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是什么益寿防病的太极拳

​是什么益寿防病的太极拳

太极拳缓慢,轻柔,舒展的招式动作,适应经络的传导速度;它特有的是在放松基础上圆润旋转,阴阳交错的大小动作,能使经络的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立体结构,在经脉循行路线上达三百多个腧穴上得到广泛的深层次的触动按摩,形成一种类似于针灸的良性刺激,使人体的经络失衡得以疏通和调整。太极拳“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和“主宰于腰”的要领,是锻炼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

而最重要的还是打拳时的反复折叠,圆弧旋转,动四梢缠绕运动,在运行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就能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的活动中,打通身体经络和调和气血,使全身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家的最佳效果。

太极拳强调强身健体,讲究调和气血,充实脏腑,并由真气运行,打通身体四梢,从内动获得生理效应,并由此进一步壮内以强外。根据中医理论《黄帝内经》上讲,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导致了气血不调,脏腑紊乱;其治理原则上不外是调和气血,充实脏腑,消除淤血和痰塞。

如何按摩头皮让自己更健康

常挠挠头,防病治病

另外,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灸这些穴位,能够防治疾病。按摩这些穴位,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活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脑力工作者。

按摩头皮,延年益寿防脱发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常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头皮血液循环改善了,还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发育,防止头发脱落和变白,老年人经常按摩头皮,能够延年益寿。

八段锦是太极拳吗

不是。

八段锦属于健身气功,八段锦具有调心、调气、调身的作用;太极拳是一种竞技运动,属于武术的一种,打太极拳的时候,需要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不过,现在八段锦和太极拳都成为了锻炼身体、养护健康的方式之一了,尤其是适合新陈代谢较慢、体质较差的人群进行锻炼养生,可以起到促进气血运行,加速代谢的作用,有利于健康。

太极拳能空腹练吗 太极拳运动时间

每天打太极拳的时间最好一样。

长期每天在一个时间段进行运动,养成规律,容易形成生物钟,使以后每日的这个时间身体能自动调节进入运动状态,激发运动欲望,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

24式太极拳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右边

十九、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

二十四、收势

①收脚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势。

什么是太极拳呢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博大精深的武学中,它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拳、械(刀、剑、枪、杆)、推手、散手、对练等的演习方式以及比较完整的武术理论。其特点是正、稳、松、柔,刚柔相济,蓄发相变,绵绵不断,静如山岳,动若江河……李天骥老师说,太极拳是意识(心)、呼吸(息)、动作(身)三者紧密结合的运动。

运动时要求心静神聚,舒松自然。所有运动过程都包含阴阳对立的统一,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动中求静,不尚拙力;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如环无端,绵绵不断;呼吸根蒂,气沉丹田;专气致柔,纯任自然。”因此,后人假借太极生两仪的古代哲学观念来形容与解释这种拳法的内蕴,并名之太极拳。

太极拳大家还是不陌生的,生活中很多的人们会选择联系太极拳,首先是为了强身健体的,当然觉得这是中国的传统,是需要传承下去的,但是很多的人们对太极拳的具体意义并不是很清楚的,上面则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介绍对您是有帮助的,可以在日常进行了解的。

学太极拳的好处 防身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练习好了,掌握了动作、要领之精髓是可以将其以柔制刚的本领发挥出来的。当然,若是只是以健身为练习目的,可不能异想天开地去制敌,毕竟,习武之太极拳与健身之太极拳还是不一样的。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由来

太极拳曾在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同一改编为强身健体的体操运动。在改革开放后才部分恢复原本面貌,从此分为两种:1.技击所用的太极拳;2.体操运动所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太极拳与太极文化

太极文化和文化太极,是一个层面上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授太极拳,不是单单教拳套路,而称为传播太极文化。如果只干巴巴教授一套拳架子,没有文化内涵还是博大精深的太极拳吗?练体操领操员的领操口令一、二、三、四……练操者随着口令手和脚机械的伸展和收缩,虽然手脚在动,但手和脚并不是一个整体运动,而太极拳也如此动作,无异于练太极操。体操是体操,太极拳是太极拳,同是肢体在动,但其质量和效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太极拳诞生至今从唐代李道子的太极拳理论《授秘歌》计算,也有千余年的发展史。太极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山野农村走向京都,进而越过长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吴图南先生说得好,他说:“(太极文化)科学化,群起研究,互相探讨。成为真善美的体育活动,推而广之。渐及于全世界,全人群,岂不伟欤!”这就显示了太极文化的魅力。

文化太极决不是干巴巴练一套拳架子。太极拳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太极内涵诸如阴阳变化,举动轻灵,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虚实变换,用意不用力,妙手空空等等。太极文化的内涵靠学练者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去悟,悟得是自己的功夫。怎么去悟呢?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修炼者的“着熟”很重要。先贤也提倡悟,从哪方面去悟呢?我在多年的太极拳修炼中,体验出从研究拳理、心态调整、太极拳思维等三个方面去悟,是进入太极拳内功的准确通途。

第一条途径:研究拳理

陈鑫、宋书铭两位先贤,是清末民初跨朝代的太极大师、太极拳理论家。他们的拳论字字珠玑,烩炙人口,像“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怀中不支离。”“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万象包罗易理中”(宋书铭)。“浑然无迹,妙手空空”,“一引一进,奇正相生”“柔中富刚,人所难防。”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返真归朴后,就是活神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秀岩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间之神,尽显大雅风规。”(陈鑫

研究拳理是每位深研家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陈鑫大师在学拳须知中,提到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就容易了。足见学拳明理多么重要。

第二条途径:心态调整

学练太极拳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想经络想血道,想这想那什么拳也练不好。请重温金庸先生关于习练太极拳的心法。金庸先生在(吴公澡《太极拳讲义》)的跋中写道: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敌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吧。

没有平和安静的心态练好太极拳是困难的,这是太极文化的特性。

第三条途径:建立太极拳的思维方式

练太极拳要改变思维、改变观念。以常人的思维,以常人的观念很难领悟到太极拳的特性,通俗说,要逆向思维,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人类有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因为人类的主观、主动随时表露出来,这种主观和主动是人类习惯性的生活规律。人类活动跟太极拳活动是不相容的。要习练太极拳,人类要放弃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服从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不能主观主动。练拳应用减法练拳,应被动练拳。减法被动练拳并不复杂,操作并不麻烦。练拳中,手的动作越少、越小,方可体验到太极拳的真谛。因为太极拳有“太极不用手,手到不要走”;“太极无手”之说。

主动、主观永远练不好太极拳。减法被动习练太极拳是太极文化之特性。

练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太极拳是无氧运动吗

太极拳不是无氧运动,而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太极拳动作舒缓,强度较低,有节奏,能够不间断时间长的练习。整个练拳过程,氧气能够充分供应,有氧代谢在身体里占据了主导,所以太极拳是有氧运动。

相关推荐

太极拳能预防帕金森吗 太极拳治疗帕金森注意事项

太极拳虽然能帮助帕金森患者改善病情,但千万不能因此而运动过量。尤其对于重症帕金森患者而言,运动过量会使症状加重。

​老年人练太极延年益寿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澄甫要求习拳者“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古书有传,拳术精湛者头顶碗水、书本而不溅出和翻落。说明姿势中正的习拳者能始终保持身躯平衡,久而久之,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前俯后仰、东摇西摆。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架子愈慢愈好”,这话说的太极拳缓慢的特点,也道出了防跌的功能。太极拳动作如抽丝,行步如猫行,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久而久之,习拳者自会养成谨慎小心的良好习惯,如遇危急也不慌张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习惯,行路处事也就轻盈自如,不易跌倒。 有一资料说:美国老年协

常练太极拳巧治颈椎病

太极拳起源于我国古代,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欢迎。太极拳动作柔缓,姿势优美,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活动筋骨,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好办法。尤其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练太极拳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远比按摩等方法更甚一筹。 太极拳治疗颈椎病的原理什么呢?患颈椎病的主要因为颈部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得不到足够的活动,针对其治疗方式又比较单一,主要常规的理疗和按摩牵引等方式,这种被动治疗法只注重脊柱病变的治疗,而忽视了周围韧带及肌腱的调理,因此导致病情时轻时重,治愈效果不佳。而太极拳属于主动锻炼法,其的招式其招式辗转环绕,腰随

太极拳能治肝病吗

太极拳不能治愈肝病,特别乙肝,医学上也暂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太极拳虽然不能治愈肝病,但可以帮助控制病情。打太极拳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通过练太极拳,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历来被人们提倡的一种肝病的康复性锻炼方式之一。

打打太极拳有益中老年人减肥

打打太极拳有益中老年人减肥 中老年人适当减肥有利于身体健康,而运动有助于燃烧体内多余脂肪。但太激烈、流汗太多的运动方法又不适合中老年人。所以一些温和又有效的运动方法就比较适合中老年朋友。而有氧运动不错的选择,在有氧运动中,首推的应该太极拳了。 一、太极拳通过虚领顶劲、含胸塌腰等一系列动作要求,使练习者自然气沉丹田,从而自然产生腹式呼吸,使练习者呼吸缓、匀、细、长、深、足,在练习中最大限度吸入氧气,吐出废气。使肺泡充分得到吐纳。这样就有条件把体内的脂肪转换成糖分消耗掉,从而加强人体的脂肪代谢,起到减肥

太极拳能治腰椎病吗

能。 患有腰椎病需避免反复弯曲腰以及避免劳累,同时需要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练习太极拳主要蹲马步,腰部基本直立的,不会因弯腰受伤。并且太极拳以腰为一身主宰,腰部联系上下身,特别注重腰劲,对腰部锻炼非常明显,可以锻炼腰背肌肉,帮助维护腰椎稳定性,对腰椎病的康复起到很好的效果。科学研究发现,打太极拳不仅可增强心肺耐力及下肢肌力,当练习3-6个月后,轻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甚至可依靠这种方法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

太极拳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轻松柔和的运动项目。这我国古代人民在体育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之一。 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它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在太极拳精典论著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话。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

太极拳穿什么鞋 太极鞋

太极鞋专门练太极拳时穿的鞋子,有布制和皮制两种。它的鞋底比较大,一般牛筋底,耐磨,舒适。太极拳的脚部动作非常多,前脚掌着地捻动或者脚跟着地捻动都有,因此穿着舒适的太极鞋可以达到有效保护脚部的效果。

太极拳对冠心病有用吗

太极拳活动的开展很广泛,各地都能找到较好的拳师进行学习。有许多书刊都详细介绍了各式太极拳动作图解,可看图自学。 所以说,冠心病患者,可通过自学太极拳来缓解自己的疾病。 但冠心病病人在练太极拳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要用意而不用力打拳时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用意而不用力地以意识引导动作。 也就在做某一动作之前,要先想某一动作;同时又边做边想下一个动作。这样“先想后做,边做边想”就能将意识与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太极拳讲究以意为导,来实现形意结合。 另外,冠心病病人还十分需要全身放松

适合老人的锻炼项目有哪些

太极拳太极拳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对防治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非常适合于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首先,打太极拳时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换,动作圆滑、连贯、稳健、协调,动中取静,有利于大脑的休息;其次,有助于延缓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关节运动的灵活性;第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柔中有刚,肌肉有节奏的舒缩,对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具有独特的作用;第四,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肺结核、肝炎恢复期、骨关节病等,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