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习惯能增寿
6个习惯能增寿
保持乐观。乐观者更长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女性健康行动(WHI)研究项目为期15年涉及10万多名妇女参试者。该研究发现,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在为期8年的跟踪调查中,死亡率低14%。伯尼奥尔博士表示,想象一下躺在海滩吊床上的情景,就可以立即让自己身心放松,不至于对生活中不好的事情难于释怀。
把烦恼写下来。消除烦恼,快乐生活是长寿之道。美国华盛顿市心理学家安德里·伯尼奥尔博士表示,每天将烦恼写在纸上,放入“烦恼缸”(或抽屉中),有助于将烦恼分类消除。焦虑少一点,身心更健康。压力激素皮质醇过多会导致慢性疼痛、抑郁、认知问题、甚至心脏病,进而缩短寿命。
午间小睡。美国阿勒格尼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当生活不顺,压力倍增,心情不快的时候,45分钟的午睡有助于降低血压。午睡还有助于补充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细胞衰老。保证婴儿般的睡眠,有助于更年轻更长寿。
正确放松。美国马萨诸塞州身心医学研究所所长赫本特·本森博士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瑜伽、太极拳等练习方法都能放松身心,抑制压力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同时平稳心跳,降低血压,帮助消化。
冥想打坐。随着人们衰老的加速,大脑开始萎缩。然而,《神经学报告》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冥想打坐者的前额叶脑皮层的厚度比普通人更厚,而这些区域的作用是控制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加州大学神经心理学家汉森博士表示,冥想打坐是极好的“脑操”,可使大脑更强壮。
学知识常用脑。英国神经生物学家米勒认为:“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越快。”常动脑筋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选择,有助于长寿。经常用脑也有助于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改变老年人心境的良策就是应该不断地看书,学习新知识。提倡老年人的“再学习”。老年人的机械性记忆能力虽比年轻人差些,但理解性记忆力却增强了。认真地学习,积极地思考,能延缓衰老的过程。
老人6个饮食习惯影响长寿
不良习惯一 多吃少餐。
有人调查了1400位60~64岁的老人,发现每日吃两顿饭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5顿饭者(总热量相等)只有1/5患病。另有一份报告指出,每日就餐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患者占57.2%,胆固醇增高者占51.2%,而每日就餐次数在5次或5次以上的人群中,肥胖病患者仅占28.8%,胆固醇偏高者占17.9%。专家们分析认为,空腹时间较长,造成体内脂肪积聚的可能性就增大。
不良习惯二 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不良习惯三 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不良习惯四 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不良习惯五 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不良习惯六 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综上所述,不良饮食习惯与血脂过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确有密切关系。为了延长寿命,中老年人应该彻底改变以上各种不良饮食习惯,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这6个习惯最伤牙齿
1、刷牙时使劲漱口。伦敦牙科专家菲尔·施特默博士表示,吃饭时产生的酸和糖会暂时削弱牙釉质的保护作用。饭后立即刷牙更容易破坏牙釉质。建议饭后至少等半个小时再刷牙,同时要避免使劲漱口,以免削弱含氟牙膏对牙齿的保护功效。
2、偏侧咀嚼:可使牙弓向咀嚼侧旋转,使下颌向咀嚼侧偏斜,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
3、咬物习惯:指习惯性地啃咬物品,如长久的使用一处牙齿,就会形成咬物处牙齿的小开合。
4、睡眠习惯:睡眠时经常用手、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或用手托着,均可导致颌面发育异常及面部不对称。
5、吮指习惯:发病较高,它在婴幼儿时期居于一种正常的神经反射,在2-3岁以前均可视为正常生理活动,4-6岁应会逐渐消失,如继续出现便可视为不良习惯。由于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盟出的上下前牙处,会阻止前牙正常盟出,导致闭口时上下前牙间出现圆形的间隙,称为开合,由于吸吮作用长久持续,口内气压降低,加上颊部肌肉的压迫作用,会使牙弓变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拇指压在硬腭上,还可使其凹陷,阻碍鼻腔向下发育。
6、吐舌头或舌舔牙习惯:这个习惯多在儿童里出现,儿童在换牙期常爱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刚萌出的恒牙或残根,这都会形成吐舌或舔牙习惯。由于舌尖向前顶前牙,长此以往,迫使牙齿向前向外突出而形成开唇露齿。有时上、下前牙之间可形成棱形间隙,即小开咬合。
7、乱剔牙习惯:孩子的牙齿排列非常紧密,平时吃东西是不容易嵌进牙缝里的。如果形成了剔牙习惯,牙缝会慢慢变宽,食物容易嵌进牙缝里,这些食物的残渣发酵后会让牙龈发炎。而成人也不可以随便提亚,剔牙的牙签如果不卫生,在剔牙时牙龈的黏膜被剔破后细菌进入直接造成牙龈爱出血的问题。
8、游泳时张着嘴。英国牙医协会专家黛米恩·沃姆斯利教授表示,游泳池中的氯可能会导致牙齿侵蚀,牙齿表面硬组织损失,使牙齿变色和敏感。游完泳,最好刷个牙或者漱漱口。
牙齿健康对于我们来讲非常的重要,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呵护”它:
1、警惕根面龋:中年过后,由于牙周开始萎缩,牙颈部和部分牙根开始暴露。这些部位的硬度较低,抗龋能力差,易出现龋洞。在临床上称根面龋。根面龋的一个特点是位置隐蔽,不易发现,因而最易被人们忽视,所以,中年人应定期检查牙齿,及早发现龋洞,及早充填,减少痛苦和损失。
2、防治牙周炎:牙周炎是中年人常见的病,但却不像龋齿那样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许多人以为患上了牙周炎吃点药就没事了。殊不知,牙周炎常反复发作,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对付牙周炎,仅靠吃药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做局部的牙周治疗,平时再配合有效刷牙,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3、修复缺牙: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却不知这样下去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加快邻牙松动脱落,影响语言和容貌。
4、温水刷牙:中年过后,由于牙面磨耗和牙周萎缩,牙本质暴露,牙齿易出现敏感症,遇冷、热、酸、甜就感到牙齿酸软。这种反复过冷、过热的刺激,会导致牙髓炎,损害牙齿的健康。用温水漱口刷牙,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可以减少牙髓炎症的发生。
5、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刷牙不少于两次,特别是晚上一次更重要。在刷牙的时候,将刷头放在牙齿与牙龈边成45 度轻柔地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刷每颗牙齿的里面;前牙的内部表面——将牙刷垂直,用牙刷尖的毛轻柔地上下刷;将牙刷放平,来回刷咀嚼食物的牙齿;将牙刷放在舌面上,从舌根向舌尖轻柔地刷,可以更好地去除口腔异味。
6、牙齿保健操:生命在于运动,牙齿也需要运动。一日三餐,牙齿虽然也在运动,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动却不能完全代替保健运动那样,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够。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如叩齿、转舌按摩、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
女性长寿的6个饮食习惯
1.每餐之前喝两杯水。这样做就能保持身体一直处于“水当当”的状态,还能控制食量。荷兰一项研究显示,饭前喝两杯水能减少饥饿感和食物摄入量,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2.不放弃每一个吃洋葱的机会。很多人吃菜时会小心翼翼地把洋葱挑出来,唯恐避之不及。这就大错特错了,洋葱含有大量保护心脏的类黄酮,因此,吃洋葱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尤其在吃像烤肉这样不怎么健康的食物时,里面的洋葱就是你的“救命草”。
3.下午三点,准时加餐。也许赖床可以成为你不吃早餐的理由,但下午三点的加餐就不能用任何借口推托了。在午餐和晚餐之间补充营养,可以帮你度过一天中最疲劳的时期。酸奶、水果、饼干都是不错的选择。
4.有些“素”菜要“荤”着吃。油吃多了不好,但一点不吃更不好。南瓜、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或凉拌都可以。如果南瓜用来煮粥,那么保证其他菜里有油,让它们到肠胃里会合。
5.有条件的话,用凉开水泡红茶。最近农业部研究发现,与青菜或胡萝卜相比,一份红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它可以有效帮助你抵抗皱纹或癌症的侵扰。凉开水可使茶中的有益物质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慢慢溶出,你所要做的只是多等待一会儿。
66.吃完快餐喝一大杯水。快餐里的热量和盐一般都严重超标,虽然我们拿吃进肚里的脂肪没办法,但一大杯水可以帮你稀释体内钠的浓度,让你离高血压远一点。
早晨三个习惯能让你延寿
第一件:深呼吸
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其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然后,大打哈欠35次,随即起床到僻静宽敞处,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然后,哈哈大笑一次(总共用4分钟左右)。
第二件:四方眺
立定,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然后,半闭目低头、转身再向南远眺;再进行半闭目低头,转过身向西远眺;最后,半闭目低头再转向北远眺(总共也用4分钟左右)。
第三件:净大便
尽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养成习惯。大便时,最好回忆前些天最高兴、最愉快的事情,或想着今天和未来最美好的事情。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变化,有助于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排除彻底(一般用3——5分钟)。
长期坚持做好“清晨三件事”的好处在于:活动了关节,排除了废气,增强了肺活量,锻炼和保护了视力,改善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协调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
如何养肝 养肝第三招养睡眠
每晚子时(23:00~1:00)开始就是肝胆自我修复的时间段,此时能进入深度睡眠是非常养人的。一旦此时不睡,肝脏就会逐渐失去动力,解毒功能也会直线下降,各种毒素排不干净就会直接反应到脸上,痘痘和各种斑就会纷至沓来,尤其是太阳穴和脸颊两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专家建议:晚饭早点吃,吃完适当运动一会,泡会儿脚,每天争取10点以前上床,10点半睡着,养成这个好习惯,能帮助你起码增寿10年!
100%增寿的10大好习惯
1、起床后90分钟内吃完早餐
早上起床90分钟之后才吃早餐的人,肥胖几率会增加50%。这会直接导致因肠癌、膀胱癌和肝癌死亡的危险增加。因此,早餐一定要在起床后90分钟内吃完。
2、不带病工作
生病后仍坚持工作的人,比在家好好休息的人,在3年内罹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了2倍。因此,生病了就要及时治疗,千万别逞能。
3、别用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不仅影响人的嗅觉,还会伤肺。如果室内气味不好,可以放些肉桂,同样能使人神清气爽。
4、饭前吃沙拉
饭前先吃沙拉,有助于防止血糖和胰岛素骤升。同时,沙拉中的橄榄油和食醋有益血管健康,降低患癌危险。
5、菜里放咖喱
咖喱粉中的姜黄素与西兰花、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相结合,能增强抗击前列腺癌的作用。每周在菜里放一次咖喱就能见效。
6、侧着身睡觉
睡眠呼吸暂停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使人白天更加疲劳,身体抵抗力下降。最新研究发现,侧卧可减少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保证睡眠质量。
7、喝薄荷茶
薄荷茶含有强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炎症、提高警觉度、使糖尿病危险降低52%。
8、茶叶至少泡3分钟
茶叶浸泡时间少于3分钟,会导致茶水中抗氧化剂的含量大大降低,抗病功效大减。
9、每餐要有5种颜色
多吃各种果蔬有助于提高防癌作用、降低脑卒中危险。每餐果蔬最好有5种颜色:蓝色(或紫色)、绿色、白色、红色和黄色(或橙色)等。
10、每天5杯水
每天至少喝5杯水(每杯267克)的男性,比每天喝水不足两杯的人,罹患致命性心脏病的危险低54%。
坚持,是一种力量。坚持好习惯,那更是一笔财富。不要以为时间才是金钱,其实,健康更是金钱。没有健康,你就什么都无法拥有了。
如何长寿6好习惯长寿
1、常用剃须刀,年轻5岁半。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调查发现,刮胡子的男人比胡子拉碴的男人看上去年轻5.5岁。皮肤学专家肯尼思·比尔博士表示,刮胡子会刺激脸部胶原蛋白的产生,让皮肤更光滑。
2、少吃一点,多记点。
德国科研人员发现,少摄取点热量有助于减少炎症的发生几率,而发炎会引起人认知能力下降。科学家表示,最好将每日摄取热量减少30%,例如原来天天摄取2500卡路里,那么最好减掉750卡路里。
3、口腔卫生,脑子更灵。
英国一项涉及6693名成人的新研究显示,牙病病人智力明显低于牙齿健康者。其原因是,牙龈出血等问题会引起更严重的体内炎症,造成大脑损伤。常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保持口腔卫生,大脑才能更灵敏。
4、睡眠多,脸不老。
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快面部衰老,因为眼周肌肉可在睡眠中眼球快速转动时得到锻炼,而睡眠不足,眼周肌肉就会发生萎缩,留下黑眼圈。
5、常常锻炼,年轻10岁。
美国《内科学档案》杂志登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周进行3小时一定强度的锻炼,可以让人感觉身体年轻10岁。
6、发短显年轻。
男人到了中年,脱发越来越明显。在脱发早期,剃平头显得头发更浓密,人也更年轻,长头发反而容易暴露头皮。
7、心跳慢寿命长。
想保持年轻,就必需拥有强壮的心脏,让血液慢而有效地流动。来自美国心脏、肺脏和血液学会的迈克?劳厄说:“人的平均寿命是心跳30亿次,若能减慢心跳次数,则可延长寿命。”
8、有晨勃,更年轻。
清晨勃起硬度越高,代表着男性血管越年轻。《美国医学杂志》近来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性生活不到1次的男性,ED(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将上升2倍,而每周做爱3次以上,ED减少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