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服药注意事项
宝宝服药注意事项
1、 一定要特别注意宝宝用药的剂量,不要给宝宝超量服用药物,更不能为了省事而服用成人的药物如退烧药、感冒药等。
2、 给婴幼儿或不能吞咽片剂的宝宝服药时,应该把药片、药丸研磨成粉状,如果是胶囊的话,要将胶囊内药倒出来,分配好剂量。在给宝宝服用的时候用少量温开水或糖水把药末化开后在,然后喂给宝宝喝。药水可以用滴管喂入宝宝口中。
3、 给宝宝服用油剂药物如鱼肝油时,可以直接滴在宝宝口中,然后喂一些糖水。也可以把药滴在饼干、面包等固体食品上,给宝宝吃,然后再喂些水让宝宝顺利咽下。
4、 喂药时,要把宝宝抱起来,带上围嘴,用小勺或小药杯盛药,从宝宝嘴角慢慢地喂入。用小勺喂时,宝宝自己愿意喝药是最好的。不合作的时候,可以用小勺轻轻压住舌头一边,迫使宝宝把药咽下去。如果宝宝不肯张口,可以轻捏两颊使其嘴巴微微张开,把药喂进去,待宝宝咽下后再放开手指。父母千万不能猛烈灌入大量药水,会造成宝宝呛咳或窒息。
5、 宝宝恶心想吐时,应停止喂药,轻轻拍孩子的胸部、背部,减轻咽喉部堵塞感。同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待情况好转后再继续喂药。
6、 任何药物都不能混合在母乳中同时喂哺。中药的喂法同西药的喂法一样。
7、 父母尽量训练宝宝自愿服药或是鼓励儿童自己服药。父母在服药前应跟孩子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切不可粗暴的对待孩子。
8、 尽量改善药物的苦涩口味,可以用糖水送服,或在服用药物后给宝宝吃颗糖或果汁,但不能把药物混合在果汁、牛奶中给宝宝服用。
9、 父母应该在看到孩子把药物全部咽下后再离开。
10、服药后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药物被宝宝吐出来,父母要及时清理干净,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不再哭闹,然后根据情况酌情补给药物。
给宝宝服药不宜将药片碾碎后再吃
其实,许多药片都覆盖着一层抵御胃酸的保护层,还有一些药片裹着一层“延缓糖衣”,用来延缓药片分解,延长疗效,若药片被分割服用,药效持续时间就会缩短,副作用反而会增加。特别是对于抵抗力和身体都比较弱的儿童来说,服用碾碎后的药片反应会更大。
例如肠溶片,药物制定的标准是到了肠道药物才溶解,主要是为了保护胃不受刺激。如果碾碎用水化开,反而影响药物吸收,违背了药物的科学性。所以肠溶片是需要吞服才会起明显效果。除了肠溶片需要整片吞服外,缓释片服用时也需要注意,有的缓释片上有明显的压痕,这样的药片基本是可以掰开服用的,但是没有压痕的最好不要掰开,否则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
同样,胶囊类的药物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认为将胶囊壳去除,单纯服用里面的颗粒或者粉末会达到良好药效,那是不科学的,目前药剂用胶囊包裹的目的主要有掩盖苦味或其他刺激性味道;保护器官,防止对食道、胃部的刺激;还能保护药物药性,防止被消化酶分解或胃酸破坏。因为不了解胶囊包裹的具体原因,去掉胶囊服用药物是不科学的。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药
01如果孩子的腹泻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试一下思密达的药物,效果很不错的,我同事用了说见效很快的,思密达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蒙脱石散。它具有很强的修复胃肠道粘膜的作用,对于腹泻效果明显,关键是还很温和,不刺激身体。宝宝服用思密达效果很好。
02宝贝的腹泻情况不是很严重,只是轻微的话,就不要担心了,不要随便给孩子吃消炎药,可以去药店买妈咪爱。妈咪爱是两种肠道益生菌,可以有效调节肠道菌群。而且妈咪爱带有淡淡的甜味,宝宝服药不会困难。有的宝宝甚至很爱吃这个,让妈妈喂药省心不少
03还有课配合小孩子在肚脐上贴的那种膏药,很方便,效果不错。它的使用非常简单,避免了宝宝不爱吃药的烦恼,直接帖子小宝宝的肚脐上就好。而且,丁桂儿脐贴是用中药做成的,对身体没有毒副作用。
宝宝家庭物理降温4法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热,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第四,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家长给宝宝服药要注意些什么
用药时机:
先物理治疗。应该先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应该先弄清原因,儿童体温较成人高,体温低于38.5℃时,不必用退烧药,可以先用酒精擦身,或用冰袋物理降温。
药物种类:
尽量简单化。一是“能用一种药就不用两种”,以免药物作用叠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高;二是单一成分的药物更安全。药名带“复方”两字的要慎用,如复方甘草片,虽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儿童不宜用。
剂型剂量:
首选儿童装。在造成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中,用药过量超过40%。正确的做法是尽量买“儿童装”,如针对发烧、腹泻等儿童常见病症,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若买不到,也切忌自己拿成人药调配,应尽快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体重、体表面积折算等方法指导用药。
给药方式:
首选口服药。儿童科学用药的顺序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能口服就不要挂点滴。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难,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高。用口服药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例如用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可以减少用药次数。
七种症状须停药
如果孩子用药后出现下列症状,应停药并尽快就医。
皮疹:多为药疹,多喝温开水能促进药物排泄,轻者可自行消失。
发热、寒战:有时和皮疹同时出现,为药物过敏。需立刻停药,到医院接受检查。
恶心、呕吐:多为药物副作用。用药前吃点东西,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出现呼吸困难或头痛等症状,可能是过敏,也可能是病情加重,需立刻停药,以免干扰诊断。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了解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
宝宝服药前,你要了解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尤其是你的孩子在同时服用两种药物的时候,虽然药品的商品名不同,但可能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如果你给宝宝同时服用两种主要化学成分相同的药物时,就会加大药物的剂量而可能造成孩子药物中毒。
其次,你的宝宝以前服用类似的药物时,药物中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并且这种化学成分曾经引起宝宝过敏,那么,你的宝宝再次服用时也会引起过敏。
所以,在给宝宝服药前,一定要仔细看看药品说明书上的药物成分这一栏,记住其主要成分,同时,看一下添加成分。
新生儿肺炎的表现 睡眠不稳
如果是宝宝患上了肺炎,睡眠会发生变化。可能是晚上不易入睡,睡眠较浅,夜间容易醒来并且伴随哭闹不止。好不容易睡着的宝宝也可能会出现呼吸加重的情况。另外就算是给宝宝服药这种情况也不易消失。
宝宝拉肚子39度怎么办 注意
宝宝发烧到39度属于高烧,且伴有拉肚子的情况,可能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妈妈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宝宝的大便,做下大便常规检查,对症下药,切忌盲目给宝宝服药。
小孩咳嗽吃什么糖浆好
1、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好娃娃)可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咯痰。
2、小儿喧肺止咳颗粒具有宣肺解表,清热化痰的功效。
3、因为是给宝宝服用,所以剂型上应选择易吸收的口服糖浆,蛇胆川贝液是不少家长朋友用来为宝宝治疗咳嗽的药物,配合炖梨效果更好。但是对于一般的咳嗽,应以祛痰为主,不要单纯使用止咳药,更不要过量地服用止咳糖浆。
目前我国生产的小儿止咳糖浆大多含有盐酸麻黄碱、桔梗流浸膏、氯化铵、苯巴比妥等药物成分,服用过多都会有刚作用:尤其盐酸麻黄碱服用过多,宝宝会出现头昏、呕吐、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中毒反应。
因此,不要给宝宝滥用止咳糖浆,否则对宝宝的健康是有害的。家长要按医生的吩咐给宝宝服药。
给宝宝喂药的方法和技巧 给宝宝喂药的注意事项
1、不要捏鼻子喂药,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喂药,这样不仅容易使宝宝呛着,还会让宝宝越来越害怕,并抗拒吃药。
2、药物不能与果汁、牛奶、豆浆、饭菜等食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引起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的药效。
3、对婴儿服药,不要直接给药丸或胶囊,药片应研成粉末,胶囊要去掉外衣,加温水调成稀汁后才能让宝宝服下,吞药片要到四岁左右才可慢慢练习。
冬天小儿发烧怎么办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发热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
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
▲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
▲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以上就是有关冬天小儿发烧怎么办的介绍,希望对家长的认识有帮助。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很多,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退烧方式,关键是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发烧,只有从根源上进行解决才能彻底的改变,不能单纯的采用退烧的方式,这样指标不能治本。
给哮喘宝宝父母:居家护理指导
如果妈妈的护理做得好,宝宝的哮喘症状就会恢复得快,甚至有痊愈的可能。
★发作期
1.哮喘发作时,宝宝往往憋气,缺氧,有痰咳不出,因而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甚至有濒死感,这种情绪波动对宝宝非常不利,护理的首要任务是安慰患病宝宝,稳定其情绪。
2.让宝宝选择坐姿或者半坐姿,以减少宝宝胸部呼吸肌的阻力,从而使呼吸感到通畅。
3.爸妈应仔细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注意宝宝每分钟呼吸以及脉搏的次数和节律,注意有无紫绀和出汗现象,随时准备送医院接受治疗。
4.室内要保持安静,空气清新、湿润、温暖。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以在室内放一台加湿器以使空气湿润。
5.饮食应当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为宜,让宝宝多吃水果、蔬菜,避免吃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比如虾、蟹、鱼等。
6.大便要保持通畅,宝宝如果有便秘,可冲服蜂蜜水或者使用润肠通便药物。
7.家长应熟悉患病宝宝服用的药物剂量和方法,及时协助宝宝服药。
8.经常轻拍宝宝后背以协助其排痰,保持宝宝呼吸道畅通,并注意清除鼻垢和鼻腔内分泌物。
9.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每隔5~10分钟应让宝宝喝些温开水,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缓解期
1.每日为宝宝定时测量肺功能,监测每天的病情变化,并记录好哮喘日记。
2.时时刻刻注意宝宝有无哮喘发作先兆,一旦出现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应及时让宝宝服药以扼制哮喘发作。
3.宝宝病情得到缓解后应继续让宝宝吸入最低有效维持量的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轻度持续性哮喘至少需要1年,中、重度持续性哮喘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
4.根据患病宝宝的具体情况,查找发作诱因并掌握其发作规律,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小儿腹泻吃什么药好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药——黏膜保护剂
常用药有思密达、必奇、健儿止泻颗粒等。服这类药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饭前,而最好在两餐之间;怎样与水调和,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这两条做好了,会极大地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药——微生态制剂
常用药有乳酸菌素颗粒、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由于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和与抗生素同服。另外,这类药重在调理,如患儿单纯消化不良或因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迁延反复时,可服用,但疗程要长。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药——抗生素类
这类药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品种很多,选药时医生往往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和便检结果,并结合孩子的用药史及过敏史等。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诸多,切忌联合用药、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因此,非“细菌性”肠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后患多多。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药——中药类
现有的许多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宝宝服药的依从性,宝宝拉肚子宁糖浆避免了宝宝服药引起呕吐,或宝宝强烈逆反情况,使顺利喂药成为可能。药物剂型方面,通过外贴肚脐给药的就比较好,比如宝宝敷脐止泻散是一味经典老药,有散寒,温中,消食,开欲,止泻,止脘腹疼痛, 止呕的功效。
帮宝宝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的5个窍门
1.宝宝服用糖丸时间有讲究
宝宝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第一次服用时间为宝宝出生两个月时,只要宝宝身体没有不适的情况,就可以先吃一颗脊髓灰质炎糖丸,≥28天后吃第二颗,再过≥28天后吃第三课。在1岁半-2岁时各加服一次,4岁有需要也可复服一次。
2.宝宝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与母乳时间错开
母乳与脊髓灰质炎糖丸不能同时服用,因此宝宝吃糖丸的时间最好与母乳时间错开。否则母乳中抵抗病毒的抗体就可能使糖丸失去活性。一般来说,在母乳后两小时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另外吃糖丸最好在哺乳前半小时或1小时空腹服用。
3.宝宝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别用手拿
有时候妈妈喂宝宝吃固态的东西可能会直接用手拿着,但是给宝宝吃脊髓灰质炎糖丸一定要注意卫生,千万别用手直接拿着糖丸喂宝宝。正确的做法是适用消过毒的勺子。
4.看宝宝是否适合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脊髓灰质炎糖丸的服用虽然有具体的时间安排,但是妈妈们也需要注意宝宝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服用糖丸。如果在计划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的时间段内,宝宝有发烧、严重腹泻或是其他急症时,应当避免服用糖丸。另外,牛奶过敏和正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宝宝也应谨慎吃糖丸。
5.宝宝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注意安全
这里所说的服药安全并不是指药品安全本身,而是指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小贴士时要避免糖丸误入宝宝的气管。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尚不具备咀嚼能力,可以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37℃以下的温水将糖丸融开。妈妈一定要避免使用开水或饮料融化糖丸,否则可能使糖丸失去活性。而对于月龄较大有咀嚼能力的宝宝,可以让宝宝咬碎后咽下,服后喝点冷开水或糖水,以保证疫苗全部进入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