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外俞的作用与功效

肩外俞的作用与功效

肩外俞类属手太阳小肠经,穴起舒筋活络,散风止痛之功,主要用于肩背疼痛,颈项强急,肺炎,胸膜炎,低血压等症。

配伍大椎,天宗,曲垣,肩井,肩髎以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肩背酸痛。

配风池,大椎,秉风,列缺,后溪以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强急,落枕等症。

配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支正,合谷,以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不能举,上肢冷痛等症。

肩外俞的作用与功效 肩外俞针刺方向

前倾坐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横平肩胛骨内侧缘的垂直线取穴,向外斜刺,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风止痛。主治肩背酸痛,颈项强急。

配穴:配委中,昆仑治疗颈项强急;配天宗治疗肩背痛。

注意:针刺时宜沿肋骨长轴方向刺,勿与长轴垂直刺入,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配伍治疗方法

1.配大椎,天宗,曲垣,肩井,肩髎,以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肩背酸痛。

2.配风池,大椎,秉风,列缺,后溪,以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枪机,落枕等。

3.配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支正,合谷,以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不能举,上肢冷痛等。

落枕能艾灸吗 艾灸治疗落枕有用吗

艾灸治疗落枕是用的。

灸大杼穴有强筋壮骨的作用;灸京骨穴有很好的疏筋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等症状;灸肩外俞穴能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主治颈肩部位疾病;灸局部痛点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

肩外俞在哪里

肩外俞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此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落枕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图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中俞偏外敷,有舒筋散风,通络止痛之功,对于肩背酸痛,颈项强直,肘臂冷痛等症有疗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低血压等疾病。

相关推荐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快速取穴: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1片姜黄6 克,研末水煎服。 2嫩桑枝30 克,切碎,用3 碗水煎至2 碗水连服。 3威灵仙5 克,防己6 克,甘草3 克、研末水煎服。 4秦艽6 克,羌活3 克,红花5 克,丝瓜络10 厘米,水煎服。 5老生姜500 克,葱子250 克,醪糟即酒酿、江米酒200 克,捣烂后,炒热敷痛处,冷后加热再敷,对肩、臂痛有效。 针刺疗法 可根据病情选中渚、肩、昆仑、后溪、肩贞、肩外俞、手三里、曲池、肩等穴。每日1 次,用中、强手法,至病愈止。 拔火罐疗法 可在痛点阿是穴、肩、肩、肩贞、肩外俞等穴位拔罐治疗,每日1

天牗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天牗穴配伍应用

配太冲,听会,疏导经气,清泄肝火,治耳聋;配四渎,清泄肝胆之火,治暴聋;配风池,昆仑,祛风散邪,疏通经络,治目眩头痛;配廉泉,合谷,疏泄郁热,治喉痹;配心俞,祛风泄热,治目泣出;配太阳,承泣,清泄风热,消肿止痛,治目痛;配后溪,昆仑,肩外俞,祛风通络,治项强。

刮肩胛骨能下奶吗

刮肩胛骨有助于下奶。 在肩胛骨附近,有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肩贞等穴位,其中刮痧肩井穴有很好的通络止痛、催乳的作用,因此刮肩胛骨也是有助于下奶的。

落枕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四渎什么意思 四渎的配伍疗法

1、四渎穴配三阳络穴、阳溪穴:缓解治疗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2、四渎穴配三阳络穴、消泺穴、肩髎穴、天髎穴、肩外俞穴:缓解治疗肩臂痛。

颈椎病拔罐的部位 刺血拔罐法

取穴:大椎,肩外俞,风门。 操作方法:每次选用1—2穴,皮肤常规消毒后,对准穴位,用三棱针迅速地刺入约半分至1分,随即迅速退出,以出血为度。然后拔耀,留罐10—15分钟。去罐后头部作旋转运动。每3—15天1次,一般治疗3次。 注意:使用本疗法最好不要超过10次。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

落枕怎么办简单快速的有效办法 拔罐治疗落枕

大椎: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 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首先对肩外俞、列缺进行吸拔,使用油气罐,留罐10-20分钟,吸力不宜太强,以局部皮肤变成紫红色为度。吸拔后溪的时候要选用小号的抽气罐进行,而且吸拨时间不宜过长,以3-5分钟为宜。

天宗怎么简单取准确 天宗的配伍疗法

天宗穴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 天宗穴配膻中穴、足三里穴:治乳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