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拔火罐效果好吗 风寒袭肺型咳嗽拔罐位置
咳嗽拔火罐效果好吗 风寒袭肺型咳嗽拔罐位置
方法1:
取穴:大椎,肺俞,风门,曲池穴。
操作方法:刺络放血加留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出血后,用闪火法吸拔大椎穴,再用闪火法在其他穴位留罐,1日1次,每次10-20分钟。
疗程: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方法2:
取穴:取背部第7颈椎到第12胸椎两侧。
操作方法:将润滑液或温水涂抹于背部及罐口,沿夹脊穴或膀胱经循行部位连续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1日1次,每次15-25分钟。
疗程: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中医养生之拔罐的预防保健
临床应用:
1.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
(4)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预防保健:
1.咳嗽拔罐疗法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2.颈肩综合征拔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酸胀、麻木及疼痛的颈肩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缘处皮肤上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将火罐吸附于皮肤上,并于病变部位来回推动火罐,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为宜。走罐后采用三棱针在痧点局部点刺,选口径适中的火罐用闪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约10分钟,每处出血约2~3毫升,隔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
3.膝关节炎拔罐疗法
可采用药罐疗法:将羌活、独活、防风、木瓜、桑枝、川断、牛膝、杜仲、艾叶、鸡血藤、川芎、当归各15克装入布袋内,加清水煮沸5分钟,再把小号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0分钟,使用时用镊子夹起竹罐直接叩于患侧内、外膝眼及鹤顶穴处,每次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99药剂师温馨提示:
(1)操作禁忌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
(2)部位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孕妇的腰骶、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拔火罐能治咳嗽
拔火罐能治疗咳嗽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拔火罐的五种方法
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是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点燃后,在罐内快速绕1~3圈(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2.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注意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
3.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
4.投火法:是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适宜于身体侧面横拔。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置于应拔的部位,然后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于瓶盖或酒盅内,将罐迅速扣下。以上拔罐法除闪火法外,均应防止灼伤皮肤。每次一般留10~15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起泡时,若罐吸附过强,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次,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咳嗽拔火罐效果好吗 肝火灼肺型咳嗽拔罐位置
取穴:肺俞,肝俞,阳陵泉。
操作方法:留罐法,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1日1次,每次5-10分钟。
疗程: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拔罐的方法和应用
1、拔罐的方法
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应用
(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
(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
(4)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拔火罐的临床应用
1.拔罐的方法闪火法操作要点: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应用(1)留罐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钟;多用于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疼痛。(2)走罐罐口涂万花油,将罐吸住后,手握罐底,上下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于感冒、咳嗽等病症。(3)闪罐罐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多用于面瘫。(4)刺络拔罐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叩刺或点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内出血3~5毫升;多用于痤疮等皮肤疾患。
3.拔罐注意事项(1)操作禁忌拔火罐时切忌火烧罐口,否则会烫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伤皮肤。(2)部位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部位,孕妇的腰骶、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咳嗽拔火罐的位置图片 咳嗽拔罐治疗法则
祛邪扶正,宣肺止咳;外感咳嗽治则宣通肺气,祛邪止咳;内伤咳嗽宜调理五脏,化痰止咳。取穴以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
针灸可以治疗咳嗽吗
针灸可以对咳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咳嗽的发病原因有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畅而咳嗽;也可由肺脏的病变,或其它脏腑有病,影响肺脏所致咳嗽。针灸可以扶正正气,调和身体阴阳平衡,选用肺俞,中府,列缺,尺泽,合谷等穴位施针,可以宣肺通气,止咳化痰。
咳嗽针灸部位
外感咳嗽
取穴:肺俞,列缺,合谷,天突。风热配大椎,曲池,风寒配风门,外关;咽喉肿痛配少商,尺泽。
治法功效:疏风祛邪,宁肺止咳。取手太阴,阳明与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泻法。针灸后背部腧穴可拔罐,并可加灸或放血。
内伤咳嗽
痰湿侵肺型取穴:肺俞,太渊,太白,丰隆,天突;咳嗽兼喘加定喘穴;胸脘痞闷加足三里,内关。
治法功效:健脾化痰,调补肺气。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并可加灸。
肝火朔肺型咳嗽取穴: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咽喉肝痒加照海,咳逆咯血加孔最。
治法功效:泻肝益肺。去手太阴,足足厥阴经穴为主。毫针泻足厥阴经穴,平补平泻手法太阴经穴。
感冒能不能拔罐呢
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证的穴位,常用拔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两个分别是肺腧、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拔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按照中医理论,肺主肃降。清气上升,提供人体需要的氧气,浊气下降,以浊气下达小腹为顺,通过胃肠排出。肃降不利,才导致气逆而咳。胃肠有阻遏肺气肃降之嫌,所以加拔胃肠部位。吸拔华盖区可以治疗咳嗽,效果较好。对于感冒伴有咳嗽应拔华盖区。有的感冒是由于胃肠问题引起的,所以,脐中区及附近的胃肠区、气海区,应该根据需要上罐。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感冒能拔罐,只是在拔罐的时候我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穴位来进行,这样才会对感冒有治疗的效果,另外在感冒了后也要注意饮食,尽量吃的清淡点,而且还要多喝水,情况严重者要到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