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沙眼的原因

沙眼的原因

沙眼的原因:

沙眼属于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疾,它的发病主要是感染了沙眼衣原体而导致的,患上沙眼后可导致在患者的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看着像沙粒,因此有沙眼之称,早期结膜可出现浸润,有乳头、滤泡样增生,还可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则可导致睑结膜发生瘢痕,从而出现眼睑内翻畸形现象,对于角膜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严重的是可影响视力,或是导致失明的,因此治疗和预防工作不可忽视。

沙眼是有很强的传染性的,它的感染源沙眼衣原体主要就是附在病人眼中的分泌物中,如和有病菌的分泌物接触就会引起传染,因此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不要用手揉眼,不要和他人共用一些洗刷用品,而沙眼患者的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要注意消毒,以防感染他人。

沙眼的表现:

轻度沙眼

沙眼多为急性发病,患者感染早期眼睛有异物感,好像进入了什么东西,并且出现流泪、怕光,眼内分泌物增多等现象。医学检查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合并有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治疗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利福平(0.1%)或金霉素(0.5%)或四环素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也可选用磺胺醋酰钠(30%)眼药水,肽丁胺(0.1%)眼药水,每日3~4次滴入眼中,进行治疗。晚上休息时,可在患处涂抹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眼药膏进行治疗。

重度沙眼

异物感明显,眼内分泌物大量增加,不仅有光、流泪等症状,而且出现疼痛等刺激症状,医学检查眼睑红肿严重,结膜高度充血,并伴有视力减退等情况。对于重症沙眼,治疗时除了选用以上所提到的局部滴入或涂抹眼药水或眼药膏之外,同时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奇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沙眼的并发症:

①沙眼性上睑下垂:沙眼感染早期即可出现,上睑提举无力呈欲睡状。在早期是沙眼引起的浸润、充血、水肿而使上睑重量增加和米勒氏肌被侵犯所致。晚期则由于米勒氏肌被破坏、瘢痕形成、失去收缩能力而成永久性上睑下垂。

②睑内翻倒睫:极为常见,由于结膜瘢痕收缩和睑板弯曲畸形,使睑缘向内翻转,而导致睫毛倒向角膜侧生长即倒睫,其刺激角膜引起不适。

③角膜混浊:角膜是俗称的黑眼球,严重的角膜血管翳及睑内翻倒睫摩擦角膜以致角膜溃疡,角膜混浊变白,视力下降。

④睑球粘连:穹窿部因结膜瘢痕收缩而缩短,甚至完全消失,尤以下方穹窿部为显著,当牵引下睑时在眼睑和眼球间的结膜可见有垂直的皱襞,即为本征。

⑤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由于结膜广泛结瘢,使杯细胞和副泪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坏,泪腺管闭塞,以致结膜不能被湿润,而逐渐干燥,角结膜上皮发生角化,表现为干涩、刺痒等不适。

⑥慢性泪囊炎:沙眼病变累及泪道粘膜,鼻泪管发生狭窄或阻塞,导致慢性泪囊炎,表现为流泪、流脓或挤压鼻根部大量脓液溢出。

如何预防沙眼?

① 注意清洁卫生,要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揉擦眼睛,保持手清洁,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洗手。

② 毛巾和手帕需要自备,不用他人或公共的毛巾,脸盆每人一个。

③ 患沙眼的病人,不要接触小孩。

④ 集体幼托机构中,实行一人一巾、分巾分盆分水洗脸,最好用流动水洗手、洗脸。

⑤ 用过的手帕、毛巾,要经常洗晒。

易患青光眼原因

1、性别和遗传女性青光眼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是一比四,开角型青光眼无性别差异。青光眼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变,有家族患病史的人占整个发患者群13%-47%。2、局部用药药物也可导致青光眼的发生,往往眼压升高可发生在激素治疗后数天至数年,由于激素广泛使用及满意的抗炎效果,常常掩盖了无症状眼压升高,直到发现了严重的视功能损害时才被发现。3、年龄因素随着我们的年龄逐渐变大,青光眼的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是会出现在40岁以上,而50-70岁是最多的。但是开角型青光眼一般出现在20-60岁之间。再加上现在的人受到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疾病也在慢慢的上升。4、遗传因素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如果父母曾患有青光眼,那么子女患病的几率就很大了。

沙眼的病因

《伯氏系统手册》(1984)的记载,将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分为3个生物型,即小鼠生物型(biovar mouse)、沙眼生物型(biovar trachoma)和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型(biovarlymphogranulomavenereum,LGV)。后二者与人类疾病有关。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试验,沙眼生物型又分A、B、Ba、C、D、Da、E、F、G、H、I、Ia、J、K14个血清型,LGV生物型又有L1、L2、L2a、L34个血清型。

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在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小约250~450nm。衣原体不耐热,在室温下迅速丧失其传染性,加温至50℃,30分钟即可将其杀死。但是衣原体耐寒,-70℃下能存活数年。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对它有抑制作用,而链霉素、新霉素对它则无效。常用的消毒剂如 0.1%甲醛、0.5%石炭酸可将衣原体迅速灭活。

导致疾病

由衣原体沙眼生物变种A、B、Ba、C血清型引起。主要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即眼~眼或眼~手~眼的途经传播。当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后,在其中增殖并在胞浆内形成散在型、帽型、桑椹型或填塞型包涵体。该病发病缓慢,早期出现眼睑结膜急性或亚急性炎症,表现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等症状与体征。后期移行为慢性,出现结膜瘢痕、眼睑内翻、倒睫、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损害,以致影响视力,最后导致失明。据统计沙眼居致盲病因的首位。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等人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沙眼衣原体,从而促进了有关原体的研究。

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在生活中要明确两点,既要积极治疗,又不要再将病原体传染别人。

什么是沙眼,什么原因引起沙眼

沙眼是由一种极微小的病原微生物一一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眼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可以累及角膜。因为患者眼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沙粒,所以称为沙眼。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证明沙眼病原体为衣原体的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简称沙眼衣原体。在卫生条件差的流行区,常有重复感染。沙眼衣原体广泛 存在于空气、灰尘、皮肤及病人的分泌物中。通过多种不同途径接触传染。因为沙眼患者的眼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指、衣物、毛巾、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也可以通过苍蝇的机械携带病原体的方式传播;以上情况均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可见,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小心患老花眼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力不断改变。图1为Duane对4000只人眼调节测定结果从图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少年时的调节力为14.0D,其近点在7cm处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近点逐渐地、不间断地后退,36岁时已经退到14cm,其调节力为7.0D到45岁时,近点退到25cm,调节力只有4.0D。到60岁时,大约只保持着1.0D的调节。表1为不同年龄的调节正常值(D) 。

远视发病原理(4张)

大多数的近工作距离在28~30cm。正视眼到45岁时,只有3.5D~4.0D调节这种调节程度已经达到看清楚近处物体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持续地做近距离工作,要用掉全部的调节力才可得到通常的视力。眼睛为了保持近距离视力就要紧张地工作持续地紧张状态必然引起视觉疲劳。一般来说在使用调节时只可动用全部调节力的2/3,而以另外1/3作为保留力量,工作起来才可舒适前已述及,45岁的正视眼,如进行25cm的近距工作,要动用全部调节力,因而在近作业不要维持多久就要发生主觉的视疲劳症状,所以说正视眼大约在45岁开始成为老视。为了坚持近距离工作,老视眼要戴用凸透镜予以帮助。

远视眼在年轻时,其近点比正视眼远得多,因而老视眼的症状要较早出现。一个远视3.0D的眼,要用7.0D的调节才可得到4.0D的调节程度,约在25岁时就开始表现老视眼症状;另一方面,一个4.0D近视眼,因为它的远点在25cm处,到老年时,可用其远点当作近点来从事近距离的工作,所以这种眼虽然已是老视眼,但并不会出现老视眼的症状。

沙眼形成的原因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人们的生活速度加快,人们的用眼程度也变大了。所以在生活中很多朋友的眼睛都受到了沙眼的困扰,大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诱发沙眼的原因都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引起沙眼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沙眼衣原体可感染人的结膜、角膜上皮细胞,沙眼原发感染,愈后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区,卫生条件差,常有重复感染,多次的反复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甚至睑板肥厚变形,引起睑内翻倒睫,加重角膜的混浊,损害视力,甚至失明。

沙眼的危害不仅仅是眼睛的危害,在临时上医生还发现,一些女性不孕,尤其是输卵管性不孕也与沙眼衣原体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研究发现沙眼衣原体会对输送卵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妨碍妊娠,一些男性疾病同样与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对沙眼的全面了解后,大家更应该加强一些预防和治疗沙眼的意识,沙眼的表现症状有些也是比较明显的,只要患者生活中足够细心,沙眼是可以尽早的发现的,也同时为沙眼的治疗赢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机会。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对于诱发沙眼的原因应该有所了解了吧。为了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健康,生活中的朋友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天气状况很差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室外活动,平时不要总是用手搓眼睛。

诱发沙眼的原因有哪些

许多人认为沙眼算不了什么大病,其实并非如此。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引起沙眼的病因,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病原体,医学上称之为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广泛地存在于沙眼病人的眼睛里可以通过患者用过的毛巾、脸盆、洗脸水、手帕,或曾经接触过的生活用具,以各种各样的途径传播给他人。

沙眼衣原体易侵犯柱状上皮细胞如尿道、子宫颈内膜、子宫内膜、输卵管皱襞上皮、眼、鼻咽及直肠黏膜并引起病变,不侵犯阴道扁平上皮,故感染后仅寄生于阴道但不引起阴道炎。一般急性感染时机体反应轻微常无症状而临床无急性期。除衣原体本身引起病变外,机体免疫反应亦参与发病,衣原体膜上的LPS可诱发机体免疫反应,其代谢产物亦可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但由于病原体寄生于细胞内可逃避免疫防卫作用。病原体在细胞内持续感染及繁殖,并不断感染新的细胞,造成人体内反复持续感染。

急性感染时局部主要是中性多核细胞反应,慢性或再感染则引起单核细胞反应。长期反复的炎症病变,加之机体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瘢痕形成。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

枸杞子的三种食疗配方

枸杞子的三种食疗配方治疗儿童沙眼:

枸杞子+菊花:用热水冲泡饮用,能使眼睛轻松、明亮。

枸杞子+猪肝:煲汤具有清热、消除眼涩、消除因熬夜出现的黑眼圈。

枸杞子+米:煮成粥后,加入一点白糖,能够治疗视力模糊及流泪的现象。

沙眼原发感染,愈后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区,卫生条件差,常有重复感染。原发感染已使结膜组织对沙眼衣原体致敏,再遇沙眼衣原体时,则引起迟发超敏反应。

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急性发作,可能就是重复感染的表现。多次的反复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甚至睑板肥厚变形,引起睑内翻倒睫,加重角膜的混浊,损害视力,甚至失明。除重复感染外,合并其他细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相关推荐

沙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有关沙眼病原的研究历史已久,1907年Halbestaedter与Prowazek用光学显微镜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发现包涵体,即上皮细胞内有红蓝色原体及深蓝色始体颗粒聚集,此包涵体具有基质(matrix),颇似外衣包围,被误称为“衣原虫(chlamydozoa)”。此后,相继有不少研究。但是,沙眼的病原体直到1955年才由我国汤飞凡、张晓楼等用鸡胚培养的方法首次分离出来。由于这种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寄生在细胞内,并形成包涵体,故当时认为是一种病毒。又因其大小、形态与一

老人流眼泪是怎么了 眼部疾病

常见的导致老人流眼泪的疾病有慢性结膜炎,青光眼,鼻泪道堵塞,角膜炎,沙眼,结膜松驰症等。疾病的发生多与环境和用眼习惯有关,风沙,灰尘,烟雾,有害气体刺激,经常熬夜,用眼疲劳,都会导致眼部炎症感染;鼻泪道一旦堵塞或者狭窄,就会造成泪水无法排出,不断累积在眼眶里,沙眼,结膜炎等疾病病菌入侵鼻腔,引起鼻泪管黏膜发炎,造成阻塞。

儿童沙眼传染吗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的炎症; 沙眼衣原体存在于沙眼病人的眼分泌物中,通过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进行传播。 解放前沙眼是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解放后,沙眼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 沙眼的自觉症状同结膜炎一样磨干涩痒;只因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砂眼引起的两大严重后果

首先,沙眼引起不孕 一些人误认为沙眼是沙粒吹入眼中引起的。其实,沙眼是由于感染了衣原体而造成的一种结膜和角膜的慢性炎症性眼病。这种衣原体不仅能引起沙眼,还可能导致女性不孕。 女性不孕,尤其是输卵管性不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真正开始把不孕当做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结果来认识,这还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很早以前人们就曾经注意到结核杆菌以及淋病双球菌的感染为输卵管性不孕的原因。当进入90年代后,伴随着沙眼衣原体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这一原因引起的不孕开始在不孕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现已证明,这种生殖感染性疾病起源于

衣原体阳性一定是性接触传染吗

沙眼衣原体阳性不一定是性接触传染,因为沙眼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如果你生化的环境比较恶劣的话,一般也是会引起沙眼的,比如说天气特别热,有沙尘的气候的地方,还就是卫生的条件比较差, 2还有就是营养不良,和个人的卫生用有不良的习惯等等都是会引起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的,因为在平时的生活里面,只要你碰过沙眼衣原体的分泌物的话,并且如果你还没有注意清洗的话,那么就会引起沙眼衣原体的感染, 3沙眼衣原体阳性不一定是因为性接触传染,因为沙眼衣原体的传染性是很强的,在平时的时候如果你和有沙眼衣原体如感染的人接触的话,一般还不注

沙眼的病因有哪些

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眼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衣原体存在于人的眼睛里或阴道内。可以当用了沙眼病人用过的毛巾、洗脸水就会传染上沙眼。当新生儿通过有衣原体感染产道也会引起新生儿的沙眼。公共场合如游泳池不经过适合的消毒也会传染沙眼。 (一)发病原因 有关沙眼病原的研究历史已久,1907年Halbestaedter与Prowazek用光学显微镜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发现包涵体,即上皮细胞内有红蓝色原体及深蓝色始体颗粒聚集,此包涵体具有基质(matrix),颇似外衣包围,被误称为“衣原虫(chlamy

沙眼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沙眼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那沙眼的传播途径是什么?这是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了解的此问题,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让自己不受沙眼病的困扰!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红和粘性分泌物,并且有时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 孩子们习惯互相借用手帕擦拭眼睛,家长和保育员在孩子哭闹时用良己的手帕给孩子们棕眼泪,要是他们有沙眼,就能传给孩子。手也是传播沙眼的重要途径。有沙眼的人常用手棕眼,这样手

沙眼成学生常见病

最近,在中小学入学体检中,查出不少学生患有沙眼沙眼是学生的六大常见病之一,有3%~5%的学生患有此病。在我国沙眼仍是一个重要的致盲原因沙眼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尤其在儿童中常见。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经常揉眼睛不一定就是沙眼,可能是结膜炎。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如果家长不注意卫生,也可能通过手、毛巾等把疾病传染给孩子。 如何预防使孩子不得沙眼呢?沙眼是通过接触感染,不卫生的环境和不良卫生习惯都会增加感染机会。手是传染沙眼衣原体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让孩子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擦眼的毛巾

宝宝怎么预防染上沙眼

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同时累及角膜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症,偶尔也可急性发作。沙眼重复感染较多时也可以引起各种合并症和后遗症,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沙眼的传播和患儿的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等有关。 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儿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农村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调查,

你知道沙眼可致盲吗

沙眼致盲的原因是由于沙眼对角膜的损害造成的。如果沙眼不能及时地得到有效治疗,会使原本像玻璃一样光滑透明的角膜表面因为摩擦而变得粗糙,透明的角膜就会变得混浊,透光性降低,造成严重视力损害,最终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