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禁用的中药有哪些
孕妇禁用的中药有哪些
1、峻下逐水类药有芦荟、芫花、巴豆、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番泻叶等。
2、通经破血类药有三棱、莪术、阿魏、干漆、虻虫、水蛭等。
3、开窍类药物有蜈蚣、地龙、麝香、皂荚、穿山甲等。
4、催吐类药物有藜芦、反蒂等。
5、毒性中药有砒石、水银、轻粉、斑蝥、雄黄、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洋金花等。
此外,活血化瘀药、破气化滞药、泻下通便药、利水通淋药及药性大寒、大热的中药也应慎用。
还有一些中成药,孕妇也不宜服用,如牛黄上清丸、槟榔四消丸、木香顺气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跌打丸、六神丸、礞石滚痰丸、结石通、消痛液、麝香虎骨膏、麝香风 湿油、正红花油、气滞胃痛冲剂等。
孕妇用中药也得分等级吗
孕期女性身体情况特殊,用药应更加慎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将妊娠期间用药分成了A、B、C、D、X五个等级,其中A级最安全,X级孕妇禁用。
以往这种分级多针对西药,但随着近年来大家对中药安全性的关注,我们提倡孕妇用中成药也应当分等级处理。
目前,临床上可将对妊娠有影响的中药分为禁用、忌用和慎用三个等级。其中,剧毒药物或可能造成流产的药物属于“绝对禁止”的范围,如川乌、草乌以及含类似成分的云南白药等。
忌用比禁用的要求低,主要是指不良反应较为明确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达到不宜使用程度的药物。这些药应尽量避免在孕期用,确实需要用时,应先进行临床评估,如含有大黄、三七、麻黄和细辛的人参再造丸以及含有牛黄、石膏、桔梗和冰片的牛黄解毒片等,在孕期用时应充分考虑利弊。
孕期慎用的药物主要是活血化淤、祛风、行气、清热解毒等功能的药物,如红花、活络膏等,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孕妇可以使用的消炎药类型
孕妇使用抗生素一般分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可用,对胎儿无损害或损在甚微;第二种是慎用,对胎儿有损害,但必须用时可短疗程、小剂量使用;第三种是禁用,对胎儿损害严重,绝对不能使用。
1、可用型:首选青霉素。毒性小,常用的有氨苄透露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先锋霉素等。
2、慎用型:氨基甙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因对胎儿肾功能及听力有损害,故慎用。如确需使用,应小剂量、短疗程作用。
3、禁用型:
①四环素:是典型的致畸药,在孕早期它与钙盐螯合阻止钙盐进入软骨和骨骼,导致胎儿四肢发育不良和小肢畸形;孕中期它抑制胎儿骨骼生长,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白内障、乳齿发育异常,乳齿成黄色;孕晚期引起乳齿及骨骼四环素沉积而呈黄色,并可导致孕妇肝脂肪变性,故孕妇禁用。
②氯霉素 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解毒,经肾脏排出,因胎儿肝内酶系统不健全,肾脏排泄能力差,用了氯霉素易产生“灰婴综合症”,可损害胎儿造血系统,引起胎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故孕妇禁用。
③碘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英文代号SMZ)易透过胎盘进入胎体,与胎儿血中的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高,易引起核黄疸,故孕妇禁用。另外,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因有致畸作用,所以孕妇禁用。孕妇能否应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目前尚有争议。
④硝唑(又叫灭滴灵),因其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
孕妇禁用药有哪些
西药:
1.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及含有孕妇禁用成分的各种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临产前三个月禁用阿司匹林与卡巴匹林钙。
2.抗过敏及抗眩晕药异丙嗪与临产前1~2周禁用;妊娠1~4个月禁用茶苯海明;妊娠初期3个月的妇女禁用色甘酸钠。
3.驱肠虫药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双羟萘酸噻嘧啶等。
4.感冒用药如双扑伪麻片、美酚伪麻片、扑尔伪麻片、美愈伪麻口服液等。
5.平喘药沙丁胺醇(舒喘灵、嗽必妥)。
6.维生素与矿物质类药物中,孕妇如摄取大量维生素a有可能致胎儿畸形,如兔唇、脑积水、严重心脏缺陷、泌尿道畸形、生长迟缓、早期骨骺愈合等;
中成药:
非处方中成药中有许多孕妇禁用和忌用的品种。
孕妇禁用的非处方中成药主要有骨伤科用药,治疗月经不调的有益母草膏;用于治疗痛经的痛经丸等
孕妇要保证胎儿的健康,需要有很多的注意地方,在饮食上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肉,鱼可以适当的多吃点,不吃油炸食品,多喝孕妇奶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少生病,生病以后及时到正规医院找医生治疗,不要自己在家滥用药。
孕妇服中药不慎会引起流产吗
孕妇服中药不慎会引起流产吗?孕妇服用中药也必须谨慎,尤其在孕早期,除非有确切指征,不要随便服用中草药。
孕妇禁用或慎用中药的原因有:第一,有毒,临床不良反应明显,可引起腹痛、眩晕、惊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第二,药性大辛、大热或有破气破血作用,有弓1起流产或早产可能。
第三,中药种类繁多,除了禁用和慎用的40余种外,其余中药是否完全无害,还有待临床观察和试验研究。
历代中医药学对孕妇服用中药文献记载较少,据有关记载和中医妇科的临床经验,孕妇禁服的中药有:
藜芦、巴豆、蓖麻子、牵牛子、芦荟、番泻叶、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皂荚、皂角刺、川乌、草乌、附子、天雄、天南星、三棱、莪术、干漆、阿魏、马钱子、狼毒、水蛭、虻虫、斑蝥、蜈蚣、蟾酥、麝香等。
孕妇慎用的中药,虽不属禁忌,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如大黄、芒硝、桃仁、红花、枳壳、枳实、牛膝、肉桂、半夏、冬葵子、乳香、没药、朱砂、雄黄等。
孕妇禁用药有哪些
非那西汀和扑热息痛: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消炎痛:引起黄疸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巴比妥类:致心脏先天性畸形、面及手发育迟缓、兔唇、腭裂
扑痫酮:可指趾畸形,妊娠后期服用可致发生窒息、出血及脑损伤。
安眠酮:致畸形。
氨苯蝶啶(三氨蝶呤):对孕产妇有肝损害、改变血象。
氯噻酮:对的不良影响。
速尿灵:对和产妇产生恶心呕吐、腹泻、药疹、瘙痒、视力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水与电解质紊乱。
利尿酸:可引起暂时性听力减退,有时可发展为永久性耳聋。
安定、安宁、利眠宁、导眠能:可致畸形和女胎男性化。
苯丙酸诺龙:引起腭裂。
胰岛素: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其它先天性畸形。
黄体酮:使女胎男性化。
可的松和强的松:致唇裂、腭裂。可的松还可致无脑、早产、早死。
青霉素:可破坏红细胞,引起严重黄疸,使死亡。
链霉素:引起先天性耳聋,骨骼发育畸形。》》女人身体不健康的9个暗号 女人睡眠不足带来的9大危害
四环素:致牙釉质形成不全,骨骼、心脏畸形,先天性白内障,肢体短小或缺损(如缺四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严重者可出现脑核性黄疸甚至死亡。
土霉素、强力霉素:使短肢畸形。
孕妇可以喝板蓝根治感冒吗
如果有了感冒发烧的症状,喝板蓝根是可以的。 孕期感冒发烧,可以吃一些毒副反应较少的中草药。比如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羌活、金银花等都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些中成药及其制剂,如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等。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增强免疫力的话,不建议经常喝板蓝根。
注意事项
孕妇千万不能随意选用中药。一些对普通人来说药性缓和、安全可靠的中药,对孕妈咪和胎儿却有严重的危害。比如某些中药含有生物碱等成分,有一定的毒性。若几种中药合用,毒性更为复杂,往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在怀孕初期的3个月内,几乎与西药一样,易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或死胎。所以服用中药时,一定记得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孕妇。
孕期禁用的中药
包括活血化淤药,如川芎、益母草等。峻下理气药,如大黄、皂角、元胡等。芳香走窜药,如麝香、冰片等。禁用的中成药有六神丸、牛黄解毒片、活络丹等。需慎用的中药包括辛热药,如肉桂、厚朴、干姜等。补益药,如五味子、棉根皮等。
孕妇禁用和慎用这些中药
孕妇禁用的中药
孕妇不宜服用毒性很强的药物,如斑蝥、大戟、巴豆、牵牛、商陆、乌头、皂角、天南星等,均应禁忌,以免危害母子安全。
孕妇不宜服用泻下药物,如芒硝、大黄、番泻叶;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水蛭、虻虫、麝香、常山等,也应禁忌。因为这些中药材大多可使子宫及盆腔充血,并增强子宫收缩,易引起流产。
孕用慎用的中药
孕妇不宜服用通经去瘀的桃仁、红花、茜草,行气破滞的枳实,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肉桂、半夏,以及具有滑利作用的瞿麦、木通、通草等等,均应慎用。此外,牛膝、延胡索、牡丹皮、赭石、薏苡仁、牛黄等中药,也宜慎用。
中医提醒,有些中成药实际上包含一些解热镇痛的西药,不慎服用,也会造成危害。由此可知,孕妇不论服用中药、西药或中西混合的药物,都宜谨慎。能不用药尽量不用,确需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孕妇吃中药的注意事项
有些中药本身毒性较强,可直接或间接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有些中药会刺激肠道,反射性地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还有些中药有兴奋子宫作用,可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
此外,中药跟西药一样,药性不同对胎儿的影响不同,有些药性温和对胎儿无害的。孕妇们要详读说明书,在不懂中药药性的情况下,还是请教医师为妙。千万不要听信偏方和广告,滥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