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按什么穴位好
咳嗽按什么穴位好
1、咳嗽按什么穴位好呢
1.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1.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1.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1.4、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按摩穴位时两手掌心向下,将两手虎口交叉,左手在上时,左手食指指尖处,为右手列缺穴;右手在上时,右手食指指尖处,为左手列缺穴。
1.5、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1.6、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1.7、尺泽穴
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按摩穴位时将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处即为尺泽穴。
2、咳嗽时按穴位有什么技巧
中医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十九种:按、摩、推、拿、擦、搓、滚、掐、抖、点、叩、拨、抹、捻、振、揉、捏、颤、打等法。
应该知道,上述十九种手法,在穴位按摩的时候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再找穴的时候,经络按摩讲究同身寸(同身寸: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另外在按摩的时候还有酸麻涨痛感觉,多以酸麻为主,找不准就用拳敲打,力度有微痛就好。
3、咳嗽按穴位要注意什么
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如果皱纹是横向的,就竖着按摩;皱纹是纵向的,就横着按摩。
按摩使用的手指:按摩时以中指和无名指在皮肤上轻轻画圈,轻到再轻就无法触摸的程度,手指移动要有韵律感,切忌过分摩擦表皮。
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此外,用热毛巾敷一下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咳嗽穴位按摩有什么禁忌
1、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在没有详细的颈椎检查资料的前提下,轻易不要使用常见的颈椎旋转复位法和颈椎斜扳法,以免造成急性的颈动脉血流阻断而出现意外;
2、脊髓型颈椎病者,一旦出现上下肢无力、大小便控制障碍的现象,万万不能使用任何按摩手法,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
3、孕妇也不宜接受推拿,尤其是孕妇的腰腹部和大腿内侧,更是不能施压;
4、有精神疾病且又不能和医者合作的患者不宜进行推拿;身体太虚弱和疲劳时,不宜进行推拿;
5、过饥过饱、醉酒之后、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6、急性软组织损伤者,前几天局部冷敷,禁止使用舒筋活血和涂酒推拿的手法,以防加重局部出血和渗出。
咳嗽吃什么好
1、木耳蒸鸭蛋
木耳蒸鸭蛋对于阴虚的咳嗽是较为有效的。本方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黑木耳、鸭蛋以及少许冰糖。加水适量搅拌后,隔水蒸熟食用,每日两次,可治阴虚肺燥咳嗽,此偏方对咽干痰少也有疗效。
2、煮萝卜水
煮萝卜水治疗咳嗽也是较为不错的选择。一连数日咳嗽不止,晚上难以入睡,可买几根白萝卜,每晚把半截萝卜切成片,用清水煮,萝卜、熟后用茶杯或小碗将水滤出,待稍冷后喝下。咳嗽便可减少。连续喝几天,咳嗽就可痊愈。
3、梨汁炖冬菇
梨汁炖冬菇清除体内的病毒,有着不错的效果的。首先把鸭梨去皮切片榨汁,再把冬菇洗净切片,加适量水和冰糖同炖,等冬菇炖熟后,早晚分两次连汤同食,即可。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冬菇内的双链糖核酸在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能消灭体内的病毒。
咳嗽针灸什么穴位
1.1、尺泽 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1.2、孔最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操作:直刺0.5~1寸。
1.3、列缺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1.4、鱼际 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操作:直刺0.5~0.8寸。
中医提醒:以上方法的使用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结合病情进行治疗,不可盲目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咳嗽穴位按摩有什么禁忌
1、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在没有详细的颈椎检查资料的前提下,轻易不要使用常见的颈椎旋转复位法和颈椎斜扳法,以免造成急性的颈动脉血流阻断而出现意外;
2、脊髓型颈椎病者,一旦出现上下肢无力、大小便控制障碍的现象,万万不能使用任何按摩手法,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
3、孕妇也不宜接受推拿,尤其是孕妇的腰腹部和大腿内侧,更是不能施压;
4、有精神疾病且又不能和医者合作的患者不宜进行推拿;身体太虚弱和疲劳时,不宜进行推拿;
5、过饥过饱、醉酒之后、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6、急性软组织损伤者,前几天局部冷敷,禁止使用舒筋活血和涂酒推拿的手法,以防加重局部出血和渗出。
咳嗽按什么穴位 尺泽穴
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做法:拇指指端用中等力量捏按尺泽穴,每隔10秒钟放松1次,反复按捏1分钟。
咳嗽针灸效果好吗 咳嗽针灸常用穴位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肺俞穴,挤压出血,并在此穴拔罐8-10分钟,使穴位1次出血量约2毫升,其他穴位用32号1寸在针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分钟,以上方法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咳甚者每日1次,一般治疗不超过2个疗程。
作用: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背部腧穴,主一身之表,又为本脏之气所注之地,故在治疗中取肺俞施以刺血拔罐共奏疏通卫气,温通肺络之功,以达宣肺止咳化痰之效。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刺法:患者坐位,行针时不能咳嗽,咳痰,吞咽,用长40毫米亳针,以指切法将食管,气管推移后加压针体,顺胸骨柄后缘刺入1寸,然后行刮柄法,使患者感到局部发胀,发热,并向胸背部放射为度,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作用:天突在《素问·气府论》中已有记载:“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此处行针,可使针感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此处,经部乃人体“交通要道”,与全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发生联系。采用针刺天突的疗法,可能暂时阻断局部收尾神经的传递冲动,减弱神经系统对呼吸道粘膜受刺激的兴奋性,从而使呼吸道痉挛性紧张度下降。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刺法:患者取坐位,取两侧鱼际穴,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待产生较强烈的针感后停止,行手法时嘱患者坐深吸气,共行手法2次。
作用:鱼际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鱼际穴属五腧穴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经穴,有“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说,另鱼际穴在五腧之中为荥穴,为经气流动之处,如水流始于源泉之后,似小溪而流,取其清肃肺气使肺气得宜,咳嗽得愈。
咳嗽按什么穴位好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按摩穴位时两手掌心向下,将两手虎口交叉,左手在上时,左手食指指尖处,为右手列缺穴;右手在上时,右手食指指尖处,为左手列缺穴。
5、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6、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1.7、尺泽穴
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按摩穴位时将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处即为尺泽穴。
哮喘病的穴位治疗
咳嗽穴
列缺、尺泽、太渊、丰隆,足三里、大椎、身柱、肺俞、膏肓、膻中。
一、 风热咳嗽
咳痰色黄、浓稠。
用穴:上述穴位+合谷 。
二、风寒咳嗽
咳痰色白、清稀。
用穴:上述穴位用点穴之法。
三、哮喘
用穴:膻中、大椎、肺俞(见上图)、天突、气海、关元、肾俞、孔最。
四、热喘
夏天发作。
用穴:大椎、天突、膻中、肺俞、孔最。
方法:用指针、皮肤针或药物敷贴疗法(三伏天治疗,称为"伏灸")。
五、寒喘
冬天发作。
选穴同上。
针灸、拔罐并用。
六、虚喘
少气懒言、动则喘甚。
用穴:气海、关元、膻中、肺俞、肾俞。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咳嗽穴位按摩法是怎样的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通过穴位的按摩虽然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方式的,上面就是对咳嗽穴位按摩法是怎样的介绍,平时咳嗽可以尝试上面的方法,另外咳嗽严重并且伴有发烧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孩子咳嗽穴位按摩有效吗
咳嗽是想咳出喉咙、气管、支气管内的异物,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若有异物进入气管之内,则在咳痰之时也会一并咳出。总之,咳嗽的产生是因痰或空气中灰尘、汽车废气、瓦斯、烟味等刺激气管所产生。如果是喉头炎、支气管炎的话,因它直接刺激气管所以才会咳嗽,支气管炎咳嗽时会连及胸部。其他如胸膜、食道、肝脏、心脏有病之时,也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身体变冷,这点必须多加注意。
咳嗽严重的话,时常引起肋间或腹筋疼痛,这是因为咳嗽牵动筋肉而痛,不必过分担心。
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古有华佗以针灸闻名,各种疑难杂症他都能够用针灸穴位而根治,而针灸穴位又跟穴位按摩同工异曲,只不过呢,针灸比按摩痛的多,却也比按摩的效用大得多,不过我们的咳嗽是小病,自然也就不需要针灸穴位怎么高大上了,所以,孩子咳嗽穴位按摩是有效的!
咳嗽按摩什么穴位
1、治疗咳嗽——少商穴、孔最穴
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的地方,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在少商穴刺血还可以清泻肺部的积热,治疗风热咳嗽。
孔最穴属手太阴肺经的郄穴,“郄有孔隙义,气血深藏聚”,阴经郄穴擅治血症,故孔最长于治久咳、止咯血。弹拨孔最穴可以缓解久咳的症状,针刺孔最穴则可以治疗久咳。弹拨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即用拇指深按于穴位,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
少商
快速取穴:伏掌,在大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处,按压有痛感。
主治:肺炎、扁桃体炎、鼻衄、高热、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
孔最
快速取穴:伸臂侧掌,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上一横指处取穴。
主治:咯血、咳嗽、咽喉肿痛、热病汗不出、痔疮出血、肘臂疼痛。
2、止咳化痰——丰隆穴
如果你咳嗽的时候带痰,那么丰隆穴具有化痰的功效。
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络穴,最擅长祛痰,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又可以化无形之痰,健脾化痰止咳的效果都很不错。
丰隆
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先找到外膝眼,丰隆穴就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前缘平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嵴外侧约二横指处,按压有沉重感。
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癫狂、痫证、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
3、治疗干咳、咽干——太渊穴、照海穴
如果咳嗽的时候没有痰,而只是干咳,那么这种咳嗽就属于虚性咳嗽,是肺阴虚的表现。太渊穴和照海穴可以治疗干咳。
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与拇指交叉、脉搏搏动的地方,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这里汇聚着肺经脏腑的本原之气,又因为肺朝百脉,太渊穴脉动旺盛,可推测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所以太渊穴被称为八会穴之脉会。人体之阴,行于脉内为血,行于脉外为津液,故此穴有滋阴养血、润燥止咳的功效。
用此穴治疗干咳,要采取擦摩的手法:
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另一只手手腕的太渊穴上,其余四指放在对侧,横向擦摩太渊穴,然后两手交换。两侧对擦,可以养肺阴,从而达到养阴清肺、治疗干咳的目的。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长于滋阴清热。若肺阴不足、干咳日久,必然由肺及肾。加上照海穴通于奇经八脉之阴跷脉,并通过阴跷上连喉咙,因此与太渊相配,正好发挥其滋阴润燥止咳的功效。
太渊
快速取穴:仰掌,在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凹陷处取穴。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照海
快速取穴:坐位或仰卧位,在足内侧由内踝尖垂直向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按压有酸胀感。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咳嗽按摩哪个穴位止咳 膻中穴
位置: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按法: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
功效: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