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日常护理注意别进入这些误区
宝宝日常护理注意别进入这些误区
1、感冒就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认为一感冒就要用抗生素,其实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后,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2、发热一定不能捂
老一辈认为,感冒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然而不少年轻人却不赞同,认为一定不能捂。其实不然,稍微捂一捂是可以的。比如说给宝宝多喝些白开水,给他多穿点衣服,温度高些反而有助于发汗。但需要注意,如果宝宝本身体温达到39oC以上,而且宝宝以往有高热惊厥史,最好不要捂,尽量以少穿衣、温水浴等物理散热为主,避免让宝宝吹风。
3、感冒好了要补一补
宝宝感冒后一般胃口会变差,不想吃东西,当感冒好了之后会比较有胃口,这时家长就会想着给宝宝补一补身体。但专家表示,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中医里有“食复”之说,意思是如果饮食不当,疾病即使治好了也会复发。感冒之后,如果给宝宝吃大鱼大肉,水果等油腻生冷的食物,加重了本就娇弱的肠胃负担,导致人体机能下降,感冒容易复发。
宝宝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一、掏耳朵
不少家长发现宝宝耳朵里有耳屎就觉得不干净,总想掏一掏,给把它弄出来。
但其实有耳屎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正常的,一定程度上它还可以帮助我们的耳膜隔离一些微生物的刺激,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影响耳朵健康的。
但如果家长总是喜欢去戳去掏,一方面容易破坏掉这层保护膜,另一方面耳朵是非常敏感的地方,如果因为家长突然手抖了一下或者宝宝动来动去不配合,下手重了,就极有可能损伤宝宝的耳道,引发外耳道感染;如果损伤鼓膜,还会影响听力。
所以,在耳屎没有影响到宝宝听力,也没有让宝宝感到不舒服时,家长就别管它。
如果孩子会经常拉扯耳朵,想要用自己的小手去揉或者抠,或者实在太多了影响听力时,也不建议擅自用工具(挖耳勺、棉签等)清洁。
正确的做法: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因耳屎过多引起的宝宝不适,或者其他耳内现象,如流水、湿疹,炎症等,建议直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操作起来不仅安全,而且宝宝也比较舒服。
●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来清洁。让宝宝侧躺,需要清理的耳朵朝上,轻轻按住宝宝头部不让他晃动,然后往耳朵里滴3-4滴过氧化氢溶液,隔10分钟左右等耳屎软化之后,用温水轻柔地把耳屎冲出来即可。(但这个做法估计宝宝不会很配合,家长注意不要勉强,实在不行还是让医生来。)
秋季宝宝皮肤护理当心3个误区
宝宝皮肤护理误区一:洗澡频率不对
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有些爸爸妈妈担心宝宝着凉,就缩减了给宝宝洗澡的次数,更有甚者,家中开着暖风空调还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宝宝保持干净,还可能让孩子在凉爽或寒冷的季节捂出皮肤问题。
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做法:有些妈妈为求“干净”,每天给未满月的宝宝洗两次澡,沐浴露要用两遍。结果孩子的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宝宝忍不住就经常用手抓挠皮肤并哭闹。
其实,婴幼儿在秋季,保持每天洗澡一次的频率即可,并且尽量使用清水帮宝宝洗澡,沐浴露等清洁用品可一周使用一次。
干燥秋季 宝宝皮肤护理误区要当心!
宝宝皮肤护理误区二:用母乳护肤
有一些老一辈的人会教新手妈妈给宝宝的脸上涂抹母乳,说这样会让宝宝皮肤又白又光滑。这种做法妈妈要慎重,母乳的营养成分丰富,但是未经处理的母乳也容易腐坏,将母乳涂抹在宝宝的小脸上,就会滋生细菌,这些无孔不入的细菌就可能会从宝宝的毛孔侵入体内。轻则让宝宝皮肤红痒不适,重则导致溃烂形成疤痕,破坏宝宝的容貌。所以宝宝皮肤的保养清洁也很重要。不能随便给孩子使用护肤品,而要选用不含刺激的婴儿专用护肤品。
宝宝皮肤保护误区三:错误的晒太阳方式
妈妈们都知道,宝宝晒太阳好处多多,能帮助宝宝体内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宝宝对钙质的吸收。夏季带宝宝晒太阳,妈妈会选好时段,并帮宝宝做好防晒,而宝宝秋季晒太阳也需要做好护肤工作。宝宝秋季晒太阳,也最好不要直晒,晒的时间也要注意控制,秋天气候干燥,户外晒太阳之前,要给宝宝使用护肤霜,这样才能既晒好了太阳,又不至于晒伤皮肤,或者让秋风干燥了孩子的脸。
宝宝头发护理常见误区
剃满月头
可能很多地方都会有剃满月头的习俗,认为给宝宝满月剃头日后宝宝的头发会长得多又黑,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和日后宝宝头发的生长关系并无直接关联,头发护理和内调外样才是直接关系。
洗头次数不能太多
很多爸爸妈妈会认为宝宝太小不敢给宝宝洗头怕着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洗头发时脱下的头发是已经老化的头发脱落,而长期不给宝宝洗头发反而会造成感染,不卫生也会影响新发的长出。
用生姜擦头皮
很多家长因为宝宝头发少会发愁很着急,用民间小偏方,使用生姜擦拭头发头皮,以促进头发生长,但这种做法对宝宝头发生长并无益,也没有科学依据,使用不当还容易刺激宝宝头部皮肤受损。
小心进入宝宝补钙误区
1、千万不要补钙过量
很多钙过量的宝宝会厌食、便秘,严重了还会患“鬼脸综合症”,宝宝会有扁扁的朝天鼻、大嘴而且表情怪异,疾病也很多。钙过量还会导致骨头过早成熟,也会影响宝宝将来身高的。
2、钙不要与主餐混吃
即使没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饭时服用钙制品,也还是会影响钙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钙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面塞满太多东西,效果就不太好。补钙要与早、中、晚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不要让钙遇见草酸
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4、让宝宝睡前服用钙片
睡眠期间最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是骨骼对钙吸收力最强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缺钙抽筋的体验,一般是在睡梦中,可见睡觉时最应补钙。可以在睡前给宝宝服用钙制品,让钙能充分吸收。
5、补钙产品的选择有讲究
选择一些钙源好、吸收好、口感好、不刺激肠胃的婴幼儿专用钙产品;最好选择单一元素的钙产品;选知名度高的钙产品,但是不要盲目地跟着广告走,要看清钙元素的含量以及吸收率和溶解度。最好是咨询医生后再选择补钙产品。
6、不要选择碳酸钙
碳酸钙偏碱性,而宝宝的胃酸还很少,所以碳酸钙类补钙产品会影响新生宝宝的消化。四个月的宝宝最适合吃葡萄糖酸钙,另外,乳酸钙也是不错的选择。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都比碳酸钙好。
温馨提示:小宝宝缺钙时,家长通常很难由外观察觉,比较有迹可循大概在牙齿的生长方面,当你的宝宝排除奶瓶性龋齿之外以及未彻底做好清洁步骤等等因素后,仍有明显容易蛀牙或牙齿生长较差的情形时,要考虑是否有缺钙的问题。为宝宝生长发育设想,最好从怀孕时开始母体就要补充钙,才能真正奠定下一代的健康基础。
处理宝宝烫伤勿入这些误区
误区一:不敢用冷水冲
发生烫伤后的早期最佳处理方法是局部降温,用自来水或凉水冲洗。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烫伤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用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准。
误区二:随意涂抹非烫伤治疗药物
在创面上涂抹酱油、牙膏、紫药水等都是不科学的。因为烫伤最怕创面感染,将牙膏等油性物质涂于烫伤创面,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和就医时处理的难度。
误区三:弄破水泡
烫伤后,在烫伤的部位会起许多水泡,一些家长会想方设法将其弄破,这其实等于把封闭的创面变成了开放的创面,反而会增加感染机会。
误区四:烫伤后立刻冰敷
高温会伤害皮肤,低温也会造成伤害。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或造成血管收缩过猛而直接导致血管坏死。
儿童保健 小儿腹泻三大误区家长要避开
小儿腹泻是常见症状,尤其是在夏季、秋季,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很容易发生腹泻。对于小儿腹泻,家长朋友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孩子身体比较脆弱,需要好好呵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儿腹泻的常见误区有哪些,顺便检查自己有没有走进误区,或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功课。
误区1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多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会自然好转,而并不是患了肠炎。只要宝宝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应良好,睡眠安稳,体重也在增长,大便化验无异常,就用不着服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正常的肠功能。
误区2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有的妈咪一见宝宝腹泻,马上就给喂抗菌素消炎。其实,腹泻除了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宝宝所患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腹泻服用抗菌素后一点也不见效果,只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有些抗菌素甚至损伤宝宝的听神经,或导致日后个子长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见效时要马上停药,赶快去看医生。
误区3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温馨提示:小儿腹泻,基本上每个宝宝都会发生,新爸新妈要正确对待,不要惊慌失措,尽量多了解宝宝腹泻病的防治及护理知识。
宝宝皮肤护理的误区
宝宝皮肤护理误区一:洗澡频率不对
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有些爸爸妈妈担心宝宝着凉,就缩减了给宝宝洗澡的次数,更有甚者,家中开着暖风空调还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宝宝保持干净,还可能让孩子在凉爽或寒冷的季节捂出皮肤问题。
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做法:有些妈妈为求“干净”,每天给未满月的宝宝洗两次澡,沐浴露要用两遍。结果孩子的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宝宝忍不住就经常用手抓挠皮肤并哭闹。
其实,婴幼儿在秋季,保持每天洗澡一次的频率即可,并且尽量使用清水帮宝宝洗澡,沐浴露等清洁用品可一周使用一次。
宝宝皮肤护理误区二:用母乳护肤
有一些老一辈的人会教新手妈妈给宝宝的脸上涂抹母乳,说这样会让宝宝皮肤又白又光滑。这种做法妈妈要慎重,母乳的营养成分丰富,但是未经处理的母乳也容易腐坏,将母乳涂抹在宝宝的小脸上,就会滋生细菌,这些无孔不入的细菌就可能会从宝宝的毛孔侵入体内。轻则让宝宝皮肤红痒不适,重则导致溃烂形成疤痕,破坏宝宝的容貌。所以宝宝皮肤的保养清洁也很重要。不能随便给孩子使用护肤品,而要选用不含刺激的婴儿专用护肤品。
宝宝皮肤保护误区三:错误的晒太阳方式
妈妈们都知道,宝宝晒太阳好处多多,能帮助宝宝体内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宝宝对钙质的吸收。夏季带宝宝晒太阳,妈妈会选好时段,并帮宝宝做好防晒,而宝宝秋季晒太阳也需要做好护肤工作。宝宝秋季晒太阳,也最好不要直晒,晒的时间也要注意控制,秋天气候干燥,户外晒太阳之前,要给宝宝使用护肤霜,这样才能既晒好了太阳,又不至于晒伤皮肤,或者让秋风干燥了孩子的脸。
小儿腹泻有什么护理误区
误区1 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多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会自然好转,而并不是患了肠炎。只要宝宝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应良好,睡眠安稳,体重也在增长,大便化验无异常,就用不着服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正常的肠功能。
误区2 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有的妈咪一见宝宝腹泻,马上就给喂抗菌素消炎。其实,腹泻除了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宝宝所患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腹泻服用抗菌素后一点也不见效果,只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有些抗菌素甚至损伤宝宝的听神经,或导致日后个子长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见效时要马上停药,赶快去看医生。
误区3 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综上所述,为大家讲解的就是关于家长们在护理腹泻孩子的时候常见的几个误区,由于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所以各位家长就要及时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了,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才能让患儿康复的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