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蛇DNA研究对当下的意义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蛇DNA研究对当下的意义
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无法进行如此复杂的DNA分析,但是对于咬伤者来说,可以加快诊疗手段的发展。该研究团队希望能发明一个至少能鉴定几种常见毒蛇的快速测试仪。这个测试仪器可以录入蛇的咬伤痕迹和DNA,然后与某些剧毒蛇类咬伤特征等进行比对。
蛇毒的作用
治癌作用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各国科学家正在将蛇毒的研究作为功克这一保垒的新领域.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试图从辽宁大连蛇岛产的蝮蛇毒中找到能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成分,开展了蛇岛蝮蛇的原毒与分离毒对比抑制肿瘤试验,9个不同浓度的蛇毒对小鼠肉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有的高达87.1%.
抗凝作用
中国云南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中国五步蛇毒中提取研制的”去纤酶”于1981年通过技术鉴定,用于治疗血管血栓病333例,其中脑血栓242例,有效率86.4%.中国医科大学与沈阳药学院协作研制的蝮蛇抗酸酶,用于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研制出蛇毒抗酸酶,能降血脂,扩张血管,减少血中血栓素含量,增加前列环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是理想的抗凝溶栓制剂。
止血作用
日本利用从蝰蛇中提到的一种促凝成分,应用于临床外科,内科,五官科,妇产科等多种出血性疾病.该药名叫"爬虫酶注射剂".
镇痛作用
1976年云南昆明动物研究所从眼睛蛇毒中研制成功”克痛灵”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取得独特的镇痛效果,曹宜生研制的”复方克痛宁”在治疗神经性疼痛,癌痛和戒毒方面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由于蛇毒镇痛剂有更高的镇痛活性,且无成瘾性,临床用于代替吗啡治疗癌症晚期的疼痛。
美容作用
2006年瑞士Pantapharm公司研制成功模拟巴西蝰蛇毒蛋白Waglerin-1活性位点的三肽SYN-AKE,为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可作为化妆品活性成分局部外用于眼周等部位,与肉毒素(BOTOX)类似可减少施用部位频繁的肌肉收缩以及由其造成的表情纹、动态纹,从而达到使皱纹减少、变浅的效果 。
被毒蛇咬伤后有哪些注意的
在野外活动的时候,不小心被毒蛇咬伤怎么办?应该如何做?有哪些要注意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被毒蛇咬伤后有哪些注意的?
特别注意
①被蛇咬伤者必须冷静,禁止活动或惊慌奔跑,以免血液循环加速,使蛇毒迅速扩散。
②禁食禁饮,尤其禁饮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③目前有人建议在结扎时每隔一定时间放松绷带,以防止组织坏死。在结扎时注意力度,以恰好只能放一指为佳,在入院处理前不宜放松绷带,以免毒液进入血液循环而迅速扩散。
④不主张使用局部冰敷,因其不能延缓蛇毒扩散,且可能加重组织损伤或坏死。
⑤尽量避免用口帮助伤员吸出毒液。在不明毒蛇种类时,不宜切开伤口吸毒。
急救口诀
毒蛇咬伤,速离现场。
放低伤肢,冷静半躺。
立即结扎,一指为佳。
清创排毒,入院妥当。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您对于毒蛇咬伤后的注意事项有了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怎样辨别一条蛇是不是毒蛇
鉴别毒蛇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辨别有没有毒牙和毒腺。有的毒牙是长在蛇嘴的前面,有些长在蛇嘴的下面,像一对钩子一样。毒蛇通常还能够收缩到牙床后面,咬猎物的时候会伸出来。无毒的蛇牙是不带钩大小均等的。
毒腺会在咬食猎物的时候分泌毒液,通过毒牙中的细管注入猎物体内,使猎物致伤或者致死。
另一个辨别的方法就是看头部,毒蛇的头部通常是呈三角形,并且毒蛇的尾巴较短,从肛门后会突然变细。
野草莓和蛇莓的区别 蛇莓的功效与作用
蛇莓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疗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经过多。
蛇莓有散瘀消肿的功效,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亦可试治癌症。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蛇莓水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使其分裂指数明显抑制,蛇莓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两条途径。
蛇莓的乙醇流浸膏对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体显著增大,每个胞体吞噬的鸡红细胞可达到7-8个。
蛇莓中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的生长呈抑制阳性,对绿脓杆菌呈弱阳性,对沙门副伤寒菌呈阴性。因此蛇莓中的皂昔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的生长。
其流浸膏对麻醉狗或兔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与剂量相关。对心脏收缩(狗)和心率(豚鼠)有抑制作用,并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蛇莓流浸膏对离体肠仅使收缩振幅增大;对家兔、豚鼠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无明显影响。
蛇莓醇提取物对中枢神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通过影响戊巴比妥钠的代谢所致,而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我国常见的毒蛇
中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剧毒、危害大的有10种,如眼镜王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蝮蛇、竹叶青蛇、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死亡。这些毒蛇夏秋季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野外作业时易被毒蛇咬伤。蛇毒主要含蛋白质、多肽类及多种酶。依成分作用不同可分为神经毒、血液循环毒和混合毒。含神经毒素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含血液循环毒素的毒蛇有蝰蛇、五步蛇及竹叶青蛇;含混合毒素的毒蛇有眼镜蛇及蝮蛇等。
毒蛇的头部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毒蛇最重要的标志,是牙裂前端有两颗又粗又长的毒牙,被蛇咬后观察其伤口,可发现被咬的地方留下两排牙痕,如果其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印儿,就说明是被毒蛇咬的。如果只有两排细小的牙印,就可能不是毒蛇,但还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中毒症状。如果被蛇咬的牙印看不清楚, 就应按被毒蛇咬伤急救。
银环蛇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台湾、安徽和四川等省区;多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脚近水的地方,特别是长有稀疏树木或小草丛的低矮山坡、坟地、田埂、路旁、菜畦等处更是它们经常活动的场所。昼伏夜出,尤以上半夜活动更为频繁。该蛇性怯,行动敏捷,容易伤害人畜,其毒液神经毒为主。
眼镜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常栖息于丘陵山坡、坟堆、灌木林或山脚水边。多表现为向阳性,常于白天活动,耐热性较强,气温在35-38℃的阳光下也能忍受。被激怒时攻击性强,常发出"呼呼"声。毒液为混合毒素。
不小心被蛇咬了怎么办
在台湾屏东,有一条很“聪明”的巨蛇,为了逃避居民的追捕,竟然“伪装”成莲蓬头!
巨蛇伪装成莲蓬头
10月24日,一位网友在脸书上分享,有条超巨大的蛇本来躲在隔壁朋友家,消防员接到通报后前来捕捉,结果蛇在“逃亡”过程中,竟然钻到了他家的浴室里,攀在墙边假装成“莲蓬头”,而且形态还真的有点像。
这条聪明的巨蛇是在台湾乡下,由于屋主家后面最近在做防土墙有挖土,这只蛇就从洞里跑出来了。蛇跑出来后,开始“大逃亡”,先是跑到了朋友家,又被追著钻进他家浴室,挂在墙壁上,远看还真的有点像是一支超长版的莲蓬头;最后还是不敌消防队员的“法眼”,被捉走了。
延伸阅读:被蛇咬后怎么办
1、立即把被咬的地方的血液挤出来
很多人被蛇咬后无所谓或者直接就医了,这样不恰当的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处理一下再就医。被蛇咬后先把被咬处的雪挤出来,防止毒液流入体内。
2、微隔离伤口
毒液挤出后迅速的把伤口用扎带隔离,意思就不让残留的毒液深入体内。若是不能及时隔离的区域就立即在毒液排出后就医。
3、就医
伤口微隔离后就立即就医,不要有任何停留。这样会减少或杜绝痛楚和病变的可能
毒蛇咬伤的症状有哪些
(一)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二)是否为毒蛇咬伤: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图1)
图1 毒蛇和无毒蛇的典型牙痕
(三)是哪一种毒蛇咬伤: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表1)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表1 几种主要毒蛇的牙距的牙痕形态
毒蛇名称毒蛇牙痕间距
(厘米)牙 痕 形 态
竹叶青0.5~ 1.2(八)呈“八”字形
蝮 蛇0.6~1.2( )牙距小
金环蛇0.8~1.6( )“品”字形。伤口周围皮肤常呈荔枝皮样外观。
银环蛇0.8~1.4( )“品”字形,伤口皮肤常有撕裂。
蝰斑蛇1.0~1.5( )部组织呈深色
眼镜蛇1.1~1.9( )伤口周围瘀斑和肿胀明显
眼镜王蛇1.5~3.0( )伤口周围明显肿胀
五步蛇1.5~3.5( )牙距大、出血多,局部常有水泡和血泡。
夏季野外毒蛇咬伤之后的症状及判断
1、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2、是否为毒蛇咬伤: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
3、是哪一种毒蛇咬伤: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可与无毒蛇相区别。毒牙呈沟状或管状与毒腺相通,当包在腺体外的肌肉收缩时,将蛇毒经导管排于毒牙,注入被咬伤的人和动物体内。
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当然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毒蛇在饥饿状态下主动伤人时,排毒量大,后果严重。
毒蛇咬伤后的症状
1、神经毒致伤的表现: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伤合的第1-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2、血液毒致伤的表现: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及尿血等。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病人何伴头尾,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
3、混合毒致伤的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
五步蛇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观赏蛇类活动为主的景点。景点内设有蛇园、蛇展廊、蛇味馆、蛇艺表演厅等以蛇为对象的各种消闲设施。闯蛇园与蛇共处一园,有惊无险。观斗蛇,看人蛇共眠、人蛇共舞、人蛇同游、人蛇亲吻是蛇艺表演的特色项目,会记忆深刻。
药用价值:功能主治: 全体有祛风、活络、定惊的功能;主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癣、惊风抽搐、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等。头有泻火解毒的功能;主治白癫风、癞疮。眼睛有疏风定惊的功能。
用法用量:全体内服,煎汤,3—4.5克,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头:内服,研末人丸、散。眼睛:内服,1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
选方 :
(1)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喁斜、肢体麻木、麻风、顽癣、皮肤瘙痒:五步蛇1条,羌活60克,当归60克,天麻60克,秦艽60克,五加皮60克,防风30克,独活30克,白芷30克,升麻20克,赤芍20克,白酒2000克。浸泡2周,每日服2次,每次服10毫升。
(2)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五步蛇、乌梢蛇各3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每次服0.9克。
(3)口疮:五步蛇干研末,每日服1—2次,每次服5—10克,乳汁调服。
(4)小儿麻痹症的恢复期:五步蛇干研末,清酒送服,每日服2次,每次服5克。五步蛇系一种剧毒蛇,相传被这种蛇咬后不出五步就会昏倒,所以又称“五步倒”,五步蛇的药用价值盛传已久,但将五步蛇作为主药,专门针对风湿类风湿药用研究尚属首次。
专家认为:五步蛇蛇毒具有祛风除湿、抗凝抗栓、去除纤维蛋白元、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的作用,干蛇毒价值出口价每克达1465美元,五步蛇毒的药用价值主要应用在风湿疾病的治疗和研究课目当中。
五步蛇的蛇肉、蛇毒、蛇血、蛇粉、蛇干、蛇鞭等入药,对几十类疾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五步蛇泡酒,对风湿、类风湿效果相当显著。
食用价值
五步蛇味甘咸,性温。蛇肉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并有镇痉、止痒之功能,能治风湿性关节酸痛、四肢麻骨神经痛、风瘫疠风、遍身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恶疮疥癣、小儿惊风、口疮等疾。
蕲蛇窖酒,色清澄,味清润而芳香,具有祛风、活络、舒筋活血、祛寒湿、强壮滋补和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是治疗麻风病的特效药。《鸡肋编》:“以轻小者为佳,四两者可值十千足。”又说:“夏月食盖盆子者,治疾犹有功。”
被五步蛇咬后能走几步
五步蛇的学名为尖吻蝮,是蝰蛇科尖吻蝮属的一种毒蛇,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偶尔也会去人们的厨房里溜达溜达,平时喜欢捕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等小动物。作为中国十大毒蛇之一,尖吻蝮的单位毒性并不强(单位毒性是指每单位量蛇毒的毒性,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一滴蛇毒的毒性),但尖吻蝮一次能分泌很多的蛇毒,这就导致了它的毒性比眼镜蛇还要强烈。
尖吻蝮的蛇毒是一种溶血毒素,被咬后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现象,继而出现血肿胀、起泡、组织坏疽、溃疡,随后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最终丧命。
给它起名“五步蛇”“七步蛇”“百步蛇”,其实是有些夸大了它的毒性。从传统意义上而言,蛇毒分三类: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其中神经毒是指对神经组织有毒性或破坏性的内毒素,可使周围神经有髓鞘、脑和脊髓及其他组织产生脂肪性变;而血循毒是跟随血液循环破坏各组织器官,引起组织器官病变、坏死的毒素。
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和五步蛇都属于血循毒毒蛇类,被这些毒蛇咬伤后,受害者受到惊吓会心跳加速、立刻逃跑,这都促进了血液循环,使毒素更快的蔓延至全身,所以毒发时间特别短。
在被毒蛇咬后,应该第一时间用打火机、铁丝等物品灼烧伤口,高温可以使毒素变性;然后结扎伤口,通过绳子、绷带的结扎,阻止静脉血带着毒素流回心脏;此外,蛇毒的清理可以用冲洗、吮吸等方法处理掉,冲洗要冲洗干净,吮吸时一定要注意吮吸者的口腔、嘴唇不能有创伤和溃疡。在应急措施做完后,要立刻打110等报警电话,寻求专业人员进一步处理。
当然了,万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五步蛇也一样。虽然它的蛇毒能伤人,但处理过的蛇毒也能救人。有研究表明,五步蛇的蛇毒具有很好的凝血作用,从它的毒液中分离出的一种类凝血酶已经成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医院里用的一种叫“苏灵”的药就是由这种类凝血酶制造而成。
另外,五步蛇的蛇毒还含有两种蛋白质,一种叫纤维蛋白原溶酶,简称纤溶酶,它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另一种不具有酶活性,两种蛋白结合起来能表现出明显的抗栓作用。随着了解的深入,人们后来又发现,五步蛇的蛇毒还有抗癌活性,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内血管增生及肿瘤之间的黏着、直接杀伤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等三种途径对癌细胞进行打击。除此之外,五步蛇的蛇毒还能改善微循环、降压。
虽然说五步蛇的蛇毒有这么多好处,但不管怎样,如果你在野外遇见了五步蛇,还是躲得远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