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孕后期的妊娠与水肿
孕妇孕后期的妊娠与水肿
孕妇在妊娠后期,往往会出现小腿浮肿的现象,这是因为妊娠期间水钠代渤的改变所致。怀孕后,孕妇体内抗利尿激素、醛固雌激素分泌增加,肾脏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作用增强,造成水分及钠盐在体内潴留,从而出现浮肿。同时随着子宫的逐渐增大,对血管的压迫亦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所以在妊娠后期,孕妇小腿多会出现浮肿,但此现象较轻微,一般不超过膝关节,往往是在白天工作后出现,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即可消失,并且无血压、尿液的异常改变。这种浮肿现象为妊娠期间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亦有少数孕妇,浮肿特别厉害,经过一夜卧床休息后浮肿仍不消失,水肿部位扩大,皮肤肿胀发亮,按之有凹陷,由踝部开始,逐渐向小腿、大腿、腹壁、外阴及全身蔓延,这样的浮肿就是不正常现象了,临床上称之为妊娠水肿(轻度妊娠中毒症)。严重者可出现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尿现象,甚至出现子痫(俗称“产抽”),孕妇发生抽搐、昏迷,胎儿发生窘迫,死亡等.对母体及胎儿都带来极大危险。
为什么会孕期妊娠水肿
妊娠水肿是怀孕中晚期常见的症状,医学上称为“生理性水肿”或“体位性水肿”。妊娠水肿原因主要有3种:
(1)血液回流受阻。随着胎儿生长和羊水增多,子宫逐渐增大,而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妊娠期下肢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尤其当静脉血淤脉压升高时,一方面能使血液中的液体成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量增多,另一方面也影响组织液的回流,促使水肿发生。
(2)内分泌的影响。妊娠期间内分泌腺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素、雌性激素等分泌增多,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作用增强,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而发生水肿。上述原因以第一种最多见,它有一个特点,通常情况下,在休息一夜后水肿便可自行消失。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一般情况下,孕妇的总蛋白较正常妇女低,再加上有些妇女由于妊娠反应,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以致血浆蛋白含量不足。因此,促使了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发生水肿。
但是,严重的妊娠水肿可波及孕妇的外阴和下腹部,甚至上肢和脸面也可浮肿,并有心悸气短、口淡无味、身倦懒言、肋胀胸闷、四肢不温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要注意的是,仅靠利尿药来消除妊娠水肿是不可取的。因为孕妇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肾功能加强,容易引起体内钠离子的丢失。而利尿药是通过促进肾脏排钠排水以消除水肿的,这样往往就会导致孕妇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使胎盘的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所以,消除妊娠水肿除了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外,应根据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妊娠水肿主要是脾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溢为肿,治疗应以健脾渗湿、温肾扶阳为主,使阳足气化水行,水肿可消),配以饮食疗法。
为了宝宝和孕妇的安全,建议大家采用食疗消除妊娠水肿,不会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水肿吃什么好
一、冬瓜
冬瓜性寒味甘,水分丰富,可以止渴利尿。冬瓜富含人体所需的许多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却不含脂肪。它具有利尿、利便、利水和滑肠等作用。所以,肥胖的人夏季宜多吃冬瓜,可以使身体逐渐消瘦,达到减肥的目的。孕妇水肿,可以喝冬瓜蛤蜊汤。
二、鸭肉
鸭肉有清热凉血、祛病健身的功效,常吃可利尿消肿,对于妊娠水肿有一定的帮助。鸭肉粥可治水肿。临床中常用鸭肉粥来治疗肾病水肿、妊娠水肿等。出现妊娠水肿的孕妇为了胎儿不敢随便吃药,这时具有利水、消肿功效且无副作用的鸭肉粥就成为首选。
导致妊娠水肿的原因
妊娠期孕妇常发生下肢水肿,一部分是由于胎儿发育、子宫增大,压迫下肢,使血液回流受影响,这样的水肿经过卧床休息后就可以消退,如果卧床休息后仍不消退,称为妊娠水肿,是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妊娠期发生水肿,开始时可以是隐性的,也就是孕妇体内水分已经增加,但不表现水肿,而是表现体重增加过多、过快,每周增长超过500克以上,这是由于水分潴留在各器官间隙和深部结缔组织中,再进一步就可出现可凹性水肿,也就是水肿的部位,压之出现凹陷而不能很快复原。
这种水肿一般由踝部开始,逐渐上升至小腿、大腿、腹部至全身。妊娠水肿有时是妊娠期全身疾病的一种症状,应引起注意。
妊娠水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妊娠期下肢毛细血管压力升高,滤过率增加,加上静脉压力升高,影响组织液回流,尤其站立或走路时间过长,可使水肿加重。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尤其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全身小动脉痉挛使毛细血管缺氧,血浆蛋白及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导致水肿。
3.内分泌影响,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使体内水钠潴留,也引起水肿。
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就是血浆白蛋白下降,在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时尤其劳动负荷量过大时,都容易出现水肿。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妊娠水肿,药物治疗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改善营养,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以提高血浆中白蛋白含量,改变胶体渗透压,才能将组织里的水分带回到血液中。
预防妊娠水肿
1、调整工作和日常生活节奏准妈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能过于紧张和劳累。每餐后最好休息半小时,下午最好休息两小时,每晚应睡9~10小时。如果上班地点没有条件躺下休息,可以在午饭后将腿抬高放在椅子上,采取半坐卧位。
2、不要久站、久坐长时间坐着工作的准妈妈,可以在脚下垫个矮凳。工作间隙要适当走动,以增加下肢血流。在躺着休息时,尽量平躺或左侧卧。平常坐着时,不要跷二郎腿,要常常伸展腿部,动动脚跟、脚趾,伸展小腿肌肉。
3、穿舒适的鞋子和袜子准妈妈不要穿会压迫到脚踝及小腿的过紧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回流。另外,若准妈妈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游泳对减轻水肿有一定好处。
4、穿着合适的衣服穿着紧身的衣服会导致你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身体浮肿。因此,孕妈咪在怀孕期间尽量避免穿着过紧的衣服。
5、食用低盐餐怀孕后身体调节盐分、水分的机能下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控制盐分的摄取,每日摄取量在10g以下。
早产引发妊娠高血压怎么办
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在妊娠24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头痛等症状,属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原因未能真正明了,迄今较公认的有免疫学说,子宫胎盘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系统平衡失调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与其发病之关系较为密切。妊高征的基本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导致脑、肾、心、肝、子宫胎盘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的不同,其凝血功能也相应出现不同的变化,甚至可导致弥漫性毛细管内凝血(DIC)。
孕24 周以后临床表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1)高血压:血压>130/90mmHg,或与基础血压相比,收缩压>30mmHg,舒张压>15mmHg。(2)浮肿:经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或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3)尿蛋白: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g/24小时。先兆子痫为血压>160/L10mmHg,蛋白尿++ →+++,伴水肿、头昏、胸闷、眼花等症状;子痫则伴发抽搐、昏迷。
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1)镇静、降压、解痉以防子痫发生。
(2)辅助检杳,了解心、肝、肾功能;有无血液浓缩现象,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
(3)监测胎儿、胎盘功能。(4)掌握扩容的指征,适当应用利尿剂,适时终止妊娠,预防并及时识别和处理妊高征的并发症。
妊高征的表现属祖国医学中“子气”、“子肿”、“子烦”、“子晕”、“子痫”等范畴。本病初起于孕妇素体脾气虚、脾阳不足,以致不能运化水液而发为水肿胀满,或脾肾阳虚水泛为全身浮肿。脾肾两虚阴液受阻,水不涵木或土虚木郁均可导致血虚肝旺,加之精血聚以养胎,更加重肝肾阴虚,乃致肝阳上亢。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时,由于阴血聚以下,精血愈亏,孤阳失潜,一经情绪激动或刺激,肝阳暴越,神不内守,肝风内动或气火夹痰蒙蔽清窍,乃致抽搐、昏迷为子痫。这和现代医学的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的阶段性发展规律有相合之处。本病常见有瘀症表现。瘀血的形成是由于患者平素情感抑郁,气机不畅,加之妊娠血聚养胎,使气血运行和气机升降受阻,发生气滞血瘀,瘀阻脉络,或因阴虚内热,热郁血瘀,久瘀化火更加伤阴。因此,目前一般认为在妊高征中气滞、阴虚、血瘀互为因果,而中心环节为瘀。治疗应以消瘀为主,临床采用活血化瘀,理气行水,平肝潜阳,清热熄风等法以消除病因,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使孕妇妊娠正常进行。
怀孕后能吃绿豆做的粥吗
1.怀孕后能吃绿豆粥。绿豆中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其他作物.此外,绿豆还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锌,钙等矿物质.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肿之功效.是孕妇补锌及防治妊娠水肿的食疗佳品.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如果孕妇本身体质偏寒,就不要过吃绿豆了。
2.可以喝。绿豆中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其他作物。此外,绿豆还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锌、钙等矿物质。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肿之功效。是孕妇补锌及防治妊娠水肿的食疗佳品。喝绿豆粥可清暑热、利小便、止烦渴,预防及治疗妊娠水肿。
3.可以喝,不要喝得太多。绿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功效。但绿豆性寒凉,孕妇不要多吃。
孕后期的浮肿调理食谱
怀孕期间,母体下半身的血管由于受到子宫的压迫而影响了血液畅通循环,尤其是双手、脚踝、小腿等部位的液体停滞增加,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出现水肿的症状。饮食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可随时辅之以副食品,但必须减少富含盐分、动物性脂肪及太多水分的食物。以下是几种减轻脚气浮肿的食品。
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粳米各100克,白糖100克。
[制作方法]赤小豆洗净浸泡过夜;粳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豆米熟透,白糖调味即可食。
利水消肿,健脾养月于,益气固肾。适用于孕妇妊娠水肿、脚气浮肿、肾炎水肿等症状。
妊娠水肿怎么回事
一、妊娠水肿怎么回事
妊娠水肿一般发生在孕中期或者晚期,因为这些个时期,孕妇子宫增大,会给腹部增加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了下肢静脉回流受到阻碍,从而出现水肿的现象。
二、妊娠水肿的种类
妊娠水肿一般有生理性水肿和病理性水肿两种,如果是生理性的水肿,那么,不需要做什么处理,自己就能慢慢恢复,相反,如果是病理性的水肿,肿胀的范围就会扩大至全身,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三、妊娠水肿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水肿多多少少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尤其是严重的妊娠水肿,很容易造成胎儿缺氧的状态,如果不及时吸氧,容易造成死胎,而且,很容易导致胎儿早产的出现。
在胎儿的发育中,如果妊娠水肿比较严重,而且,不能及时改善的话,容易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是生长缓慢,甚至容易导致了胎儿水肿.
四、如何预防妊娠水肿
预防妊娠水肿的最佳方法就是孕期按时产检,不仅如此,而且,要注意日常的饮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避免营养不良性的水肿。
妊娠水肿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孕妈妈不必担心,根据医生的指导,做好处理即可,当然,妊娠水肿对胎儿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孕妈妈做好预防妊娠水肿很重要
孕妇吃南瓜防治妊娠水肿
土豆缓解孕吐
不少准妈妈在孕前期只要闻见一点儿油烟味就会呕吐不止。此时,别忽视了身边最为家常的一道菜,醋溜土豆丝。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有很好的止吐作用。同时,土豆所含的蛋白质与维生素B1相当于苹果的10倍,微量元素的含量比香蕉、橘子等水果都高。
南瓜防治妊娠水肿
南瓜的营养极为丰富,其胡萝卜素含量高,又是维生素A的优质来源,而且含有钙、铁、锌,还是一种低钠食品,特别适合孕妇食用,对恢复食欲和体力,防治妊娠水肿、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都有一定效果。南瓜的吃法有很多,但建议孕妇将其熬成粥食用,以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一般是500克南瓜配60克粳米熬粥。
苦瓜提高食欲
平时都受不了苦瓜的味道,更别说是在挑剔的孕期了。其实,在孕期反而更要提倡大家食用点苦瓜,因为苦瓜能刺激唾液及胃液分泌、促进胃肠道蠕动,对于改善孕妇的消化吸收、促进食欲等方面都很有好处,同时其含有的维生素C比一般瓜类蔬菜高出许多,可提高孕妇的免疫力。如果接受不了苦味,烹饪前可将苦瓜切好后放入少量食盐渍一下,将汁滤去。
孕妇妊娠水肿的食疗
孕妇由于下腔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在妊娠后期,足踝部常常出现体位性浮肿,经过休息后消失。如果休息后浮肿仍不消失,或浮肿较重又无其他异常时,称为妊娠水肿。可食用以下食品治疗。
冬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其肉质细嫩,水分丰富,性寒味甘。有利尿消肿、怯暑解闷、解毒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对妊娠水肿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肝炎、肾炎、支气管炎的食疗效果好。
取鲜冬瓜500克,活鲤鱼1条,加水煮成冬瓜鲜鱼汤,味道鲜美,可治妊娠水肿及小便短赤。
西瓜瓤多汁甜,有“瓜果之王”的美称。它富含水分、果糖、维生素C、钾盐、苹果酸、氨基酸、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鸭肉性平和而不热,脂肪高而不腻。它富含蛋白质、脂肪、铁、钾、糖等多种营养素,有清热凉血、怯病健身之功效。不同品种的鸭肉,食疗作用不同。其中青头鸭肉通利小便,补肾固本。常吃可利尿消肿。对于各种水肿,尤其是妊娠水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有慢性肾炎病史的孕妇常吃,可有效地保护肾脏。
猪腰花,是猪的肾脏的俗称,它有滋肾利水的作用,适宜孕妇偶尔食用以滋补肾脏。但注意在食用动物肾脏之前,一定要将肾上腺割除干净。清洗腰花时,可以看到白色纤维膜内有一个浅褐色腺体,那就是肾上腺。它富含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如果孕妇误食了肾上腺,其中的皮质激素可使孕妇体内血钠增高,排水减少而诱发妊娠水肿。髓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分解,使心跳加快,诱发妊娠高血压或高血糖等疾患。同时可以出现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肌肉无力等中毒症状。因此,吃腰花时,必须割除肾上腺。
荸荠,又称为地栗。果实呈扁圆球形,肉质白嫩,脆甜多汁,鲜美爽口。它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尼克酸、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它鲜食当水果,胜似生梨。煮熟成佳肴,荤素皆宜。荤食者如:荸荠肉片、荸荠鸡丁。素食者糖醋荸荠、清炒或凉拌荸荠,无不别具风格。
祖国医学认为,荸荠性甘味寒,入肺、胃三经。有清心泻火、润肺凉肝、消食化痰、利尿明目之功效。碧绿的荸荠茎苗,其药名称为“通天草”,性凉味苦,有清热解毒、补肾利尿的作用。孕妇常吃荸荠,可以防治妊娠水肿、妊娠期间并发的急、慢性肾炎,妊娠合并肝炎等疾患。
荸荠加海带适量煮汤,被称为"二仙饮",可以防治妊娠期间的缺碘、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及痔疮便血等症。
取荸荠、鲜藕、白萝卜各200克,洗净切片煎水同服,每日一剂,可以治疗妊娠水肿。将荸荠榨汁当茶饮,可治疗咽喉炎、舌炎及声音嘶哑。
妊娠水肿要怎么治疗
(1)血液回流受阻。随着胎儿生长和羊水增多,子宫逐渐增大,而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妊娠期下肢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尤其当静脉血淤脉压升高时,一方面能使血液中的液体成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量增多,另一方面也影响组织液的回流,促使水肿发生。
(2)内分泌的影响。妊娠期间内分泌腺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素、雌性激素等分泌增多,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作用增强,造成体内水钠潴留而发生水肿。上述原因以第一种最多见,它有一个特点,通常情况下,在休息一夜后水肿便可自行消失。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一般情况下,孕妇的总蛋白较正常妇女低,再加上有些妇女由于妊娠反应,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以致血浆蛋白含量不足。因此,促使了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发生水肿。
但是,严重的妊娠水肿可波及孕妇的外阴和下腹部,甚至上肢和脸面也可浮肿,并有心悸气短、口淡无味、身倦懒言、肋胀胸闷、四肢不温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要注意的是,仅靠利尿药来消除妊娠水肿是不可取的。因为孕妇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肾功能加强,容易引起体内钠离子的丢失。而利尿药是通过促进肾脏排钠排水以消除水肿的,这样往往就会导致孕妇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使胎盘的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所以,消除妊娠水肿除了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外,应根据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妊娠水肿主要是脾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溢为肿,治疗应以健脾渗湿、温肾扶阳为主,使阳足气化水行,水肿可消),配以饮食疗法。
为了宝宝和孕妇的安全,建议大家采用食疗消除妊娠水肿,不会影响胎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