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癌之光
中医治癌之光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积聚篇》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早在宋元期间成书的《卫生宝鉴·卷十四》云:“养正积自除,……令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扶正补虚法的应用除了辨阴阳气血之亏外,还要辨虚在何脏而采取相应的治法,故《难经·十三难》说:“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恶性肿瘤的论治,河南中医离退休专家医院肿瘤康复中心治疗时祛邪中不忘扶正,扶正与祛邪结合。
对于癌症患者来讲,健脾益气和调理脾胃是扶正补虚的重要内容,必须时时顾及“胃气”,因为“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脾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所以张仲景提出“脾旺不受邪”之说。食欲不振,脾不健运是癌症的通病,加之癌肿消耗体力,更加促进机体衰竭,只有脾胃健运,使“生化”之源不竭,才能耐受祛邪药物之攻伐。
扶正补虚法的运用,必须仔细分辨体内阴、阳、气、血的孰盛孰衰,决不能不分阴阳、气血的盛衰而采用面面俱到的“十全大补”,要把扶正与祛邪辨证地统一起来,扶正是为祛邪创造必要条件,要以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与方法来权衡扶正与祛邪之间的轻重缓急。
在恶性肿瘤的临证中,以气虚及阴虚较为常见,故益气养阴法也比较常用。然而癌症的病情复杂,变化也较迅速,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要分别主次。故《内经》着重指出“谨察阴阳,以平为期”,强调了辨证的重要性,如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常可出现“火毒内攻”或“阴虚火旺”之证,见口鼻焮热,咽干喜饮,小便短黄,心烦纳少,舌红少苦,脉象细数等证候,治宜养阴清热,或养阴润燥;有时出现口渴而不喜饮,怠倦乏力,短气纳呆,白细胞减少,脉数而无力等脾气虚或脾气虚兼有肾阳虚的证候,此时就应少用寒凉阴腻之品,宜予补脾益气,或益脾气、养肾阴两者兼顾,每每强调使用血肉有情之品及饮食调养,重用参、芪之类以益气培本。
中医能治好晚期乳腺癌吗
癌症的概念是西方医学提出来的,癌症的定义是西方医学经过漫长的实际总结得到的,癌症的治疗方法是西医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得到的。目前,西医对癌症还没有完全攻克下来,只是延缓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中医是一种以经验为主的医学,它没有西医那么系统的理论学说,传统中医也没有癌症这个概念,所以,中医治癌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乳腺癌早期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过去早期乳腺癌的治疗西医以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为主。随着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不断研究发展,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临床资料指出: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显着降低乳腺癌死亡率。但是单纯只依靠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病例尚不存在。
中医治癌症有效果吗
中医治疗癌症需要注意的方面有三个。第一个方面是忌补药用药不当。因为癌症造成的消耗,导致病人表现出相应脏器的虚损及全身体质的下降。有的病人因为缺乏常识,盲目服用一些补药,如人参、鹿茸等,这不但没有好作用,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第二个方面是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关于中医治疗癌症,强调忌口。主张食谱不能太窄,忌口也不要太严,但是如果进食脂肪过量,有时会导致直肠癌、乳腺癌的复发,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和后果。
第三个方面是忌隐瞒病情。癌症不是吃几付中药就能好的病,必须要长期的治疗,一旦病人觉得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自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拒绝治疗或要求换医院,换医生和换药等,这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治疗相当不利。
中医治疗癌症对于人体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我们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它的用药禁忌,严格用药,否则不仅没有达到治愈的效果,还会影响身体其他方面的功能。
中医治肾癌
1、肾癌无苦味复方 红豆蔻10克 生卷柏10克 制鳖甲20克 山茱萸20克 木瓜10克 黄精10克 旱莲草10克 当归10克 杜仲10克 天麻10克 制龟板20克(共11味药,其中1—5抗转移癌,6,7促凝血,8、9镇痛,10、11增强胸腺功能。妊娠期禁用本复方,血压偏低者慎用杜仲)。
2、肾癌苦味复方 败酱草10克 佛手柑10克 石菖蒲10克 补骨脂10克 大蓟10克 白及10克 仙鹤草10克 白芍10克 延胡索10克 制首乌10克 女贞子10克(共11味药,其中1—5抗转移癌,6,7促凝血,8、9镇痛,10、11增强胸腺功能。妊娠期禁用延胡索)。
3、肾癌优选复方 红豆蔻10克 山茱萸20克 制鳖甲20克 补骨脂10克 石菖蒲10克 生地黄30克 仙鹤草10克 杜仲10克 延胡索10克 天麻10克 制龟板20克 制首乌10克 女贞子10克(共13味药,其中1—5抗转移癌,6,7促凝血,8、9镇痛,10、13增强胸腺功能。妊娠期禁用本复方,血压偏低者慎用杜仲)。
4、肾癌优化复方 红豆蔻10克 山茱萸20克 败酱草10克 佛手柑10克 石菖蒲10克 生地黄30克 仙鹤草10克 杜仲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天麻10克 女贞子10克(共12味药,其中1—5抗转移癌,6,7促凝血,8、10镇痛,10、12增强胸腔功能)。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肾癌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希望对您和您的家人能够有所帮助。
中医治癌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已为肿瘤病病人广泛接受,其进展比较迅速,中医治疗大致有如下特点:
(1)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方法多,如单验方有梅花点舌丹,增生平、六味地黄丸、参莲片、肝复乐等。外治药有蟾酥止痛膏,经临床观察对肺癌、肝癌、胃癌及胰腺癌等引起多种癌性疼痛确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无成瘾性和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疾,消肿止痛功效。
(2)根据中医理论及辩证论治方法对肿瘤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肿瘤具体法则很多,如扶正培本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但临床以扶正培本及活血化瘀法应用较多。例如刘嘉湘用滋阴养气,温阳解毒药方与化疗方案严格对照,治疗原发性小细胞122例,治疗结果显示,中医扶正培本法能稳定病灶,提高人体免疫功能,1年、3年、5年、生存率,单纯中医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单化组)。
(3)中医药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使用中药防治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特色,不但能顺利完成疗程,还有明显减毒增效作用,尚可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4)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能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用扶正抗癌方合并不同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术后)56例,经过12年随访,其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0.36%与12.5%较单纯姑息切除术或化疗为好。扶正抗癌方(党参20g,生黄芪30g,白术lOg,生苡仁l5g,仙鹤草9g,白英 3g,白花蛇舌草3g,七叶一枝花l2g,石见穿20g等)。
中医治癌药方
1.中医中药治疗整体的观念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任何局部的疗法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治疗。中药治疗肺癌主要是依据中医的理论从整体出发的,辨证施治,在祛邪扶正同时益气养血,对患者进行全身的调理,从而提高肺癌患者远期综合疗效。
2.中医中药治疗弥补了手术、放化疗不足的地方:手术治疗是局部的切除,对术前没有发现微小的癌灶及区域淋巴结很难做到完全切除,创伤较大,术后比较容易复发转移,配合中药治疗可有效的弥补了手术治疗不足,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减少复发转移的几率;放化疗的治疗效果虽然好,但是毒副作用太大,需要中药的辅助治疗。
3.中医中药治疗适应症广泛、安全无毒副作用:手术治疗需在早期适用或者瘤体小,转移单一而且患者体质允许的情况下,放化疗需要患者能够承受,但是只适合局部治疗且有副作用,所以西医治疗有很大局限性。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能够避免了这些不利的因素,不但适应症广泛,而且剂型先进、属于纯中药制剂、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在祛邪扶正同时固本培元,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中药治疗经济有效、服用方便:肺癌手术、放化疗费用高,部分患者因为高额的医药费不能坚持治疗,而肺癌的中医中药治疗经济实惠,剂型先进、服用方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治癌新路
中医治疗肿瘤所以能够延续到现在,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这是因为中医治疗肿瘤确实有它的作用。目前不但我们接受国内患者的治疗要求,还接受了很多国外患者来求治,不但中医医生认可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而且相当多的西医生也认可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治疗癌症 牢记7禁忌助你早康复
第一,中医药合并放、化疗可以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性,增加放、化疗的疗效。比如,经常有一些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认为自己接受不了放、化疗,当他服用中药以后确实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状态。在放、化疗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使一些症状明显减轻,比如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好以及一些血象下降、肝肾功能的毒性,应用中药都可以得到改善。
第二,手术后的患者应用中药,可以减少术后的复发转移。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另外手术产生的一些后遗症也可以应用中药得以减轻,比如乳腺癌做完手术后,由于手术切除的范围较大,经常是患侧上肢出现肿胀,原因是淋巴结经过清扫回流不好,应用中药可以明显减轻这些肿胀。还有手术以后引起的一些消化道的副反应,比如说食欲不好、腹胀。应用西药可以使用马叮啉等胃动力药,但往往解决得不太好,应用中药以后可以明显缓解症状。
第三,对于一些晚期肿瘤,由于身体虚弱,不适于手术,也无法进行放、化疗,通过应用中药。可以控制肿瘤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青光眼
1.肝经实热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
方药: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加减。羚羊角粉0.5~1g(冲服),玄参15g,黄芩9g,知母9g,车前子15g,茯苓15g,大黄10g,桔梗10g,细辛3g,防风3g。若热盛者,加龙胆草、钩藤,以增强清肝熄风之力;呕吐甚者,加竹茄、法半夏、天竺黄,以降逆止呕。
2.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清热,降逆和胃。
方药:丹桅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9g,当归15g,白芍15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6g,薄荷6g,生姜10g,丹皮9g,桅子9g,黄连10g,吴茱萸3g。着郁滞较甚,加香附、青皮、金铃子;目痛甚且红赤较剧者,加石决明、草决明、夏枯草;呕逆较剧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增强降逆止呕之力。
3.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方药: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羚羊角粉1.5g(冲),钩藤12g,桑叶9g,菊花12g,生熟地各24g,白芍30g,川贝母6g,茯神12g,竹茹15g,怀牛膝25g,生石决明20g。若阴虚明显者,加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火盛者,加知母、黄柏、夏枯草:心烦不寐者,加栀子;生牡蛎、炒枣仁。
4.痰火动风
治法:泻火逐痰,平肝熄风。
方药:将军定痛丸加减。大黄10g,黄芩10g,白僵蚕10g,陈皮10g,天麻6g,桔梗6g,青礞石20g,白芷6g,薄荷6g,半夏10g。痰火盛者加芦荟、桔络、制胆甫星,以增强降火逐痰之功;胸脘满甚者去桔梗、白芷,加泽泻、炒莱菔子、白芥子。
中医药治癌
1、夏花龙贝汤
【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2、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
【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3、抗癌汤
【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2次分服。
4、两面刺汤
【处方】:两面刺、刺公母、武靴藤、山马茶、苍耳头各15g,穿山甲、金银花、皂角刺各6g,大丁黄9g。
【制法】:上药用乌黑糖煎水。
【功用】:治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5、黄花水丁香汤
【处方】:黄花水丁香30g,铁雨伞、六月雪各60g。
【功用】:治疗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