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佛手的药用小偏方

佛手的药用小偏方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金佛手药用价值有哪些

金佛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相信许多的人都不是很了解,金佛手之所以会被称为这样的名字,就是因为金佛手长得就跟人的手指一模一样,但是它长得“手指”有许多,并且形状都是千奇百怪的,因此被称作了佛手。金佛手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并且金佛手药用价值也是非常的棒的,那么你知道它有什么药用价值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说。

佛手不但有着极高欣赏价值,还有诸多的功效和作用,而药用价值也让它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中药。

佛手的功效

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祛风清热等更多种药用功能, 又叫清凉通气果。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泻痢后重、肝胃不和,脘腹胀痛,咳嗽痰多以及神经性胃痛等。赤松金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

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瘕瘕、瘰疬。

理气宽胸,化痰消胀。治胸腹胀痛,神经性胃痛,呕吐,喘咳。

治疝气痛。

金佛手药用价值有什么呢?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于金佛手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了,金佛手其实除了可以入药外,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不但味道非常的好,而且对儿童的智力发育、男女不育症、尤其男性性功能衰退疗效明显,所以大家在日常的时候也可以食用哦。

佛手的养生保健功效

许多老年人退休之后闲来无事,经常会种种花养养草,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帮助自己打发时间,孰不知,有些花草还可以用来做药膳。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佛手是一种常用中药,其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性味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肺经,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证、脾胃气滞证和痰湿壅肺证。药理研究表明,佛手主要含柠檬油素等香豆精类,尚含黄酮苷、橙皮苷、有机酸、挥发油等,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十二指肠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可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的血流量,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归经》等书也载,佛手可治臌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有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佛手药用方

1.佛手粥将佛手10~15克煎汤去渣,再加入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同煮为粥。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佛手粥具有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病人。

2.将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用于肝气郁结、胃腹疼痛等病症。

3.将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加水煎煮,一日两次,可用于治疗恶心、呕吐。

4.将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用,治疗哮喘。

5.将佛手20克与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用治白带过多症。

6.将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可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

7.鲜佛手10克,加生姜6克,水煎去渣,加白砂糖温服,每日1次,治疗湿痰咳嗽。

另外,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通过提炼、蜜调、浸渍、配制等方法,佛手还往往被加工成多种食品和饮料,诸如果脯、蜜饯、佛手酒、佛手茶、佛手蜜等。

荠菜的药用小偏方

1、高血压,眼底出血:荠菜花15克、墨早旱莲12克,水煎服。

2、妇女更年期子宫出血:荠菜花15克~30克,当归9克,水煎服。

3、吐血,咯血,鼻出血,齿龈出血:菜花、侧柏叶、藕节各12克,水煎服。

4、慢性痢疾,消化道溃疡出血:荠菜花、白岌各15克,水煎服。

5、肾结核,血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或妇女赤白带:荠菜花、车前子各18克,水煎服。

6、肾结核,血尿:鲜荠菜240克(如为干品则用30克)加水三碗于瓦锅中煎煮,至剩l碗汁时,打入鸡蛋1个,煮熟,然后加盐少许,将菜、蛋一起吃下。如菜老了,可嚼食吐渣。轻症每日l次,重症2次,连服一个月为l疗程,至症状消失后仍可服1~2疗程。广东资料称:试验观察了40余例,认为效果良好。

7、肾炎水肿:荠菜、草苈子各30克,水煎去渣,一日分2一3次服。

佛手怎么吃

一.佛手柑姜汤

材料:佛手柑10克,生姜6克,白糖适量。

1、把生姜去皮,与佛手柑一齐放入清水中洗净,取生姜切成片。

2、将砂锅洗净,把生姜片、佛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置于火上煮1小时,去渣留汁,加入白糖即成。

二、佛手玫瑰茶

用料:玫瑰花三钱、佛手二钱,

做法:先将佛手加水煎煮约二十分钟,再用佛手药汁冲泡玫瑰花,代茶饮服。玫瑰花在专营茶叶的商店或中药店有售,一般以花蕾大、颜色鲜艳、香气浓者为佳。

佛手柑不是现代才有的食品,早在清朝,著名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就有佛手柑的出现。其实佛手柑怎么吃味道都是很好的,而佛手柑除了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很多人就喜欢将佛手柑栽起来、修剪成形做盆景。

佛手的药用附方

行气止痛,和胃化痰。用于胸胁胀满作痛,食欲不佳,呕吐,咳嗽痰多。

1.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

2.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君药。

3.佛手露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何首乌的药用小偏方

1、治肠燥便秘,三五日见效,直接泡水喝!

2、何首乌确能治疗少年头发早白,每天煎鲜何首乌、鲜生地各30克,常可收到满意的效果,何首乌对老年人的更大作用在于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这可能是卵磷脂的作用。

3、何首乌还含有泻下作用的蒽醌类成分,其作用与泻药大黄相同,但何首乌的泻下作用较大黄缓和,因此可作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良友,痔疮便血也可以使用。

4、何首乌还能抑制人型结核菌,有报道曾用何首乌15克、茯苓9克、五味子2克制成抗痨饮,作为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可使患者的体质明显改善,加快康复。

5、何首乌的藤亦能入药,叫夜交藤,有养血安神、舒筋通络作用,同时对四肢发麻、老年皮肤瘙痒也有治疗效果。可用来补肝肾、益精血:主治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症见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须发并白等。经常与补养精血药同用。

6、何首乌还可以解毒、截疟、润肠:可治疮疡,瘰疬;久疟体虚,气血两亏,配益气养血药;精血不足,肠燥便秘。

7、治疗高血脂症。可取何首乌30克,加清水300毫升(1碗半量),煎20分钟左右,取药汁150~200毫升(约大半碗至1碗量),于1日分2次温服,每日1剂。

8、治疗桡神经挫伤。取何首乌30克,加清水300毫升(1碗半量)煎为100毫升(约小半碗量),早、晚各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9、治疗肠燥便秘。取何首乌20克,配伍火麻仁15克、黑芝麻20克。加入清水300毫升(1碗半量)煎至100毫升(小半碗量),每日服1次,一般用药3~5日便见效。

治疗慢性胃炎的饮食小偏方

其实,慢性胃炎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民间的小偏方得到治疗,患者如果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病症的小偏方,往往比通过药物治疗更有效。

1、马铃薯汁

取鲜马铃薯适量,将其洗净后榨取汁液,然后每次饭前服用2匙,对于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炎等就很有效。

2、姜韭牛奶羹

取生姜15克,韭菜250克,牛奶250克,先将韭菜、生姜切碎后捣烂,再用纱布绞取汁液,一起放入锅内,再向其中加入牛奶,一起加热煮沸后每日早晚趁热服用,可以起到温胃健脾,适用于胃寒型慢性胃炎、胃皖筋、呕吐等病症。

3、粥

粥也可以起到治疗病痛的功效,如佛手粳米粥,取佛手相20克,将其煮成汤后去除残渣,取100克粳米,将其加水适量煮粥,待粥成后加入冰糖,并八佛手汤再稍煮即可,患者每日服用2次,可以治疗慢性胃炎、胃气痛等胃病。

4、土豆汁

这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民间秘方。将鲜土豆洗净榨计,每次在饭前服用2汤匙,可以和胃调中、侵脾益气的效果,适用于慢性胃疼、习惯性便秘、皮肤湿疹等症。

三七药用小偏方

三七别名山漆、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盘龙七、金不换。

三七一般茎高30-60cm。主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外皮黄绿色或黄棕色,有数条支根。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种子球形,种皮白色。夏末秋初开花前或秋季秋子成熟后采其根晒干备用。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三七含皂甙,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 、Rg2和少量人参皂甙Ra、Rb2、Rb和Re。此外,尚含黄酮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

小偏方:取三七适量。研成细粉,温开水冲服,一日2-3次。主治咯血、上消化道出血、冠心病心绞痛。

小偏方:取三七6克,鸡肉适量。一起炖煮。主治贫血、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

小偏方:三七适量。水煎当茶饮。主治疮毒痛肿。

小偏方:三七粉3g,鲜藕汁1杯,鸡蛋1个。藕汁加水煮沸,鸡蛋打入碗中,放三七粉调匀,入沸汤中煮成羹食。主治胃热吐血、或舌上有瘀斑、口干舌红。

小偏方:三七15g,仔鸡1只。仔鸡除去毛与肠杂,洗净切块,三七蒸透切片,与鸡一并放入盆中,加水和生姜、盐、黄酒等,上笼蒸至鸡烂熟。用于气血不足而有瘀滞者。主治冠心病、脑血管病及跌打损伤等。

小偏方:滴入适量麻油于30克三七中,研碎。热水泡脚后涂于患处。主治手足皲裂。

小偏方:取枫荷桔25克,三七15克,两面针根6克。水煎服用,一日2-3次。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板栗的药用价值

栗子飘香的时节。在这个板栗上市的季节,街边的糖炒栗子,饭店里的栗子羹、板栗烧白菜,超市里的栗子糕等,都让人一望而生食欲.中国有句民谚叫“八月的山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栗子性甘糯爽品、营养丰富,被称为“千果之王”.

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适合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

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咸宜。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没有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品尝它。

板栗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

板栗含有极高的糖、脂肪、蛋白质,还含有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B1、B2等,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板栗的药用小偏方

板栗有哪些药用小偏方。板栗又名栗子、栗果、毛栗、棋子、栗楔、大栗、风栗、毛板栗、瑰栗。为落叶小乔木,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疏锯齿,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单性同株。总苞球形,外生尖锐毛刺,内藏深褐色坚果。果实秋收,风干或晒干都可。

偏方1、治疗小儿瘦弱、行走乏力:枸杞、板栗、猪排骨适量搭配。加水共炖烂,调味食之。

偏方2、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取山药、鸡内金、麦芽、板栗适量。烘干研为细末。每次20克,蒸熟后加糖适量,食之。

偏方3、治疗漆疮:水煎栗树皮,冲铁锈,外洗患处。

偏方4、治疗淋巴结结核:取贝母、栗花各等量,烘干研末,3克/次,酒或水送服。

偏方5、治疗鼻衄:取栗壳适量,烘烤研为细末,米汤送服,6克/次。

相关推荐

药用佛手与食用佛手瓜的鉴别

l 佛手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干燥果实,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安徽等地。 药材性状 佛手片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lOcm,宽 3~7 cm,厚0.2~0.4 cm。顶端稍宽,常有2~3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柄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在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而后苦。 显微鉴别 粉末呈浅棕黄色,中

痔疮的小偏方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痔疮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属于肛肠科,痔疮的发病率一直都是很高的,人们常说的“十人九痔”足以说名这个问题。它对人的危害我不想多说什么了,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吧,下面讲一下治疗痔疮的小偏方有哪些? 治疗痔疮的小偏方一:香蕉治痔疮出血 每日清晨空腹吃1-2只香蕉,可治大便干结和痔疮出血。 治疗痔疮的小偏方二:姜水洗肛门治外痔 取鲜姜(老姜)适量,将其切成薄片,放在容器内加水烧开。待姜水稍凉至不烫手时,泡洗患处。每次洗3-5分钟,每日洗3-5 次。 治疗痔疮的小偏方三:黄连在白酒中研磨的洒液治痔疮 在瓷

偏方治疗脂肪肝

1.脂肪肝中药偏方1-丹参陈皮膏 【药方】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 【用法】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祛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2.脂肪肝中药偏方2-佛手香橼汤 【药方】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 【用法】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3.脂肪肝中药偏方3-丹参山楂蜜饮 【药方】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 【用法】丹

幼儿发烧 退烧偏方

退烧偏方1:热姜糖水 用姜煮成的红糖水,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因此发烧时,妈妈不妨试试。 退烧偏方2:热姜可乐 可乐是我们现代年青人常喝的饮料了,不过,它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把它跟姜片一起煮着来喝,可以驱寒、解热,对于发烧的患儿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退烧小验方。 退烧偏方3:菊花茶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当发烧时,用正处于开花期的菊花来泡一壶茶,就可以起到暖和身体,清除体内热毒的作用。因此,对于有畏寒症状的发烧病人,适时地来一壶热菊花茶,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烧降温作用。妈妈不妨给小孩试试。 退烧偏方4:有助退烧的花

治疗外阴瘙痒症民间小偏方大全

女性阴部瘙痒挠也不是抓也不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影响生活和工作。到底如何是好?别急别急,告诉你几则偏方解决女性瘙痒尴尬。 小偏方之1 〔组成〕梧桐杓500g。 〔用法〕煎水外洗,1 日1 次。 小偏方之2 〔组成〕狼牙草60g,蛇床子90g。 〔用法〕水煎热洗,1 日1 剂。 小偏方之3 〔组成〕无名精果实60g。 〔用法〕煎水熏洗外阴部,每天2~3 次。 小偏方之4 〔组成〕乌柏叶90g,枯矾30g。 〔用法〕乌栢叶水煎,加入枯矾熏洗外阴,每日1 次。单用乌桕叶亦可。 〔附注〕此方孕妇忌用。

哪些食疗小偏方能够治疗尿路感染

可治尿路感染的食疗小偏方一 偏方的原料:冬瓜500克,绿豆50克,白糖适量。做法:冬瓜洗净切片和绿豆一同如果,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改小火熬煮至冬瓜、绿豆软烂,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盐。功效:清热利尿,可辅助治疗尿路感染。 可治尿路感染的食疗小偏方二 偏方的原料:绿豆60克,赤小豆30克,车前草,白糖各适量。做法:绿豆、赤小豆分别洗净,放入水中泡发备用。车前草如果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倒入泡好的赤小豆和绿豆,再次煮沸后改小火熬煮至软烂,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食用。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可辅助治疗尿路感染。 可治尿路

脂肪肝的偏方

脂肪肝中药偏方一:陈皮二红饮 【药方】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取汁代茶饮。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化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脂肪肝中药偏方二:佛手香橼汤 【药方】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 【用法】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脂肪肝中药偏方三:丹参陈皮膏 【药方】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 【用法】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祛痰

佛手的药理作用

1.平喘、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柠檬内酯对组胺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在蛋清致敏的豚鼠离体回肠和离体气管试验表明有一定抗过敏活性。麻醉猫肺溢流试验静脉注射柠檬内酯5-10mg/kg有一定的抗组胺作用。 2.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本品醇提物对大鼠、兔离体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静脉注射给药对麻醉猫、兔在体肠管亦有同样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兔十二指肠痉挛有显着解痉作用,而对氯化钡引起的则不能完全对抗。醇提物2.25g/kg静脉注射,能迅速缓解氨甲酰胆碱所致的麻醉猫胃、肠和胆囊的张力增加。 3.对中枢

跖疣的小偏方有哪些

跖疣是瘊子疾病中的一种,跖疣的诱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民间,流传有很多治疗跖疣的偏方,想要治疗跖疣的朋友不妨可以了解下,下面笔者给大家介绍下治疗跖疣的小偏方有哪些? 治疗跖疣的小偏方: 1、用手捏住螳螂颈部,使它的嘴对准瘊子,它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很快瘊子就被它吃掉,当然要流点儿血,但不疼。这时用清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并用纱布擦掉血迹,几分钟后不再流血,两二天伤口就会愈合。 2、口服中药汤剂为主。若发病时间较短者,当以清热解毒祛风为主,药用马齿苋合剂:马齿苋60g,大青叶1

发烧时喝什么饮料好

1、热姜糖水:用姜煮成的红糖水,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因此发烧时,你不妨试试。 2、热姜可乐:可乐是我们现代年青人常喝的饮料了,不过,它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把它跟姜片一起煮着来喝,可以驱寒、解热,对于发烧的病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退烧小验方。 3、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当发烧时,用正处于开花期的菊花来泡一壶茶,就可以起到暖和身体,清除体内热毒的作用。因此,对于有畏寒症状的发烧病人,适时地来一壶热菊花茶,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烧降温作用。你不妨试试。 4、有助退烧的花草茶:在发烧时,也可以不妨试试一些药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