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制品防治骨质疏松
大豆制品防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特别是老年妇女。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60%左右,这种病是因为骨骼组织变薄或者被消耗掉,使骨骼很容易破裂和折断。
组成骨骼的矿物质中5/6以上是由钙和磷构成的,两者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也是保持骨骼强度和硬度的物质基础。人的骨骼处于高度的新陈代谢中,每年新生的骨骼占总骨骼的15%,每天有大约700毫升的钙进出骨骼组织,其中一部分钙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减少尿钙损失比摄入钙更为重要。有关的研究表明,动物蛋白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量,这意味着当身体需要钙时,却吸收不到足够的钙;而吃大豆蛋白比吃动物蛋白可以使尿液中排泄的钙量降低50%。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大豆中的异黄酮可能有助于保持骨骼的质量。
有吃大豆食品传统习惯的日本妇女尽管每天钙摄入量仅为400—500毫克远低于美国妇女1200毫克/日,但其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病率却仅为美国妇女的一半。因此,多吃大豆制品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强壮骨骼。
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吃什么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减少,影响骨骼结构功能,防治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补充多种营养元素,如钙,磷,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D等,那么骨质疏松症吃什么好呢?
宜食含钙多的食物,含钙多的食物有牛奶、奶粉、牡蛎、鸡蛋、黄豆以及豆制品、猪骨头汤、鱼、虾、干贝等,宜多食。其次是胡萝卜、白菜、芹菜、油菜、蒜苗、韭菜、大枣、柿子、橄榄等含钙也比较多,也应多食。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经太阳紫外光照射后,是促进钙沉淀骨化的重要物质,服用维生素D能够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并使之沉淀骨化,使骨质坚实。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常服维生素D,并经常晒太阳。
干红枣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骨质疏松
干红枣对防治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而干红枣对中老年人经期骨质疏松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
青豆的营养价值 防治骨质疏松
青豆中还含有微量功能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大豆异黄酮,被称为天然植物雌激素,可改善妇女更年期的不适,防治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一手抓“食补”
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的膳食。预防骨质疏松,要多吃乳制品、豆制品和小鱼小虾、海带等富含钙质食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建议18—50岁成年人每日摄入800毫克,50岁以上每日摄入1000毫克。
除了要补钙,还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K、钾、镁以及B族维生素,可多吃芥蓝、油菜、菠菜、苋菜等富含钙、钾、镁和维生素K的食物,以促进钙质吸收。同时,为了避免影响钙质的吸收,也要减少饮酒或喝浓咖啡。
▲一手抓“运动”
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不断地刺激骨骼组织,提高机体反应程度,强健骨骼。同时,建议每天晒20到30分钟的太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生成维生素D3,由淋巴等转运吸收入血,再经肝和肾中羟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与普通维生素D不同,它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进而对人体摄取的钙有很好的促进吸收功效,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
老人怎么饮食预防骨质疏松
合理膳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饮食补充钙、磷、维生素D,可以有 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钙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由于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材料,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的补充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应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特别强调老年人要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必要时可补充钙制剂。另外应注意磷的适量摄入,维持食物合理的钙磷比值。维生素D 可以增加肠钙吸收。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膳食,保证每日阳光浴,可增强钙的吸收能力。
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钙的吸收,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应保证适量蛋白质的摄入,并保证优 质蛋白质占一定的比例。高盐饮食导致钙丢失严重,血钙减少,所以应低盐饮食。维生素C 参与骨有机基质的合成,老年人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每日摄 入新鲜的蔬菜还能保证维生素K的摄入,可以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另外老年人还应戒 烟限酒,不宜长期饮用咖啡,这些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一、饮食习惯
做到不挑食和暴饮暴吃。食物中缺少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骨密度,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鱼、虾、蚌、萝卜、芹菜、菠菜、白菜、卷心菜和各种豆制品等。 “白领一族”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长期暴饮暴吃,骨质容易变得疏松,酒含有酒精,长期大量饮酒,肝脏受到损害,功能下降,导致营养物质代谢异常。应酬饮酒势必多吃菜,高脂类食物摄入过多,可造成机体钙营养代谢失衡,不仅可影响食物中钙的吸收,而且可使骨钙大量“迁移”和尿排钙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骨骼严重缺钙,最终引发骨质疏松症。此外,“白领一族”多吸烟、喝咖啡、甚至饮食口味太咸,都会导致钙吸收障碍;
二、接受日光照射不足
一般来说,只要经常进行适当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维生素D就不会缺乏。但现代社会“白领一族”因为工作性质(如长年夜班、加班工作),整天工作生活在高楼大厦办公室,出门以车代步,接受阳光照射机会太少,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质吸收,造成骨质疏松;
三、运动量
骨骼系统的功能是负重和运动,活动越多,肌肉越发达,骨骼吸收钙也越多,变得坚强。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肌肉收缩,使骨骼受力,以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由此可见,运动对保持骨密度是非常重要。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舒适,体力劳动更多的被机械所代替,如不注意锻炼,骨质疏松便难以避免。增强骨质跑步更好;
避免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
一、仅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一些中老年人骨头不疼不痒,感觉良好,就以为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实际上,大多数的骨质疏松,在初期甚至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现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如早期适当进行一些检查,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发生。
二、认为年纪大了才需要补钙:实际上,年轻人也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其年纪大了出现骨质疏松时再补钙,不如年轻时就注意通过平衡饮食等措施来防患于未然。
三、认为骨质疏松只能在家里静养,或躺或坐:实际上,即使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应该多参加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骨密度,更助于骨骼健康。只是在运动中需要格外小心,以免运动不当发生意外。
四、认为防治骨质疏松只需补钙:这也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补充钙片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补充钙片还重要。因为合理膳食,不仅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而且补钙通过食补,比如多吃一些含钙较多的奶类、鱼、虾、豆制品等,效果反而更好。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知道预防骨质疏松有哪些误区了吗?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为您带来帮助,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疾病的正确预防措施,以免不幸患有疾病,影响您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骨质增生可以补钙吗 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的关系
骨质增生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钙缺乏性疾病。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杜加柏,患有骨质增生也需补钙,《临床医学工程》, 2005(5)77-77)
可见:中老年人患了骨质疏松要补钙,患了骨质增生也要补钙。
其实,通过补钙,能够增加钙质的吸收,刺激血钙的自稳定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降低血清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既能防治骨质增生,又能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Dietary calcium reduces blood pressure,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platelet cytosolic calcium response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R M, Rao,Y, Yan;Y, Wu.1994,1052-7)
冬天运动的好处 防治骨质疏松
冬天进行锻炼能够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在阳光下运动紫外线被人体皮肤吸收后能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并且促进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对于中老年来说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老年人补钙吃什么好 并不是补越多越好
老年人补钙吃什么好
牛奶: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蔬菜: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豆制品: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海带和虾皮: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动物骨头: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补钙有很多认知误区是不得不避免的哦。
老年人补钙的误区
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老年人人补钙就要多吃以上几种食物哦。
老年人补钙要避开这些误区
1、忽视食补
有些人认为,只要服用钙剂就能防治骨质疏松,不用从食物里摄取钙质。但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老年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口服钙剂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血液钙的浓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钙的问题。因此,要预防骨质疏松,最有效的办法是饮食调节,平时可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绿叶菜等。此外,经常晒太阳可使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适当运动能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单位,使肾脏产生较多活性维生素D,从而改善自身钙吸收能力,充分吸收食品本身含有的钙。这样,既可以增加钙摄入量,又可减少单纯购买钙剂的费用。
2、多多益善
人到中老年,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再加上消化功能减退,吸收能力下降,钙的主动吸收减少,此时适当补钙对健康大有好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补钙多多益善。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人体健康。如摄入大量碳酸钙可能会出现高钙血症,引起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3、盲目补钙
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只要补钙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骨质疏松也应对症补钙。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而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防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牛奶
蔬菜谷物有健骨作用
很多人注重动物性食物摄入,认为补充钙就能够防治骨质疏松症。当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钙的确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并非只需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所致的疾病,其与营养、基因、内分泌功能、运动都有关系。骨健康需要营养素中,不仅仅是钙与维生素D,还有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业内人士发现,多吃洋葱、菠菜、玉米对骨骼有好处。实验证明,洋忽是最能够防止骨质流失的一种蔬菜,菠菜中含有多种促进钙吸收、减少钙排泄的成分。钙的吸收与机体酸碱平衡密切相关。当肉类食物摄入过多,蛋白质摄入过时时,人体会出现酸碱平衡失衡,钙排泄量就会增大。如果能多吃一些诸如菠菜等富含有钾和镁的深绿叶蔬菜,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排泄。其次,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行素K,维生素K可调节骨代谢,增加骨质密度,促进骨健康,尤其是能降低罹患骨折的风险。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磷,绝经期妇女一般磷摄入不足,而磷与钙在适宜的比例内,有利于钙的吸收。
奶类豆类可轻松补钙
钙是骨矿物质中最主要的成分,钙不足必然影响骨矿化。因此为防止骨质疏松,首先要保证食物钙的摄入量。我国推荐每日钙的摄入量:成人800mg、儿童 600mg 、青少年1000—1200mg 、孕妇与乳母1500mg 、绝经后女性1500mg 、老年人1000—1200mg 。
业内人士认为,食物中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制品,因为奶类制品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若每日饮用500ml奶类制品,即可满足成人钙需量的75%,发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同时,奶类中的乳糖和氨基酸等也能促进钙的吸收。豆类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大豆中含量丰富的异黄酮对骨密度有特殊作用。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对维持骨的柔韧具有一定作用,可避免或减少骨折的发生。大豆异黄酮与钙共同作用,阻止骨丢失的效果要优于钙单独作用。中老年女性应经常选择该类食物,如大豆及豆制品,可安全补充植物雌激素。
此外,海产品、坚果类食物含钙也较多,小鱼、小虾连骨带壳吃会更好。调味品芝麻酱补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含钙量非常丰富。1勺20克的芝麻酱,所含的钙可达230毫克左右。
蛋白质吃多了会让钙流失
饮食应平衡,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因为蛋白质不足可致骨胶原、骨矿含量、骨强度降低。但经常摄入过高的蛋白可致尿钙持续排出。最终导致负钙平衡,可致骨质疏松,故应合理平衡摄入。
业内人士建议,老年人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适当增加蛋白摄入量。要注意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口味过重摄入盐、糖,尽量少用含太多镁、磷的饮料和加工食品,同时咖啡因、酒精也会造成钙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