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关键部位保护女人健康
十个关键部位保护女人健康
1、头发
女性如果一年染发的次数超过12次,那么她患淋巴瘤的概率比从来不染发的女性高26%。科学家研究显示,从1980年就开始染发的女性患淋巴瘤的概率高出37%,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之前的那些染发剂含有致癌物质过多。“深颜色的染发剂更容易导致女性患上癌症。”科学家表示。
2、眼睛
随着现代女性频频使用电脑,科学家发现患青光眼的女性逐年增多。使用电脑时,人的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从而导致青光眼。另外女性抽烟也会诱发青光眼。
3、鼻子
每周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的运动有益于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增强女性的呼吸道抗击各种细菌的侵袭。
4、皮肤
烈日天气,女性要注意特别保护自己的皮肤,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引发皮肤癌。女性一定要懂得充分使用防晒霜等物品保护自己的皮肤。
5、乳房
生育孩子能够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英国癌症研究专家认为,当女性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意味着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减少了7%。用母乳喂养孩子不仅可以令婴儿健康成长,还可以令女性患乳腺癌机率降低4。3%。
6、心脏
如果一年中体重减少或者增加10磅(斤),那么女性心脏的健康就会受到明显损害,阻碍血流与心脏之间的循环。因此,为了心脏健康,女性一定不要过于苛刻减肥。
7、肺、膀胱和肾
在英国每年大约有11。4万人死于吸烟,这个数字是交通事故、自杀等死亡人数的6倍。吸烟要为30%的癌症患者负责、为80%的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负责。最新研究指出,吸烟还会诱发膀胱癌、牙病和肾病。
8、臀和手腕
出现骨质疏松症的部位一般是臀和手腕。女性一定要注意适量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因为它不仅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而且还缓解压力。
9、生殖系统
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5万女性死于子宫癌。科学家发现服用避孕药超过5年的女性患子宫癌的概率增加3倍,服用避孕药超过10年则增加4倍。
10、肠
没有孩子会增加人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科学家发现生育孩子可以帮助女性降低患肠直肠癌的可能性。
十个关键部位保护女人健康
1、臀和手腕
出现骨质疏松症的部位一般是臀和手腕。女性一定要注意适量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因为它不仅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而且还缓解压力。
2、生殖系统
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5万女性死于子宫癌。科学家发现服用避孕药超过5年的女性患子宫癌的概率增加3倍,服用避孕药超过10年则增加4倍。
3、腿
长时间待在狭隘的空间中,活动受限,使得血液循环不良及黏稠度增加,造成腿部深处静脉形成血栓,血栓若顺着血流到肺部或脑部,将引起肺栓塞或脑中风,甚至会导致死亡。女性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最好站起来走一走,做一些腿部运动操。
4、踝和脚
女性一定不要穿过高的高跟鞋,特别是细跟的高跟鞋。穿高跟鞋的女性患膝关节炎的风险高出男性两倍,还会增加扭伤脚踝的危险。
5、头发
女性如果一年染发的次数超过12次,那么她患淋巴瘤的概率比从来不染发的女性高26%。科学家研究显示,从1980年就开始染发的女性患淋巴瘤的概率高出37%,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之前的那些染发剂含有致癌物质过多。“深颜色的染发剂更容易导致女性患上癌症。”科学家表示。
6、眼睛
随着现代女性频频使用电脑,科学家发现患青光眼的女性逐年增多。使用电脑时,人的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从而导致青光眼。另外女性抽烟也会诱发青光眼。
7、鼻子
每周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的运动有益于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增强女性的呼吸道抗击各种细菌的侵袭。
8、皮肤
烈日天气,女性要注意特别保护自己的皮肤,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会引发皮肤癌。女性一定要懂得充分使用防晒霜等物品保护自己的皮肤。
9、乳房
生育孩子能够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英国癌症研究专家认为,当女性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意味着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减少了7%。用母乳喂养孩子不仅可以令婴儿健康成长,还可以令女性患乳腺癌机率降低4。3%。
10、心脏
如果一年中体重减少或者增加10磅(斤),那么女性心脏的健康就会受到明显损害,阻碍血流与心脏之间的循环。因此,为了心脏健康,女性一定不要过于苛刻减肥。
胃部保健的8个关键时间
7∶00晨起一杯温开水。晨起漱洗完毕后喝半杯到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流失的水分,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胃肠做好接受早餐的准备。
8∶00早餐最佳时间。早餐最好在起床后1小时,与午餐间隔4小时。长期不吃早餐易导致营养失衡,同时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
12∶00午饭后别马上午睡。吴咏冬说,午饭时间要尽量充裕,不要飞快吃完饭马上投入工作中。吃完饭最好能安静待一会儿,保证血液大量流向胃肠道,使其正常工作。另外,午餐吃完后不宜马上午睡,最好休息一会儿再睡。
14∶00 饭后一支烟,提早见神仙。“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胃的保护能力变差。同时,烟碱、尼古丁等毒物也会进入唾液,这些均可导致胃溃疡。”吴咏冬说。
16∶00 加餐最保“胃”。吴咏冬说,下午如果觉得饿,可以适量补充一点点心水果,长期空腹容易导致胃溃疡和胃肠功能紊乱。
19∶00晚餐后站立半小时。有胃食道反流的人,尽量不要饭后躺着或坐下,这样胃酸会反流到食道,使症状加剧。餐后最好站半小时,但不要做剧烈运动,否则容易消化不良。
20∶00餐后1小时别做“沙发土豆”。这是脂肪最容易堆积的时候,尽量不要坐在电视前当“沙发土豆”,可以散步或慢跑。
22∶00 睡前尽量别进食。睡前喝牛奶并不是所有人的“养生良方”。吴咏冬解释,这样会刺激胃酸和胆汁的分泌,胃不好的人最好睡前不要进食。
白领摆脱亚健康需要注意三个关键部位
1、手腕痛
原因: 数据显示,每百人中就有5-10人患腕管综合征,多为长时间用电脑的人。使用鼠标会导致肌腱处于高张力状态,造成韧带增生,出现双手刺痛、麻痹、无力等症状。
建议: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选择弧度大、接触面较宽的鼠标;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连续使用鼠标1小时,最好休息15分钟。
正确的击键方式也有助预防手腕痛,有两个细节要注意:1、击键时,手指尖垂直对准键位轻轻击打;2、击键时,要轻松、自然,用力不要过猛。另外,击键时,要用手指动作,不用手腕动作。这样一来,腕管内部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不容易受到不良刺激。
另外,锻炼手部关节,方法:拇指伸直握拳反复数次;按揉合谷穴(五指并拢时虎口的最高处)、揉压大鱼际(手掌侧大拇指下肥厚处);手握类似擀面杖的物品做下旋等动作。
2、眼睛痛
原因:由于光线、视角和屏幕设置等原因,75%的电脑使用者都有眼睛干涩、发红肿痛、有灼烧感、视力模糊等类似症状。
建议:专家介绍,使用电脑时,应将屏幕放在至少60厘米远。每20-30分钟眼睛望向远处放松一下。
也可以抽空做交替望远望近的锻炼,比方手里拿个尺子或铅笔,先看窗外远处的一个物体几秒钟,再收回目光看举在手里的东西几秒钟。这样交替地看远处和近处,可以使睫状肌和晶状体处于活跃状态,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眼睛、预防近视的方法。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者进行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这才是对眼睛最好的放松。
3、颈椎痛
原因:对着电脑,颈部长时间不活动,会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感觉颈部酸痛,脖子扭转困难,更易发展成为颈椎病。
建议:专家介绍,抬高显示器:把电脑显示屏的位置抬高几公分,或者给电脑显示屏垫几本厚书,这样就把以前的低头动作改为抬头,从源头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操作电脑时腰部挺直。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找条披肩把脖子和肩膀围上,这样可以避免颈部受寒,消除颈椎病的诱发因素。
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坐姿,多站起来活动活动,转动一下脑袋。可以做“回头望月”操,头颈缓缓向右后上方和左后上方尽力转,上身也跟着略转。需要注意的是,“回头望月”操不适合所有人做。比如有些颈椎病患者稍稍晃一下脖子都晕。所以患上颈椎病,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果长期在颈部劳累的状态下工作,只会导致颈部劳损更严重。
男性健康的十大关键词
TOP.1亚健康
上榜理由:九成白领亚健康
调查显示,亚健康发生率在45%-70%之间,白领阶层亚健康的状态所占比例甚至更高,七成以上存在记忆力差、健忘、精力不够集中等情况,近九成存在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浑身酸痛、无力,颈肩僵硬、头晕眼花、手足麻木等机体疲劳的症状,八成左右存在机体免疫力下降,如经常感冒、咳嗽,病后身体恢复缓慢,容易腹泻等状况。
TOP.2脂肪肝
上榜理由:10人中就有2人
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我国30至40岁的中青年男性中,有四分之一被确诊患有脂肪肝,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脂肪肝的风险越来越高,其中男性高于女性。据我市建国医院肝病科最新统计显示:因食欲差或肝区压痛等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高达35%以上,而且这些人中大部分是中青年男性。
TOP.3前列腺疾病
上榜理由:男人的“硬伤”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前列腺疾病在青壮年男性中较普遍,约占35%至40%,80%以上的老年男性长期受到前列腺增生疾病的困扰,当前,我国的前列腺疾病患者比例逐年增加,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且50%以上的男性不育症是因前列腺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所致。
TOP.4性功能障碍
上榜理由:最“伤”男人自尊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日常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强者、易怒者、体力和精力处于负平衡状态者均易发生各种轻、中、重度的ED病,此外不良生活方式如烟酒及泌尿性炎性感染疾病更是顽固的危险因子。据大量资料显示,造成家庭破裂的一半原因来自于夫妻双方的性生活不和谐,ED严重地打击了男人的尊严和自信心。
TOP.5不育症
上榜理由:近半问题在男人
据权威统计,已婚夫妇不孕不育约占15%,而男方不育因素约占40%,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近50年来,男性睾丸的精子密度下降了约50%。近年来,男子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成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TOP.6结石症
上榜理由:体内的“定时炸弹”
结石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在10%左右。结石病可以引起机体的其他病变,如肾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胆囊炎等,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TOP.7胃肠疾病
上榜理由:会传染的胃病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这说明胃病的发病率很高。很多人自称“老胃病”,这说明胃病不易根除,且易复发。目前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胃病发病率在60%,占所有慢性胃病的70%,多因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因为在口腔、唾液中有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一人有病,在同一桌吃饭的人会相互传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且易重复感染。胆汁返流性胃食管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达到20%。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TOP.8耳鼻喉疾病
上榜理由:10打呼噜2人猝死
目前,在我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其中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许多病人在睡梦中因睡眠障碍造成的心、脑血管缺氧,而在无意识的睡梦中猝死,据不完全统计,10个打呼噜中约有2人意外猝死。
TOP.9心血管疾病
上榜理由: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我国每12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新近公布的有关调查显示,亚洲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长迅速,预计2010年中国将会迎来脑卒中居高不下、心肌梗死快速上升的第二次心血管疾病的浪潮。这些变化带来的中国第二次心脑血管疾病浪潮中,高脂血症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TOP.10肛肠疾病
上榜理由:十人九痔
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
女人4个关键部位认真清洗
温水刷牙
人的牙齿在35~36.5℃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如果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神经痉挛或其他牙病。
冷水洗脸
用冷水洗脸,不仅利于卫生,也利于美容。因为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的弹性,消除或减轻面部皱纹。冷水洗脸还可锻炼人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的发生,对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患者也有益处。当然,洗脸用的冷水温度也不能太低,以10℃左右为宜。
热水洗脚
用热水泡脚,可使血管扩张,局部的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增加了下肢营养的供应。人体足部的穴位很多,洗脚的过程也是穴位按摩的过程。睡前用热水洗脚,既干净卫生,又解除疲劳,还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冬季坚持用热水洗脚,对冻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患有失眠症和足部静脉曲张的人,每晚用热水洗脚,能减轻症状,易于入睡。当然,洗脚水也不能太烫,以不超过45℃为宜。
清水清洗外阴
外阴是防止生殖道感染的第一门户,如果外阴感染,可直接侵袭阴道,进一步就是宫腔、输卵管等。因此专家建议:要坚持每天清洗外阴。
正确的方法:每天清洗时先将专用洗盆清洗干净,后放冷水半盆,将擦阴毛巾一起放人盆中,煮沸5-10分钟,待水冷至不烫手时,洗涤外阴,这样等于用灭菌的水和毛巾清洗外阴,可避免感染,起到保护阴道自洁作用。
女性子宫保健五个关键点
1、积极避孕
据调查,堕胎3次以上,子宫患病及发生危害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如果反复多次人工流产,很容易造成宫腔感染、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
2、不要纵欲乱性
性生活放纵,尤其是与多个男子发生两性关系,子宫则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如不洁的性交,病原体可经阴道进入子宫腔内,引起子宫内膜感染。
3、严防产后宫脱
产后不注意休息,经常下蹲劳动或干重活,使腹压增加,子宫就会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向下移位。
4、减少高脂食物
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而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坚持低脂肪饮食,要多喝水、按照最新推出的4+1金字塔膳食结构来摄取必要的营养。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如发现白带增多,经期出血异常要及时就医,并作相关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5、注意观察月经、白带是否正常
如发现白带增多,经期出血异常要及时就医,并作相关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女人常搓关键部位抗衰老
搓腰:
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搓额:
左右轮流上下搓额头50下,经常搓额可以清醒大脑,还可以延缓皱纹的产生。
搓耳:
用手掌来回搓耳朵50下,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促进全身的健康,并可以增强听力。
搓胸:
先左手后右手在两肋中间“胸腺”穴位轮流各搓50下,经常搓胸能起到安抚心脏的作用。
搓鼻:
用双手食指搓鼻梁的两侧。经常搓鼻可以使鼻腔畅通,并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搓腹:
先左手后右手,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地轮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和便秘。
搓手:
双手先对搓手背50下,然后再对搓手掌50下。经常搓手可以促进大脑和全身的兴奋枢纽,增加双手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抗寒性,还可以延缓双手的衰老。
搓足:
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激化和增强内分泌系统机能,加强人体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并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冬季老人防寒保暖6个部位最关键
肺部——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头部——防头寒外出要戴帽子保暖
由于冬季天气多伴有风,且常常寒流侵袭,如果只注意身上穿得暖和,而不注意外出时戴帽子,不仅热能会从头部散发,而且又因屋内温度高于户外,还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外出应戴帽子,尤其晨练者更不能麻痹。
脚部——防脚寒常做足浴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疗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温不宜太高。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足部皮肤皲裂者及足部外伤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注意足部保暖。足浴过程中如出现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诊。
背部——防背寒睡觉多穿防寒内衣
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
脖子——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条得体的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保暖。
鼻子——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老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用冷水洗鼻子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五个特殊部位女性保养的关键
特殊部位一: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殊部位二: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特殊部位三: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
特殊部位四:背部
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保健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特殊部位五:脊柱
养生关键词: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
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健方法:儿童厌食、偏食可以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拔火罐、轻轻拍打。
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老人保健长按三个穴位很关键
一、合谷穴
1、取穴
合谷穴的取穴是这样的: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2、按摩作用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3、按摩方法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二、内关穴
1、取穴
内关穴的取穴是这样的: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2、按摩作用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p#副标题#e#
3、按摩方法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三、足三里
1、取穴
足三里穴的取穴是这样的: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2、按摩作用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凡脾胃失调等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按摩足三里都会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长和健康的维持与脾胃的消化营养功能密切相关,而胃经又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必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