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颈椎1到7节分别是什么

颈椎1到7节分别是什么

为了适应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刺激,颈椎需要有一种巨大且敏感的活动,如向前弯曲、侧屈、左向右旋转,以及上述运动的结合。这都需要颈椎具有灵活性。

颈椎一共有七个。从上往下,分别是寰椎,枢椎,第三颈椎,第四颈椎,第五颈椎,第六颈椎,第七颈椎。

第一节的特征:

第一颈椎又叫寰椎,它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里面中部的齿状是与第二颈椎的关节。中段的前结节是双侧颈肌的附着。后弓很长,后面有一个结节,然后是凸起的结节,后面是腹直肌的附着。在后面的弓上,两边各有一个缺口,叫做脊椎动脉管。椎动脉沿横向穿孔,绕过侧块,穿过这条沟,穿过枕骨的大洞进入颅腔。在侧块的上端,有椭圆凹陷的关节面,枕部髁构成枕骨关节。侧块的下半部分有一个扁平的关节面。侧块的外侧有横向的过程,它可以是旋转运动的支点,它比其他颈椎的横向过程更长、更大。

第二节的特性:

第二个颈椎被称为枢椎。它类似于一般的颈椎,但位于椎体上部的称为齿状体,它可以被看作是地图集的椎体。牙根部的后方,横向韧带,但这条韧带更小,有一个关节表面和齿状图的前弓。第二颈椎位于前弓关节后部,与颈椎和椎间关节的位置不同。第二颈椎的椎板较厚,它的棘突比下一个大。脊柱的横突是小的,方向是向下的,只有一个明显的后结节。

第三节的特性:

支撑头部,协助脑部供血作用。在第三颈椎出现问题时候,人体会感觉到眩晕、头昏沉,同时会出现偏头痛、颈肩综合征、神经痛、粉刺、痘疹、湿疹、牙痛、张口不能­等各种症状。

第四节的特征:

这个是这样的,你要先找到第七颈椎,第七颈椎在你低头时脖后,最高隆起处,找到第七颈椎后再向上摸三个隆起就是第四颈椎。第四颈椎出现问题时候,人体会出现头昏、恶心、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鼻塞、牙痛­。

第五节、六节的特征:

第五节、六节颈椎也是支撑头部,协助脑部供血作用。比较容易发病的是第四颈椎、第五颈椎和第六颈椎这三节颈椎,这三节颈椎都属于下颈椎,下颈椎在人抬头低头、扭转颈部的过程中承担着主要的运转作用,本身承受的压力就大,如果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话,压力过于集中,颈椎过于疲劳,四颈椎、第五颈椎和第六颈椎这三节颈椎劳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导致退行性改变——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的重要前兆。

第七节的特性:

第七颈椎,除了它延伸到后方,很长,其余的结构和正常的颈椎是一样的。因为它的棘突很长,末端不是分叉的,它与颈部旋转有密切连接。当我们向下看时,我们会看到并触摸到颈部最突出的部分,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征。

颈椎病发生变化,或出现头晕、失眠、局部手臂麻木、头部和颈部肌肉僵硬,活动不灵活。应选择适当的、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是关键,中医医生认为,颈椎病是由于寒冷的引起,治疗颈椎病需要活血化淤,驱寒散湿,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去除医学疼痛,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平时照顾颈椎,建议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以有颈部理疗按摩和热敷,可以做颈部涂抹扶他林霜治疗,避免颈部状态失稳等。

哪节脊椎最易受伤

10月16日是世界脊椎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人一共有多少块脊椎,但对脊椎病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为颈椎痛、 腰痛,甚至是由此带来的头痛、腿痛,每天都在困扰着大部分人。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美国每年被脊椎病缠身的人约有540万;英国平均每1000名男性中, 每年因此病不能工作的天数为627天,女性为347天。在中国,80%左右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过腰痛或腿痛的病史。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 防治专业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青年的脊椎病发病率正在急速上升:30—40岁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颈腰椎病;50—60岁的人群中,患者达到 71%;而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达82%。

我们的脊椎到底怎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发出呼吁,脊 椎病和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人们不能总是被动地被脊椎病困扰,应该主动出击。而对脊椎了解得越早,越能早预防,发病率才会越来越低。为此,记者采访了 多位专家,教大家从上到下认识脊椎。

人的脊椎骨一共有26节,其中,1—7节为颈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主任李子荣教授告诉记者,在所有脊椎中,颈椎的活动度最大,也最容易发生劳 损,再加上长时间低头工作、生活方式及枕头使用不正确等因素,颈椎病已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们,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肩颈疼痛、上下肢麻木、头晕、耳鸣、恶心、 心悸等。

7节颈椎里,第1、2、7节形状最特殊。寰椎作为第一节颈椎,和枕骨在韧带的帮助下形成了人体最坚强、最稳定的关节,牢牢地固定着装载智慧的大脑 袋。而第二节枢椎和寰椎形成的关节,是脊椎各关节中灵活性最好的,我们要扭头,主要靠的是它。不过,灵活性好,稳定性就差一些,外伤时寰枢关节很容易受 损。比如很多人乘车时会不知不觉睡着了,一旦急刹车,头颅在没有支点的情况下,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寰枢关节。第7节颈椎,称为大椎,它的棘突是重要的体表骨 性标志。

虽然这几节颈椎容易受伤,但常见的颈椎病倒与它们无关,而是主要表现在3—6节椎体间,因为低头、抬头,是这4节颈椎的主要任务。很多人都想不到, 颈椎每天的关节活动达几十万次,这么大的“工作量”,很容易形成退行性病变。比如,长时间低头会造成颈部肌肉疲劳、痉挛,反复的痉挛最终会导致颈椎变直甚 至后凸,形成了当下困扰很多人的“办公室病”。

李子荣教授指出,对于颈椎病,人们由于不了解存在很多预防误区,比如有些人以为,摇头、扭脖子可以缓解颈椎痛,实际上,这些动作又增加了颈椎的“工 作量”,加重了关节磨损,因此完全错误。锻炼颈部肌肉是防治颈椎病操作性最强、最有效的方式,而正确的方法就是遵循“抗阻力”原则。锻炼时,应朝着与平时 前屈姿势相反的方向去做,比如向后仰,或锻炼“飞燕展翅”。另外,李子荣说,不会枕枕头也是引起颈椎病的常见原因。枕头的形状、放置的位置、高度,以及不 枕枕头等生活习惯都可能引发颈椎病,使睡眠时颈椎仍处于向前曲的状态。最好的方法是,把枕头放置在颈后,而不是后脑勺下。枕头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以符 合个人生理曲度为宜。

治颈椎病的偏方大全

1、干搓脸治颈椎病

十指伸直举同脸高,下上搓脸,每天早晚各一百次,连续半年便好。此法由于肩头同时活动,还可治肩周炎,并还有美容作用。

2、湿毛巾热敷治骨刺

用湿透的热毛巾2条,在双膝同时热敷半小时(温度不够就加热水)。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现在走路不痛了,上下楼梯很正常。

3、颈椎保健两法

凤点头:闭上眼睛(避免老年同志晕眩),身体不动,用头在空中书写繁体,“凤”字,7一8遍。凰字笔划复杂,可带动各部颈椎环节都得到活动。鹤吸水:身体不动,下额抬起,抖动前伸,同样7一8遍,自感有颈椎关节松动响声。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械性因素

颈椎是活动量最大的脊柱节段,因而易产生劳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损伤的积累而发生颈椎退行性变,尤其是4-5,5-6颈椎段是个多事的椎段。椎动脉型颈椎病常由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血管因素造成。机械性因素,主要由于持续性致压物所致。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械性因素:

(1)钩椎关节囊创伤性反应:椎节后方小关节囊处的创伤反应主要影响脊神经根,而钩椎关节囊壁滑膜的肿胀、充血及渗出则由于直接减小了横突孔的横径(对椎动脉的影响较之矢状径更为重要)而易波及椎动脉,可因局部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该动脉的痉挛、折曲或狭窄。

(2)钩突骨质增生:在颈椎诸关节中钩椎关节是退变最早的部位之一,因此骨质增生亦较多见。增生的骨刺除直接压迫侧后方的脊神经外,椎动脉亦易受压,加之横突孔这一骨性管道使椎动脉失去退缩与回避的余地,从而构成其发病的主要病理解剖特点之一。钩突骨质增生的部位以颈椎退变的好发部位为多见,即颈5~6、颈6~7和颈4~5;但近年来,发现颈3~4椎节亦非少见。

(3)髓核脱出:由于椎体侧后方钩突的阻挡,椎间隙内的髓核不易从此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或椎动脉。但当它一旦穿破椎体后缘侧方的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时,则有可能达到椎间孔处,在压迫脊神经根的同时波及椎动脉。

七症状警惕颈椎病

如何知道脊椎出现问题

你的脊椎健康吗?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就须提高警惕:

1.如果你的鞋后跟常被磨得高低不平,通常是由于双腿长度的不相等造成的,是骨盆及髋关节半脱位的表现。

2.假如你的头部总是不自觉地偏向一侧,你的一条腿总想搭到另一条腿上,或是不留神时走路时身体总向一侧倾斜,是脊柱侧弯的表现。

3.你不能十分舒适地进行深呼吸,甚至胸闷、胸前区疼痛,多是胸椎关节半脱位的征兆。

4.你的下颌时常发出“咔哒”的声音,甚至咀嚼困难,多是由于颞下颌关节或者颈部关节半脱位引起的。

5.你的颈部、背部或更多的关节发出哗哗的声响,通常是关节囊松弛、脊椎关节退化的表现。

6.你的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可能是颈椎半脱位或颈椎病影响大脑供血所致。

7.经常闪腰、岔气是椎间关节活动受限所致,经常周身疼痛是脊椎病的征兆。

舌苔厚白艾灸熏哪里 大椎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可作为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炷灸大椎穴3-7壮;或艾条灸大椎穴5-15分钟。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1、臂丛神经根椎孔内的结构

臂丛神经由颈5-8神经根前支及胸1神经根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在椎管内, 相应颈胸部脊髓节段的腹外侧沟及背外侧沟发出神经根丝, 分别组成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后根在椎间孔附近的椭圆形膨大为脊神经节, 其中含假单极的感觉神经元。前根在后根的前下方进人椎间孔,在后根神经节外侧与后根合成脊神经根。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依其损伤部位和性质分为根性撕脱伤(又称节前损伤)和臂丛神经根断裂(又称节后损伤)。

不同的节段之间以及同一节段的前根和后根之间在神经根根丝的数目和直径上都有所不同。此外, 还发现颈5后根神经节前根复合体更容易受到神经节供血动脉的压迫,因此认为颈5更容易受到损伤。由于前后根在椎管内仅以直径为1.3-1.9mm的根丝与脊髓相连, 很容易在暴力牵拉下将脊髓根丝从脊髓中拔出, 造成臂丛根性撕脱伤。

背根根丝之间常存在交通支, 在硬膜内垂直行于根丝之间, 当脊神经根受到牵拉时这些交通支被拉紧。损伤这些交通支则会引起相应神经支配区的疼痛圈。

臂丛神经有交感神经纤维参加, 其中支配面部如瞳孔开大肌的交感神经纤维在颈8胸1平面的脊髓灰质侧角处睫状交感神经脊髓中枢发出并加人前根, 因此颈8胸1神经根断伤时可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及面部无汗, 即Horner综合征。

2、臂丛神经根椎管段及椎管外的结构

颈5-胸1前后神经根根丝在椎管人口处合成神经根, 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发出前支、后支和脊膜支, 其中前支于前后横突间肌之间发出, 构成臂丛的根部, 在横突外缘与前斜角肌起点相连, 随后走行于由前中斜角肌构成的斜角肌间隙内。上半椎韧带发自上一颈椎横突下缘及后横突间肌前缘, 从外上方到内下方在臂丛颈5-6前支穿椎间孔处与神经的外膜融合。由于此半椎形韧带结构的存在大大加强了颈5-6神经根的抗张能力, 颈8胸1前支在穿椎间孔时则无此韧带的支持作用, 这样便减少了神经根抗牵拉能力, 与颈5-6相比更容易在暴力下引起根性撕脱。临床研究显示在全臂丛根性损伤病例中, 最常见的类型为颈5-6断裂、颈7-8和胸1撕脱。

此外, 还需注意颈4-5根部与隔神经的关系。颈4神经根加人到臂丛的纤维可分为前后两束, 前束发于神经根根丝的上侧部和下侧部, 沿颈5前支的前股纤维进入肩脚上神经和上干前股, 并参与组成隔神经后束仅来自神经根丝的下侧部, 沿上干后部纤维进人肩押上神经和上干后股, 与隔神经不相连。这可能是部分臂丛损伤患者颈5神经根撕脱而肩脚上神经功能部分保存的原因。

臂丛神经根部发出两个分支肩脚背神经和胸长神经。胸长神经由颈5-7神经根距椎间孔1cm处发出细支行走在中后斜角肌之间组成, 沿胸廓表面下行, 支配前锯肌, 损伤后可出现“ 翼状肩脚” 。臂丛损伤患者若出现翼状肩脚伴副神经功能完整, 则高度提示颈5-7根性撕脱。

3、臂丛神经根的肌群支配方式

从电生理研究结果来看, 不同神经根在肌肉支配中存在内在联系。其中, 颈5神经主要支配的肌肉与颈6相同, 均为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颈8与胸1相同, 主要支配指深屈肌及手内肌, 仅仅是肌肉优先支配顺序的不同。而颈7与颈5 6 8和胸1不同, 其支配的肌肉均可被其他神经根代偿, 如背阔肌可被颈6 8代偿, 肮三头肌可被颈5 6 8和胸1代偿。因此, 臂丛功能可分为三组:颈5-6支配肩肘, 颈8胸1支配手, 颈7支配肩肘腕手。从理论上讲, 单一神经根损伤不会引起明显的上肢功能障碍, 而颈7神经根由于有上下神经根的双重代偿作用, 因此可用健侧颈7神经根作为移位神经供体, 对健侧上肢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近来有作者提出成人与婴幼儿臂丛神经对肌肉的神经支配存在差异。认为在出生后几个月时, 颈7神经根在三角肌和肚二头肌神经支配中占一定比重, 这种神经支配随个体发育而逐渐凋亡, 以更好地发挥肌肉的功能但当产瘫患儿的三角肌和肪二头肌失去颈5-6神经支配后, 颈7对这两块肌肉的支配得以

保留, 以延缓这两块肌肉的失神经萎缩过程。

神经移位后部分肢体功能恢复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供需神经纤维数的巨大差异, 一个简单的动作如胜二头肌屈肘需几百根功能神经纤维, 而复杂的动作如手内肌运动, 则需要几千根神经纤维。因此,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某些肢体功能常难以恢复。可见, 如何大量地提供再生神经纤维, 是提高臂丛神经修复疗效如手内肌功能的关键所在。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因

年龄增长以及与之相关的使用过度、修复能力降低是引起颈椎退变的主要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降低,组织劳损所累积的结构变化不能被及时修复,出现结构衰变,功能随之受损;有时机体会以改变结构的方式进行修复,以实现功能代偿,然而,这种代偿能力是有限的,与之相应的结构改变也并不总是适度和有利的,失代偿或者代偿过度均会造成功能障碍。这种颈椎结构的衰变及功能的衰退被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人类的颈椎由7节椎体以及之间的小关节、椎间盘、纵向连接的韧带(从前至后依次为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颈段的棘上韧带又称为项韧带)、椎旁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构成。其中第1、2节颈椎分别称为寰椎、枢椎,其形态特点、连接结构以及功能与其他5节不同,称为上颈椎。与之对应,第3~7节称为下颈椎。由于上颈椎容纳脊髓的空间——椎管相对宽大,加之第1、2颈椎间没有椎间盘结构,所以脊髓等重要结构较少在此受到压迫,发病率远低于下颈椎。在上颈椎水平,造成脊髓损害的原因也与下颈椎不同,主要是由颈1、2节之间的不稳定或脱位引起,退变造成的局部韧带(寰椎横韧带为主)松弛是其重要原因。此外,颅、颈交界区易发生先天畸形,这使局部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增加了进展为疾病的风险。下颈椎最早发生退变的结构是椎间盘,椎间关节、韧带等结构继之发生退变,当这些退变造成颈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时,即从单纯的颈椎退变进展为疾病。下面着重讲述颈椎的主要结构及其相应的退行性改变的特点,尽管也介绍这些退变与疾病的内在联系,但并不意味着退变必然会引起疾病。

得了颈椎病别乱转脖子

“低头族”易患颈椎病

专家介绍,颈椎虽然在整个脊柱中只是比较短的一截,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颈椎还异常灵活,所以我们能轻松地扭头四处张望,做出各种细微动作。在7节颈椎骨里,第一节和第二节负责头部的转动,其他动作比如抬头、低头、左右摇晃脖子什么的,则是下面5节颈椎来完成。根据临床接诊的情况来看,一般颈2-3和颈3-4受到损伤,多和外伤有关,比如车祸碰撞引起的各种颈椎损伤。而爱玩手机的“低头族”所患的颈椎病,多发于下面的4节颈椎骨,尤其以颈5-6最容易受损。

一圈一圈摇脖子并不好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觉得颈子不舒服了,会选择“一圈一圈摇脖子”的方法来缓解颈椎不适。其实,颈椎结构复杂,这样的话并不能缓解疲劳,反而不利于颈椎的稳定,容易导致头晕、恶心、疼痛等症状。

如果你想改善一下颈椎问题,也可以做点简单的颈椎运动。但请注意,颈椎病较重的以及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做颈椎操,老年人也不宜做这项运动。

颈椎病为什么容易复发

颈椎病容易复发的原因一、由于颈椎的组成是很复杂的,某一个椎节的病变会影响到其他椎节,这样就给颈椎病的复发埋下了隐患。比如第5—6颈椎产生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严重退变,活动度降低后,相应的第3—4、第6—7颈椎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颈后伸时,颈椎的压力和扭曲力的最大承受部位,就会转到第4椎体或其上方,颈椎前屈时,则降至第6—7椎体。

颈椎病容易复发的原因二、颈椎病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患者没有做好预后护理工作,之前诱发颈椎病的不良姿势和体位没有得到纠正,或是咽喉部反复的炎症,劳累头颈部扭伤等没有及时处理和治疗,都会导致颈椎病复发。在颈椎病的高发人群中,工作和睡眠中的不良姿势和体位是颈椎病的诱发因素,如果在治疗后仍然没有改善工作条件、睡眠体位,那么颈椎病的复发也就不可避免。

颈椎病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三、颈椎是人体活动频率很高的一个部位,在颈椎病愈后,经常高频率的运动会再次引发颈椎病的复发。颈椎较胸椎和腰椎的活度要大,活动频率也高。颈椎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侧转、旋转等各方向的复合运动.而颈椎的支持结构较胸椎和腰椎薄弱。此外,颈椎椎体后关节等结构也较胸、腰椎弱小,因此在稳定性上也较胸、腰椎差。

你的脊椎需要温柔相待

人的脊椎骨一共有26节,其中,1—7节为颈椎。在所有脊椎中,颈椎的活动度最大,也最容易发生劳损,再加上长时间低头工作、生活方式及枕头使用不正确等因素,颈椎病已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们,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肩颈疼痛、上下肢麻木、头晕、耳鸣、恶心、心悸等。

7节颈椎里,第1、2、7节形状最特殊。寰椎作为第一节颈椎,和枕骨在韧带的帮助下形成了人体最坚强、最稳定的关节,牢牢地固定着装载智慧的大脑袋。而第二节枢椎和寰椎形成的关节,是脊椎各关节中灵活性最好的,我们要扭头,主要靠的是它。

不过,灵活性好,稳定性就差一些,外伤时寰枢关节很容易受损。比如很多人乘车时会不知不觉睡着了,一旦急刹车,头颅在没有支点的情况下,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寰枢关节。第7节颈椎,称为大椎,它的棘突是重要的体表骨性标志。

虽然这几节颈椎容易受伤,但常见的颈椎病倒与它们无关,而是主要表现在3—6节椎体间,因为低头、抬头,是这4节颈椎的主要任务。很多人都想不到,颈椎每天的关节活动达几十万次,这么大的“工作量”,很容易形成退行性病变。比如,长时间低头会造成颈部肌肉疲劳、痉挛,反复的痉挛最终会导致颈椎变直甚至后凸,形成了当下困扰很多人的“办公室病”。

对于颈椎病,人们由于不了解存在很多预防误区,比如有些人以为,摇头、扭脖子可以缓解颈椎痛,实际上,这些动作又增加了颈椎的“工作量”,加重了关节磨损,因此完全错误。

相关推荐

榴莲放多久才会开口

榴莲放开口的时间和榴莲本身的成熟度有关系,成熟度越低的榴莲放置时间越长,成熟度越高的榴莲放置时间越短,通常时间在1到7天左右。

风寒感冒按摩什么穴位 大椎穴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大椎穴。 颈部的大椎穴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通过刺激穴位能够振奋人气阳气,股邪外出,常可以用于治疗感冒等症。

最有效的风热咳嗽偏方 按摩治疗法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仰掌,微屈肘取穴。 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颈椎一共七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六节颈椎都跟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大椎穴。 肺俞: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1.先用手拇指端掐揉患者左右侧尺泽穴36 次,再屈肘推揉左右侧曲池穴36 次。 2.俯卧,用手掌根按揉其大椎36 次,用手鱼际或掌面推揉其肺俞及附近压痛

为什么会得颈椎

1、年龄角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 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如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弱、骨刺形成、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钙化等),所以中、老年人人群中患颈椎病的较多;同时,随着伴随着电脑、 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颈椎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2、睡眠姿势角度:喜欢高枕及有反复落枕病史者易患颈椎病,此外,躺着看书、看电视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过多的人,易发生颈椎病。为什么会得颈椎病呢? 3、职业角度: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 头颈常向某一方向转动者易患颈椎病。这些职业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银行

痹症怎么艾灸 痹症艾灸穴位搭配

“四关”主穴,其他配穴主要围绕不通病痛部位而却,每个主穴的基础上酌情再取2-3个穴位: 1.颈椎关节痛取大椎(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中),风池(后发际上1寸,枕骨下两侧的凹陷中),天柱(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2.肩关节痛取肩髃(三角肌上缘中点偏前方,抬肩时有凹陷处),肩前(腋窝前纹头上1寸),肩贞(腋窝后方纹头上1寸)。 3.肘臂痛取曲池(屈肘90°左右,肘关节横纹拇指侧纹头端),肘髎(曲池穴上1寸),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 4.腕关节痛取阳池(腕背横纹正中点略靠小指一侧,尺骨小头外缘),外关

低头族正在造成颈椎病年轻化

低头族造成颈椎病年轻化 平板电脑以及一系列智能产品的普及带来的颈椎退化年轻化趋势逐渐明显,在往年的临床治疗中,25岁以下的青壮年仅仅不到5%,但近年来增幅已经达到5倍之多。 作为现代化办公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电脑也刺激颈椎退化年轻化的主因之一。由于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头部过度的前倾,加上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坐姿之中,颈椎退化速度明显提高;而且作为家中常备家电之一,学生、儿童也已经成为颈椎损伤的主要人群之一,目前甚至有患者在8岁就出现了颈椎疾病。 平板电脑、智能机的使用之所以会导致人体颈椎退化速度加快加剧,

颈椎病患者日常需要哪几点保健措施

(1)颈椎牵引,颈椎牵引对颈椎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也较为公认的治疗颈椎病的基本手段。 (2)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工作中必须有节奏地、适当地改变姿势,调节颈部位置,并经常进行头颈前屈后仰、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保健活动。 (3)注意颈部保暖,寒冷会使肌肉收缩而诱发颈椎病。 (4)睡觉时保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枕头的质地要适中,厚度以6~9 厘米为宜,禁止使用高枕。 (5)当患有急性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炎、乳突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彻底治疗,以避免炎症波及关节囊,最后使颈椎的稳定性受损引起颈椎病。 (6

双手臂发麻得了颈椎病吗

1、颈椎病:颈椎病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或局部关节韧带松弛而使颈椎局部的血管、神经组织受压而造成的,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手发麻其症状之一。 2、患了颈椎病,做颈椎X光片可诊断,治疗措施有理疗、牵引和应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平时,可常做一些缓慢活动颈部的保健操,并要注意睡眠时枕头高矮要适宜,一般以7-9厘米高为宜,不可过高或过低,软硬也要适中,睡姿要正确,可避免颈椎局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压而致手麻。

颈椎病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外因:外部因素主要颈部损伤和慢性劳损 1、与职业有关:长期使颈部保持同一种姿势,比如说长期伏案工作的工作人员(教师、从事编辑、纺织、手工等工作的)。这种颈椎病的原因较为常见。 2、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在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极易出现颈部损伤。 3、慢性感染:主要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会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的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慢性咽喉部感染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

正常成人的脊柱有几个生理弯曲?

“脊柱”与“脊椎”在组织的形成上也有所不同的,“脊柱”由骨盆椎骨及其周围软组织共同构成的,即除椎骨外,还包括椎管内脊髓、韧带、椎体间的椎间盘以及椎管外的神经、血管、肌肉、关节囊等软组织;而“脊椎”则只由椎骨和椎间盘两者组成的。 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脊柱,位于我们人体的背部中央,构成人体的纵轴。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和腰椎5块)和1块骶骨、2-4块尾椎组成。它们之间依靠韧带、椎间关节连结。 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脊柱,正面看应该笔直的,因为它的四周有坚强的韧带和肌肉附着。例如,贯穿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