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女性警惕骨质疏松
办公室女性警惕骨质疏松
在一般人印象中,骨质疏松与衰老有关。但现在不少年轻人,尤其是办公室、白领一族,患上骨质疏松的比率大大提高。此外,不少女性为了皮肤白皙拒绝日晒,为了拥有“魔鬼身材”拼命节食,坐在办公室中极少运动,因此,相比而言,女性更比男性容易发生骨量流失。
为什么女白领的骨头不够“硬”
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的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钙、磷又是合成骨矿质的主要成分。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小习惯就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过度防晒
办公室白领一族,出了家门进了小车就到办公室,午餐基本就近餐馆或食堂解决,下班时又以重复的方式回家,每天接触阳光的机会不多。加上天气炎热,爱美的女性朋友更是从头到脚,将身体裸露部位一遍遍地抹上防晒霜,然后出门在外再打一把阳伞,在防止被紫外线晒伤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维生素D的机会。因为防晒霜阻断了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在避免伤害的同时,维生素D的合成机会也下降了不少。而维D正是人体吸收钙质所需的必要元素。
长期化浓妆
研究发现,长期化浓妆的女性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女性经常使用防晒霜、护肤油之类,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阻隔阳光照射皮肤,使维生素D合成减少,进而将影响钙、磷吸收。久而久之,就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几率。
缺乏锻炼
如果骨折的病人在床上躺一年,那么骨量会下降,肌肉很可能萎缩,因此,需要运动、肌肉牵拉来增加细胞的活跃度。这是因为骨骼肌肉的牵拉会造成骨细胞活跃,一旦运动不足导致缺乏肌肉牵拉,整天躺在床上,骨量就会丢失、肌肉会萎缩。相反,肌肉牵拉后骨骼肌会强健、成骨细胞活跃,造的骨头就多。
过量饮酒、喝咖啡
骨质疏松发病的原因尚不很明确,但每天过量饮酒、喝大量咖啡确实会影响人体对钙的摄入。
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
1.过度防晒
办公室白领一族,出了家门进了小车就到办公室,午餐基本就近餐馆或食堂解决,下班时又以重复的方式回家,每天接触阳光的机会不多。爱美的女性朋友更是从头到脚,将身体裸露部位一遍遍地抹上防晒霜,然后出门在外再打一把阳伞,在防止被紫外线晒伤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维生素D的机会。不妨每天给自己多一些机会晒太阳,这时应尽可能让身体部位如手、脚裸露在阳光下,才能为身体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
2.爱躺床上缺乏锻炼
骨骼肌肉的牵拉会造成骨细胞活跃,一旦运动不足导致缺乏肌肉牵拉,整天躺在床上,骨量就会丢失、肌肉会萎缩。相反,肌肉牵拉后骨骼肌会强健、成骨细胞活跃。对于青年人来说,散步的运动效果还稍差了些,不妨选择打球、举重等稍微对抗性强、负重的运动,给予骨细胞更多的“刺激”,锻炼效果会更好。
3.长期化浓妆
研究发现,长期化浓妆的女性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女性经常使用防晒霜、护肤油之类,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阻隔阳光照射皮肤,使维生素D合成减少,进而将影响钙、磷吸收。
4.过量饮酒喝咖啡
每天过量饮酒、喝大量咖啡确实会影响人体对钙的摄入。更年期女性也更容易患骨质疏松。有研究统计发现,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但大部分女性在更年期后并没有重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约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及时治疗。
怎样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指的仅仅是一种病理状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在确立存在骨质疏松后,应认真查找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必要时应行骨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组织计量学检查。
骨质疏松可单独存在,亦可与骨质软化并存,此时应尤其注意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可能。只有在详尽调查,排除了继发性病因后才能作出原发性骨质疏松之诊断。
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
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床上有原发肿瘤表现,患者血钙和尿钙升高,常伴尿路结石,X线上骨皮质多有侵蚀,甚至可发现转移性缺损灶。
最后,还应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分型,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和绝经期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较多见。
过度减肥&缺乏运动 让OL容易骨质疏松
一般的传统观点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衰老有关。然而,医学专家最近证明,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女性,都有可能罹患此病,不少女性为了皮肤白皙拒绝日晒,梦想拥有“魔鬼身材“拼命节食,坐在办公室中极少运动,这些都为骨质疏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骨质疏松的第一危险因素:减肥
许多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殊不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把骨骼减弱了。
骨质疏松症的第二危险因素:缺乏运动
现代都市人上下班以车代步,上下楼以电梯代楼梯,以电话联络代替登门造访,最终可能因”习惯性缺乏运动“而导致日后患骨质疏松;拒绝日晒也是因素之一。在日照不足的国家,骨科病的发病率也较高。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是极易骨折,骨折甚至可能在剧烈咳嗽或坐公共汽车颠簸的情况下发生。
电视上宣传补钙产品时说到”腰不疼了,腿不酸了“,其实骨质疏松的症状并非完全如此。血钙较低时可能会引起腰酸背痛腿抽筋,而骨质疏松患者并一定血钙低。早期骨质疏松可能不引起任何不适,当骨钙丢失较多时才陆续出现腰痛、腿痛、睡觉时小腿肚抽筋,出虚汗或全身骨骼疼痛等症状。这时,骨质疏松已不是早期了。
运动比单纯补钙更重要
现在尚无安全又有效的方式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复原有的高品质,因此预防是关键。要做到科学防治骨质疏松症,运动比单纯补钙更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单纯补钙既不能明显增加骨密度,也不能改善骨质量。
而经常运动者因骨头得到硬力的刺激,常常可获得较好的骨质量。专家建议,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哪怕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多爬一次楼,对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
经过研究证明,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患骨质疏松。
究其原因可以基本上总结为一下几点:身材高瘦,体重过轻;低钙饮食,不吃奶制品;不接受日晒,运动量少,平时久坐不动;大量吸烟、喝酒、饮浓茶和咖啡;有内分泌系统疾病;30岁后发生不明原因的骨折。
温馨提醒:骨质疏松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白领们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平时多锻炼,多运动。
颈椎疼是什么引起的
颈椎疼多是长时间地保持错误的姿势导致的,比如办公室女性长期在电脑前工作,居家女性做十字绣,看书看电视长时间姿势不良,也会有颈椎疼的症状。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且电脑、空调广泛使用使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的机会增加,种种原因的叠加使得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而对于背疼,骨质疏松是一大诱因。女性骨骼比男性更细更轻,骨质疏松的几率更大,容易受外力影响令脊柱受伤,造成背部疼痛。另外,妇女的家务劳动多保持弯腰状态,也使背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办公室女性久坐不动也是导致背疼的一大原因。胸罩综合征是另一个有可能的原因:女性如果长期使用肩带过细或尺寸偏小的胸罩,在长时间连续活动时,肌肉容易因过度疲劳和血液循环不畅而变得僵硬,从而出现颈背部疼痛。如长期颈背部疼痛,建议去医院拍颈椎片、腰椎片,排除颈腰椎病变。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办公室女性休息时多做办公室保健操,尽量把电脑调高,椅子适当调低,使脖子能仰着,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前屈曲线。建议做家务时注意休息,保持同一种动作或姿势不要太久,也可做些颈椎按摩,牵引治疗,可经常仰仰脖子来自己纠正曲线。
身高缩水小心骨质疏松
骨科疾病骨质疏松危害如此之大,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甚至超过五成,但是对于骨质疏松的知晓率却极低。
很多人发现骨质疏松都是在出现骨折或者其他疾病之后,但是对于老人来说,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治疗起来十分困难。专家提醒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者,要注意生活中的骨质疏松现象,尽早发现尽早预防。
警惕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骨折首要危险因素:年龄大于70岁,停经年龄小于45岁,性腺功能减退,有脆性骨折史,父母有髋关节骨折史,糖皮质激素功能亢进,消化吸收不良,精神性厌食,BMI(体重指数),缺乏运动,慢性肾功能不全、器官移植经历等。
2、骨折次要因素:雌激素不足、钙摄入不足500毫克/天,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抗惊厥、痉挛药,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吸烟,酗酒。
身高缩短是骨质疏松信号:
专家告诫大家,特别是满足上面条件的朋友,如果发现生活中有出现下列的情况就应该提高警惕了:如上下楼时双腿没力,膝关节酸软,甚至有疼痛感;提重东西,或者在家里抱孙子时,稍微用一点力腰背部就感到疼痛,早上起床小腿抽筋,都属于早期预警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有个最明显的骨质疏松表现,那就是身高。专家提醒,如果你的身高缩短3~5厘米以上,你肯定得了骨质疏松。如果出现驼背,则说明脊柱已经出现压缩性骨折。
专家提醒,症状只能起到预警的作用,要评估自己是否患上骨质疏松,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如做问卷,根据体重和年龄来对照危险因素表。还有骨密度的测定,这也是目前对骨质疏松最准确的诊断的标准。
9类人警惕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它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因骨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更为常见。
骨骼的骨量自出生之后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一般成人约在35岁时骨量达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而呈现中空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时,即可以明确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9类高危人群
1.女性为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男女骨折比率为1:3。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骨折。绝经后女性更是最危险人群。45岁后每增加5岁,骨折风险增加1倍。而男性通常65岁后才出现骨密度下降。
2.中老年为高发人群。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60%,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10%,目前还在逐年增高。
3.有不良嗜好者:比如爱吸烟、酗酒、喝咖啡者。
4.挑食者。
5.过度消瘦者。
6.维生素缺乏者。
7.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患者。
8.长期服药人群:比如长期用激素的人。
9.其他人群:如肿瘤患者。
怎么样警惕骨质疏松呢
1、周身骨骼疼痛
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当脊柱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但在一部分已发生骨折的患者中也可不出现明显症状。
即使是很轻微的动作往往也可导致骨折并引起疼痛,故患者就诊时常无明确的创伤史。疼痛多较轻但持续,有时程度剧烈并可持续数周。而急性腰背痛缓解之后,往往可残留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
2、骨折
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发生在骨松质区域,导敛骨小梁吸收、断裂、数量下降,同时在皮质骨区域出现穿孔、皮质变薄,从而造成骨强度下降,在轻微外力下就容易出现骨折。
3、呼吸功能下降
骨质疏松所造成的呼吸系统障碍,主要是由于脊柱畸形和胸廓畸形所造成的。虽然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发绀等症状较少见,但肺功能测定发现肺活量和最大换气最减少。
4、身高减少,出现驼背
由于骨松质和皮质组成的骨骼中,骨松质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改变。由于椎体主要由骨松质组成,而且支持整个身体,因此容易产生身高变短等症状。骨质疏松时锥体骨小梁破坏,数量减少,强度变弱,易于导致椎体变形,在严重骨质疏松时,整个脊柱可缩短10~15cm。
研究发现,妇女在60岁以后,男性在65岁以后之间出现身高缩短。由于脊柱解剖上的缘故,椎体压缩,而椎体后结构如棘突、椎板、椎弓根并未压缩,从而造成脊柱前屈和后突畸形,即驼背出现。驼背越重,腰背疼痛的症状越重。由于受力的原因,有些患者有侧凸畸形。
身体过瘦易骨质疏松
众所周知,过瘦会给身体带来很多伤害。其中,美国最新的研究发现,瘦女人髋骨骨折发生几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要高1倍以上。“这主要是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不利于增强骨密度,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闫爽教授表示,女孩们过度追求身材的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导致体内雌激素偏低。而加拿大雷克汉德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最有效的雌激素最先是在脂肪组织中发现的,表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和体重成正比。
瘦人之所以容易患骨质疏松还因为,一些节食的女性很少吃主食和肉类,最多吃些鱼肉和鸡肉,每天只用蔬菜和水果打发自己,肉类和蛋白质的营养摄入不够,含钙高的豆制品和奶制品也很少吃,钙的摄入自然也低。另外,骨骼强壮离不开体重的作用,偏胖的人由于要承受身体的重量,骨骼平时就得到了锻炼,而偏瘦者缺少锻炼,加上饮食习惯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专家认为,人体有适当的脂肪,雌激素也会相对较多,从而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形成,防止骨质疏松。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女性标准体重的计量方法为:(身高厘米数-70)×60=标准体重。因此,建议瘦人更要警惕骨质疏松:饮食上注意补钙,多喝牛奶,多吃虾皮、豆制品、小鱼等;不要偏食,进食不宜过于单一,应增加肉类和蛋白质摄入;不吸烟、不酗酒,不过多地喝咖啡和浓茶。
骨质疏松症状盘点
起初多见腰背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女性多有更年期烦恼
女性在绝经后可能会出现各种症状,也就是通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是指女性在绝经后出现的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随着骨量的不断丢失,女性一般在绝经后5到10年间最易骨质疏松。这主要是因为进入围绝经期后,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减退,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雌激素与骨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雌激素是女性一生用以维持优质健康骨骼的关键激素,它能帮助钙的吸收,对骨生成产生直接作用,使骨吸收和重建达到平衡。而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步减退,骨量就开始丢失,从而影响骨骼的健康。
警惕!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在轻度的外伤或正常日常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医学上称为脆性骨折。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手臂远端。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一旦发生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椎后弯,胸廓畸形,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就会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肺炎等并发症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最伤卵巢的2大恶习
①久坐不动最伤卵巢
专家建议:办公室女性每天至少活动30分钟。
1、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时提前两站下车步行。
2、上楼时不乘电梯,走楼梯。
3、工作一个小时后站起来适当活动一下。
4、在电视播放广告时,站起来走动一下。
女性朋友们如果能每周抽出些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就更好了,尤其是去户外锻炼的,还可以让全身上下呼吸呼吸新鲜养气,岂不更好。
②卵巢最怕熬夜!
女性一定避免长期熬夜工作,长期熬夜直接耗伤女性经血,暗耗女性精气神,损伤肾气,影响卵巢功能。
人体所需的各种激素在夜间分泌最为旺盛,女性经常熬夜就会导致体内激素环境发生变化。一旦雌激素长期分泌不足,会造成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持续性闭经、子宫萎缩、骨质疏松等。
调查显示,经常熬夜者要比晚上正常时间入睡的人患早期卵巢癌的风险增加49%,患晚期卵巢癌的风险高24%。
老人腰背痛要警惕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代谢性障碍,老年人群里患病较多见,尤其是60岁以上的女性,70%以上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腰背痛要警惕骨质疏松
专家介绍,腰背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而在疼痛之后出现的身长缩短、驼背,则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正常人24节椎体,每一个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个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此外,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显着。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以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而且老年人补钙是一个长时间的、经年累月的过程。
绝经期女性要防骨关节病
绝经女性应警惕骨质增生绝经后骨折疏松是指女性绝经以后出现的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骨折及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大大增加。因此如何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雌激素不足影响骨生成
为什么围绝经期的女性最易出现骨质量疏松呢?这是因为绝经就代表卵巢功能走向衰竭,卵巢功能衰竭造成雌激素不足。雌激素是妇女一生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对骨生成起到直接作用。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下降,就会使其重建过程不平衡,骨吸收大于新骨形成骨量,造成骨质疏松。因此,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往往与年龄成正比。事实上,绝经后骨质疏松也已成为危害绝经后妇女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出现骨折须追根溯源
骨质疏松症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的临床不适,因而常不被患者重视。一旦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则会出现骨骼压缩、身材变矮、骨折(常见部位为桡骨远端、股骨颈、锥体等)。
相关数据显示,绝经后女性大多缺乏及时预防的意识,致使出现一系列骨相关事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而事实上,对患者髋部骨折后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使其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减少一半。因此,当出现骨折后不妨追根溯源,及早施加干预手段。饮食、运动、检查,这三大方面的干预措施对于绝经后的妇女而言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