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死亡六成在炎夏
高血压死亡六成在炎夏
炎夏向来是高血压患者比较难过的季节,不少人因饮食起居调理不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有专家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60%的死亡病例就发生在炎夏。高血压患者如何才能安度盛夏?专家指出,想在夏天有效应对高血压,患者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体质,不同体质的患者在防暑降温、饮食起居和运动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宜忌。
炎夏应对高血压最好先辨体质
“夏季炎热,高血压患者须加强防范。但从临床来看存在不少误区,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在采取防范措施时不辨体质,有时往往适得其反。”专家认为,炎夏季节,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从喝水、运动到吹空调都有不同的讲究。因此,要有效防治高血压,必须先分清体质。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可分为肝火型、气虚型和痰湿型三大类,这三类人群一般有如下特点:
肝火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多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多呈现出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急躁易怒、舌苔增厚等症状。
气虚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他们多数身体乏力,懒得动,动则气喘,且厌食、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泻,舌质淡、舌苔薄白。
痰湿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但仍以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为“主力军”,他们身体偏胖,夏季多出现食欲不振、肚胀腹泻、舌苔厚腻、容易疲劳、睡眠质量不高等症状。
老人餐后头晕警惕低血压
对于高龄老人,导致头晕的因素有很多。如疾病控制平稳且头晕是发生在早餐后,可能需要关注一下是否存在老年人的餐后低血压,需要在餐后头晕时测量一下血压,因为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瘫痪、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患病率占国外普通社区患病率2.6%,需要家庭护理的老年人达24-36%,住院老年患者为36-70%;在国内住院老年人高达74.7%,也见于健康老年人。
老年人在进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原收缩压≥100mmHg下降至<90mmHg,伴有低血压症状:包括晕厥、衰弱甚至发生冠脉事件和脑卒中。餐后血压下降最低点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收缩压下降可达80mmHg,舒张压可达45mmHg,多于餐后2小时恢复基础血压值,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晕厥、跌倒、心绞痛、无力、恶心、视力模糊、一过性脑缺血等心脑缺血症状。老年人餐后低血压主要发生于早餐后占73%,中餐和晚餐亦可发生。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是冠心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社区有餐后低血压死亡率为145%。/年,无餐后低血压者为98.5%。/年,需要家庭护理的80岁以上老人,餐后低血压和跌倒、晕厥、新发冠脉事件、新发脑卒中及总死亡显著相关。
任何老人在餐后发生头晕、晕厥、乏力、跌倒、心绞痛等心脑缺血症状时均要怀疑此病。
餐后低血压与进餐有关,如进碳水化合物餐(高糖餐)、一次进餐过量、温度过热、长期卧床者坐位进餐过久。
预防餐后低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餐前饮水350-480ml,可减少植物神经功能不全者血压下降,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要少量多餐,餐后取坐位或卧位,不能马上站起活动,避免进餐时饮酒,避免餐前服用降压药,宜两餐之间服用,如果经过上述措施还不能改善,就需要就医使用药物治疗和干预了。
高钾血症主要死亡原因
钾是我们化学课中接触过的一种物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同时它也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一种离子之一,如果这种离子的量出现异常,我们的身体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钠离子和钾离子是我们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液里面最多的离子之一。细胞通过电活动彼此控制,我们的肌肉、神经都是通过电活动传递信息和完成相应的功能的,而钾离子是维持电活动最重要的离子之一。
人体血液中的钾离子的正常值是3.5到5.5毫摩尔每升,超过这个数值称之为高血钾,高血钾在普通人并不常见,在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身上较为常见,因为肾功能不好无法排出钾离子,导致的钾离子过高。
高血钾的症状有,倦怠、精神差、肌肉松弛无力、腱反射消失等,最严重的是能导致死亡,主要原因是钾离子过高影响了心脏的电活动和肌肉的收缩运动,导致心脏停跳。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细胞膜内外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差和离子的运动是细胞形成电活动的重要原因,心脏的电活动控制着心肌的收缩,如果血液中钾离子过高,心脏正常的电活动就会被打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就会导致心脏的停跳,最终导致死亡。另外,肌肉的收缩也依靠着肌肉细胞自身的电活动,这个电活动同样与钾离子有关,如果钾离子过高,那么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受影响,也不能很好地舒张和收缩,同样会导致心脏的停跳。
高血钾症虽然看起来离普通人有一段距离,对高血钾导致死亡的肌理解释起来也较为专业和晦涩,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这种疾病,因为它能严重到导致死亡。
H7N9流感死亡率高
截至2013年4月5日17时,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6例,其中死亡6人。
5天前,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首次在人身上发现H7N9病毒,也是在中国大陆的禽上首次发现H7N9病毒。
此前,仅在2009年,在捷克的鹅身上发现过H7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为何本来只是低致病性的H7N9,在大陆造成了高死亡率?
传播与变异
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可分为三种:A型、B型和C型。其中B型和C型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危害并不很大。
禽流感则属于A型,可在野马、家禽、猪、鲸、马和海豹等动物体内传播。这种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分为H和N两大类:H是血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有如病毒的钥匙,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N是神经氨酸(Neuraminidase),能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A型病毒可由16种不同的H子型和9种N子型排列组合而成。这些病毒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次小突变,虽然每次变异可能很小,但都会使针对变异前的病毒所开发的疫苗无效。
另一种情况则是一种亚型病毒与另一种亚型病毒交换基因。当这种禽身上的病毒传染给人时,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人类免疫系统完全不熟悉的新亚型病毒。
此前,禽流感病毒H5N1、H9N2、H7N7,H10N7等均有感染人的报道。此外血清学的证据表明,H4、H6以及 H11亚型病毒也可能感染过人。
H7N9则一直比较温和,只在动物间传播,并非高致病性。此次它在人身上发现,证实这种病毒具备跨物种传播能力。
这些年间,H7N9的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致使本来一直在动物间传播、并非高致病性的病毒,传到了人身上?对此,研究者们还没有给出答案。
治疗延迟导致高致死率
低致病性禽流感,对禽类的危害并不大。家禽感染引起轻度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的影响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因此没有被列为A类或B类疾病。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
但这种对禽类危害不大的病毒,此次在中国对人的危害却呈现出高致病性的特点。
中国农科院一位研究禽流感的专家解释,H7N9这种在禽类身上仅在上呼吸道复制的病毒,却容易很快侵入人的肺部底部,大量繁殖。
据病毒发现者、现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感染科主任卢鸿洲介绍,H7N9型禽流感对人的高致死率是因为人一旦发现是此种禽流感,往往已到了晚期。
一位接诊医生说,H7N9型禽流感病患早期很难鉴别。患者感染后最初的3至5天,仅有咳嗽、痰少、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偏低,症状与普通流感无异。病患就诊也往往按照普通感冒治疗。危险的是,按照普通流感治疗不仅无效,而且病情会迅速加重。患者在5至9天后高热不退,伴随肺部炎症;随后病情在24至48小时内急转直下,突然呼吸衰竭,心、肝、肾器官衰退。患者如在24小时内得不到有效救治,往往会导致死亡。
这位医生说,该病毒对“达菲”仍然敏感。如果早期治疗,是有效的。
好在现在病毒还没有人际传播能力。也就是说,人传人的危险暂不存在。上海疾控中心主任吴凡在4月5日的发布会上说,经过实验室检测,发生发烧等轻微流感症状的1名密切接触者为H7N9阴性。这就证明,此患者没有感染H7N9病毒,目前患者正在平稳恢复中。
瘦人患高血压病为何疾病危险性更大
一般来说,“胖人”比较易患高血压病,体重与血压水平存在着明显关系,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6倍。但有研究显示,“瘦人”患高血压病者疾病危险性更大。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的比较瘦的男性,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比血压处于相同高度的肥胖男性多得多。
“瘦人”高血压死亡率比”胖人”高血压高,其原因是“瘦人”末梢血管的直径相对更细,血管阻力比“胖人”大,因而更容易出现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破裂等心脏事件,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另外,一般来说,“瘦人”脾气比较急躁,容易发怒,情绪的波动更容易造成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瘦人”一旦得了高血压病,就更要密切观察,积极控制血压,定期检测血压,更要加强家庭自测血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有效的降血压药物,同时,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注意心情平静等。“没有焦虑、没有紧张、没有高血压”,对大多数人来说,健康的生活可避免较早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脑出血死亡率高吗
脑出血患者如果及时抢救治疗,做好生活护理,患者是可以康复的,多数脑出血患者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脑出血后遗症发生,严重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那么老年人脑出血死亡率高吗?下面就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众所周知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令大家闻之色变。其实有很多脑出血患者完全可以采用正确方法通过急救保住性命。之所以死亡率居高不下,都是因为你做了这些。
脑出血高死亡率,都是由于这些错误做法
1、家属拍打病人:有很多家属在患者昏倒后为了弄醒病人,进行猛烈的拍打和摇晃。
2、随意挪动患者:有很多家属会在患者病倒后随意搬动、拖拉病人。
3、高声呼喊:有的病人家属承受能力比较小,在病人昏倒后就高声呐喊或者是失声痛哭。
以上这些做法都只会让已破裂的大脑血管裂口增大,增加血管出血量,造成大脑内部血压升高,使的病情迅速恶化,从而在无意中提高了患者死亡的可能性。
正确认识脑出血
专家解说:人脑内有许多类似于蜘蛛网一样的血管,分布在脑膜和脑实质中,其中如果一根血管破裂、痉挛或形成血栓,就会引起中风。脑出血是出血性中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这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病史,一般是在精神打击、过度兴奋、大喜大悲的情况下,造成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脑血管破裂。脑出血病人大多表现为立即意识丧失、面色潮红、脉搏缓慢、鼾样呼吸、四肢肌张力增高或弛缓、小便失禁,如未及时得到救治,可在24小时内死亡。
正确的解决方法
第一时间拨打120进行急救,在救护车来临之前,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可以将患者的衣领解开,让患者平躺在地上或者是床上。等待医生的到来。
小贴士:引起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高血压只是其中的一种。当然情绪过于激烈是导火索。所以这就需要患者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千万不可过于悲愤或激动。积极做好锻炼,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高血压护理方法包括哪些
一、日常饮料要注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饮料产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非常多。尤其是夏天的时候,饮料更是人们的最爱。但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不要喝冰茶和水果混合的果汁一类的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进入身体内会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增加,造成淤塞,加重血压的压力,很容易就会造成高血压的发作。
二、盐要少吃:活中尽量少吃盐,少吃盐其实就是少吸收里面的钠。生活中很多钠都是来自包装性的食物和加工食品。包括咸肉、香肠等。像这些食物高血压患者要尽量远离,尽量吃些口味比较淡的食物,对治疗高血压非常有好处。而且其实生活中人们多采用盐是为了调节饭菜的味道,其实可以用黑胡椒粉、大蒜粉等调味料来代替,不但饭菜可口,也不会有血压高的危险。
三、戒酒戒烟:酒精绝对是高血压患者的炸药包,只要过度的饮酒,随时都会炸,会造成高血压死亡率成倍的上升。所以,尽量戒酒,不要碰它。烟也不要多吸,不但会造成动脉硬化,而且里面的尼古丁会降低降压药的效果,对治疗高血压非常不利。
四、少吃饼干:像一些饼干和一些含有氢化油之类的食物,里面都含有一种叫做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会大大增加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所以以后的生活中尽量不要吃这些零食类的东西,尽量吃全谷物或全麦面包。
高血压的饮食护理方法
少饮酒
大多数专家认为,高血压者酗酒绝对会要命。韩国近期一项研究发现,酗酒会导致成人高血压死亡率翻倍。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要避免饮酒,尤其不宜多饮烈性酒。
少吃饼干
在哈佛大学卫生学院近期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就会增加中老年妇女患高血压风险。饼干以及羊角面包之类食品含有一定反式脂肪。另外,如果食品标签上出现氢化油成分,则说明该食品或多或少含有反式脂肪。因此,建议选择全谷面包。
少喝碳酸饮料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常喝软饮料、冰茶、水果混合饮料等含糖饮料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低热量汽水同样会增加高血压危险。
少喝咖啡
多项研究显示,喝咖啡和血压上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相对咖啡而言,绿茶或花茶更适合高血压高危人群饮用。
高血压的饮食方法
芹菜粥
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 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
糖醋蒜
糖、醋漫泡1个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饮其糖醋汁20毫升,连服1个月,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绿豆海带粥
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
荷叶粥
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
醋泡花生米
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菊花粥
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 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罗布麻五味子茶
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老人预防高血压少吃六种食物
高血压是老人比较常见的疾病,老人要如何预防高血压呢?老人预防高血压要怎么饮食?高血压是心脏病的最大致病因素,饮食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血压是否平稳。小编给大家总结了高血压高危人群饮食应该注意的“6少3多”,值得借鉴。
1.少吃饼干。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中老年妇女患高血压风险。饼干和羊角面包之类的食品含有一定反式脂肪。另外,如果食品标签上出现氢化油成分,则说明该食品或多或少含有反式脂肪。因此,建议选择全谷面包。
2.少喝咖啡。多项研究显示,喝咖啡与血压上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相对咖啡而言,绿茶或花茶更适合高血压高危人群饮用。
3.少吃匹萨饼。熏肉匹萨饼和奶酪匹萨饼是美国人饮食中钠的主要来源。调味酱、面包皮、奶酪以及添加在匹萨饼上的香肠和火腿都含有很多盐。
4.少喝碳酸饮料。常喝软饮料、冰茶和水果混合饮料等含糖饮料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低热量汽水饮料同样会增加高血压危险。
5.少吃加工肉食。低盐饮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大多数引发高血压的钠其实来自包装食品或加工食品。含盐较多的加工肉食包括:咸肉、香肠、肉酱面、热狗等。高血压高危人群最好选择低盐或无盐肉食,如新鲜鸡胸肉、瘦牛肉、鱼虾等。
6.少饮酒。大多数专家认为,高血压者酗酒绝对会要命。韩国近期一项研究发现,酗酒会导致成人高血压死亡率翻倍。专家建议,高血压病人应避免饮酒,尤其不宜多饮烈性酒。
高血压的饮食预防策略
1、少喝碳酸饮料。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常喝软饮料、冰茶、水果混合饮料等含糖饮料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低热量汽水同样会增加高血压危险。
2、少饮酒。大多数专家认为,高血压者酗酒绝对会要命。韩国近期一项研究发现,酗酒会导致成人高血压死亡率翻倍。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要避免饮酒,尤其不宜多饮烈性酒。
3、少喝咖啡。多项研究显示,喝咖啡和血压上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相对咖啡而言,绿茶或花茶更适合高血压高危人群饮用。
4、少吃加工肉食。低盐饮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大多数引发高血压的钠来自包装食品或加工食品。含盐较多的加工肉食包括:香肠、咸肉、肉酱面、热狗等。高血压高危人群最好选择低盐或是无盐肉食,如瘦牛肉、新鲜鸡胸肉、鱼虾等。
5、少吃饼干。在哈佛大学卫生学院近期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就会增加中老年妇女患高血压风险。饼干以及羊角面包之类食品含有一定反式脂肪。另外,如果食品标签上出现氢化油成分,则说明该食品或多或少含有反式脂肪。因此,建议选择全谷面包。
6、少吃匹萨饼。美国食品制造商协会一份报告指出,熏肉匹萨饼以及奶酪匹萨饼是美国人饮食中钠的主要来源。面包皮、调味酱、奶酪以及添加在匹萨饼上的香肠火腿都含有很多盐。
老人预防高血压少吃六种食物
1.少吃饼干。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中老年妇女患高血压风险。饼干和羊角面包之类的食品含有一定反式脂肪。另外,如果食品标签上出现氢化油成分,则说明该食品或多或少含有反式脂肪。因此,建议选择全谷面包。
2.少喝咖啡。多项研究显示,喝咖啡与血压上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相对咖啡而言,绿茶或花茶更适合高血压高危人群饮用。
3.少吃匹萨饼。熏肉匹萨饼和奶酪匹萨饼是美国人饮食中钠的主要来源。调味酱、面包皮、奶酪以及添加在匹萨饼上的香肠和火腿都含有很多盐。
4.少喝碳酸饮料。常喝软饮料、冰茶和水果混合饮料等含糖饮料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低热量汽水饮料同样会增加高血压危险。
5.少吃加工肉食。低盐饮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大多数引发高血压的钠其实来自包装食品或加工食品。含盐较多的加工肉食包括:咸肉、香肠、肉酱面、热狗等。高血压高危人群最好选择低盐或无盐肉食,如新鲜鸡胸肉、瘦牛肉、鱼虾等。
6.少饮酒。大多数专家认为,高血压者酗酒绝对会要命。韩国近期一项研究发现,酗酒会导致成人高血压死亡率翻倍。专家建议,高血压病人应避免饮酒,尤其不宜多饮烈性酒。
老人预防高血压少吃六种食物避免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是心脏病的最大致病因素,饮食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血压是否平稳。小编给大家总结了高血压高危人群饮食应该注意的“6少3多”,值得借鉴。
1.少吃饼干。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中老年妇女患高血压风险。饼干和羊角面包之类的食品含有一定反式脂肪。另外,如果食品标签上出现氢化油成分,则说明该食品或多或少含有反式脂肪。因此,建议选择全谷面包。
2.少喝咖啡。多项研究显示,喝咖啡与血压上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相对咖啡而言,绿茶或花茶更适合高血压高危人群饮用。
3.少吃匹萨饼。熏肉匹萨饼和奶酪匹萨饼是美国人饮食中钠的主要来源。调味酱、面包皮、奶酪以及添加在匹萨饼上的香肠和火腿都含有很多盐。
4.少喝碳酸饮料。常喝软饮料、冰茶和水果混合饮料等含糖饮料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低热量汽水饮料同样会增加高血压危险。
5.少吃加工肉食。低盐饮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大多数引发高血压的钠其实来自包装食品或加工食品。含盐较多的加工肉食包括:咸肉、香肠、肉酱面、热狗等。高血压高危人群最好选择低盐或无盐肉食,如新鲜鸡胸肉、瘦牛肉、鱼虾等。
6.少饮酒。大多数专家认为,高血压者酗酒绝对会要命。韩国近期一项研究发现,酗酒会导致成人高血压死亡率翻倍。专家建议,高血压病人应避免饮酒,尤其不宜多饮烈性酒。
温馨提示:老人应该多吃水果蔬菜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而且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果蔬菜可提供充足的钾,抵消因为钠摄入过多而导致的血压升高问题。建议多吃山芋、菠菜、香蕉、橙子(包括鲜榨橙汁)以及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