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早期症状隐匿类似感冒
淋巴瘤早期症状隐匿类似感冒
“淋巴瘤临床早期症状非常隐匿,不易察觉,很多时候患者会将发烧等症状与感冒相混淆,所以,不少患者都和罗京一样,确诊时已是晚期。”淋巴瘤大多数情况下是患者偶然自己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时所发现,早期往往不痛不痒。超过六成的患者首先是发现自己颈部淋巴结肿大,刚开始仅仅是单一肿大,慢慢地开始数目增加,同时体积也逐渐增大。随后,腋窝、腹股沟淋巴结也会肿大。
“到达一定阶段,患者会伴有发烧和体重突减、身形不正常消瘦等症状。如果平时体重变化不大,在饮食等不改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原体重的20%以上,则可能预示着患了淋巴瘤。”
但是专家也提醒,以上表现仅仅可提供给市民作为自查信息,确诊还必须依赖ct等手段。“但毕竟一般的常规体检最多包含b超,很多单位体检甚至连b超也没有,所以,每年定期检查也未必能及时发现淋巴瘤。”
淋巴瘤早期治疗主要依赖放化疗,中药辅助治疗也不可忽视
“淋巴瘤早期的治疗通常不需做手术,主要依赖于化疗或放疗,近年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采用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于中晚期患者,可采用加大化疗的强度及随后的干细胞移植方法来提高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和疾病的治疗成功率。”
淋巴结肿大却不痛要警惕了
最会“伪装”的疾病
淋巴瘤由于初期发病症状很隐匿,因此,被形容为“最会伪装的疾病”。怎样才能及早发现这个“最会伪装的疾病”呢?赵新汉教授提醒说,淋巴瘤最明显的症状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如腹股沟、锁骨、颈部、腋窝是最常见的部位。如果出现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又没有疼痛等感觉,经过抗炎治疗后,淋巴结没有消失反而继续肿大,这时就要警惕淋巴瘤了。因此,如一个月内出现两次以上发烧、出汗、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首先,应自己触摸一下浅表淋巴结,包括颈、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一旦发现淋巴结出现无明确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应及时到医院接受筛查淋巴瘤。
50%的早期淋巴瘤可治愈
罹患淋巴瘤,是不是就与绝症画上等号呢?专家指出,虽然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早期淋巴瘤患者若能及时就诊,通过放疗、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规范化治疗,50%以上的是可以治愈的。此外,日常生活中,市民也要做到如下的预防控制: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2、密切注意浅表肿大的淋巴结的变化,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应高度警惕;3、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4、积极治疗与本病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结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等;5、对于浅表的淋巴结病变,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损伤或刺激。
其实主要是长期熬夜工作压力过大,免疫力下降,就可能诱发此疾病。尤其是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呈现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病原因也与以下有关联:一是病毒感染。二是房屋装修中,如一些苯类化学涂料的扩散和淋巴血液系统的疾病相关;三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好咸、喜吃海鲜制品、腌熏制品,与胃部淋巴瘤的发生也有关系;四是人长期处在电离辐射环境,也可能诱发恶性淋巴瘤。
淋巴瘤有哪些早期信号
发病率上升,男性多于女性
据丁家华介绍,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即恶性淋巴瘤,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种癌症。临床上淋巴瘤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发病率也呈上升 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截止到目前,接诊到的最年轻的淋巴瘤患者只有24 岁,是一个小伙子,起初是反复发烧、日渐消瘦、食欲变差,后来到医院做淋巴结病 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
早期症状隐匿,警惕癌变信号
淋巴瘤的表现隐匿,不易察觉。丁家华表示,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类似,大部分患者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处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如果在一个月内出现 上半身淋巴结无疼痛肿大,浑身发冷,体温增高(尤其是夜间),体重下降,没有胃口,没有力气,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头疼等,需要特别警 惕。尤其是中青年人出现无痛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淋巴瘤非绝症,生存率达80%
丁家华认为,淋巴瘤并非绝症,常规治疗相对于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等可收到更好的效果,而且预后好,生存期较长。即使是全身扩散的病人也有治疗的机 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一般来说,1、2期恶性淋巴瘤患者适用放疗,3、4 期患者适用化疗。对于一些高危 患者,根据需要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能延长病人的存活期,还有治愈的希望。
目前已知的淋巴瘤有近70 种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到10%左右,是一种疗效相对较好的 恶性肿瘤,10 年生存率可达70%~80%。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不容乐观,部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五年生存率不足30%,且复发率较高。
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免疫力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说与自身体质、心理状态、环境污染有关,也只是传闻,尚未得到证实。不过,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淋巴瘤与人体免疫系 统缺陷、病毒(EB 病毒、疱疹病毒等)感染、放射线污染以及遗传因素有关。丁家华认为,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早期淋巴瘤并对症治疗。除此 之外,我们能做的就是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让身体长期过度疲劳,提高自身免疫力。
淋巴癌早期信号可表现为疑似感冒
淋巴瘤这个名字远不如肝癌、肺癌知名度高,然而恶性淋巴瘤目前已是我国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9月15日是第八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专家提醒,要警惕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按照肿瘤细胞构成的不同,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病淋巴瘤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两大类。据肿瘤专家介绍,我国的淋巴瘤患者中有85%~90%都是非霍奇金病淋巴瘤。从发病人群来说,淋巴瘤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沿海患者多于内陆患者,城市多于农村。
城市淋巴瘤比例上升有五大原因:一是病毒感染。二是精神高度紧张。三是房屋装修中,一些苯类化学涂料的扩散和淋巴血液系统的疾病相关;染发剂等与淋巴瘤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的联系。四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好咸,喜吃海鲜制品、腌熏制品,与胃部淋巴瘤的发生也有关系。五是人长期处在电磁辐射、手机辐射当中,容易诱发恶性淋巴瘤。同时,大气污染、工业废气的排放,也都有可能引起肿瘤的发生。
淋巴瘤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感冒等"小毛病"非常类似,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如果在一个月内出现上半身淋巴结无疼痛肿大;浑身发冷、体温不正常(尤其是夜间高烧);体重下降、没有胃口、没有力气、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头疼等,需警惕可能患上淋巴瘤。
把淋巴瘤与感冒正确区分开来
由于淋巴瘤初期淋巴结肿大并无痛感,多数人很容易误认为只是感冒或劳累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忽视早期检查将极其危险。因此,如一个月内出现两次以上发烧、出汗、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首先,应自己触摸一下浅表淋巴结,包括颈、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一旦发现淋巴结出现无明确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活检检查,争取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排查淋巴瘤。
淋巴瘤常以淋巴结肿大为初发症状,尤其是在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性的,成串的淋巴结肿大,早期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全身性症状,如发烧、夜间盗汗、体重减轻、长期倦怠或无力感、皮肤痒疹等症状,很容易被人忽略。晚期可影响到全身组织器官,可见肝、脾大及多系统受浸润,最后可见恶病质。由于淋巴瘤有发烧等问题,因此,把淋巴瘤与感冒正确区分开来很关键。
过度疲劳会导致淋巴瘤
淋巴癌 是原发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即 恶性淋巴瘤 ,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种癌症。相对而言, 淋巴瘤 比 胃癌 、肠癌等实体肿瘤发病平均年轻10岁。专家提醒,年轻人应避免长期过度 疲劳 ,小心淋巴瘤上身。淋巴瘤发病日趋年轻化。一些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长期过度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这些都与淋巴瘤发病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有关。再加上自身抵抗力弱了,平时就容易 感冒 ,这样病毒感染的机会也增多,容易惹病上身。
虽然淋巴瘤发病的确切病因至今不明,但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等,都是导致淋巴瘤高发的原因之一。“办公白领族”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需经常加班,长时间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为了漂亮经常不当使用劣质染发剂,或不慎使用了含苯或有机溶剂的化学药品等,都有可能诱发淋巴瘤。
淋巴瘤更青睐“城里人”
目前,上海人淋巴瘤的发病率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为10—11/10万,已接近西方水平。淋巴瘤在发达地区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过大,如果中青年人不能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就可能诱发疾病。
除了年轻人之外,其实淋巴瘤在各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病,其中不外乎儿童。虽说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和 白血病 一样,可能与环境、病毒等有关。专家提醒,儿童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家庭装潢应使用环保材料。
对于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由于淋巴瘤类型很多,不同的淋巴瘤生存期也不一样,有的淋巴瘤可以维持较长生命,甚至还可治愈。
早期症状“最会伪装”
由于恶性淋巴瘤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因此也被称为 “最会伪装”的疾病。淋巴瘤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感冒等“小毛小病”非常类似,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如果在一个月内出现上半身淋巴结无疼痛肿大;浑身发冷、体温不正常尤其是夜间高烧;体重下降、没有胃口、没有力气、 咳嗽 、 呼吸困难 、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头疼等,需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
由于淋巴瘤初期没有痛感,多数人很容易误认为只是感冒或劳累引起的 淋巴结肿大 ,尤其是中青年人若不及时检查将极其危险。建议当身体出现以上异常情况,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及时到正规 医院 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若能早发现、早就诊,治愈率将大大提高。同时年轻人平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早期淋巴瘤症状
1、不规则发热
淋巴瘤早期症状之一是不明原因的不规则发热,或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一旦发现该症状,则需要当心是淋巴瘤的早期症状。此外,还会伴有皮痒、多汗、消瘦。
2、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早期症状要当心!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早期最典型的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颈部、锁骨、腋下、腹股沟等;中等硬度;能活动或可粘连融合。
3、皮肤瘙痒
淋巴瘤早期症状还会出现皮肤瘙痒,主要表现为霍奇金淋巴瘤。局灶性瘙痒发生于病变部淋巴引流的区域;全身瘙痒大多发生于纵隔或腹部有病变者。另有一部分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易出现酒精疼痛。即在饮酒后20分钟,病变局部发生疼痛。
淋巴肿瘤疾病的主要的症状表现
发病重心向年轻人转移
近年来,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上升加快。据最新全国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淋巴瘤患者发病率在男性十大高发肿瘤中已上升至第9位,女性则上升到第11位,2011年全国淋巴瘤发病率已达到6.43/10万。
“人体淋巴系统就像保护人体的‘防御性长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洪小南教授形象地比喻说,淋巴癌就是长城上的“卫兵”(细胞)出现了投敌和叛变,这样,不仅是外来的细菌、病毒会长驱直入,连卫兵也会加入行动,后果可想而知。
“最近几年,淋巴瘤发病的重心在向年轻人转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神压力过大。”洪小南教授解释说,恶性淋巴瘤和胃癌不同,是免疫力下降后引起的。现在的年轻人,在社会上打拼,熬夜加班,工作压力大。不少人下班之后沉默不语,情绪低落。不良情绪和精神压力,会使身体酸性化。体内酸性环境就可能诱发包括淋巴瘤在内的一切肿瘤。
早期症状隐匿类似感冒
癌症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愈。石远凯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淋巴瘤最早从淋巴结开始,表浅的淋巴结发病最多。如果出现表浅淋巴结肿大,就要提高警惕了。”
鼻淋巴瘤早期症状
淋巴癌早期症状隐匿类似感冒
“淋巴瘤临床早期症状非常隐匿,不易察觉,很多时候患者会将发烧等症状与感冒相混淆,所以,不少患者都和罗京一样,确诊时已是晚期。”抗癌专家介绍,淋巴瘤大多数情况下是患者偶然自己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时所发现,早期往往不痛不痒。超过六成的患者首先是发现自己颈部淋巴结肿大,刚开始仅仅是单一肿大,慢慢地开始数目增加,同时体积也逐渐增大。随后,腋窝、腹股沟淋巴结也会肿大。
“到达一定阶段,患者会伴有发烧和体重突减、身形不正常消瘦等症状。如果平时体重变化不大,在饮食等不改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原体重的20%以上,则可能预示着患了淋巴瘤。”
但是专家也提醒,以上表现仅仅可提供给市民作为自查信息,确诊还必须依赖ct等手段。“但毕竟一般的常规体检最多包含b超,很多单位体检甚至连b超也没有,所以,每年定期检查也未必能及时发现淋巴瘤。”
淋巴瘤早期治疗主要依赖放化疗,中药辅助治疗也不可忽视
“淋巴瘤早期的治疗通常不需做手术,主要依赖于化疗或放疗,近年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采用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于中晚期患者,可采用加大化疗的强度及随后的干细胞移植方法来提高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和疾病的治疗成功率。”专家称。
淋巴癌尤其是霍奇金病,已取得显著疗效,非霍奇金病效果较为差,但经合理治疗,生存期也可延长,最理想措施是放疗+化疗。先行放疗措施后化疗或先化疗后放射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霍奇金病总的十年生存率已提高到50%以上,其中大多数已经治愈,为现代肿瘤治疗中取得非常可喜的成就。
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放化疗虽然对于淋巴瘤患者较好,但是因为放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杀死正常细胞,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与副反应。而中药既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同时又可修复病人的免疫屏障,重新建立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使淋巴瘤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极少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全面提高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使病人始终保持正常的体力,顺利完成各项治疗,也使淋巴瘤患者的康复几率大大增加。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是什么?总之,淋巴瘤越早发现,治疗得越早,生存率越高,所以淋巴癌早起症状虽然隐匿但也要引起足够的注意,身体出现淋巴结需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淋巴癌。
淋巴瘤有哪些明显症状
淋巴瘤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表浅淋巴结肿大凡表浅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淋巴瘤的早期信号。主要为颈、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占60~80%,腋窝占6~20%,腹股沟6~10%。
2、全身不适症状早期伴随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见低热、乏力,也是淋巴瘤的症状。
3、淋巴瘤常以不规则发热为早期先兆,并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有一种淋巴恶性肿瘤,早期质软,可活动无痛,应引起注意,尽早诊断是否淋巴瘤。
4、瘙痒常为淋巴瘤的独特信号,可有局部或全身瘙痒之异,全身性瘙痒多出现于纵膈或腹部有病变。
淋巴瘤早期的典型征兆:
1、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为主,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晚期可累及纵膈淋巴结。
2、淋巴瘤还会脾肿大,约30%累及于脾,多出现于后期,一般为反应性增生,或肉芽肿形成。
3、造血系统呈贫血象,与骨髓受累有关,晚期可出现溶血性贫血。
4、消化系统约30%有胃、胰、肠受累,可有吸收不良,甚至腹水症状,极有可能是淋巴瘤的先兆。
5、心血管系统,偶有渗出性心包炎。
6、可由于肝损坏而导致黄疸。
7、骨转移,约5~15%,出现骨痛,也可能是染上了淋巴瘤的症状。
8、淋巴瘤会导致肾受累,约13有肾浸润,严重出现肾衰。
9、肺浸润,胸腔积液为多,可占13~23%。
10、全身发热(呈不规则型),盗汗,瘙痒,尤其瘙痒为淋巴瘤病的特异症状。
常摸脖子防淋巴瘤
由于恶性淋巴瘤表现比较隐秘,不易被察觉,因此诊断方面极易误诊。
淋巴瘤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类似,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大腿根出现淋巴结无痛肿胀;莫名低热、夜间过量出汗、体重下降、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等,需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淋巴瘤初期没有痛感,多数人很容易误认为只是感冒或劳累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中青年人若不及时检查将极其危险。因为淋巴系统是人很重要的免疫器官,20岁到40岁是人的青壮年时期,淋巴系统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更要当心。张明智提醒,相对于其他肿瘤,淋巴瘤较易早期发现,每年体检中让医生摸摸颈部、腋窝、大腿根的淋巴结就十分管用,如果发现有直径两厘米大的无痛淋巴结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若能早发现、早就诊,治愈率将会大大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癌,其中不少是炎症或良性病变等正常反应,不必过分紧张。
发热持续两周要小心淋巴癌
连续或者是反复发烧的患者就要注意了,因为淋巴癌的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冒冷汗,还有咳嗽等的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而且是写症状也是很容易被误诊的。
病率增高及年龄前移
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以及发病年龄前移,与以下四类原因有关。
一是经常接触各种辐射。这类人患淋巴瘤的风险很高。
二是环境污染。这类因素包括过多接触有机溶剂染料如染发剂、居住或工作在残留着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新装修房屋内、经常吸入汽车尾气、生活及工作在电子垃圾周围、长期接触农药等化学物质。
三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例如,胃的淋巴瘤就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又如,EB病毒、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都与淋巴瘤发病有关。
四是工作压力大。由于淋巴瘤的发病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关系。如果人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使人很劳累,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也会诱发淋巴瘤。
有“信号”早到医院排查
淋巴瘤有一些早期“信号”,特别需要我们注意和重视。
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的早期“信号”之一。肿大的淋巴结多在身体浅表部位,如耳朵下面、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尤其是成串出现的更为典型。那些被诊断为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经正规抗结核和抗炎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经常有反复的患者要警惕淋巴瘤误诊。
此外,连续或反复发烧两周者也应注意,因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典型症状就是发热、盗汗、咳嗽、呼吸急促、皮肤瘙痒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类症状很容易造成淋巴瘤被误诊误治。因此一个月内如果出现两次以上发烧、出汗、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而且发烧时测体温多在38℃以上,首先就应考虑排查淋巴瘤。
排查的重点是:有无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做胸部CT检查,B超检查肝脾有无肿大或肿块,还要检查血常规。
淋巴瘤早期症状似感冒
淋巴瘤因其发病隐蔽,不易及早发现等特点,患者一旦确诊,常常已是晚期状态。因此,专家提醒人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身体变化,比如淋巴瘤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另外,最明显症状是颈部、腋下、大腿根出现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人常常莫名低热、体重下降、皮肤瘙痒、扁桃体肿大等症状。20岁至40岁的青壮年,淋巴系统处于活跃状态,一旦有感冒发烧等风吹草动,淋巴系统就会有表现。
因此,应当多留意那些直径超过2厘米的无痛感淋巴结,一旦发现应早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淋巴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是很明显,跟其它恶性肿瘤的症状基本相似,很容易被患者所忽视。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这种病常发生于青壮年。恶性淋巴瘤的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能够早期发现症状,及时就诊,治愈率会大大提高。淋巴瘤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表浅淋巴结肿大凡表浅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淋巴癌的早期信号。主要为颈、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占60~80%,腋窝占6~20%,腹股沟6~10%。
2、全身不适症状早期伴随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见低热、乏力。
3、何杰金氏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常以不规则发热为早期先兆,并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有一种淋巴恶性肿瘤,早期质软,可活动无痛,应引起注意。
4、瘙痒常为何杰金氏病的独特信号。可有局部或全身瘙痒之异,全身性瘙痒多出现于纵膈或腹部有病变。