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谨防幼儿呼吸道感染
寒冬谨防幼儿呼吸道感染
冬天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孩子出门后稍不注意往往易受风寒而患上呼吸道感染。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除少数确因免疫力低下外,许多患儿都是由于家长过度呵护造成的。如冬季过度保温,不让孩子出门活动,使孩子降低抵御寒冷的能力;饮食上百般迁就孩子,使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导致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变差等。
与成人相比,为何孩子更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呢?这是因为成人的气管粘膜会分泌一种免疫球蛋白,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具有局部的防御作用,能够抵抗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另外,粘膜上的纤毛有节律地向喉口方向摆动,也有利于灰尘、细菌、粘液的清除和排出。但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比成年人要少许多,而且气管粘膜发育不完全,纤毛稀少,因此容易发生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
要避免幼儿呼吸道感染,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对孩子来说,户外散步、踢球、摇木马、骑小自行车等都是锻炼的项目。让孩子从热天开始喝冷开水,用冷水洗四肢、洗脸,冷天用温水而不用热水,这样使孩子能适应冷的环境,增强对冷空气的抵抗能力。
适当加减衣服。气候变化时,孩子的衣服要勤穿勤脱,不要只加不减,特别是冬季降温时不要一下穿得过多,一般比成人多穿一件就够了。如果孩子活动时出汗,及时用毛巾擦干,入睡后汗多的小儿,前后胸垫上小毛巾防止汗湿内衣。减少出汗、及时擦汗是防止小儿受凉的重要措施。
什么原因孩子呼吸道反复感染
呼吸道疾病感染并不等同于感冒。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疾病感染,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包括鼻、鼻咽、咽、喉部炎症,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也就是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等,也可系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疾病感染是指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开始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干咳,2-3天后转为湿性咳嗽,咳嗽时喉中有痰或发烧,孩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孩子呼吸道反复感染有原因
孩子反复呼吸道疾病感染,家长烦不胜烦,平时护理已很过细,为何还频频患病。黄主任解释,小儿呼吸道解剖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小儿鼻腔短小,没有鼻毛,鼻黏膜柔嫩,容易受感染。感染时鼻黏膜充血肿胀常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呼吸困难。
其次,小儿呼吸道疾病免疫功能的发育不健全。婴儿在初生时,免疫功能相对成熟,但免疫球蛋白的生成较晚,气管分泌物中缺乏病毒抗体,病原体在呼吸道内容易感染,因此婴幼儿期呼吸道炎症较多。
再次,营养不良。婴幼儿在母乳不足又没有及时添加必要的辅食时,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
最后,过敏体质。经常出现湿疹、皮疹的小孩,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群体。需要检测过敏原,如明确过敏原,预防上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留意新生儿危险讯号
新生儿若呼吸急促,在排除先天性肺部没有发展成熟的因素之外,就可怀疑是否有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1. 上呼吸道感染:
宝宝上呼吸道的疾病有可能是因为喉头、喉骨发育不完整(即软喉);或是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及异物吸入等因素所造成;另外也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哮吼等。
再来也有可能是喉头水肿,黄亮迪进一步表示,喉头水肿是一种急性过敏,即一种急性、过敏性的声带水肿,多半是因海鲜、药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与体质没什么关联,且多合并有呼吸道水肿。
2. 下呼吸道感染:
造成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黄亮迪依次说明常见的原因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宝宝于34周以内出生,那么肺部的发育可能尚未成熟,就有可能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再来也有可能是新生儿肺炎引起败血症,使呼吸窘迫;或是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等,使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宝宝只好靠喘气来增加含氧量。追查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原因
专家表示,1岁以下的新生儿若有呼吸急促,除了感染性的原因之外,过敏也是原因之一,此外,其它可能的因素还有:
1. 呼吸道融合病毒:如细支气管炎。
2. 过敏:如宝宝于新生儿期就常有气喘或是喘鸣声就可能为过敏。
3. 先天性结构异常:如因血管结构异常,压迫到呼吸道,使食道阻塞;或是气管先天性异常。
4. 横隔膜疾病:如肺部发育不良引起的横隔膜疝气。
更长远来看,成长至幼儿期的大宝宝如果呼吸急促,则原因多半为:
1. 感染:如异位性体质产生的肺炎,使筋膜积水。
2. 过敏:宝宝可能会常有过敏反应,如气喘、过敏性支气管炎等。
幼儿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扁桃体、喉部感染的总称,简称上感。是小儿时期常见疾病。如果感染很明显地局限于上述某一部位,又分别命名为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因病毒感染的占90%。主要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另10%主要为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的小儿易患上感。症状病原体感染后约7天发病。轻症患者仅有鼻塞、;流涕、轻咳、咽部不适、不发热或低热,整个病程3~5天。重症患儿上述症状加重,高热达40摄氏度以上,甚至在高热初期出现高热惊厥,头颈疼痛、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嗜睡、烦躁、咳嗽频繁、咽部肿痛影响吞咽、食欲不振。少数是患儿可有呕吐,腹泻,腹痛。查体仅能发现咽、扁桃体红肿,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检查心、肺、腹均无阳性发现。一些病毒性上感可以出现各种形状的皮疹,另一些病毒可以有特殊的表现。例如柯萨奇A组病毒易发于夏秋季,除一般上感症状外,咽部充血明显,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小米粒或绿豆大小疱疹,疱疹破溃后局部形成小溃疡,剧烈疼痛使小儿不敢进食进水。病程约一周,临床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另有一种上感,临床上诊断为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引起,常发生于春夏季。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咽部刺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形成一种特殊面容。病程约7~10天左右。治疗1、患病后注意休息,居室要保持有一定湿度的清新空气。多饮水,吃清淡并富有营养的饮食。2、对症处理:高热服退热药;鼻塞可用0.5%新霉素—麻黄素点鼻;咽痛可服口含片。3、抗病毒药物有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可口服,滴鼻或静点。重症病人或怀疑为细菌感染出现并发症,可使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常见药物为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或罗力得),第一代孢菌素等治疗。4、中医药治疗:尤对病毒感染可以取得良好疗效,可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对症给药。预防增强体质是预防上感的关键。1、平时注意体育锻炼,经常到户外活动,加强耐寒锻炼,如经常用凉洗脸等,提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或用醋熏蒸,,减少病菌。3、家庭成员患感冒时,应与小儿隔离。流行季节不带小儿到人多的场所。4、平时不宜穿衣过多,随气温变化和幼儿活动情况及时穿脱衣服,出汗时应及时擦干,防止过热或受凉诱发疾病。5、注意小儿营养和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喘憋性肺炎的病因及机制
主要感染病毒是合胞病毒。因为婴幼儿本身机体免疫力偏低,加之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殊生理解剖结构,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如:呼吸道粘膜幼嫩,血供丰富,粘液腺分泌少,干燥,容易被感染而发生粘膜水肿,引起呼吸不畅,形成临床喘憋症状;胸腔小,呼吸肌不发达,肺泡容积小,肺功能储备少,导致婴幼儿发生呼吸道感染(主要指肺炎)后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小儿感冒的病因
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的小儿感冒疾病的患者,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一、病原体
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引起的较少见。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常见病毒
(1)鼻病毒: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呼吸道全胞病毒: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3)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毒:分 1、2、3、4四种血清型。1型称为“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为“哮吼类病毒”Ⅰ型(HA1)。这两种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其中1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经常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4型称为M-25,似较少见,难以检出,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感冒是由于什么病毒引起的
(1)鼻病毒
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呼吸道全胞病毒
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3)流感病毒
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毒
分1、2、3、4四种血清型。1型称为“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为“哮吼类病毒”Ⅰ型(HA1)。这两种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其中1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经常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4型称为M-25,似较少见,难以检出,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家长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儿感冒不容忽视,应及时预防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炎症发生。小儿感冒不及时治疗的话,严重的话将会导致小儿肺炎的产生,所以请大家要引起极度的重视!
怎样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
首先应该找到有无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或者鼻子和咽喉部位有些什么不舒服,多吃富含维生素、铁、锌、钙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肝、血、肉类等。
要合理的吃东西,让小儿进行适当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清新的空气,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千万不要以为冬天一到就穿个四件五件,那样相反会让小孩子的抵抗能力减弱。
不易消化的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的食物也要尽量不吃,因为上火会引起咽部发炎从而促使呼吸道反复感染。稍威有一点感冒小症状的,比如流一点青鼻涕,可以锻炼一下小孩的抵抗力,不吃药物如果能够康复,那说明呼吸系统就更加有防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