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衰的早期表现和症状

心衰的早期表现和症状

1、体力下降。患者感觉非常疲乏,全身懒散,不愿活动,经过休息仍不能缓解。还常伴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食欲减退、睡眠不实、常被恶梦惊醒等症状。睡眠时突然呼吸困难,坐起时又有好转。

2、全身浮肿。患者尿量减少,出现浮肿,一般先从足踝部开始肿起,由下而上逐渐波及全身。病情加重,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紫绀,但发作后,又马上恢复正常。

3、心悸胸闷。患者常感到心中不适,胸口憋闷,心跳不规律,脉搏增快,上楼或稍微活动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劳动或上楼梯时,发生呼吸困难。没患感冒却咳嗽、痰多、心慌、憋气;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

4、咳嗽气喘。特别是睡眠时出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或垫高枕头才能慢慢平息。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发展为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有窒息感,患者吐泡沫样痰或粉红色痰,情况则更加危险。

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有哪些

[方一]

葶苈子10---20克,大枣5--10枚。水煎,1日分2--3次服,每日1剂。

本方尤适用于心急气喘,略吐痰涎者。

[方二]

人参、三七、檀香若干克。将3药等分为末,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本方适用于气虚血滞所致的心力衰竭。

[方三]

黄芪20克,人参10克,麦冬、五味子各10克,丹参12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四]

赤小豆90克、鲤鱼300---500克。煲炖,熟烂后服食,1日数次。

[方五]

黄芪30--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量,陈皮末1克。先将黄苠浓煎取汁,再人粳米、红糖同煮,待粥成时调人陈皮未少许,稍沸即可,早晚温热分服。

[方六]

党参(或人参)10克,炙甘草9克,麦冬、玉竹各10克,五味子、白芍各9克,丹参、赤芍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心衰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每一种方法所对应的心衰症状也不同,为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希望患者要在医生的监督下服药,千万不要自行熬药服用。此外,当发现心衰症状加重时,一定要做好到医院复查的准备。

夜间总憋醒要小心心衰

有些老年人会在熟睡中突然因憋气而惊醒,出现短暂的心慌、气短等症状。但因为不适症状时间较短,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人觉得没必要去医院。其实,这种夜间发作的心悸、气短、胸闷和咳嗽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早期较常见的症状。老年人常伴有心肌退行性变性、心功能代偿能力差等特点,因此更易发生心力衰竭。

如果患者在家中出现上述心衰症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当心衰以呼吸道症状(心源性咳嗽)为主要表现时,常被误认为是支气管炎或哮喘发作,因为左心衰竭与支气管哮喘均可出现夜间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等症状。虽然这两者的表现都是“喘”,但抢救的方法和原则截然不同。左心衰竭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平卧会使呼吸困难加重,而坐起时能够缓解呼吸困难。其原因是坐起时血液流到下垂部位,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故心衰症状缓解。而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可逆性气道阻塞,无论何种体位均不能缓解症状。

心力衰竭怎么医治呢

一、治疗

难治性心衰的治疗必须基于对心衰难治原因的充分认识,对可纠正的心衰病因和诱因进行积极处理,如争取合理的冠状动脉重建、室壁瘤切除、心瓣膜成形或置换等根本纠因性治疗。应预防感染、贫血、风湿活动及栓塞等,如已经发生者应进行彻底治疗或纠正。确属终末期心衰则应力图通过调整抗心衰用药、多管齐下,延长患者寿命以待心脏移植。

1、利尿药应根据心衰的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血压及水电解质水平等,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停药、调换药物、调整剂量、联合使用两种利尿剂等方式,仍有望争取心衰症状的改善。若能排除低血容量所致尿量明显减少者,成人可用呋塞米(速尿)160~1000mg/d,分次口服或分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连续应用不宜超过2~5天。此种用法尤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难治性心衰。中等剂量呋塞米(速尿)(60~100mg/d)加大剂量螺内酯(安体舒通)160~320mg/d,分3~4次口服,用于容量负荷过重且尿量明显减少的顽固性心衰,通过呋塞米(速尿)和螺内酯(安体舒通)的协同利尿作用以及后者的抗醛固酮作用,常能获得心衰症状的改善。应注意只能短期应用,必须及时补钾、镁并监测血压以及心衰症状体征变化,老年患者尤其还应注意利尿过度而诱发栓塞性血管并发症,如脑梗死等。

2、洋地黄难治性心衰患者对洋地黄毒性的敏感性增加,不宜寻求增加洋地黄用量以提高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有研究表明,中等剂量以上地高辛用量不比小剂量地高辛得到的血流动力学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高,而前者引起的地高辛不良反应和中毒发生率却明显增加。即使对于快速房颤的心衰患者地高辛用量亦不宜超过0.375mg/d。心衰性胃肠淤血严重,可能存在地高辛吸收障碍或服用地高辛困难时,可考虑改用相当剂量的毛花苷C(西地兰)或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甙K)静脉注射。

按照这样的方法来给自己治疗心力衰竭疾病,那么取得的效果将会是最好的,这些治疗方法也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好处,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要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低钠,低热量的食物,这样的食物还必须要保证有充分的消化,饮食改善也是对心力衰竭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可能心衰的5个信号

信号1: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了

气短和体力差是两种常见的心衰症状。事实上,许多病人在活动了短短的几分钟后就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这是由于心脏功能降低,使流通到肌肉和组织的血液减少所致。对于许多心衰患者来说,舒缓的身体运动是有益的,能够加强心脏活力。心脏越强劲,输送越有力。

信号2:感到情绪低落

你知道吗,心衰患者患抑郁症是正常人的2~3倍!这主要源于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忧虑,担心拖累家人、朋友,并终日受到浑身乏力等心衰症状的困扰。建议要多与医生交流。研究表明,有规律地做舒缓的身体运动,不仅对心脏好,也会让病人心态更加积极正向。

信号3:鞋不合脚了

脚和脚踝肿胀也是心衰的常见症状。这是由于心衰和肾功能减退导致的液体积聚引起的。一般这个时候,平躺休息一会儿就可以缓解。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24小时内增加1~2公斤),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信号4:睡觉要再加一个枕头

心衰患者躺着的时候,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会感觉呼吸困难。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建议多加一个枕头,支撑身体到一个相对垂直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呼吸并使患者感觉舒适。

信号5:感到难以入睡

高达一半的心衰患者经历着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一种睡眠障碍,因睡眠中大脑无法向呼吸肌发出指令而引发的。这种疾病会打断正常呼吸,阻止大脑供氧。这会使大脑迅速将患者从深度睡眠唤醒,使患者惊醒。这种感觉通常会在坐起来几分钟后消失。

心力衰竭的检查诊断

1.慢性心力衰竭

(1)心电图 :可发现既往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信息。

(2)胸部X光片 :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肺水肿及原有肺部疾病信息。

(3)超声心动图:

1)诊断心包、心肌或瓣膜疾病。

2)区别舒张功能不全和收缩功能不全。

3)定量或定性房室内径、心脏几何形状、室壁厚度、室壁运动,以及心包、瓣膜和血管结构;定量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程度,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量(LVEDV,LVESV)。

4)估测肺动脉压。

5)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4)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心力衰竭患者的标志物,经治疗症状改善后该值可以下降。

2.急性心力衰竭

(1)心电图:常可提示原发疾病。

(2)X线检查:可显示肺淤血和肺水肿。

(3)超声心动图: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LVEF)。

(4)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志物: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志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

1.慢性心力衰竭

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罗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利钠肽(BNP/NT-proBNP)水平升高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作出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常以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表示:Ⅰ级为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Ⅱ级为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乏力、呼吸困难),Ⅲ级为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Ⅳ级为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

2.急性心力衰竭

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以及各种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和BNP/NT-proBNP),可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做临床评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肺淤血所致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均以Ⅰ级病情最轻,逐渐加重,Ⅳ级为最重。

急性右心衰竭常见病因为右心室梗死和急性大块肺栓塞。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怒张等症状,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心衰急救时莫把心衰发作当哮喘

心衰大多由心脏病引起

心脏功能分为四级,当心衰发展到三级、四级时,目前的死亡率基本达到了50%,十分令人痛心。专家说,急性心力衰竭在我国大部分因心脏病引起,如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大面积心梗等。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控制不好也会引起其发作。而心衰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施治,并且此种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做各种检查,例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射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心衰标志物的浓度等,依病情变化作出评估。

心衰症状多为水肿不能平卧

要想预防急性心衰的发作,一定要控制好各种基础疾病,并且定期体检、延缓病情发展。

急性心衰发作时,心脏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主要症状有气短、呼吸困难、咳嗽、水肿、入睡困难,甚至不能平卧。心衰发作与很多日常诱因有关,如感冒、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暴饮暴食等,此外,输液过量、过快也会导致心衰发作。约有80%~9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衰是由上述因素诱发的。如果能认真控制这些诱发因素,可大大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

莫把心衰发作当哮喘

很多患者发病时无法准确判断呼吸困难是急性心衰还是支气管哮喘。因为两者表现类似,很容易被混淆。

专家介绍,两种病发病时都会“喘”,所以要搞清楚患者的喘与体位是何种关系。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憋醒后发生,平卧时会使哮喘明显加剧,端坐位时则减轻。而支气管哮喘症状的加重或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如果是急性心衰发作,千万不能使用各种平喘药,这些药可能加重心衰症状,甚至增加病人猝死的风险。

抢救时应采取坐位

如果心衰发作,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急救,而在此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体位十分关键。

专家提醒,心衰发作时患者千万不能躺下,一定要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系统的血液向心脏回流,减轻心脏的负担,并可使较轻的心衰症状自然缓解。

有条件的最好立即进行吸氧。吸氧时最好先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然后兑入适宜浓度的酒精,这种酒精滤过式的吸氧对于急性心衰有不错的辅助效果。在急救用药方面,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并应马上前往医院急救。

5个方面判断老年病人心衰

①精神症状突出。心衰时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这与心衰时心脏排血减少,脑细胞缺氧有关。

②心衰症状易被掩盖。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相互影响,造成病情复杂化,症状多样性,掩盖心衰症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率与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以及呈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就要虑及心衰,及时去看医生。

③夜尿增多。这是因为白天活动增多,回心血量相对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减少,故而尿量减少;但到了晚上,老年人卧床休息,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成为心功能不全的标志之一。

④出现消化道症状。心衰往往伴有内脏瘀血,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者可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⑤出现肺部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可疑症状;可贴近老人的胸部听听。如果听见明显的哮鸣音或湿罗音,表明老人已有心功能不全,必须立即送医院就诊。

心力衰竭的检查诊断

心力衰竭的检查方法

1.慢性心力衰竭

(1)心电图 :可发现既往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广泛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信息。

(2)胸部X光片 :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肺水肿及原有肺部疾病信息。

(3)超声心动图:

1)诊断心包、心肌或瓣膜疾病。

2)区别舒张功能不全和收缩功能不全。

3)定量或定性房室内径、心脏几何形状、室壁厚度、室壁运动,以及心包、瓣膜和血管结构;定量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程度,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量(LVEDV,LVESV)。

4)估测肺动脉压。

5)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4)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心力衰竭患者的标志物,经治疗症状改善后该值可以下降。

2.急性心力衰竭

(1)心电图:常可提示原发疾病。

(2)X线检查:可显示肺淤血和肺水肿。

(3)超声心动图: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LVEF)。

(4)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志物: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志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

1.慢性心力衰竭

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罗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利钠肽(BNP/NT-proBNP)水平升高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作出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常以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表示:Ⅰ级为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Ⅱ级为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乏力、呼吸困难),Ⅲ级为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Ⅳ级为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

2.急性心力衰竭

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以及各种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和BNP/NT-proBNP),可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做临床评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肺淤血所致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均以Ⅰ级病情最轻,逐渐加重,Ⅳ级为最重。

急性右心衰竭常见病因为右心室梗死和急性大块肺栓塞。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怒张等症状,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5个方面判断老年病人心衰

老年人心衰的主要特点是:

①精神症状突出。心衰时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或嗜睡、表情淡漠、呆滞等。这与心衰时心脏排血减少,脑细胞缺氧有关。

②心衰症状易被掩盖。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相互影响,造成病情复杂化,症状多样性,掩盖心衰症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率与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以及呈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就要虑及心衰,及时去看医生。

③夜尿增多。这是因为白天活动增多,回心血量相对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灌注量减少,故而尿量减少;但到了晚上,老年人卧床休息,回心血量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成为心功能不全的标志之一。

④出现消化道症状。心衰往往伴有内脏瘀血,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者可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⑤出现肺部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可疑症状;可贴近老人的胸部听听。如果听见明显的哮鸣音或湿罗音,表明老人已有心功能不全,必须立即送医院就诊。

把握上述老年人心衰的特点,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救治,是促进病情缓解,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对此要有明确认识。

相关推荐

心脏不好有什么症状 下肢有无法消除的浮肿

用手指按压小腿,当松开手指后,按压部位的凹陷不能马上恢复,这一症状称为“凹陷型水肿”。 当心脏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身体血液循环受阻时,由于重力,血液会蓄积在下肢,此时经常伴有一些心衰症状,诸如尿量减少、尿频、体重增加,这种水肿也称“心源性水肿”。 它首先出现在下肢(尤其是脚踝),然后发展到全身,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赶紧去检查。

老年人要区别心衰和哮喘

很多朋友都知道,当心脏功能出现衰竭时,会出现胸闷、憋气、活动能力下降、下肢水肿等症状,尤其是出现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时,会出现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晚不能平卧,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等,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一般而言,出现这样的心衰症状,临床上医生是比较容易诊断的,即使是老百姓也大概也知道是心脏出了问题,会主动求助于心血管专科医生。但有的时候,患者心衰时出现的症状并非如上述的那么典型,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心衰时往往并不是严

老年左心衰的七大征兆

征兆一:心慌、胸闷、气促。稍活动或劳动,即感心慌、胸闷、气促。 征兆二:处于失代偿状态。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若无肾脏疾患,多提示心脏功能已处于失代偿状态。 征兆三:憋醒、呼吸急促、喘息。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呼吸急促或喘息,坐起来后症状很快消失。 征兆四:平卧不适。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后即感到胸闷气短,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才舒适。出现这些症状时,说明心衰症状已进一步加重。 征兆五:咳嗽、咯白痰。咳嗽、咯少量白痰。当发生急性左心衰时,主要表现为咯大量白色泡沫或洗肉水样痰,并伴有口唇或面色青紫、大汗淋

心衰的原因有哪些

心衰的原因有很多,高血压、冠心病、由瓣膜的故障而引起的瓣膜症、先:性的心脏病、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心肌病,由外包围心脏€心包膜疾患,某种不规则脉等。所有这些心脏病,都可能陷人心衰的困境。如J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严重贫血等,即使没有心脏本身的问题,根据病情严]程度也常会引发心衰。冠状动脉一旦阻塞,被阻塞的那部分心肌很快就会失去收缩的力量,引起:范围的梗塞,出现急性心衰症状心衰常表现为手足发冷、出大汗、意识混乱等情况。血液不能正常输出,积在肺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呼吸困难并吐出大量的粉红色泡

年轻人也要防心衰

很多人认为只有老人才会被心衰困扰,但目前该病有年轻化趋势。今年1月,年仅23岁的俄罗斯女网新星杰格缇亚瑞娃突然在训练时因心衰猝死。虽然年轻人爆发性疾病来得迅猛,但一般是可逆性的心脏衰竭,因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是爆发性心肌炎,前期会出现感冒、胸闷、憋气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心率失常。 另外,如果年轻人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平时可能并没有任何症状,直到突然运动,才会导致心脏疾病加重引起猝死。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运动或用力时梗阻加重,左心室摄血突然终止,导致突然死亡。一些马拉松参赛者在

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

一.临床状况评估 (一)心脏病性质及程度判断 收缩性心衰的临床表现为:左室增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水肿)等。 1.病史及体格检查:可提供各种心脏病的病因线索,如CHD、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应询问吸烟、血脂异常、睡眠呼吸障碍、胸部放射史、接触心脏毒性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例如蒽环类抗生素或大剂量环磷酰胺等病史。询问有关违禁药物使用史和酒精摄入量。应特别关注非心脏疾病,例如结缔组织病、细菌性或寄生虫感染

心衰能治好吗

对于心衰能治好吗这个问题,大家要知道在发生心衰的时候是可以利用治疗的方法来帮助缓解病情,并且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生活习惯,因为生活习惯对于心衰的病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最常见,亦最重要。绝大多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均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室衰竭,较

心衰症状

心衰的早期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时病人既感到疲劳、四肢无力,休息后则能减轻或消除。在进行稍剧烈的活动时,如:走路稍快些、上楼的速度稍快时则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前进。疲劳、乏力、嗜睡、烦躁,自感呼吸困难、呼吸费力、气短、频率加快、鼻翼煽动等。这些表现则提示左心衰竭出现的早期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即使是一些轻体力劳动或活动,也会感到气短、呼吸困难。夜间睡眠时总能感觉枕头低或希望头侧的垫子能垫高一些。右心衰竭的早期症状主要是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食欲不振、右上腹有

心衰症状

1、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短时间内(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生的心力衰竭常因心脏负担急剧加重或心脏突发严重器质性损害等引起,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病急性肾炎等心衰发生前心脏可无显著病理变化亦可有慢性器质性心脏疾病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衰可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以急性左心衰常见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和急性肺水肿,可伴随晕厥休克或心搏骤停急性右心衰较少见多由广泛肺梗塞或急性心肌炎引起表现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2、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慢性心衰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早期因心脏有代偿能力心脏排血量能满足机体休息及活动时的需要

肾功能不全护理常识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严重出血或心脏病发作所造成,通常都需要接受紧急治疗,如果是阻塞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将阻塞排除;如果是各类肾病引发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则应在症状得到缓解后继续观察,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1、首先应让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初步护理结束后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神志不清及抽搐者,应专人护理,可口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1-2丸,以便尽快控制病情。 3、发生急性心衰及水肿者,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半卧位,可轮流结扎肢体,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