

宝宝1岁2个月保健知识

1、爱摔跤是缺钙吗 有些宝宝走的很好了,可总是容易摔跤,妈妈会认为这是腿软,是缺钙引起的。其实不是的,等宝宝的脚力增强了,对惯性能很好的把握了,就能够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不再摔倒了。 2、宝宝还吃手正常吗 这可能是口腔期的延迟,如果到2-3岁以后依然吃手,就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了。 3、给宝宝创造一个探索的空间 这么大的宝宝精力无限,如果父母总是限制他,不仅自己看护的很累,宝宝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聪明的父母会给宝宝开辟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个小空间放置一些安全的物品,让宝宝尽情去探索。 4、宝宝不爱吃东西 在

宝宝掉床下后的正确做法

1、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这一点许多妈妈已经感同身受,不必多言。尤其在父母早上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不可掉以轻心。暂离时一定要在床周围垒上东西(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或放在安全的护栏床内。 2、摔床也许是一件难免的事。一旦发生,不要过于惊慌。不要心急火燎地将宝宝从地上抱起,动作不要过猛,以免导致其他不必要的伤害。 3、宝宝如果摔下后,能够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小宝宝最怕摔到后脑,如果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只进行外伤处理即可。 4、宝宝摔到头部时,以下几种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头部有出血性外伤;

冬天宝宝爱光脚怎么办 穿厚袜子

宝宝实在不愿意穿鞋子或宝宝太小的话,爸爸妈妈也不要太过于强求,可先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一放,给宝宝购买两双厚一点的袜子,最好是带防滑的那种,宝宝穿上又暖和又不会摔倒,等过一段时间,宝宝没有反抗情绪了,宝宝大一点了,再使用上面的方法来引导宝宝穿鞋子。

父母怎样指引宝宝学步

宝宝的学步期非常重要,因为宝宝走路的习惯都是在学步期形成的。因此,家长一定要掌握宝宝学步的注意事项。下面,小编就和你讲解一下宝宝学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当宝宝的腿部发育渐趋强壮,他就已经跃跃欲试准备直立行走了;然而更多时候只是父母或者监护人的“一厢情愿”。在宝宝自然行走的发展历程中,先爬再走更有利。那么,宝宝学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我们如何扬长避短? 一、宝宝学步,不能操之过急 有些爸妈看见别人家的宝宝已经能够走路,恨不得自家的宝贝立马健步如飞,以显示自己的宝宝体魄强健,聪明过人。于是便根据自己的想当然,

宝宝冬季出行须知

1、保暖 宝宝外出,保暖是必须的。天气很冷的话,建议给宝宝戴口罩和小手套,当然,还有耳罩,穿厚的衣服,但不建议穿特别厚。如果把宝宝包成一个球的话,宝宝行走也不方便,易出现跌倒摔倒等现象。 2、护肤 宝宝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护肤的准备。例如,也必须给宝宝抹润肤露等,保湿或者是防冻伤的。主要保护的部位,有脸部,耳朵,手部等。当然,也最好是备一些常用的急用药品或者是创可贴等。 3、牵手 宝宝外出,年龄也大了,不可能有爸爸妈妈抱着,所以宝宝必须自己走。这个时候,就必须由大人牵着小宝宝的手。因为冬天路面可能结冰,

宝宝学步的3个注意事项

一是学走路的时机要把握。 宝宝学走路是一种很自然的生长流程,随着学会翻身,然后是会坐会爬,最后都是要学会走路。但是每个宝宝学走路的时间是不同的,而且有些相差得可能比较多。所以有些家长可能会对比谁家宝宝几个月就学会了走路,一般只要在一岁六个月之前会走路就算是正常的,家长也不用逼着宝宝去学走路,有些宝宝还没到要学走路的年龄就不会想去走路,所以不要强迫宝宝去走路,这样反而会影响宝宝的肢体发育。 二是要注意学走路的姿势。 一般来说当宝宝的肢体还处于发育的状态下,有些宝宝就开始有走路的意愿了,这样会比较容易出现姿势

宝宝摔下床怎么办

大多数爸妈都要经历孩子从床上掉下来、走路跌倒的情况。而婴幼儿的头颅骨与成年人不一样,相对来说,他们的头颅骨比较薄,富有弹性,含胶质多,容易变形。那么宝宝摔下床怎么办,摔到后脑勺怎么办呢?家长一定不要惊慌,要冷静地、密切地观察孩子的状况。 1、如果宝宝摔下来后马上就哇哇大哭,说明脑部受伤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2、如果孩子脸朝下摔在地上,危险性相对较小,只进行外伤处理即可。 3、如果孩子是后脑勺着地,抱起后宝宝不哭,有点意识不清,这个时候就要格外当心,最好在6个小时内不给孩子吃东西,水也少喝。 4、孩子出现头疼

防走失带有必要买吗

1、防走丢带是带宝宝外出时,在人潮人海中,防止宝宝走失的必备品,使用方便简单,而且增加童趣。 2、父母通过防走丢带拉着宝宝,有了这个带子的牵引,你也不用再担心宝宝摔着碰着。 3、宝宝在学步时,爸妈也可以适当将防走丢带当做学步带使用,给宝宝多一层防护,不易摔倒

11个月宝宝早教

对于十一个月的宝宝此时大动作的发育已经完全可以完成独立站了,如果你的宝宝还不会站,那么家长就应着手练习了,只有完成独自站立才能成功的迈出认生的第一步,家长应大胆的放开你们的手,让宝宝尝试着站立,即使摔倒也不要紧张,宝宝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学习行走站立而摔倒这并不算什么。只要家长坐好保护就可以了。 对于宝宝精细动作上的发育,宝宝可以拿捏小豆豆放在瓶子里面。并且把盖子改好,妈妈可以先拿一个矿泉水瓶让宝宝练习拧瓶盖,记住不要把瓶盖拧的过紧,宝宝虽然可以达到拧开的效果,但宝宝毕竟月龄小没有足够的力气将很紧的

宝宝珍贵的第一次家长们千万别错过

1 宝宝第一次微笑你在做什么 宝宝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微笑啦,两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非常好玩,非常活泼了。只要一睁开眼睛,就四处乱瞧,手舞足蹈的。如果发现妈妈在身边,往往会更兴奋,手脚乱蹬,甚至似乎会有意无意地微微一笑。 错误反应:“大家快来看呀,宝宝会笑啦!” 新手妈妈这时候通常会兴奋异常:宝宝会笑了,可是一件大事,得让家里每个成员都知道,所以妈妈往往开始四处报喜。当然这珍贵的一刻如果能永久保存就太好了,所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拍照或者录像留念。因此马上去寻找照相机或摄像机什么的就成了最要紧的事情。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