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经常发炎不要轻易切除
扁桃体经常发炎不要轻易切除
随着冬季到来,宝宝的上呼吸道又开始“闹脾气”了,最常见的表现是扁桃体发炎。扁桃体发炎可能会引起感冒、发烧,有些宝宝甚至大多数的发烧都是由扁桃体发炎引起,这真是一个让妈妈头疼不已的问题。
一、扁桃体——宝宝身体健康的防线
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其免疫功能在小儿期(尤其是3-5岁)最活跃,位于咽部扁桃体隐窝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喉咙”处,此位置相当 于两军交战时的先头部队或者神话故事中的门神,它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器官。但它的免疫能力也是有限的, 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比较多或者是毒力比较强时,就会引起扁桃体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
除扁桃体外,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及咽后壁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一个环状的淋巴网,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对进入呼吸道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这是一个强大的防御机构。扁桃体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作为一级防线防止各种病原体的侵入。
二、为什么宝宝的扁桃体老是发炎
扁桃体作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当细菌病毒来临时,扁桃体首当其冲,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发炎的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的陷窝上出现许多小脓栓,严重的会布满脓苔。经常反复发炎可形成慢性扁桃体炎,由于反复炎症使扁桃体增生肥大,两侧扁桃体几乎碰在一起,像两扇大门堵住了咽部。
可以说,扁桃体就是守卫宝宝健康的卫士,当呼吸道有致病原入侵时,首先出来作战的当然是“扁桃体”了,尤其在小儿时期,不仅是首先出来而且出来以后还非常活跃。一旦发生战争,总是有胜 有负,最先挂彩的也就一定是最先出来的那一个。如果不仅首先出来,并且出来还非常活跃,那挂彩机率是相当的高了——这也就是宝宝扁桃体炎频发的原因。
三、扁桃体到底要不要切除
家中有经常扁桃体发炎的宝宝,妈妈们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老是发炎,扁桃体到底要不要切除?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引起,也可因患麻疹、猩红热、流感、鼻窦炎引起。孩子会感觉咽部发干、痒、疼痛,有异物感,可以引起刺激性咳嗽,也会因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作怪引起长期低热,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由于慢性扁桃体高度肿大引起上气道阻塞,可致张口呼吸、鸡胸,甚至肺心病。
5种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炎。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
·慢性扁桃体炎已经成为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
·白喉带菌者、保守治疗无效时。
·各种扁桃体的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起切除。
6岁以下慎切除
过去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主张用手术切除法,但是近年有人认为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可以产生分泌性IgA,有抑制细菌在呼吸道生长扩散的作用,对病毒亦有中和及防止扩散作用。目前的共识是,6岁以下的儿童扁桃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随意切除将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扁桃体在3—5岁时免疫功能最活跃,不能轻易摘除扁桃体,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应该权衡利弊,建议能不切就不切。但是若扁桃体反复发炎,经久长期低热,有引起急性肾炎或风湿热的可能等手术适应证,则考虑手术。
扁桃体炎发烧
专家介绍,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主要由于扁桃体炎症所致,扁桃体炎具有传染性,潜伏期约3~4天,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青年期发病较多,少年儿童次之,50岁以后很少,症状轻重不一。
经常反复感染,有的患者扁桃体变得比一般肿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较大,经常感染后更大。有时会影响呼吸或造成睡觉时鼾声很大、甚至影响睡眠质量,可考虑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药物治疗扁桃体发炎,多采用抗生素,这也是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治疗方式,对于症状轻微者,可能会很有效;对于病情严重者,扁桃体发炎反反复复,经常性的服用抗生素致使细菌变异,较易产生抗药性。因此,不适当的或过量的使用抗生素不但对治疗不起作用,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内的有益菌,加重病情。
扁桃体炎特色疗法——美国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该疗法是通过导电介质(盐)在电极周围形成一个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区。等离子体区是由高度离子化了的粒子组成,这些离子化了的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粉碎组织内的有机分子分子链,从而使分子和分子分离,组织体积缩小,不直接破坏组织,对周围组织损伤极小。由于电流不直接流经组织,组织发热极少,治疗温度低,患者在治疗时就不会感觉有任何痛苦。
此疗法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不影响嗅觉,无需住院,无后遗症,几年来已治愈数千例扁桃体炎患者解除了痛苦。
扁桃体发炎是很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如果有疑似扁桃体炎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专家建议,不到万不得已时,尽量不要切除扁桃体
哪些原因导致扁桃体发炎反复发作
专家指出,扁桃体是人体的第一个门户,当细菌病毒感染时,在咽部的扁桃体要首先“出兵”抵抗感染,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扁桃体的原则是能不切就不切。只要扁桃体不是经常发炎,比如一年发作一两次就不需要切除扁桃体。但如果每个月都会犯一次扁桃体发炎或一年犯病10次以上,则可以考虑摘除。
另外,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扁桃体发炎时治疗不彻底。孩子从两三岁到上学前是扁桃腺体迅速发育的阶段,如果发炎后治疗不彻底,比如孩子一退烧就马上停药,很容易留下慢性感染灶,潜伏在体内,当细菌侵袭,更易引起扁桃体发炎。
小孩扁桃体反复发炎化脓怎么办
孩子扁桃体发炎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疾病,在孩子扁桃体发炎的时候,都是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但是如果比较严重的,还会引起发烧,或者是高烧不退的事情发生,在白天还比较难熬,可是到了晚上就不行了,尤其是半夜的时候经常咳嗽醒,甚至半夜发烧,那么在孩子扁桃体发炎的时候发炎而且发脓怎么办呢
扁桃体在人的口腔深处、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咽峡侧壁,俗称扁桃腺,此物在童年时发达,成年后逐渐萎缩。由于扁桃体地处咽喉要冲,与外界关系密切,而扁桃体内的温度、湿度又很适合细菌繁殖,因此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很容易为病菌袭扰而发炎。
摘除扁桃体有利也有弊: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一般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应在四岁以后进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后两周至三周切除比较适宜。但若发作过于频繁,不能久等,可考虑在发作消退后数天施行手术。
关于是否需要切除扁桃体:
下述情况有必要切除扁桃体: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或者扁桃体病变全面影响儿童健康或使儿童中断学业,以及影响听力或呼吸时。然而,有时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是不必要的,如果诊断有怀疑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问题。
扁桃体切除术适应征包括: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在孩子扁桃体发炎时候,要让孩子多喝水,给孩子吃一些消炎的药物,但是消炎药最好不吃头孢,可以少吃一点,孩子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我们最好是给孩子选择食疗方法来进行缓解治疗扁桃体发炎。
扁桃体发炎的一些问题
说起扁桃体炎,一般人觉得是一个小问题,发炎的时候吃点药打几天针就没事了,实际上扁桃体炎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大患。记者近日从广东武警医院获悉,仅在过去一周,该中心就接诊了3例因延误了扁桃体炎治疗而引发严重的肾衰竭、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
医生指出,临床中,以为扁桃体炎是小毛病,不愿意做手术的患者约占三成,因而导致小病变大病的例子极为多见。医生提醒市民,扁桃体发炎一年超过3次一定要做手术,千万不要拖延。(记者 张影 通讯员 楚若)
两次肾移植祸首竟是扁桃体炎
李某今年才24岁,但年纪轻轻的他两年前就已经接受了一次肾移植手术。原来,李某从小患有扁桃体炎,差不多每月扁桃体都会发炎。医生建议他切除扁桃体,因为李某当时年龄还小,父母怕他手术疼痛,没有同意手术,此后扁桃体炎便反复发作,父母也总是带他到医院打针、吃药。
两年前,李某感觉到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全身浮肿、无力、无法小便等,到医院检查,发现他已经患有肾炎,由于肾炎没有及时控制,进而引发了肾衰竭,做了几个月透析病情仍没有得到控制,只得花了二十多万元在当地接受了肾移植手术。肾移植后,李某扁桃体炎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近到医院复查,发现移植的肾丧失了正常功能,需要再次肾移植。医生会诊认为需要切除扁桃体,但李某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广东武警医院董玉礼教授指出,现在做扁桃体切除术风险相当高,由于肾脏现在无法正常排毒,如果现在做扁桃体手术,创面太大,肝脏的凝血酶不能正常产生,可能在术中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据介绍,这名年轻的患者就是由于当初不愿意接受扁桃体切除,导致身体出现了大故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现在只能在肾移植后,进行抗感染,避免扁桃体再发炎,病情才能得到控制。
扁桃体炎感染变病毒性心肌炎
今年40多岁的张某也是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年轻的时候扁桃体炎就常伴着他,稍微有点着凉,扁桃体就肿大、发炎、发热、咽喉肿痛,曾经有医院让他做扁桃体切除手术,张某害怕手术疼痛拒绝了。这些年来,张某时常感到胸闷、心悸,由于近来扁桃体发炎次数明显增多,他才终于愿意接受住院治疗。
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发现他患有频率性的室性早搏,还有心律不齐等问题,经过心血管科检查,确诊他是患上了病毒性心脏病。医生指出,现在心肌炎发作期不能做手术。由于扁桃体发炎引起心脏功能下降,输出血液不够,同时,由于术中需要麻醉,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紧张,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出现心脏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因此,张某只能在控制心肌炎后再进行扁桃体切除。
还有一名患者,则是因为扁桃体炎经常发作,年轻的时候没有接受扁桃体切除,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侵犯心脏瓣膜,血液无法按正常规律循环,引发风湿性心脏病。
扁桃体炎一年犯3次者要动手术
医生说,有一些患者患了扁桃体炎总以为不是什么大病,或者又担心手术总是对身体有损伤,或是害怕住院增加花费,约有30%的人拒绝手术,或拖延到一定时间才愿意做。有些病人常常等到病情严重到无法挽回时再求助手术,但这个时候已经回天无力了。
扁桃体从人一出生就存在,它在生命的早期对全身的免疫功能起一定作用,5岁以后,人体免疫功能基本健全,它就失去了作用。扁桃体腺窝中有溶血性链球菌,当扁桃体反复发炎时会损伤心肌、心脏瓣膜,关节及肾小球等,引发肾炎、肾衰竭、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病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要根治都是很困难的。
一般来说,扁桃体炎一年超过3次者就一定要做手术。另外,小儿扁桃体炎在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前提下,一般建议5岁以后做手术,但如果已经引起如腺样体肥大、呼吸困难、大脑缺氧、睡眠打呼噜、鸡胸、听力下降等系列问题,即使在5岁以下也应该及时切除,以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
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要不要切除扁桃体
扁桃体发炎反复发烧是否需要切除扁桃体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下面的情况可以考虑切除扁桃体:
1.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大于4次以上的患者,甚至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病史。
2.扁桃体过度肥大,已经妨碍了正常的吞咽、呼吸、尤其是出现营养障碍或明显打鼾的患者。
3.风湿热、关节炎、风心病是扁桃体发炎的并发症,所以有上述并发症的扁桃体发炎患者应该切除扁桃体。
4.因为扁桃体肥大,影响了咽鼓管功能,从而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并且经过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
5.不明原因出现长期低热,全身检查时,除了扁桃体发炎无其他病变的患者。
6.扁桃体出现良性肿瘤,甚至是出现恶性肿瘤的患者。
扁桃体手术禁忌症
以下情况,扁桃体最好不要采取手术
(1)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
(2)血液病,高血压,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等均不宜手术。
(3)风湿热及肾炎等全身症状未控制时不宜手术。
(4)在脊髓灰白质炎及流感,妇女月经期及月经前期暂时不宜手术。
(5)病人家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者。白细胞计数低于3000以下者。
(6)仅很少次数的扁桃体发炎,不一定要切除扁桃体
潜伏期扁桃体炎会传染吗
关于“扁桃体发炎传染吗”的问题,专家告诉我们,扁桃体发炎虽然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但其不会传染。患者无需担心这点。虽然扁桃体发炎不具有传染性,但其需要及时得到正确处理,有些患者习惯服用一些消炎药等,也可能会治好扁桃体发炎,但其容易反复发作,因为会留下病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那么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一,自我治疗:患者要戒烟忌酒,远离辛辣食物,注意口腔卫生。还要积极防治周边的炎症,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保证水分补给充分,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饮食宜清淡。
二,药物治疗:最主要的工作是控制感染,选用抗生素、含漱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扁桃体的方法医生一般不建议,但当扁桃体炎引起周边脓肿,或引起相关并发,或反复发作,引起长期莫名低烧等情况下,扁桃体考虑切除。
传统手术切除扁桃体治疗效果显著,但对人体伤害较大、术中出血较多,恢复较慢,术后容易感染。
以上就是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的关于扁桃体炎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冒引起了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专家介绍,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主要由于扁桃体炎症所致,扁桃体炎具有传染性,潜伏期约3~4天,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青年期发病较多,少年儿童次之,50岁以后很少,症状轻重不一。
扁桃体发炎会引起发烧
经常反复感染,有的患者扁桃体变得比一般肿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较大,经常感染后更大。有时会影响呼吸或造成睡觉时鼾声很大、甚至影响睡眠质量,可考虑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药物治疗扁桃体发炎,多采用抗生素,这也是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治疗方式,对于症状轻微者,可能会很有效;对于病情严重者,扁桃体发炎反反复复,经常性的服用抗生素致使细菌变异,较易产生抗药性。因此,不适当的或过量的使用抗生素不但对治疗不起作用,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内的有益菌,加重病情。
扁桃体发炎是很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如果有疑似扁桃体炎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专家建议,不到万不得已时,尽量不要切除扁桃体。
扁桃体发炎到底该如何对待
扁桃体为什么会发炎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三到五岁时正是扁桃体最发达的时期。如同其他的淋巴腺体一样,若有病菌入侵,扁桃体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有扁桃体和咽喉淋巴腺体红肿发炎的现象。若扁桃体发炎特別严重,就会有化脓的现象。
扁桃体发炎很严重吗
扁桃体炎本身是良性疾病,如果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体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过去就没事了。但有的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关节炎、肾炎、心肌炎、心内膜炎。
何时需要切除扁桃体
发生下述情况时有必要切除扁桃体: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扁桃体病变影响儿童健康或使儿童中断学业、影响听力或呼吸。
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扁桃体炎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扁桃体切除手术是在全麻下进行,当患者进入深睡眠状态并且丧失痛觉时,将扁桃体剥离切除。大多数切口无须缝合,可自然愈合,患者一般术后住院观察24小时以上。一般认为扁桃体切除不会对以后的生活有任何不良影响。
摘除扁桃体有利也有弊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扁桃体的这些功能在儿童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有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一般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应在四岁以后进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后两周至三周切除比较适宜。
什么情况下切除扁桃体
有时孩子扁桃体发炎反复发作,很多妈妈们不忍心孩子反复被扁桃体发炎折磨,轻易选择让孩子切除。
扁桃体是人的重要免疫器官,不可以轻易切除。对于5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因为宝宝的生长发育还没有完善,一般是不会建议切除扁桃体的。下面就来说一下需要切除扁条体的几个条件(主要还是要去医院,以医生医嘱为主)。
1、扁条体反复发作:1年发作7次、2年平均5次、3年平均3次。每次发作都有高烧39℃左右、颌(hé)下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2、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史者。
3、病灶性扁桃体炎:主要就是指因扁桃体并发症引起的,比如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4、扁桃体过度肥大:已经影响睡眠和呼吸,使得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由于过于肥大,吃饭很慢,安静时呼吸重,一动起来就会有气喘症状,夜间睡着后打呼噜,张开嘴巴呼吸。长期以往就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建议扁桃体切除手术。
5、扁条体上面有结石或者恶心肿瘤
治疗扁桃体发炎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一、药物治疗扁桃体发炎
儿童扁桃体炎用药基本与成人相似,都是激素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治疗扁桃体炎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儿童的内 脏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对内脏器官的损伤是不容忽视的。长期、大剂量服用药物,不仅会使药物失效,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二、手术治疗扁桃体发炎
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是将扁桃体被膜完整切除,术后伤口不缝合,待其自行愈合。术后伤口有一层伪膜形成,从周边向中心部,直至伤口完全愈合。但是扁桃体是免疫器官,切除必将对其影响其免疫功能,况且此种方法术中痛苦大,出血多,对身体组织损伤大切术后恢复慢,已逐渐被摒弃。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扁桃体炎的治疗也一定有所了解了吧。在日常生活当中,一旦知道自己扁桃体炎症状后,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选择专业、科学的治疗方法,以便早日远离扁桃体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