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穴穴位解剖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穴穴位解剖
在胸大肌,胸小肌外缘,有前锯肌,下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3肋间动,静脉;布有第3肋间神经。
胸乡在什么地方 胸乡穴位解剖
在第三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
头维的功效作用 头维穴穴位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分布,面神经颞支。
胸乡在什么位置 胸乡穴常用配伍
1.配支沟,中庭,期门,侠溪,日月,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气滞胸胁胀痛。
2.配膻中,巨阙,膈俞,心俞,厥阴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疗瘀血阻滞之胸闷,心痛,痛引肩背不得卧。
3.配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镇静安神,治疗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 胸乡穴配伍应用
配支沟通调三脚,开郁散结,治疗胸胁胀满;配心俞,厥阴俞通络散结,治心痛胸闷,痛引肩背;配内关镇静安神,治疗心悸。
胸乡的意思是什么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咳嗽、胸胁支满、痛引胸背、乳汁少等。
2、按摩胸乡穴的功效:宽胸理气、疏泄三焦。
胸乡的意思是什么
1、胸乡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
2、穴位含义:脾经之气在此流散胸部。
3、名解:胸,胸部。乡,乡村也,边远之处。胸乡名意指脾经之气由此输散脾经之外。
4、本穴物质为天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水湿会含量较少,至本穴后,因受心室外传之热,水湿之气进一步胀散并流散于脾经之外,如去到远离脾经的乡村之地,故名胸乡。
5、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6、运行规律:由本穴输散于脾经之外的胸部。外传脾气。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 胸乡穴治疗明理
胸乡属足太阴脾经,位居胸侧,故可治疗胸胁胀满,气郁胸闷;针泻可使气行郁散,复其清旷之乡,以宽胸利膈。
胸乡在什么地方 胸乡的按摩手法
1、胸乡穴的按摩,需要拇指和其余四指微曲,如钳状夹持此处大筋,继而用力提拿深层肌肉,在指下产生滑动弹跳感最佳。
2、需要注意的是,此法刺激较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操作3—5下即可。
3、不过,疼痛过后局部温热,并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undefined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胸乡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浅层布有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胸肩峰动,静脉的胸肌支和胸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养生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胸乡穴,每次左右各1-3分钟,能有效缓解肺热,咳嗽,哮喘,长期坚持按摩,可以养护胸肋,调节 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胸乡穴刺灸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4-0.6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注意不宜深刺。
功能:理气宽胸,定痛降逆。
主治:胸胁胀痛,牵引背痛,心悸。配心俞,厥阴俞,内关治疗胸满胀痛;配膻中,间使治疗心悸。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的作用
胸乡穴属脾经,位居胸中,内应于肺,故有宽胸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胸胁气滞的胀满疼痛,肋间神经痛,及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