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特殊人群的阑尾炎症状介绍
三种特殊人群的阑尾炎症状介绍
1、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2、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阑尾炎一定需要手术吗
实验结论:72.7%的患者可用保守治疗
在JAMA所报道的这份研究中,实验表明:手术治疗的273人中,只有1人手术失败;参加抗生素治疗组的257例患者中,70人在随访期间又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不过,手术的拖延并没有带来不好的结局;186人不需要手术,占了所有进行抗生素治疗病人的72.7%。
对这项研究,“JAMA”的副主编,Edward Livingston博士也发表点评:即使手术切除仍是最终的选择,但阑尾炎的治疗方针该修改了。
阑尾为何会发炎?
专家介绍,阑尾,起自盲肠根部,另一端不与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相连,游离于右下腹腔内,长5~10cm,直径仅为0.5~0.7cm,形似蚯蚓。
阑尾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当这些淋巴细胞增生明显时,就会导致阑尾管腔堵塞。由于阑尾的特殊生理构造,管腔只有起始端与其他组织相通,当管腔被堵塞后堵塞物无法进行排解,自然就很容易发生炎性反应。
另外,粪石、异物或食物残渣堵塞等,也易使狭窄的管腔发生炎性反应。若阑尾病变进一步加剧,则会形成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与药物治疗的利与弊
其实,阑尾并非没有作用,专家表示,阑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内的“天然菌库”,抗生素治疗,除保留了它的免疫功能之外,还保护了其调节机体菌群平衡的功能,因此不失为患者的另一选择,且尤其适合高龄、体弱等不适宜接受外科开腹治疗的患者。
但是,抗生素治疗也有它的缺点,就会担心复发的可能,一旦穿孔或者腹腔感染,这是非常危险的,手术当然也要担心阑尾炎并发症的可能,例如出血或者切口感染。
阑尾炎的分类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平时说的阑尾炎只是一个泛指,临床常分为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特殊类型阑尾炎。因为这三大类情况临床特点不尽相同。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占急腹症的首位。病情变化多端,诊断有时很困难。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多呈间歇性轻度疼痛、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感,常局限在右下腹。
(3)特发型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易延误治疗;穿孔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常伴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复杂严重。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初期阑尾炎的发病症状
1.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阑尾炎腹痛的特点是转移性腹痛,即开始时在上腹部脐周围痛,经几小时或半天左右腹痛转移到右下腹部。多呈持续性疼痛,可有阵发性加重。患儿常屈右腿侧躺,不敢直腰走路,婴儿常以阵发哭闹来表达腹痛,患儿常卧床不敢动或呻吟拒食。
2.发热:一般发病几个小时后即可发热,随病情发展体温上升到38度--39度甚至更高。
3.胃肠道症状:多数患儿病初就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些患儿有便秘或腹泻。
4.右下腹部压痛是阑尾炎可靠的体征。如果还有肌肉紧张,抵抗,那么诊断就更明确了。 有些阑尾炎症状可以不典型,年幼者更多见,且因年幼儿不能配合检查,易误诊。比如开始只表现为腹泻常以为是肠炎。如同时有些咳嗽,咽部充血,容易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腺炎。年幼儿抵抗力低下,阑尾炎容易穿孔造成腹膜炎。故凡小儿腹痛或哭闹2--3小时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上面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阑尾炎的初期发病症状,相信你们看完这篇文章的介绍后,你们应该都知道初期阑尾炎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了吧。我们在生活中治疗阑尾炎这种疾病,我们一般是通过手术切除阑尾炎的方法,但是我们要做好手术后的调理。
慢性阑尾炎严不严重呢
一般,常见的慢性阑尾炎的症状有:
1、腹部疼痛:这种慢性阑尾炎的症状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2、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这种慢性阑尾炎的症状。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3、间接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4、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慢性阑尾炎的症状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慢性阑尾炎的症状,相信大家看后对于慢性阑尾炎严不严重有了答案了,其实这个病发作起来是很痛苦的,而且慢性阑尾炎还会所复的发作,这对于患者来说是相当的痛苦,所以说慢性阑尾炎是严重的,及早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孕期肚子痛对孕妈有哪些危害
怀孕以后肚子痛,准妈妈们最担心的是流产。不过,还有一种肚子痛也要小心,就是阑尾炎。
詹利永说,妊娠合并阑尾炎是孕妇最常见的妊娠期外科疾病,可发生在妊娠各个时间段,但以妊娠前6个月内居多。
阑尾炎可产生一定的毒素,这种毒素可通过血液影响胎儿,引起胎儿缺氧甚至死亡。另外,发炎的阑尾也可直接对子宫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子宫收缩而造成流产、早产等。
怀孕本身并不会诱发阑尾炎,但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阑尾炎,诊断、治疗难度大。因为,随着子宫的不断增大,阑尾会逐渐向腹部后上方、向外移位,甚至转移到后腰部,这就使得症状扑朔迷离,难以确诊。
其次,怀孕会使准妈妈盆腔充血,炎症发生快,很容易发生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其发病率是非妊娠期的1.5~3.5倍。弥漫性腹膜炎,将会对孕妇与胎儿的生命构成威胁。
阑尾炎的发病症状有哪些呢
阑尾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是对阑尾炎的症状的介绍:
典型阑尾炎有腹痛,发热,胃肠道症状及右下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四大症状。
阑尾炎的症状1.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阑尾炎腹痛的特点是转移性腹痛,即开始时在上腹部及周围痛,经几小时或半天左右腹痛转移到右下腹部。多呈持续性疼痛,可有阵发性加重。患儿常屈右腿侧躺,不敢直腰走路,婴儿常以阵发哭闹来表达腹痛,患儿常卧床不敢动或呻吟拒食。
阑尾炎的症状2.胃肠道症状:多数患儿病初就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些患儿有便秘或腹泻。
阑尾炎的症状3.发热:一般发病几个小时后即可发热,随病情发展体温上升到38度--39度甚至更高。
以上是关于阑尾炎的症状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阑尾炎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大家能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大家对阑尾炎的症状还有什么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专家会给大家详细的讲解!
什么是阑尾炎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腹部外科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为0.1%一0.2%;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以下三种特殊人群的阑尾炎应特别予以重视: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