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的健康影响
腌菜的健康影响
1.大量吃腌菜,容易引起人体维生素C缺乏和结石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腌制后,维生素C的成分几乎“全军覆灭”。大量吃腌菜,人体维生素C缺乏。因此,适当吃点腌菜可以调节胃口,增加食欲,但若嗜食腌菜成癖,则是不可取的。如果长期食用,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它酸度高,食用后不易在肠道内形成草酸钙被排出体外,而会被大量吸收,草酸钙就会结晶沉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例如,贵州省从江县尿路结石发病率较高,究其原因,主要与当地人偏嗜腌酸菜有关。
2: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腌制类食品应限食的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盐。盐分中含有杂质,如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可能产生如亚硝酸胺等有害物质。
在腌制的过程中,腌制食品易被细菌污染。如果加入食盐量少于15%,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能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腌制1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两周后可达到高峰,并可持续2~3周。
食用了这样的腌制食品,重者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遇到胺类化合物时,生成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因而常吃腌制类食品对身体不利,可诱发癌症。
中国农村里腌菜是家常菜,有些老人日常的菜里,腌菜就是主要的菜,但是高寿的也不少,证明腌菜的亚硝酸盐的影响不如想象中的恐怖。
例如萝卜、雪里蕻、白菜等天然蔬菜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毒硝酸盐。如果腌菜时气温高,放盐不足10%,腌制的时间不到8天,就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而且硝酸盐也易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咸菜腌制9天后,亚硝酸盐开始下降,15天后亚硝酸盐下降至安全的剂量范围内。
腌菜如腌制不好,菜内会直接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多吃粗制不卫生腌菜,有潜在性致癌危险。
此外,腌制类食品中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胺,是导致胃癌的直接原因。
还有一类食品如香肠、腌制火腿、腌制的其他动物食品,为了发色、增香、防腐等加工工艺的需要,人为地加入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也增加了产生亚硝酸胺的可能性,所以要控制此类食品的摄取。
3:盐分过高,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易溃疡和发炎)
由于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腌制类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
口腔健康影响女人一生的健康
从儿童、青春少女到母亲,女人一生中要担任不同的角色,随着生理的变化,口腔健康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关注口腔健康,对妇女的全身健康极为重要的。
在儿童时期,由于女孩一般比男孩出牙早,加之多喜欢吃零食,故乳牙的龋齿发病率略高于男孩。进入青春期,由于雌激素的变化,有些少女会有牙龈红肿、出血的青春期牙龈炎发生。成年女性经过恋爱到婚姻,初为人妻,不久又将会孕育小生命,成为准妈妈,这个时期由于身体激素的变化,会引起口腔一系列的反应,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时期。妇女在怀孕后,进食的量和次数都显着增加,并且在怀孕初期对酸性食物有所偏好,并常反胃和吐酸水,此外孕妇常感疲倦和行动不便而疏忽刷牙、用牙线等等因素,使得口腔内食物残渣累积较久,往往导致蛀牙机率大大增加。再加上怀孕期间,胎盘所制造的荷尔蒙,进入循环的母体血液,作用于牙龈的微血管,使得牙龈充血且肿胀,对口腔造成极度不适,牙龈变得脆弱易受食物残渣的影响而发炎。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加速了牙齿与牙周的病变,造成怀孕期牙龈炎。
康贝佳口腔专家建议,女性在怀孕初期(前3个月),应由牙医师做一两次的口腔检查;选择在怀孕中期作减轻症状的治疗;以免于怀孕末期或生产后发生更多的蛀牙与牙周病。怀孕初期,胎儿器官尚在分化,容易受到消炎药、麻醉药等之影响,不宜接受治疗。怀孕最后两个月,子宫较敏感,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收缩,也不适合接受治疗。
怀孕第四个月至第六个月较适当接受牙科治疗。像普通的洗牙、根管治疗、补牙和简单拔牙,在此期间是可以进行的,但是要尽量避免接受X光照射检查。怀孕后应注意食物的营养,特别是钙和磷、与维他命C和D的摄取,少吃甜食和酸性食物。
随着时光的流逝,45—50岁的妇女进入更年期,60岁进入老年期,许多人会有龋齿、牙龈萎缩、牙周病、缺牙等口腔疾病,影响身体的健康。
女人每个时期的口腔保健都非常重要,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坚持自我口腔保健,对女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
心理健康影响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而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要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试想,一个原先身体很健壮的年轻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重病,那么不仅他自己会整日心情忧郁,度日如年,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就是其周围的亲友也会被弄得痛苦不堪。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有时会比一个真正患病的人还要折磨人。
病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例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下,由于其内激素分泌、肌肉紧张度等的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难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时人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就乘虚而入。而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些情绪不好的人容易得感染性疾病,为什么心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容易患癌症,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当然,人的性格也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而言,性情孤僻、心胸狭窄的人,由于其情绪状态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也会产生一些躯体的疾病;而性情开朗、乐观的人,其体魄也往往比较健康,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营养调摄和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胸怀,避免持续的情绪紧张。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长时间抑郁不愉快时,就要尽快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疗法,以确保自己的心理与生理一样永远健康。
鱼肝油的健康影响
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确保身体吸收和储存钙和磷,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症等,而由于户外活动不足、雾霾、防晒、强化食品少等原因,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在国内非常普遍。天然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非常少,多脂肪的鱼类、鱼肝油是获得维生素D的最好食物来源。
过量风险
维生素D过量可引起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比如厌食、体重下降、多尿、心律失常等,更严重的是它可能通过提高血钙水平导致血管和组织钙化,损伤心脏、血管和肾脏。同时补充1000mg钙与400IU维生素D的绝经期后妇女肾结石风险可增加17%。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0~6月是1000IU,6~12月是1500IU,1~3岁是2500IU,4~8岁是3000IU,≥9岁是4000IU。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健康很有帮助,可以通过动物肝脏、绿黄橙色蔬菜、鲑鱼等鱼类、芒果等水果、奶制品获得,理论上除了早产儿、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孕妇外都不容易缺乏。但慢性腹泻可能造成维生素A损失,导致干眼症或夜盲症以及贫血等症状,我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在部分地区可达到10%以上,亚临床型维生素A比例更高,可降低儿童的机体抵抗力,造成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高发。
过量风险
16世纪时候就曾有食用北极熊肝脏中毒的报道,维生素A摄入长期超过33000IU会慢性中毒,出现秃发、运动失调、疼痛等。成人一次摄入超过66 000IU会立刻发生呕吐、头痛等症状。一般日常补充不建议超过10000IU。但与此同时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现象也不少见(国内不同地区3%~50%)。中毒症状:头晕、恶心、疼痛甚至死亡。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0-3岁的婴幼儿是2000IU,4-8岁3000IU,9-13岁5667IU,14-18岁9333IU,成人是10000IU。
重金属
由于海洋污染加重,鱼肉、鱼内脏中常富集重金属,因此传统鱼肝油容易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药品维生素AD滴剂一般采用合成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重金属超标风险较小。所以建议服用药品维生素AD滴剂补充。
口腔健康影响妇女一生的健康
从儿童、青春少女到母亲,女人一生中要担任不同的角色,随着生理的变化,口腔健康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关注口腔健康,对妇女的全身健康极为重要的。
在儿童时期,由于女孩一般比男孩出牙早,加之多喜欢吃零食,故乳牙的龋齿发病率略高于男孩。进入青春期,由于雌激素的变化,有些少女会有牙龈红肿、出血的青春期牙龈炎发生。成年女性经过恋爱到婚姻,初为人妻,不久又将会孕育小生命,成为准妈妈,这个时期由于身体激素的变化,会引起口腔一系列的反应,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时期。妇女在怀孕后,进食的量和次数都显著增加,并且在怀孕初期对酸性食物有所偏好,并常反胃和吐酸水,此外孕妇常感疲倦和行动不便而疏忽刷牙、用牙线等等因素,使得口腔内食物残渣累积较久,往往导致蛀牙机率大大增加。再加上怀孕期间,胎盘所制造的荷尔蒙,进入循环的母体血液,作用于牙龈的微血管,使得牙龈充血且肿胀,对口腔造成极度不适,牙龈变得脆弱易受食物残渣的影响而发炎。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加速了牙齿与牙周的病变,造成怀孕期牙龈炎。
口腔专家建议,女性在怀孕初期(前3个月),应由牙医师做一两次的口腔检查;选择在怀孕中期作减轻症状的治疗;以免于怀孕末期或生产后发生更多的蛀牙与牙周病。怀孕初期,胎儿器官尚在分化,容易受到消炎药、麻醉药等之影响,不宜接受治疗。怀孕最后两个月,子宫较敏感,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收缩,也不适合接受治疗。
怀孕第四个月至第六个月较适当接受牙科治疗。像普通的洗牙、根管治疗、补牙和简单拔牙,在此期间是可以进行的,但是要尽量避免接受x光照射检查。怀孕后应注意食物的营养,特别是钙和磷、与维他命c和d的摄取,少吃甜食和酸性食物。
随着时光的流逝,45—50岁的妇女进入更年期,60岁进入老年期,许多人会有龋齿、牙龈萎缩、牙周病、缺牙等口腔疾病,影响身体的健康。
妇女每个时期的口腔保健都非常重要,学习口腔保健知识,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坚持自我口腔保健,对妇女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
香肠怎么吃健康 影响食道健康
香肠这种熏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而亚硝酸盐对人体危害比较大,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同时其还具有一定致癌性,过多食用会增加患食道癌的几率。
糖尿病对身体的健康影响
糖尿病影响了美国数百万人口。但是新研究认为它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患者。
糖尿病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血管狭窄和视力丧失。
通过考察糖尿病患者随着时间的健康变化,最近一个研究发现,对于年老患者来说由于血管狭窄引起的死亡风险是一个更加迫切的担忧。而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有着更大的糖尿病视力下降的风险。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全球卫生乔治研究所的Sophia Zoungas(MD,PhD)及其同事研究了年龄和糖尿病持续时间对于死亡和血管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血糖水平太高时会出现糖尿病。当身体不能生产胰岛素(1型)或者不能相应胰岛素(2型)时会出现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通过使动脉狭窄影响大血管。微血管糖尿病并发症影响小血管,如眼睛里的血管,因此引起视力问题。
作者研究了11,140例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6岁,并且均老于55岁。他们在被确诊糖尿病时的平均年龄是59岁。
年龄每增加5岁,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33%。而死亡的风险增长到56%。
患糖尿病时间每增加5年,大血管并发症增加13%。死亡的风险增加15%。
对于这些发现,作者说:“预防需要疾病所有阶段和所有年龄组的警惕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应该加强对大血管并发症的监测。”
糖尿病持续时间每增加5年,小血管并发症增加28%。
作者写道,糖尿病持续时间 “对年轻人而不是老年人影响最大。”因为在越年轻的时候患糖尿病会比年老患糖尿病的患者活得更长。
作者建议在年轻患者中好好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视力衰退的风险。
能不能健康的词腌菜 能不能健康的吃腌菜
酷热季节偶尔享受这样的清淡晚餐固然无可厚非,但要一年四季经常吃腌菜,或者早餐午餐时吃腌菜,人们心里恐怕会很过意不去,因为腌菜已经背上了“致癌”、“促进高血压”之类的恶名。但是,世界各国人民都钟爱的各种腌菜,真的就有那么可怕么?一年四季都不能少许享用么?说到这里,还是先分析一下,腌菜到底有什么可怕之处。
先说致癌的事情。传说腌菜中含有过多的亚硝酸盐,甚至是“亚硝胺”这类致癌物。其实,并非所有腌菜都有这个危险。研究早就证实,用纯醋酸细菌接种发酵的酸菜,或者用纯乳酸细菌接种发酵的泡菜,都没有亚硝酸盐过多问题,因为这些“好细菌”是不产生亚硝酸盐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用纯菌种来接种发酵的条件,自制的泡菜酸菜中难免污染杂菌,这时候才有产生亚硝酸盐的麻烦。
——不要以为自己家里做的腌菜就一定安全,很可能反而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家里没有纯菌种,也没有各种检测和抽查,别以为各种杂菌在你家里住着就认识你,会特意放你一马。几十年前就发现,那种自制“暴腌菜”,就是自己把蔬菜加点盐腌几天,入了味有了脆口就吃的方式,确实是增加胃癌危险的错误吃法。
虽然杂菌会把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但这个变化也是有长有消的过程。一般来说,在腌制几天到十几天之内,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高峰,但在2~3周的时间之内,又会慢慢地下降减少。到了20天之后,一般来说已经达到安全水平,也就是说,亚硝酸盐含量和腌制之前的蔬菜相差无几。这时候再吃腌菜,就比较安全了。
市售腌菜中,各种酱菜是最无需担心亚硝酸盐问题的,因为它们腌制时间很长,达到几个月的时间,亚硝酸盐早已被分解或利用而消失。超市中销售的正规厂家出品并有QS标志的各种包装腌菜产品也无需担心,它们都受到抽查和监管,吃到过量亚硝酸盐的风险很小。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农贸市场甚至路边摊的散装腌菜产品,因为它们不太可能用纯菌种制作,也不知道到底腌了多少日子。
当然,无论有没有亚硝酸盐,腌菜的一大麻烦就是含盐量太高,从3%直到8%,甚至更高。从前的腌菜为了保证不会腐坏,都是尽情地加盐,含盐量甚至能达到15%,咸得比盐强不了多少。但是如今的腌菜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含盐量都已经明显下降,而用少量的糖和防腐剂来帮助保存。
或许有人听到防腐剂三个字心生恐惧,实际上从健康效益来说,用0.5%的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来大幅度降低盐含量,实在是一件合算的事情——因为山梨酸钾比盐的毒性还要低,而苯甲酸钠比盐的毒性也高不了多少,而它们的用量却比盐小得多。
然而,即便不考虑安全性,腌菜仍然是一类高盐食品。相比于其他季节来说,夏天人们出汗较多,血压也容易下降,对盐的控制没有冬春那样严格,但也并不提倡吃很多腌菜。另外更重要的是,腌菜毕竟不是新鲜蔬菜,除酸泡菜之外,大部分腌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已经微乎其微,不能替代吃大量新鲜蔬菜的健康益处。所以,它们不是适合大量吃的东西,更不能因为吃了腌菜而不吃新鲜蔬菜。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吃腌菜不妨碍控盐,也不妨碍维生素摄取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它替代盐来做菜。
腌菜虽然维生素C含量很低,但是其中含有丰富的钾和膳食纤维,营养上也并非一无可取。反正做菜也要放盐,如果用腌菜来替代盐,在严格控制咸度的情况下,还能比直接放盐增加一些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用腌菜来增加风味,还能把味精鸡精省去。这样一来,就把腌菜的负面作用变成了正面作用。
比如说,原来炒豆角放盐,现在就用雪里蕻小菜和豆角一起炒,把盐和味精省去,味道很不错。原来拌凉木耳放盐,现在直接用焯熟的木耳配切碎的紫甘蓝泡菜,再加一点醋和香油,颜色漂亮,口味也清新。原来炒牛肉条要加盐和酱油,现在加泡菜萝卜条,吃起来别有风味。
对一类天然发酵而成的蔬菜加工品,与其把它妖魔化,不如合理使用它。首先要合理制作,保证安全;其次要限制数量,偶尔食之;第三要保证吃腌菜不妨碍新鲜蔬菜的摄入量;最后要注意,吃腌菜就要相应减少烹调时的加盐量,不能增加一餐当中的总盐量。
控制总盐量,加了咸味的食品或调味品,就要相应少放盐或不放盐——这个原则,不仅用在吃腌菜上,吃酱油、酱豆腐、豆豉、蚝油、黄豆酱、加饭酱、沙茶酱之类咸味调味品时,也完全一样。只要坚持这个原则,就能享用这些调味品的美味,同时还能额外得到其中盐里所不具备的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